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用愛的語言,治癒親密關係中的矛盾與自責

2020-12-21 清沐卡卡

我們最容易傷害的是離自己最近的人,最容易傷害我們的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人。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本應是最親密的人,卻總是能感受到來自對方的敵意和疏離。

暴力的行為給人帶來的傷害是外在的,明顯的,能夠被人一眼辨認出來。而暴力的溝通方式,具有極強的隱蔽性,是對情感和內心的傷害,它帶給人的痛苦更加深刻長遠。暴力溝通在生活中極其常見,卻從來沒有人真正去重視。

馬歇爾·盧森堡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他曾經提出了聞名世界的非暴力溝通理論,並根據這個理論成立了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

馬歇爾博士將50多年的研究理論做了一次總結,把他對非暴力溝通的理論和實踐方法的理解完整的記錄了下來,著作了《非暴力溝通》一書,自出版以來暢銷至今,為許多人解決人際關係的衝突和迷茫,提供了指南針。

書中認為,溝通是出於愛和相互理解,而不是為了讓對方順從自己,只為了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用手段和心計讓對方妥協退讓,這不是愛的溝通,而是情感勒索。

在溝通中,彼此傾聽互相的感受和需要,達到心意的相通,比滿足一時的需要更加能夠獲得滿足感。

一、正確的表達和傾聽,丟掉暴力溝通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書中寫到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不帶判斷和評價地表達觀察結果,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需要,坦然地提出自己的請求。

非暴力溝通不在於通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以愛之名強迫對方違背初心順從自己,只不過是對對方情感的勒索和傷害。

非暴力溝通中更重要的是互相傾聽,,做到互相理解和感受到彼此愛的心意。

歌德曾經說過,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遇到不理解的事不喜歡的人,就一定是對方不對,先入為主的觀念,讓我們從一開始就在和對方的相處中帶入了主觀的批判。

父母用成人的觀念來要求孩子,用家長的威嚴來強迫孩子,只會取得一時的效果,更多的是傷害彼此的親密感。

孩子應該先做作業後看電視,如果沒有做到,就是壞孩子。然而孩子並不知道父母內心的條條框框,只有被,強迫的束縛感,在怒氣中被迫服從的壓迫感。

而相反,如果父母能夠心平氣和的從孩子當下的行為來入手,不帶指責情緒的表述自己的感受,用愛來引導孩子,了解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有表達想法的機會,想必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被理解,都有想要表達的欲望,但傾聽和理解對方,卻是我們一直需要去學習的能力。正確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傾聽和理解,是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方式。

二、傾聽能治癒彼此的心靈

耳朵是通往心靈的路。——伏爾泰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有一天採訪一個小孩子,問他長大後想要做什麼?

孩子說;"我長大後要當飛行員。"

主持人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滅了,你要怎麼辦?"

孩子想了想說:「我要讓所有的乘客都系好安全帶,我先跳傘下去。」

眾人哈哈大笑,心想不過是個孩子,遇到困難先想著自己。緊接著,孩子說:"我要下去找到足夠的油,然後再回來。」

在場的眾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因為沒有認真傾聽而導致的誤會有許多,事後後悔並不是解決辦法。以己度人是大多數人的習慣,我們成長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所帶來的經驗讓我們深信不疑。

用「成人」的思維下意識的直接否定別人的想法,只相信自己,會錯過許多世界帶來的善意,丟失生活中溫暖人心的力量。

認真傾聽對方的想法,不做評判,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意義,才是彼此心靈相通,互相理解的好方法。

三、誠實的表達感受,學會如何愛自己

只要把自愛之心擴大到愛別人,我們就可以把自愛變為美德,這種美德,在任何一個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弗洛姆

人只有學會愛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去愛別人。

每個人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也都有讓自己覺得後悔和慚愧的失誤。不管經過多長時間,都還會用最讓自己憎恨的字眼來自責。

因為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而無故責罵孩子,工作的煩心帶到家庭發洩到父母和愛人身上。一回想起來就會狠狠責罵自己一頓,陷入自責無法自拔。

大多數人希望通過自責的方式來改變自己,避免下一次重蹈覆轍。然而處於羞愧和自我憎恨所帶來的改變是一種讓人壓抑的行為。

即使我們有意的在事後釋放更加善意的信號,對方在感受到這些沉重的情緒後也會倍感壓力。

生活中的遺憾是無法避免的,但這種經歷能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去和自己相處,無需自責。對自己的責備恰恰反應出了我們內心某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愛惜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感受到改變的樂趣,才能讓身邊的人也感受到你心中的愛意。

