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古早味」到士林夜市,山東發展地攤經濟有何可取之處?

2020-12-19 新浪山東發布

近日,「地攤經濟」在全國掀起一股熱潮。李克強總理在煙臺親自為地攤經濟點讚,各地也紛紛出臺支持地攤經濟的相關政策,提供柔性執法服務。火爆背後則是因為它能夠促進商販就業,也能讓消費者「薅一波羊毛」,有利於疫情狀態下的社會和諧穩定。更重要的是,曾經的城市煙火氣又回來了。

大概在兩年前,山東創建文明城市,地攤經濟開始逐漸被整改,地攤搬進新建的店鋪,城市道路也因此變得乾淨有序。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每當夜幕降臨,熱鬧的往昔不再,打折的叫賣聲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炎炎夏日寥寥蟲鳴,讓人好不孤寂。

濟南夜市(來源:海報新聞)▲

提起熱鬧非凡的地攤經濟,我首先想到的是臺灣夜市。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都充滿著濃鬱的臺灣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

其實,臺灣夜市也經歷了一個由散亂走向規範化的過程,那麼,在這其中又有什麼經驗教訓值得山東學習或吸取呢?

01「古早味」的品質傳承

五年前,我在臺灣訪學了近半年,完成課業之餘,最大的興趣愛好莫過於「探店」,想要把臺灣新奇有趣的吃的玩的統統都體驗一遍。和內地一線城市不同,臺灣一些地方的「網紅」產品,很多並非是近幾年研製出的顏值新品,而是代代傳承的「古早味」。

「古早」一詞出自閩南語,後演化為臺灣話,意為古時候,老派,過去,懷舊等。而古早味,則可以理解為「懷舊的味道」。古早味系列產品中,最為出名的當屬臺灣古早味蛋糕,它早期因量多份大,用料實在,受到人們的歡迎,後來又通過臺灣夜市「翻紅」。

古早味蛋糕(網絡圖)▲

近年來,「臺灣阿嬤古早味蛋糕」之類的店鋪登陸內地,受到各個年齡層的喜愛。之前,每次路過古早味蛋糕店前都能看見排得長長的隊伍。嘗過後才發現,古早味的奧秘不在於口感多鮮美奇特,而在於綿密溼潤的真材實料,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實際上,無論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古早味,還是旅遊攻略所推薦的網紅店,它們能夠經久不衰,都必定離不開兩個字:品質。只有品質經得起考驗的小攤美食,才會源源不斷地吸引吃貨們不遠萬裡去探尋,才會逐漸從市井走向餐館,乃至銷往世界各地。

這為山東提升地攤經濟質量也提供了一些借鑑。對於地攤經濟,應當摒棄低質量產品、「假貨仿品」,鼓勵商戶售賣美味有料的健康食品、有收藏價值的「手工單品」、「小眾藝術」,給青年男女「種草」「網紅好物」,讓夜市充滿態度和品味。

濟南泉城路夜市噴火絕活表演(來源:閃電新聞) ▲

目前的夜市地攤中,由於懷念以往夜市的紛繁熱鬧,加之沉浸在夜市的氛圍中,很多人會忍不住「剁手」,進行「衝動消費」。當「情懷牌」的熱度一過,被絢爛描繪出來的景象終會褪去顏色,缺乏品質的產品終會被市場淘汰。而除了看重品質,培育特色產品也很重要。

在我中學時代,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播出,男主幫阿嬤在夜市擺攤賣小吃,劇中有許多臺灣夜市的片段,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食物是「蚵仔煎」。以致於後來來到臺灣時,常常會點一份蚵仔煎,比較一下哪家的更好吃。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樣,「正宗」、「特色」是外出旅遊探店時,心中的一個抹不去的「執念」。

蚵仔煎(網絡圖) ▲

除此之外,大碗豐富的滷肉飯,烤香四溢的大腸包小腸,鹽酥雞、甜不辣、花枝丸等炸貨,也都是臺灣夜市中別具特色的「人間美味」。因為類似的秘制配方、特色美食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所以才有代代傳承的「百年老店」。

