文/九兒
我國大文學家胡適,作為名著《西遊記》研究的奠基人,卻對《西遊記》的結局非常不滿,在和魯迅聊天時,他說《西遊記》結尾「太過寒傖」,非要改寫一遍不可,並於1934年完成並發表了「胡說」版的西遊記第九十九回《觀音點簿添一難 唐僧割肉度群魔》,全文六千多字,古文古詞也不少,為方便閱讀,本人提取大意,用現代文摘抄簡寫一遍,有錯漏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教。
《西遊記》原著中說,唐僧要取得真經,必須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的生死考驗。但唐僧只經過八十難,就從靈山要到了真經,師徒四人興高採烈地踏上了歸途。觀世音菩薩查災難簿時才發現,還缺一難,所以就讓唐僧師徒掉到通天河裡,接受那老黿(yuán])的拷問,同時也是回應當年過通天河時的伏筆。
胡適認為這所謂的最後「一難」太牽強、太生硬了。原著的第九十九回目為《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胡適將它划去,改為《觀音點簿添一難 唐僧割肉度群魔》。
胡適先生
胡適寫了什麼呢?話說觀音發現少了一難,於是下令大力神去追趕護送唐僧師徒的金剛,讓金剛將唐僧師徒從雲頭上打下。
師徒落地後,大家一頭霧水,只有孫悟空看穿了真相,但沒說破,只是說金剛回去了,我們自己問一下路吧。
落腳的地方是一條河,不是通天河,而是殑伽河。唐僧通過詢問一個老人家得知,這裡是天竺婆羅涅斯國,這裡最有名的寶塔,叫做「三獸窣(sū)堵波」,是如來佛祖成佛之前修行時,燒身供養神靈天帝釋的地方。
唐僧聽說「三獸窣堵波」之名,心裡大為歡喜,趕緊整理衣帽,朝塔禮拜,並叫徒弟三人同來禮拜。禮拜完畢,唐僧又向老人家致謝,說機會難得,自己今晚要到塔中打坐一宿。唐僧回過頭來,歡天喜地的對三個徒弟說道:「徒弟啊,誰料我們從雲裡掉下來,卻遇著這意外的奇緣!」
八戒笑道:「師父,想必是打聽到你的祖宗的骨塔了?」沙僧和悟空齊聲問道:「師父,這個古塔有何因緣,叫你老人家這樣高興!」
三藏回頭用手指道,你們不見這裡是三座塔麼?這就是西域地誌上有名的三獸塔,又叫做「月中玉兔塔」。三獸是一隻兔子,一隻狐狸,一隻猿猴。中間是兔塔,兩邊是狐塔猴塔。成佛之前,我佛如來投生為一隻白兔,在樹林中修菩薩行。他有兩個同伴,一狐一猿,受了他的感召,也同在樹林中修行。
一天,天帝釋要試驗他們的修行工夫,便下凡變化作一個老人,到樹林中來。三獸見那老人形容憔悴,步履艱難,都來問他有何病痛。老人說,我要餓死了,來問你們求一點東西吃。
於是三獸請老人坐在樹下,然後都出去為老人尋找食物。狐狸先回來,嘴銜著一條鮮鯉魚。猿猴也回來了,摘得一堆鮮果。只有白兔空手回來,心懷慚愧。
老人說,狐哥猴哥都尋了東西回來,難道兔哥不肯布施一點麼?
白兔聞言,對同伴道:「敢煩兩位師兄替我採點乾柴,生起火來,我自有佳餚供客。」
狐猿出去,尋了一些枯枝幹葉,生起火來。白兔見火焰正旺,就對老人說:「我自愧有心無力,不能救您的飢餓,現敬獻我的身體,供丈人一餐。」
說完,就跳入烈焰之中。就在這時,老人恢復神靈天帝釋的真身,迅速從火焰中提出兔身,並嗟嘆不已。天帝釋說:「兔子捨生救人,是真菩薩行。我要讓世人永遠敬禮他的品行。」
天帝釋說完,一隻手攀住須彌山尖,撕下了半個峰頭來做他的畫筆;一隻手捉住月亮,做他的粉本,就在月亮上畫下了玉兔的形狀。至今月中有玉兔,便是這樣起源的。後世天竺國人紀念這個玉兔燒身的故事,在這裡建塔紀念,就是這個「三獸窣堵波」。
唐僧講完故事,徒弟們皆歡喜讚嘆。當晚,師徒幾人就拿著掃帚上塔祭掃。到最上一層時,明月已近中天;遠望殑伽河變成了一道光耀的銀河;四野靜穆,但見茫茫銀霧,湧起一個出塵的世界。唐僧不覺一聲叫絕。悟空沙僧也都凝望出神,連那八戒也不覺搖頭擺耳,舞蹈起來。
唐僧本來早已走得疲乏了,就在那塔頂上靠著石欄坐下。坐了一會,他捨不得走了,就吩咐徒弟們先下去看守經卷,在塔下洞門裡歇息,自己要在這塔上打一回坐,定一定心。
