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周年 | 「上甘嶺戰役,我打出190發炮彈」

2020-11-17 漯河統戰網


身著精心保存的那身志願軍軍服,胸前勳章叮噹作響,舉手敬禮時,曾獲得「神炮手」稱號的周繼成老人完全不像88歲模樣,喊起發炮口令,更是威風八面。


「我先後參加戰鬥78次,殲敵150多人,摧毀坦克4輛、裝甲車和汽車25輛,消滅地堡25個。特別在上甘嶺戰役,我親手打出190發炮彈。那門無後坐力炮,戰後被有關部門收藏!」他說。


出生在四川樂山的周繼成對侵略者格外仇恨——他7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只好跟著四舅過活;日軍轟炸樂山時,四舅被炸死;他從此流落街頭,乞討要飯、當童工學徒……新中國成立後,為保家衛國,他於1950年參軍入伍。


1951年6月周繼成隨軍入朝作戰,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45師135團2營機炮連。他因為能吃苦、力氣大,被戰友們喊作「小黃牛」。第五次戰役後,為加強步兵的戰鬥力,每個營新裝備三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周繼成擔任副班長、瞄準手。


▲周繼成舊照(受訪者供圖)


周繼成告訴記者,要發揮無後坐力炮的威力,就必須做到五快。一是用炮要快;二是選擇陣地要快;三是瞄準目標要快;四是射擊要快;五是轉移陣地要快。經過上百次的刻苦練習,周繼成掌握了無後坐力炮的技術性能,特別改進性地掌握了用肩膀做炮架,三次打靶九發九中。


「那時整天都在琢磨無後坐力炮,吃飯也是想著它,做夢也是想著它,熟悉到就跟長在自己身上一樣。我的肩膀就是炮架!」周繼成感慨地說。


1952年6月,志願軍開展冷槍冷炮戰。135團堅守在上甘嶺,6連連長萬福來布置,無後坐力炮的任務是摧毀敵人的坦克、汽車等目標。戰友通信員黃繼光為周繼成帶路尋找任務目標,來到最靠近敵人的一排陣地,看到美軍坦克仗著自己「殼子厚打不透」,每天開到志願軍陣地前耀武揚威,充當廣播車大肆進行反動宣傳。


周繼成說:「保證把敵人坦克廣播車打掉!」黃繼光問:「你怎麼打?」因為陣地距美軍坦克約1500米,而當時無後坐力炮有效射程只有1000米。周繼成說:「我隱蔽靠近攻擊這個鐵烏龜。」太危險了,領導在猶豫,周繼成勇敢地請戰說:「敵人膽子小,不敢出來。打不掉坦克我就不叫『小黃牛』,就是犧牲了我也是光榮的!」


周繼成帶著兩名戰士背著炮彈,連夜潛伏到敵軍陣地前500米的山溝裡。敵人的探照燈來回在他們的頭頂上掃過,他們沉住氣,一動不動。天亮了,敵人又開動坦克轟隆隆向前推進。700米、600米、500米……


說時遲那時快,周繼成站起身來,對準當頭的坦克就是一炮轟過去,正中坦克油箱,將它擊毀;跟著又打掉最後一輛坦克,中間那輛坦克進退不得,被周繼成瞄準打斷履帶,炸死10多個敵人!


攻擊得手後,周繼成迅速帶著戰士們翻身滾進草叢。頃刻間,美軍無數炮彈落在了剛剛的攻擊點,我軍火力也立刻強力支援,接應周繼成等人。周繼成和戰士們一直在炮火中潛伏到深夜,才艱難地從敵人陣地前安全返回我軍坑道。


1952年9月20日,敵軍車隊向上甘嶺運送兵力,上級命令各連組織火力消滅敵人。周繼成帶領小組摸到陣地前。天一亮,敵人出動。迎著開過來的裝甲車隊,周繼成冷靜地一炮過去,正中敵軍裝甲車,裝甲車癱瘓堵住了車隊。緊接著周繼成又擊中第二輛敵車油箱。敵軍機槍掃射,戰友不斷負傷,周繼成連打兩發炮,炸毀了汽車兩輛,炸死成片的敵人。敵人立刻報復,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我軍陣地,我軍全團火力猛烈還擊,壓制住了敵人。此戰斃敵100餘人,擊毀敵車10餘輛。


很快上甘嶺戰役在10月打響。部隊首長親臨五聖山做指示,要不怕流血犧牲,英勇殲滅敵人,堅守住陣地,一寸土地也不能丟,負重傷不叫喊,人在陣地在,立大功見毛主席!