實際上,我們山東也不乏「百年老字號」、「古早味小吃」。就美食而言,既有三絲魚翅、白扒四寶等「高大上」的魯菜,也有煎餅卷大蔥、水煎包、扒雞、羊湯等齊魯特色食品。因而,在如今的山東地攤中,本地食物種類也不乏多樣性,外地食物也是應有盡有。

三絲魚翅(網絡圖)▲

但有一個問題是,在地攤中,能否有幾家優質的特色食物突出重圍,不僅讓吃過的人成為「回頭客」,還能吸引其他人慕名而來。這不僅值得擺攤的商家思考,也需要政府在後方出謀劃策,讓特色、正宗的食品找到好銷路。

如此一來,便有利於帶動整個夜市的發展氛圍和氣質,讓夜市擺脫低端、同質化、粗製濫造的標籤,讓有趣的市井之氣變得溫暖,讓升騰的煙火味伴隨著文明。

02夜市「成名記」

如今,山東各地夜市剛剛放開,市民新鮮勁頭正盛,有的夜市周邊車水馬龍,煙火氣是回來了,但弊端也不少。不僅夜市周邊被堵得水洩不通、嘈雜的叫賣聲擾民,凌亂的環境也加重了城市負擔。

據媒體報導,在青島,市南、嶗山沿線的夜經濟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配套不足,商圈硬體設施和交通安全跟不上。其中,停車難、擁堵、餐飲配套不足問題等尤為明顯。

航拍濟南環聯夜市(來源:海報新聞)▲

實際上,類似的情況在臺灣夜市也出現過。上世紀90年代,寧夏夜市與周邊居民的矛盾升級。寧夏路居民因不堪夜市的噪音、垃圾、油汙、強光等問題煩擾,發起抗議要把攤商趕出去,這讓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傷透了腦筋。他們既擔心遍地的攤販影響市容,又怕過度取締後引發攤商抗議,失業問題無法解決。

後來,從2003年開始,主管部門要求攤販自己籌設自治會,由自治會籌資聘請保安來維持市場交通秩序,營業結束後要請人打掃環境、清運垃圾等。

於是,寧夏夜市的商販就成立了「寧夏夜市觀光協會」,協會每周請專業清潔公司來抽取汙水,定期將食品原材料送到相關部門檢驗以保障食品安全,叫賣時禁止使用麥克風和音箱以免擾民,第二天上午人們再路過這裡再也見不到垃圾和油漬。

臺灣寧夏夜市(網絡圖)▲

顯然,主管部門巧妙地通過自治會進行良好運作,讓臺灣寧夏夜市「脫胎換骨」。前幾年,在大陸美食網站發起的「票選全臺十大最受歡迎觀光景點」活動中,寧夏夜市還拔得頭籌,成功打敗了臺北地標101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等知名景點。

如今,面對地攤經濟「突擊」式發展造成配套滯後問題,山東各地政府亟待出臺相關細化措施加以規範化。而寧夏夜市攤販自己籌設自治會的方法,對我們現階段發展地攤經濟也提供了借鑑。

山東相關部門可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考慮對有條件、情況適合的夜市,讓商販組織建立自治會,減少政商不必要的摩擦,同時也能規範地攤經濟,保障民生。

青島臺東三路步行街(圖片來源:青島信網)▲

事實上,山東各地市也陸續出臺了一些地攤經濟、夜經濟的規劃。不久前,濟南出臺打造「夜泉城」2.0版的措施。根據規劃,濟南將提升寬厚裡、融匯老商埠等七大夜間經濟IP品牌,培育泉城路商業街、芙蓉街等九大特色商業街區。這是繼去年6月份,濟南對標上海出臺夜經濟規劃後的升級版。

目前,青島規劃了HI CITY項目,將打造國內首個夜經濟商業綜合體模式。該項目初步設計了泛娛樂音樂藝術空間、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網紅孵化基地、潮流文化角、城市青年文化會客廳等五大板塊,實用面積約1萬平方米,為年輕人的社交提供新的消費場景,豐富了青島夜經濟的形態。