四、結語

溝通是向對方傳達愛意、善意的途徑,不是為了強迫對方服從自己的想法,或者因為愛而屈從於對方。

所有的溝通都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既能平等的看待自己,也能用同樣的心態去愛對方。

非暴力溝通是加快彼此心意相通,消除誤會的重要方式。也是讓自己和他人感受到愛最好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李娜聊婚姻中的一個細節哽咽:淺談非暴力溝通在親密關係中的運用
    而在現實生活裡,雞毛蒜皮的事多如牛毛,想要維持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掌握非暴力溝通的技巧同樣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將參考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溝通行為的角度來和大家談一談,如何通過非暴力溝通的方法解除親密關係中的情感危機,了解彼此所想,釋放愛的信號。
  • 讀書會丨小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精神暴力,用非暴力溝通表達愛
    我們卻總在不經意間用語言傷害他人,想要一起消滅生活中的暴力溝通嗎?為大家牆裂推薦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溝通,在接下來的三天中,讓我們一起閱讀、一起品味《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我們呈現了非暴力溝通如何在親密關係、家庭、學校等社會組織等任何有可能發生衝突的情境中的運用,通過生動的例子以及對話,讓我們體會非暴力溝通語言的精髓與魅力,從理論到實踐,通過系統的學習與練習,讓愛流動起來。《非暴力溝通》是一本與愛有關的書,關乎愛自己,也關乎愛別人。
  • 非暴力溝通|是什麼讓親愛的人之間彼此傷害?
    導讀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除了身體上的暴力行為之外,我們常聽到一個詞叫語言暴力或冷暴力,尤其在親密關係中,往往給雙方帶來更大的傷害。為了與他人建立正向的溝通我們該如何傾聽他人?如何更好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和需求?怎樣讓集體討論更高效?怎樣的方式表達請求更容易得到積極的回應?怎樣表達感激更加真誠?讀《非暴力溝通》讓我們了解一種更有愛的溝通方式。
  • 《善意溝通工作坊》 --與大家分享「基於非暴力溝通(NVC)」的溝通方式
    善意溝通是獲得美國CNVC認證的兩位非暴力溝通培訓師林啟和(Michael Lynch)和 Christine Flaherty基於《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假設和方法,通過自己廣泛的實踐經驗(即:身,心,靈)整合的一種溝通方式,重點在於培養專注臨在的能力,並與現實相連結,而不是逃避。
  • 「南宮讀書會」第二期《非暴力溝通》,如何與女朋友溝通?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有著50多年的實踐經驗,不僅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曾經讓一個厭惡美國人的人對他袒露心扉,甚至經過交談之後還請他去家裡做客,可見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 《非暴力溝通》胡可沙溢看似甜蜜的婚姻,居然藏著胡可的一個心結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用這本書告訴了我們一種新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依照非暴力溝通的方法,能夠讓人用心談話和聆聽,使人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非暴力溝通倡導人們帶著真誠助人的心,以愛為基礎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言語或是非言語的方式,首先培育對愛的覺察能力,進而去感受愛,培養愛的能力,最後將內心的愛傳遞出去,讓愛在彼此間流動起來,矛盾和衝突自然就會被化解,消融。
  • 《非暴力溝通》線上陪伴營,助你重塑親子關係!
    最愛的人,傷你最深!亦舒說過:人們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言語暴力』便是如此,它通常發生在親密關係裡、家庭單元內,越是親近的人,越愛喜歡言語暴力。
  • 非暴力溝通,蠟筆小新的媽媽野原美伢也在用!
    碰巧最近又讀了《非暴力溝通》一書,發現美伢在動畫片的第一集就使用了非暴力溝通,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劇情是:媽媽美伢在做菜的時候發現忘記買豬絞肉,並且醬油也用完了,自己走不開,同時也想鍛鍊一下小新,就讓小新去買東西。使用非暴力溝通前:媽媽讓小新幫忙去買東西,小新模仿爸爸的語氣,拒!絕!了!
  • 《非暴力溝通》:別讓你說話的方式,毀掉你的優勢
    所以,今天呢,梅也要為大家分享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更好地避開語言暴力,更準確地表達自己,從而更好地與身邊的人相處。比如說:「歐文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沒有進入一個球」是觀察;而「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就是評論。我們很多人說話都習慣帶有個人評判,這種不客觀的溝通方式,非常不利於關係的經營。
