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美國垃圾債or歐洲高負債國家? 對衝基金預估下一個波場引爆點
「這也是不少華爾街金融機構希望美聯儲能將垃圾債納入QE計劃的重要原因之一,當銀行不願救助這些企業,只能寄希望美聯儲充當最後的商業銀行貸款人,維繫垃圾債發行企業的資金鍊不斷裂。」
「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挽救了國債與投資級企業債的流動性風險,卻把垃圾債(高收益低信用評級美國企業債)給拋棄了。」一位涉足垃圾債投資的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認為,由於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不涉及認購垃圾債,他們正密切關注垃圾債市場是否會突然遭遇爆雷風險。
上周以來,美國垃圾債與同期國債的利差飆漲至1013個基點,創下2009年1月以來最高值。BBB級企業債債券收益率也升至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最高水平,令市場一度擔憂垃圾債與BBB評級企業債將引爆美國萬億美元債券暴跌風險。
所幸,美聯儲無限量QE計劃面世,加之美國出臺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令垃圾債與同期國債利差收窄至700個基點左右,稍稍緩解市場擔憂情緒。
然而,本周美國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集團(Neiman Marcus)正與銀行商談申請破產重組,可能打響美國垃圾債違約第一槍,令市場神經又開始緊繃。
「本周以來,我們一直在減持BBB評級美國企業債與垃圾債未雨綢繆。」前述這位對衝基金經理坦言,當前他最擔心的是,全球新一輪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還可能出現在歐洲高負債國家債務違約事件爆發。
美國垃圾債踩雷風險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自2月疫情全球擴散導致美股大跌起,多數對衝基金一度認為美國能源類企業垃圾債最有可能成為引爆美債兌付違約風波的導火索。
究其原因,沙特意外打響原油價格戰導致原油價格大跌,令美國頁巖油企業收入大降無力兌付高收益債券本息。
「截至3月上旬,已有數十家美國頁巖油企業申請破產重組,令市場擔心規模高達9600億美元的能源類企業垃圾債很快會觸雷。」布魯德曼資產管理公司(Bruderman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Oliver Pursche回憶說,尤其在上周三,WTI原油價格大跌15%當天,一些對衝基金沽空能源類垃圾債套利,令不少美國BBB信用評級能源企業債券價格一天之內大跌逾40%。
然而,美國緊急向頁巖油企業採購原油充實原油戰略儲備,加之美聯儲無限量QE與美國2萬億美元緊急刺激計劃相繼出臺,令油價持續觸底回升,讓能源類企業垃圾債觸雷風險趨於下降。
Oliver Pursche直言,上周美國能源類企業垃圾債差點爆發集體踩雷,也與當時美元荒狀況緊張存在密切關係。由於大量對衝基金出現槓桿資金連鎖平倉行為,導致能源類企業垃圾債被無差別拋售,即便有些能源企業流動性相當充裕且盈利能力較強,也未能倖免。
「現在美國金融市場總算緩過神來,紛紛抄底這些優質能源企業債券。」他指出,但對衝基金並沒有對垃圾債集團踩雷風險掉以輕心。他們意識到,當前美國垃圾債集體踩雷的最大導火索,可能出現在零售行業與高負債率企業。究其原因,疫情導致各州「封城」令零售企業收入驟降,相應垃圾債違約風險激增,而高負債率企業則無法從銀行獲得資金借新還舊。
一家美國銀行信貸部門業務主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由於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導致企業盈利預期下滑,他們基於審慎風控策略與資本充足率要求,不再參與部分零售企業與高負債率企業的垃圾債做市商交易。因為一旦這些垃圾債或BBB級別企業債被調降信用評級,銀行自身需要補充大量資本金填補資產負債表缺口。
在他看來,此舉有可能加劇了垃圾債爆雷風險,以往美國零售企業與高負債率企業通過發債回購上市公司股票,從而在資本市場獲取利潤,如今他們得不到債券交易與融資支持,一旦股價下跌,勢必觸發債券價格隨之暴跌,導致企業信用評級大幅調降與經營狀況惡化,進而紛紛遭遇債券違約風波。
「這也是不少華爾街金融機構希望美聯儲能將垃圾債納入QE計劃的重要原因之一,當銀行不願救助這些企業,只能寄希望美聯儲充當最後的商業銀行貸款人,維繫垃圾債發行企業的資金鍊不斷裂。」Oliver Pursche指出,在目前美聯儲不作為的情況下,他們能做的,就是繼續減倉垃圾債與BBB級別企業債避險。
新一輪歐債危機「風雨欲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宏觀經濟型對衝基金正押注歐洲高負債國家債務違約風險爆發時間將會早於美國垃圾債市場。
「隨著疫情嚴峻程度加重,義大利、西班牙等高負債國家國債兌付違約與日俱增,這兩天我們都在緊急減持。」上述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指出,上周起,全球基金對義大利西班牙等高負債國家國債的減持浪潮已驟然升溫。截至上周末,10年期義大利國債收益率當周大幅回升至1.9%左右,同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則一度跌至-0.80%。與此對應的是,衡量義大利國債違約風險的義大利國債收益率與CDS利差也大幅回升至2.4%左右。
這背後,是2月20日以來,10年期義大利國債收益率漲跌與這個國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環比增加量呈現極強的正相關。原因是隨著義大利疫情日益嚴峻,越來越多投資機構認為義大利經濟衰退程度越高,財政收入兌付國債本息的壓力越大,因此紛紛拋售義大利國債避險。
「甚至很多對衝基金認為歐洲爆發新一輪債務危機的機率,要高於美國垃圾債發行企業。」他指出。究其原因,相比美國採取力度空前的QE計劃與財政刺激計劃減緩了經濟衰退壓力,歐洲央行受制負利率,以及歐洲各國財政狀況不一,所出臺的經濟扶持措施力度遠遠弱於美國,導致整個歐洲高負債國家債務兌付風險驟增。
歐洲央行似乎注意到這個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隱患。本周,歐洲央行決定啟動7500億歐元資產購買的QE計劃,某種程度稍微安撫了市場恐慌情緒,令義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CDS利差回落逾100個基點,至1.39%附近。與此同時,本周歐洲發行新債規模高達550億歐元,創下今年1月來最大當周發行紀錄,凸顯歐洲各國正大量籌資以降低國債兌付違約風險。
「這並不等於歐洲新一輪債務危機已然有效緩解。」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師Timothy Ash認為,若疫情形勢持續嚴峻令義大利西班牙信用評級被大幅調低,機構拋售義大利西班牙國債浪潮再起,即便歐洲央行緊急採取QE計劃,也難阻投機資本對新一輪歐債危機爆發的強烈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