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中,細數王侯將相各有風採,其中更是不乏很多女性在歷史中留下精彩的一筆。不管是千古女帝武則天,還是賢能卓越的孝莊太后,細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人能有精彩的人生其實跟一樣東西分不開,那就是皇權。
她們都身處在皇權中心,心狠手辣也好,溫柔似水也罷,正是因為她們處在封建帝國的頂端,距離至高無上的王權僅僅一步之遙,所以她們的經歷才能成為我們如今的談資。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唯一一位讓司馬遷編入《史記》的女性掌權人物,她就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我們總覺得呂后是一個殘暴的人,那麼事實上呂后真的那麼殘忍嗎?
呂后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后,她的經歷其實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從後人的角度去看,不管是她早年的經歷,還是晚年的狀態,這些都和劉邦對她的態度息息相關。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呂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出身卑微,性格堅韌
呂雉出身不高,她的父親因為躲避仇家,帶著全家遷居沛縣,因為覺得劉邦面向尊貴可以成大器,就做主將呂雉許配給了劉邦。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劉邦不僅毫無作為,是個成天遊手好閒的小混混,不僅比呂雉大了十好幾歲,而且還帶著一個兒子劉肥,但是呂雉還是嫁給了劉邦。
成親之後,呂雉不僅承擔起了侍奉劉邦孝順老人的責任,還對劉肥非常和善,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可謂是吃苦耐勞賢惠妻子的典範;
在劉邦起兵與項羽作戰的那幾年,更是吃盡了苦頭,被項羽抓走當作人質時期,還能一心一意照顧同被抓走的公公。
在劉邦兵敗將她拋棄自己逃命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怨言,呂雉在嫁給劉邦之後可謂是吃盡了人間苦頭,受盡了旁人不能忍受之苦,這也是她後期性格轉變的原因之一。
開始爭寵弄權
在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呂雉帶著一雙兒女被劉邦從鄉下接到皇宮裡,作為劉邦的正妻,被封為大漢的皇后,她的兒子劉盈被封為太子。
她的女兒被封為魯元公主,這些看著風光的表面並沒有使呂后高興起來,因為她還有另外一個威脅,戚夫人。
戚夫人是在劉邦與項羽作戰兵敗逃命的途中認識的,得寵之後的戚夫人,時常會慫恿劉邦廢呂后的兒子,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漸漸的劉邦真的就對呂后和劉盈不滿,覺得劉盈性格軟弱不堪重任,想要廢太子,這無疑是觸碰了呂后的逆鱗,父母愛兒則為之計深遠,呂后在戚夫人的打壓下逐漸開始擁有心機,開啟了她的爭寵弄權之路。
她先是請出當時劉邦非常推崇的商山四皓為太子的師傅,然後開始聯絡朝上大臣張良蕭何等人為太子說話,阻止劉邦廢太子。
在經歷了戚夫人的各種打壓之後,呂后逐漸的對劉邦失去了信心並且開始相信權力,開始重用呂氏家族,並且利用皇后的身份籠絡朝臣,逐漸將權力把握在自己的手裡。
臨朝稱制,心狠手辣
在嘗過權力的滋味後,呂后開始了對權力的迷戀,劉邦一去世,她就開始了對戚夫人的報復之路。
先是讓戚夫人穿上囚犯的衣服整日勞作,設計將其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毒殺之後,還砍掉戚夫人的手腳,挖掉眼睛,餵她毒藥讓她變聾變啞,最後將變成人彘的戚夫人扔到廁所裡供人參觀,可見呂后當時的心很殘酷。
在報復戚夫人之後,她並不滿足於現狀,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她將手伸向了大漢的功臣忠良。
並且但凡發現皇室中有人對她或者劉盈有一絲的不滿就會立刻痛下殺手,這也造成了歷史上呂后殘忍毒辣的形象。
呂后在政績上來說其實做出了挺大的貢獻,沒有延續秦始皇的苛刻政策,採用無為之治,天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為之後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但是作為手握重權的皇太后,或許是她人生的前期受盡了苦楚,並且受到戚夫人的長期打壓,讓她的性格變得多疑殘酷。
總結:在遭受劉邦的冷遇之後,她只相信權力帶給她的安全感,所以但凡是威脅到她的權力的人都會遭到她的瘋狂報復,但是她也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她遊走在權力中心的時候,她的孩子魯元公主和惠帝劉盈反而對她逐漸不滿,慢慢與她離心,或許是權力的迷戀使得呂后逐漸忘記她爭權奪利的初心,讓她從一個最開始只想維護自己孩子的母親變成了一個殘酷無情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