  • 這套爆火的書,讓孩子學會非暴力溝通!
    而非暴力溝通過程的「說」和「聽」,也就是給予和接受,則都以「同理心」和「誠實」為基礎。想要了解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的話,可以讀一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套《非暴力溝通繪本之長頸鹿吉拉的愛語心歌》,這套繪本一經推出就遭到了瘋搶,反映出大家越來越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問題。
  • K260 論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
    我發現, 所謂的有教養的人, 家庭相對和睦的, 對比那些沒有教養的人與家庭問題多的, 最大的區別, 說的比較簡單的區別就是前者的成員, 從小訓練了一套非暴力溝通模式, 說的略微複雜一點,就是:有些人傳承了一套環環相扣的情緒管理,語言溝通的自我增進系統, 而反過來, 有些人幾乎從來沒有意識到這種的良性非暴力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同理心的力量》:微軟特聘講師告訴你不知道的「非暴力溝通」
    不過微軟公司的特聘講師董國臣卻認為很多人在運用「非暴力溝通」這個理論時,沒有抓住精髓,並沒有真正理解同理心的內涵,而僅僅是聚焦如何運用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來說話。這樣一來,非暴力溝通就變成「非暴力」的溝通,成為一種語言的模式和說話的方法,忽略了其精神內核和人的內在轉變。
  • 李侖靜老師」愛的語言「微課堂直播申請
    當你對孩子說了不中聽的話,面對對抗、緊張、衝突的局面,如何抓住長頸鹿的尾巴去開啟和平的對話?當你聽到不中聽的話,失望、難過、生氣時,又如何抓住長頸鹿的尾巴和孩子重歸親密?      韓國李侖靜老師微課關於nvc親子版(愛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英文全稱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NVC。由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 『非暴力溝通地板舞』-心靈的一次舞蹈【學員體驗心得】
    自從學習了非暴力溝通,我慢慢地清楚了這些需要,正好現場也有需要卡牌提示,讓我比較順利地找到支持、理解、溝通、安全感、方向、清晰、愛等等——它們一直在我心裡。這時舞步再一次放慢,深呼吸閉上眼睛,我與真實的需要做了深度的連結,連接到身體,有一些明朗的顏色出現在腦海中,光亮自在。最後的一步舞蹈,是請求——請求他人,請求自己,為那些真實的需要做點什麼。我說出了很明確具體的做法。
  • 「國藥動保」推薦閱讀【豬業論道】豬場管理者如何與員工進行非暴力溝通
    1.1 什麼是暴力溝通很多人常常認識不到自身的暴力行為,認為只有打人、罵人、殺人以及戰爭等才算是暴力,而這類事與自身無關,暴力也好像離自己很遠。其實不然,暴力可以分為「身體的暴力」與「隱蔽的暴力」。如果某個行為涉及使用武力,那麼它就屬於「身體的暴力」;但如果某行為會造成他人精神傷害,那就屬於「隱蔽的暴力」。
  • 非暴力溝通地板舞心得體會丨劉莉莉
    親子溝通  情商管理  家庭關係  個人成長  生命探索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靜儀文化這是我參加非暴力溝通中階班的復訓
  • 非暴力溝通四步法,讓你正確發脾氣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把這種遠離目的的爭辯,稱為「異化的溝通方式」。當「異化的溝通方式」被逐漸放大,失控的情緒,就淪為殺人的工具。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指出:人們只有有意識地使用語言、專注並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非條件反射地指責對方,他們才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他把這種真正有效的溝通方式叫做非暴力溝通,它也被人們稱作「愛的語言」。
  • 女兒和父親怎樣溝通好?3個技巧、5種語言,建立父女親密關係
    「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切盡在不言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在傾聽的時候一定要專注,用適當的表情、動作、語言表達與對方的互動,不要輕易打斷對方。就算是親如父女之間,也需要關注彼此的感受,不能自以為太親密和熟悉,而表現出無所謂、敷衍,甚至不屑、厭煩的情緒。
  • 店長來了·書單丨魔法書櫃館長曾靜:《非暴力溝通》《如何說孩子...
    作為一個母親,她十分關注孩子的教育,也善於和孩子溝通。她告訴記者,閱讀《非暴力溝通》《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讓她受益匪淺。推薦書單:1、《非暴力溝通》作者:[美] 馬歇爾·盧森堡譯者: 阮胤華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
  • 親密關係中遭遇冷戰怎麼辦,5招教你順利破冰
    首先張恆在處理工作和戀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時界限不清,該理性解決的工作問題,拒絕當面溝通。進入戀人身份後,又把工作情緒和感情問題混為一談,把矛盾複雜化,不僅翻舊帳還拉臉冷戰,這事擱誰都受不了。講真為女友買衣服出發點是好的,但尊重女友的意見更為重要。遇見問題及時溝通比選擇冷戰要成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