在廣東、上海等一線城市不乏充滿文藝範兒的市集,這種具有小資情調的市集攤位,或許更適合濟青煙等城市中空間充足的核心商圈。日前,相關領導調研泉城路商業街時指出,要通過設置咖啡座等體現時尚元素和文化特色的攤位來做好「加法」,吸引更多人氣、人流聚集,讓整條街熱鬧起來。

上海思南公館文藝範的市集(網絡圖)▲

作為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特色商業街區的建設,是圍繞著「時尚」、「文化」來建設,打造類似一線城市文藝範兒的市集,青島也創新探索夜經濟新模式,順勢推出國內首個夜經濟商業綜合體。可以看出,探索更現代化、多元化的地攤經濟,山東已經邁出了步伐。

更進一步來看,把夜市地攤打造成臺灣寧夏夜市、士林夜市等文化旅遊聖地,山東也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作為臺北範圍最大的夜市,士林夜市憑藉豐富多樣的美食小吃,早已經揚名國際,成為遊客必到的旅遊之地。後來,一些地攤店鋪還從士林夜市走出來,逐漸品牌化,把連鎖店開到了全國各地,例如臺灣豪大大雞排就是其中成功品牌化的店鋪之一。

臺灣士林夜市(網絡圖)▲

2019年11月,在首屆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十大標杆系列項目。青島臺東夜市與上海城隍廟夜市「並肩」,上榜「遊客喜愛的全國十大夜市」。「夜間經濟十佳城市」中,山東的青島、濟南佔據兩席。足見,山東把地攤夜市打造成文旅標杆極具潛力。

接下來,倘若要讓地攤經濟走向常態化,不僅僅是「曇花一現」,就需要山東相關部門與地攤商家各司其職。一方面,攤販老闆需要不斷研究改良,保障產品品質和特色,並逐步走上品牌化道路;另一方面,需要山東相關部門靈活出臺措施,維護商家與夜市周邊居民的利益,同時思考如何讓地攤經濟成為城市新的風景線,從而帶動山東城市經濟的繁榮。

作者/澍野

微信公眾號/新浪山東

參考資料:首屆全國「夜間經濟十佳城市」發布 青島榜上有名!青島新聞網,2019.11.23;臺北夜市裡的歷史味道,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9.14