戰鬥很激烈,美軍飛機在上空扔炸彈、汽油彈、照明彈。大炮、坦克向我陣地狂轟濫炸,機槍不停掃射。


▲周繼成近照(沈伯韓 攝)


1952年10月20日天亮前,連長萬福來命令周繼成去掩護黃繼光、肖登良、吳三羊炸敵人地堡。周繼成用炮摧毀了敵人的三個火力點。吳三羊在炸地堡中犧牲,肖登良負重傷埋在了彈坑裡,黃繼光也負了重傷。但最後一個地堡位置很難打,敵人的火舌不停地向我衝鋒部隊掃射。


「在最關鍵的時刻,黃繼光撲上去用胸膛堵住敵軍地堡的機槍,我的眼淚止不住流,黃繼光就像是我的親弟兄啊!他曾經冒著槍林彈雨給我送壓縮餅乾到陣地上。我一定要守住陣地給他報仇!」周繼成說。


在隨後殲滅反攻敵人的過程中,周繼成左額中了彈片,左眼被血粘住,他流著血和敵人戰鬥。彈藥打光了,他和戰友們就從敵人的屍體上抓起武器繼續戰鬥。一夜激戰,他們打退敵人7次進攻,殲滅敵人300多人。全班12人,犧牲9人,重傷3人。


退役後他返回樂山老家,成為一名基層供銷社幹部。1992年退休後,他還經常給孩子們講述抗美援朝的戰事。他的志願軍軍服洗得發白,每逢重大節日就穿在身上。「這是我畢生的紀念。我要讓孩子們明白,沒有當年的抗美援朝,就沒有今天祖國的和平!」他說。


【人物簡介】


周繼成,1932年11月生,四川樂山市市中區人;1951年6月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歷任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炮兵訓練隊長和師炮兵司令部參謀,先後被志願軍黨委記一等功,被15軍授予「神炮手」稱號並記一等功,被軍、師、團獎勵11次,獲抗美援朝獎章、中朝友誼獎章、老戰士英雄勳章;1971年5月退役後任樂山市蘇稽鎮供銷社副主任,1992年退休。


