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喜歡慕之的文字,請點擊上方「慕之小園「給予關注,謝謝!最下方有個「喜歡作者」你可以試著點一下!
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山東·慕之
「觀諸人間,親愛眷屬,終當離析,難保會同,當看得開生死的時候,方得安樂。」
時下熱播的燒腦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21集中,魚腸將景寺裡的無辜景僧屠殺殆盡。唯一倖存的景僧伊斯面對被無辜殺害的同修的屍體時,泣不成聲。當他說完《志玄安樂經》上面那段話時,抱頭痛哭,反問自己:哪能看得開啊?!」
面對生死,世間能有幾人能看得開?有些生死是必須牢記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記載著最應該牢記的世間生死:「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縱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人民英雄,他們的生死和「永垂不朽」四個大字沾不上一點兒邊,但對於他/她所在的家庭,是頂梁柱,是驕傲,是天,他們的離世是整個家庭的悲哀,是家庭歷史中及其重要的一頁。平凡人的生死也會有人永生銘記。
今天恰逢七月半中元節,南方人稱其為鬼節。相傳此日地宮的地獄之門會打開,亡故之人會在世間親人釋放的河燈的照耀之下回家。迪士尼影片《尋夢幻遊記》中所展現的「亡靈節」與此類似。今天,很多人家都奉上果供,焚香祭祖;今夜,平日裡經常外出散步的人也都呆在家裡。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所謂的特殊,無非就是想念那些離去的親人,再一次將當年當日的情形回放一遍,強化自己對親人的記憶。荒煙風月,蔓草夕陽,記憶難免會淡化和模糊。一年一年的模糊,一年一年的強化,走到最後,亡人生時的所有的缺憾哀怨都消失不見了,記憶中只剩下了懷念,甚至走到最後,在世的人只記得亡人輝煌的生。
我相信自己將來肯定不是一個看得開「生死」的人。「生死」之所以加引號是別有深意的。我看不開的不是指自己的生死。自己的生死看得開與看不開好像不關我的事。親人的生死總讓人掛懷。大姨,媽媽的親姐姐,一個我從未見過的人,去世近40年了吧;爺爺,一個給我用木片做出大砍刀的人,在醫院的病床上,在家人的目光中吐出了最後一口氣,那時我11歲;外婆,媽媽的母親,一個教會我慈祥的人,在病榻上走時我16歲;舅舅,媽媽唯一的弟弟,病逝時不到50歲,那時我正讀高中,面臨高考,未能給舅舅送行;四姨病逝,小姨病逝,也都是50歲上下,每一次都是痛;外公,享年94歲,壽終正寢,那時我35歲;奶奶,一個平凡的農村小腳老太太,八十多歲,過完元宵節離世。我已近中年。
小姨病入膏肓時,我媽作為她的姐姐,含著淚對她說:「妹妹啊,恐怕十萬二十萬也換不回你的命啊!」我媽知道,所有的人也都知道,其實小姨想活,只要能活著,缺胳膊少腿都沒關係。可老天對她太吝嗇了。
「命,這都是命啊!」
似乎一切都有個定數,老百姓把這個定數叫做命。每個人都不願意相信這些的,可現實卻又讓他們找不到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只好這樣想像,這樣自我安慰了。似乎,只有在這樣的自我安慰下,才會看開生死。
倉央嘉措在《地空》中寫道「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世間閒事容易忘,唯有生死大事,即便是想忘也是忘不掉的。因此,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的銘文:一切都會過去。對我等凡夫俗子只是奢望。
音樂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