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繁榮給城市帶來了新的麻煩,配送車輛大量湧入街頭,造成了擁堵和噪音。Vincent Desjardins 攝,圖片來源:Flickr當海量快遞包裹湧入城市,街道、社區會發生哪些變化?紅鉤區(Red Hook)是紐約布魯克林的一處濱水社區,近些年,電商改變了這處居住型社區的面貌。由於租金低廉、交通便利,包括亞馬遜在內,許多電商和物流公司在此設立了物流中心。
紅鉤區的物流中心大多服務於「最後一英裡」(last mile)的包裹投遞,倉庫距離顧客更近,可以更快送達。近些年,紐約出現了大量「最後一英裡」倉庫,僅在紅鉤區,2021年初就會有4座嶄新的倉庫正式營業。
範布倫特(Van Brunt)大街是社區內的商業中心,餐飲和零售聚集在這條鵝卵石馬路兩側。新湧入的貨車和包裹填滿了道路,它帶來了噪音、擁堵,以及原本街道和社區生活的衰落。2020年,新冠疫情進一步推動了線上購物和快遞行業的繁榮,紅鉤區則是故事的另一面。
Alex Washburn是一名城市規劃師,他記錄了範布倫特大街上的卡車造成的噪音,接近100分貝。噪音之外,老舊建築物也受到影響,有居民反映,卡車經過時,一些百年老屋能感受到明顯震動。
「韌性紅鉤區」(Resilient Red Hook)是一個居民團體,最近他們正試圖推動紐約市交通部門,為貨車劃定禁區,禁止進入範布倫特大街等區域。
在郊區,電商和物流配送的破壞性似乎較小,那裡人口較少,密度較低,有足夠的地方建造貨倉、快遞站點等設施,但在紐約這樣的大都市區,「最後一英裡」倉庫往往位於人口稠密的居住區,紅鉤區的衝突故事正在越來越多地區上演。
2015年,快遞車的湧入造成了新澤西州羅賓斯威爾市(Robbinsville)的抗議,「黑五」(Black Friday)等消費活動期間,交通擁堵幾乎翻番。市長一度表示,會對亞馬遜等電商巨頭採取法律行動,劃定禁停區。
而在薩克拉門託,亞馬遜和幾個電商同意為一個倉庫支付1800萬美元,允許其配送員和貨車司機進入主路,支付的資金將用於道路維修和基建改造。
一些地區「最後一英裡」倉庫的租金已經上漲,但這並未減緩UPS聯合包裹快遞、FedEx以及電商的擴張,一位物流公司副總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願意為人口稠密社區的倉庫支付「超高溢價租金」,因為「沒人能承受在兩三個小時後才完成配送」。
美國城市學院城市交通和貨運研究學者Alison Conway曾預測,到2021年,電商將佔美國總銷售額的18%,而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交通學院的一份研究證明,佔全美交通總量7%的貨車卻造成了28%的交通擁堵。
但眼下,大量湧入的快遞車和相對老舊的道路基建之間仍有矛盾。紐約曾於2016年提出一個「智慧貨車管理計劃」(Smart Truck Management Plan),試圖估算貨車給紐約市帶來的影響,但該計劃目前仍未公布調查結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