徒弟們下去後,唐僧正襟打坐,凝神入定。他在定中,忽然聽得空中有人喊道:「聖僧隨我來,去了結一件公案!」他覺得身體起在空中,跟著那人,在月光裡飄到一個平陽大地。
他定神四看,只看見整千整萬的異形怪狀的鬼怪,也有像人形的,也有獸身人面的,也有完全獸形的,也有一身九頭的,大都是渾身血汙,破頭折腳,肢體不全。
這些鬼怪見唐僧來了,頓時起了大擾攘,霎時鬼哭魔嚎,喊聲震天,四方八面齊聲喊著「唐僧還我命來!」
唐僧不免心驚膽顫。只聽得那個同來的人低聲說道:「聖僧不必驚慌。這些冤魂都是聖僧求經路上所遇見的大小妖魔,斃命於金箍棒和釘鈀底下的亡魂,只因天不收、地不理,無法超度,現今他們奉地藏王菩薩法旨,集結一起,前來找唐僧索命,聖僧如何處分這一案,想必自有權衡。小神奉法旨交代明白,暫且告退。」說完,那人按落雲頭,把唐僧送在一座石磴上,竟自揚長騰空去了。
唐僧在半空中看了那幾萬個哀號的鬼魂,聽了那慘慘悽悽的哭聲,他的恐懼之心已完全化作慈悲不忍之心。他想到今天說過的白兔捨身的故事,想到佛家「無量慈悲」的教訓,想到此身本是四大偶然和合,如今也了無牽掛。他主意已定,便自定心神,在石磴上舉走雙手,要大眾鬼魂安靜下來。
唐僧說:「列位朋友!貧僧並非是捨不得這副臭皮囊,一是不敢相信這幾根骨頭,一包血肉,真有延年長命的神效;二來,貧僧奉命求經,經未求得,不敢輕易捨生。如今貧僧已求得大乘經典,有小徒三人可以送回大唐流布。今天難得列位朋友全在此地,這一副臭皮囊既承列位見愛,自當布施大眾。唯願各山洞主,各地魔王,各路冤魂,受此微薄布施,均得早早脫離地獄苦厄,超升天界,同登極樂!」
唐僧言畢,那數萬鬼魂齊舉手歡呼,鬼聲啾雜,只聽得一片「那就不客氣了」、「多謝布施」、「快吃唐僧肉」。
唐僧先是咬破右手中指,寫下血書遺表藏好留給唐王和徒弟們,然後再掏出藏身十七年不曾用過的小刀,開始從左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用刀尖挑了,遞與靠近身旁的鬼魂,笑道:「這是唐僧肉,可惜不多,請你們每人吃一口吧。」
一個小妖接過來,咬了一口,傳遞給第二人,這時唐僧又割下第二塊肉來了。這些山妖水怪,被唐僧的大慈悲感動了,倒也講點禮數,每人只咬一小口,不爭多論少,也不爭肥瘦;吃了肉的都慢慢散開去,讓沒吃肉的擠近前來。唐僧一塊一塊的割去,血流下石磴,石磴面前成了血池。一些魚精鱉怪,跟著老鱖婆,在血池裡喝血。蜜蜂,螞蜂,班毛,牛蜢,抹蠟,蜻蜓等也都飛來吸血。
唐僧把身上的肉都割剔下來了,看看只剩得一個頭顱,一隻右手還不曾開割。說也奇怪,唐僧看見這幾萬餓鬼吃得起勁,嚼得有味,他心裡只覺得快活,毫不覺得痛苦。
這時候,那輪圓月已快要落下地去,在長河那一邊,月光平射過來,照著那個孤稜稜的和尚頭,那頭的黑影子足足有幾百裡路長,在那幾萬鬼魂的頂上晃著。忽聽得空中一聲「善哉!是真菩薩行!」
唐僧抬起頭來,只見世界大放光明,一切鬼魂都不見了。
唐僧如從大夢裡醒來,定心一看,兀自坐在那三獸塔最高層上的石欄邊,分毫不曾移動。抬頭望那月亮已將落下地去,東方滿天的紅霞,太陽快起來了。他伸手摸腿上身上,全不見割剔的痕跡。
他心裡驚怪:難道是我在定中做了一場噩夢?正驚疑間,只聽得塔的下層有腳步聲響,悟空與八戒上來,八戒喊道:「師父出定了嗎?天快亮了。」唐僧心裡覺得快活,也不說破,站起來同他們下塔去。
下塔來,只見沙僧牽著龍馬,傍邊立著八大金剛,齊聲向唐僧道喜:「恭賀聖僧一夜之中,了得西公案,圓成九九劫數!一念無量慈悲,大千諸佛菩薩同聲讚嘆。可賀,可賀!」
吃得唐僧一塊肉,五萬九千齊上天。如夢如電如泡影,一切皆作如是觀。唐僧用自己的肉身,超度了這些孤魂野鬼,也點了題,畢竟,全書都在寫想吃唐僧肉,終於吃上了。不是被吃的,而是唐僧自己割的,自己餵的,慈悲為懷,捨身成仁,從而,成佛了。
——以上為本人摘抄的精簡版,原文章收錄在《胡適文存》。胡適改寫的這個結局異常悲壯。可以說,胡適在對古代小說考證中,對《西遊記》用心之廣,用功之勤,乃是絕無僅有。他為現代《西遊記》研究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