相關焦點

  • 臺灣名片——臺北士林夜市美食一條街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美食家,可不能錯過臺北士林夜市這個吃貨的天堂,雖然窄窄的街巷只有幾塊破鐵皮覆蓋的頂端,但囊括了大江南北味道正宗的小吃,曾經士林夜市與附近的媽祖廟相通,但當時的媽祖廟周邊集中了農貿交易集市都快擠到廟裡了,於是當地管理就一聲令下,在媽祖廟的周邊建起了一堵圍牆,那些攤販就集中在圍牆外面的窄小巷子裡直接擺攤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那裡既不靠地鐵,他也沒有代步車,要走路15分鐘,才能到周邊一處更為幽僻的產業園區。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相反,隨著大陸消費群體文化意趣的轉變,以及臺灣特色美食的大量本土化複製,兩年前,大多數臺灣商家不得不離開錦江樂園,轉戰國內其他城市。今年,全國各地大舉「夜間經濟」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運營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固然臺北有上百年夜市運營的成功經驗,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虛心一問: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 臺灣士林夜市二闖上海,能贏嗎?
    那裡既不靠地鐵,他也沒有代步車,要走路15分鐘,才能到周邊一處更為幽僻的產業園區。周俊佑看重這裡的大片空地,計劃今年底把早已撤出上海的臺北士林夜市重新開起來,但種種外部條件卻對他頗為不利。不同於臺北的四季如春,上海很快將進入冬季,夜市的需求會出現明顯收窄;另一方面,周俊佑選中的夜市新址,相比6年前士林夜市首次來滬入駐的錦江樂園,區位更加偏遠,遊客導流情況尚不明朗。
  • 這次最正宗的臺灣士林夜市來了!
    不用飛行千裡 , 不用看偶像劇流口水, 真正的臺北士林夜市就開在你家門口啦! 由臺灣官方高度認可的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首次登陸揚州 , 在人潮火爆的京華城帶來美食文創全國巡迴品牌 : 士林嘉年華 – 揚州京華城站 。
  • 臺灣士林夜市到開封:品嘗「舌尖上的臺灣」
    有「吃貨」女生說,「上班時可是邊吞口水邊強忍著飢餓看完你們稿子的,辦公室同事一看倒計時10天,都有點等不及了。」  有喜歡臺灣美女的男生說,去美食節吃倒是其次,「最好每個攤位都安排像志玲姐姐那樣長得漂亮講話又嗲的『臺灣MM』坐鎮。」  還有微信上的鄭州、新密網友,已在思忖,是不是值得為美食來個駕車一日遊了。
  • 甘肅發布關於發展地攤經濟和夜市經濟的緊急通知
    為進一步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經請示省政府同意,現就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和夜市經濟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充分認識當前發展地攤經濟和夜市經濟的重要意義 發展地攤經濟和夜市經濟既是經濟也是民生。
  • 吃貨看過來,臺灣士林夜市來遵義這個地方啦!
    說到夜市,最著名的當屬臺灣士林夜市了,做為臺北的十大夜市之一,從下午4點營業到第二天凌晨1點,各類著名小吃都能在裡面品嘗到,是去臺灣的打卡必到之處。而現在,遵義高鐵新城,將士林夜市搬到了遵義,2018年12月22日-2019年1月1日,遵義高鐵新城 — 亞洲饕餮美食集市,不僅集合了全亞洲50家珍饈美味,還有專業美食達人親自品嘗過後給出的美食推薦。
  • 臺灣士林夜市100攤歇業生意慘不忍睹 專家:一切就是註定終局
    [新聞頁-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士林夜市日前傳出已經倒閉100多家攤位,生意掉到僅剩1成,慘不忍賭,對此網絡觀察家「宅神」朱學恆今天翻出9年前寫士林夜市崩壞的文章,神準預言了士林夜市如今的慘狀,指大家都賺快錢,房東也貫徹壓榨到底的邏輯,「一切就是註定的終局啊
  • 只知道士林夜市?臺北夜市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但夜市也是一個江湖,小吃繁多,風格各異,口味不同。如果只知道去士林夜市排長隊吃炸雞排,也太可惜。 正好十一長假將至,趕緊帶上鵝君這份臺灣夜市指南 —— 吃什麼,怎麼吃,去哪吃的學問,都在這了。老規矩,想拔腿就去吃的,拉到文末看三家臺北夜市的小吃推薦!1 | 夜市怎麼吃?臺灣夜市最誘人之處,在於種類繁多;最惱人之處,也在於種類繁多。
  • 吃過「士林美食」,就等於到了臺灣!
    可是,路太遠,可是,沒有時間……不要蹲在牆角畫圈圈了,我們把「士林美食」空運來了!臺北市士林觀光發展協會是臺灣唯一官方高度認證的兩岸青年創業平臺, 集美食, 文創, 商業, 投資於一身的多元載體。主辦方:淮北東方·城市廣場承辦方:浙江唐軒宋韻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帶你11天吃轉士林!