原文刊載於《參考消息》11月1日特別報導版,原標題: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訪談錄(63) | 「上甘嶺戰役,我打出190發炮彈」——記志願軍「神炮手」周繼成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⑰|孫克中:上甘嶺戰役時,我每天夜裡送炮彈
    在190.8高地反擊戰中獲得三等功。1952年10月,孫克中在上甘嶺戰役中繼續承擔運輸炮彈任務。10月22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舉行前夕,在廣元市利州區,今年87歲的孫克中談起當年自己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 上甘嶺戰役慘烈至極:平均每1平方米被反覆轟炸70次,那麼電影是真實...
    在真實的上甘嶺戰役中,戰鬥從第一分鐘開始就進入到了白熱化。從1952年10月14日直到11月25日,戰役結束面積只有3.7平方公裡的兩個高地遭受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多枚航空炸彈的狂轟亂炸,平均每平方米被反覆轟炸過70次,每分鐘發射炮彈30餘枚。
  • 190萬發炮彈打不下兩個連級陣地,中國軍人憑什麼能守住?
    上甘嶺戰役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這場大戰實際上只發生在兩個連級的陣地上。在1952年10月的上甘嶺戰役中,美韓軍以16個炮兵營的300多門大口徑火炮支援2個步兵師展開攻擊,戰役期間打出了各類炮彈達190多萬發,航空兵每天出動數百架次戰機提供近距離支援,光是重磅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就有5000多枚。
  • 血戰43天,上甘嶺戰役打出國威軍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 在受閱的空降兵戰車方隊裡 有一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 一起通過天安門廣場
  • 金一南:抗美援朝70周年,探尋偉大勝利的密碼(中集)
    央廣網10月29日消息(記者周宇婷)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  資料圖:上甘嶺戰役  主持人:提起抗美援朝,我們很多人都會想起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 抗美援朝70周年,大麥出品話劇《上甘嶺》紀念英雄緬懷先烈
    日前,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迎接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的原創話劇《上甘嶺》正在全國火熱巡演。截止目前,該劇豆瓣開分7.9分,網友讚許"這是一部像極了電影的話劇,故事緊湊,沉浸式的戰爭場景,燈光、投影和爆炸超讚。
  • 比起金城戰役,抗美援朝中這場戰役更加慘烈
    而恰好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這部電影也藉此致敬歷史與這些英雄烈士上甘嶺戰役更悲壯若要問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哪個戰最著名?大多數人會說:上甘嶺戰役。實際上,對比上甘嶺戰役之前的五場戰役,以及之後的金城戰役,這些戰役的規模都要比上甘嶺戰役更大,為何偏偏上甘嶺之戰如此著名?
  • 今天,我們來聊聊《上甘嶺》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指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激發守正創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 「上甘嶺上,我吹響了衝鋒號」連雲港抗美援朝老戰士惠美成:現在...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再訪老兵①開欄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英雄保家衛國,出徵血灑萬裡疆場。這首高亢激昂的志願軍軍歌唱出了70年前135萬志願軍將士赴朝鮮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昨日,記者來到連雲港南雲臺林場雲林分場紙箱廠小區抗美援朝戰士惠美成家裡,聽老人講述那段保家衛國的戰爭故事。
  • 上甘嶺戰役有多慘烈?此戰之後,揚名國內外
    縱談天下事,洞徹古今情,穿越歷史長河的重重迷霧,探尋塵封已久的時光典藏 如果有人問你,在抗美援朝那麼多戰役中,你能記起哪一場,可能多數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是上甘嶺。因為除了小學課本中堵槍眼的黃繼光,還有那首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傳唱了幾代人。
  •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嶺戰役
    在上甘嶺的北邊,還有一個小山村叫下甘嶺。上甘嶺和下甘嶺,相距1000米。下甘嶺這個地方,在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前曾經是志願軍總部的所在地。上甘嶺和下甘嶺,先後3次被敵人侵佔,血洗一空,房無一間,樹無一棵,村裡更無一人。
  • 連雲港抗美援朝老戰士惠美成:上甘嶺上,我吹響了衝鋒號
    開欄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英雄保家衛國,出徵血灑萬裡疆場。今天,為了緬懷志願軍烈士,繼承先烈精神,再現老兵風採,我們在決勝全面小康之際設立了這個欄目,致敬所有為人民幸福衝鋒在前的中華英雄兒女!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 上甘嶺丨用血與肉守住的精神高地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現場,走進「血戰上甘嶺」展區,走近那些凝固了時光、浸染過血與火的展品,走近展品背後,志願軍以弱勝強、血灑疆場、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
  • 「聯合國軍」在上甘嶺投下炮彈190餘萬發,山峰被削低了2釐米
    ——《決戰朝鮮》 而後在這年10月14日凌晨4點,在美軍往五聖山陣地投下無數炮彈後,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開始了。 在說這場戰役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此戰的一些統計數據。 據《決戰朝鮮》所述,志願軍曾和「聯合國軍」在這狹小的山地中,以10萬餘人互相廝殺了43天,又有40600名軍人長眠於此。
  • 首部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上甘嶺》,時隔64年,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2020年10月25號是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最近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電影也層出不窮,尤其是近日上映的電影《金剛川》更是引起熱議。>也許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時間有點久遠,並不知道它,可電影裡面的主題曲大家一定耳讀能詳,那就是《我的祖國》尤其是裡面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更是流傳至今。
  • 《金剛川》上映,韓國男團:不忘恥辱,韓粉:抗美援朝值得紀念?
    為了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10月23日,《金剛川》如期上映。該片選取了朝鮮境內一條名叫「金剛川」的河流為片名,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期間,金剛川上的一座連通著作戰前線大動脈的橋梁頻遭美軍轟炸,我軍為了保障大部隊的順利通行和戰略物資的輸送,在無數次在橋梁被炸毀的情況下,英雄兒女是如何一次次護橋、修橋的感人故事。
  • 上甘嶺戰役一等功臣張家邦:200人堅守陣地 最終僅4人走下來
    2019年,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響起,再次喚醒了幾代中國人的記憶。對抗美援朝老戰士、老黨員張家邦來說,這首歌唱出了他的芳華歲月,也承載著無數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犧牲戰友的身影。
  • 請回答1952: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為什麼是從上甘嶺開始?|百年百篇
    百年百篇推出「最可愛的人」系列特別報導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火遍全國的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既委婉動聽,又奔湧激昂,唱出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對祖國、家鄉的無限熱愛之情和他們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 抗美援朝老戰士惠美成:為奪回陣地,上甘嶺上,我吹響了衝鋒號
    這首高亢激昂的志願軍軍歌唱出了70年前135萬志願軍將士赴朝鮮參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70周年,為尋訪當年志願軍將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7日,記者來到連雲港南雲臺林場雲林分場紙箱廠小區抗美援朝戰士惠美成家裡,聽老人講述那段保家衛國的戰爭故事。
  •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什麼
    「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於10月19日上午正式開幕,將展出至2021年2月底。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曲俊燕/攝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作戰中使用的部分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