  • 瀋陽成大陸首個引進臺灣「士林夜市」城市
    原標題:瀋陽成大陸首個引進臺灣「士林夜市」城市  東方網10月27日消息:瀋陽從臺灣引進「士林夜市」,成為大陸首個引進「士林夜市」的城市。記者27日從瀋陽「士林歡樂街」了解到,由於東北天氣轉冷,這條露天台灣美食文化街正在加蓋天頂玻璃蓋,以便更好地服務於當地民眾。
  • 臺北士林夜市十大小吃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每當夜幕漸漸籠罩,華燈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華。
  • 肌後:從網際網路到地攤經濟,化妝品實體門店怎麼發展?
    今年的疫情,恢復復工復產後,國家提出了「地攤經濟」,一夜之間,從網際網路時代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到實體經濟的全民擺地攤。 地攤經濟是城市裡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由於影響市容環境而不能堂皇入室,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的優勢,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 地攤經濟讓中國人的快樂回來了!中國夜市,你最喜歡哪裡的?
    大力發展地攤經濟,讓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以後是不是就可以大搖大擺明目張胆的吃夜市了!我猜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已經按耐不住了,在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的時候,手握冰鎮飲料,坐在大排檔裡,暢快淋漓的吃路邊攤!那麼中國的夜市兒裡,你最喜歡哪裡的味道呢?
  • 人潮銳減爆倒店潮,臺灣夜市慘兮兮!士林夜市業務量只剩10%,為何...
    高雄六合夜市人潮零落,冷冷清清。(資料圖片)對於赴臺旅遊的人來說,夜市是臺灣最有吸引力的關鍵詞之一。然而,曾經人潮洶湧、被遊客青睞的臺灣夜市,如今卻「災情不斷」,一片慘兮兮。六合夜市自治管理委員會總幹事詹金翰說,過去365天全年無休,想休息都沒時間,如今平日人潮大減,全部175攤裡約有30到50攤彈性休息。「目前生意最好只能做到全盛時期的五成五,是六合夜市60年歷史以來前所未見的狀況。」為何夜市生意如此慘澹?詹金翰講,以往六合夜市的遊客中境外遊客佔一半,現在由於疫情原因,境外遊客無法入境臺灣,島內遊客不足以支撐夜市的消費和運營。
  • 士林夜市,華妃最愛
    到臺灣,有人問:「去夜市了嗎?小吃真的好吃嗎?」 。究竟哪裡,最值得一去呢?
  • 發展「地攤經濟」,「移動餐飲」迎來政策紅利!
    最近,地攤經濟獲得兩會代表熱議。中央文明辦更是明確表態:不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 地攤經濟、夜市經濟獲得鼓勵,有其現實的考量。在釋放政策善意的同時,也隱含了「小吃小喝」的潛在市場。對於國家政策的助力,移動餐飲創業更需要充分利用好。
  • 盤點臺北10大必吃夜市,品嘗臺灣美味,臺北夜市吃透透!
    導讀:各式各樣、口味獨特美味又多元的臺灣夜市小吃,經由臺灣的歷史背景發展薰陶,聞名至國外,紛紛吸引許多外國人特地來臺只為品嘗那口感絕佳的臺灣地道美食。本期亞龍幫大家整理了臺北10大好逛又好吃的夜市,還有超強網友推薦美食秘笈,喜愛傳統小吃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 臺灣美食最出名,8大夜市必去!有你知道的嗎
    臺灣美食最出名,8大夜市必去!有你知道的嗎?今天小編就帶你們認識一下。說到臺灣特色就不能不提到美食了,而美食通常會聚集在哪裡呢?沒錯!就是?夜市,在臺灣的夜市裡你可以嚐到各式各樣美味的臺灣道地小吃,當然不僅是美食,凡舉是生活用品、流行服飾或是遊戲都可以在夜市裡買到喔!
  • 這一次,我們把臺灣最著名的「士林夜市」請到了2018上海春浪|禮包套票銷售只到8/25
    我們將歷史悠久、所有吃貨都不想錯過的「臺灣士林夜市」本尊搬到了音樂節現場!臺灣士林夜市,從1909年設立的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有上百年歷史,現在的士林夜市,已經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如果你想吃到「大份」魷魚,這裡當然也有,新鮮的魷魚和鐵板煎制的做法簡直絕配。魷魚在鐵板上散發的香味,只要你在現場就一定聞得到。轟炸魷魚,則是裹上一層麵漿,放進油鍋炸,最後撒上椒鹽。拿在手上會有種太美味而不知從何下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