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克·弗洛伊德 | 搖滾史上最發燒的一張專輯是如何誕生的?

2021-02-19 雅眾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英國搖滾樂隊,成立於1965年,風格偏電子和迷幻搖滾,後來不斷演化成一支先鋒搖滾樂隊。他們以哲學化的歌詞、聲音實驗、不斷創新的CD封面藝術和精心設計的現場表演而聞名於世。從初試啼聲的《黎明門前的風笛手》,到史詩級巨作《月之暗面》《願你在此》《迷牆》,直至流淌不息的《無盡之河》 ,《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生動再現了這支無數樂迷頂禮膜拜的樂隊橫跨半個世紀的音樂歷程。今天這期,我們分享新書《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的精彩片段,看看使平克·弗洛伊德聲名大噪、成為流行明星的一張專輯《月之暗面》是如何誕生的。這一片段中,樂隊成員悉數登場,他們提到了已經離隊的席德(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團圓),而在隔壁錄製的披頭四貝斯手也會客串出現。他們採訪、提問,然後從中找到靈感,把對話直接拼接進他們的音樂中,這是大家在《月之暗面》裡聽到各種人聲、狂笑,以及「我已瘋癲他媽的多年」這一經典宣告的來源。

正文

1973 年 1 月,平克·弗洛伊德重返艾比路,開啟《月之暗面》最後一階段的錄音工作。

在此期間,阿德裡安·梅本受邀來到艾比路,拍攝《月之暗面》的錄音花絮。由於紀錄影片《龐貝古城現場》的時長還不夠,過去的幾個月裡,梅本和羅傑通了不少電話,商量補拍一些素材。「我和羅傑一塊兒去飛蠅釣的時候,含糊地聊到過做一個加長版《龐貝古城現場》。之後我和他電話溝通了幾個月,才最終獲邀。」梅本說。

平克•弗洛伊德:龐貝古城現場錄音紀錄片 Pink Floyd: Live at Pompeii (1972)

羅傑說服了猶疑的隊友,讓梅本過來跟拍。在艾比路錄音室,梅本記錄下了樂隊錄音、就餐和接受採訪的影像。它們與一年多前他在龐貝古城拍攝的現場實況同樣引人入勝,最終被補《龐貝古城現場》。

萊特穿著印有圖案的毛線衣(他1972年的聖誕節禮物),在繚繞的香菸煙霧中彈起《我們和他們》裡的悽美鋼琴樂句 ;吉爾莫飆著《腦損傷》的電吉他 solo,「搖滾樂沒有回授哪行?」他對著控制室俏皮地說;沃特斯則在《在逃》中粗暴地擺弄 SynthiA。

但最經久不衰的場景拍攝於古舊的艾比路錄音室餐廳。這四個人坐在一張可能是從寄宿學校食堂搬來的餐桌旁,準備吃一頓20世紀70年代中期典型的超高糖餐。梅森點餐道:「可以給我來雞蛋、香腸、薯條、豆子,還有茶嗎?」這句話就像他的薩帕塔小鬍子一樣,揭曉了這段影片拍攝於哪個年代。

Classic Albums: Pink Floyd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2003)

在此起彼伏的啜飲聲和啃咬聲中,沃特斯傲慢地質疑起鏡頭外一個人的言論——那個身份未知的傢伙聲稱唱片製作人並不一定要有廣博的音樂知識。平克·弗洛伊德的經紀人史蒂夫·歐洛克被點了名。沃特斯的口氣變得驚人的自大:「史蒂夫懂搖滾樂,但他不懂設備,就技術細節層面來講,他對音樂懂得很少。」就聽那個傢伙回應道:「我們都知道你是全能的上帝,羅傑。」

就像一年前在巴黎時一樣,貝斯手是主宰者。萊特坐在餐桌盡頭嚼著食物,對爭論充耳不聞;梅森讓一個手下給他拿一片蘋果派來(「不要酥皮」);吉爾莫專心吃著自己的餐,對著鏡頭露出沉思般的會心一笑。

沃特斯、吉爾莫和梅森逐個接受採訪,比起在巴黎時,他們稍微樂於透露信息了,雖然吉爾莫還是迴避了毒品問題。「我仍然認為大多數人視我們為藥物驅動的樂隊。當然,我們並不是,」他詭秘地笑了起來,「你可以信任我們。」

雖然《月之暗面》後來享有了經典大麻專輯的名號,但其參與者都未承認製作期間曾大肆吸食大麻。艾比路明令禁止飲酒,不過這並不能阻止他們在身邊放著冰桶,在冰箱裡備著金馥力嬌酒。古柯鹼會在隨後的巡演中現身,但是並沒有出現在艾比路——他們在艾比路只是碰大麻煙而已。

「艾比路錄音室餐廳裡有幾段採訪真的很好笑,」沃特斯說,「我們都他媽飛大了。大衛和我完全吸大了。那段時期我正在戒尼古丁,所以我每天早上都卷根大麻煙。我吸了兩年大麻煙,假裝自己不再抽香菸。」

三人的採訪中,不碰大麻的梅森給出了最誠實的評論。「不幸的是,我們代表著一個時代,」他承認道,「我們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我們代表著一代人的童年:1967 年,地下倫敦,海德公園免費音樂節……」

 

隨著音樂部分日趨完善,其背後的主題也隨之發展。沃特斯對現代生活壓力的思考變得更加具體。《我們和他們》對戰爭炮灰的描寫似乎與越南戰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它也影射了水門事件,並不可避免地觸及了他父親的命運。

《時間》的筆觸更直截了當。沃特斯寫到他在為尚未實現的願望和夢想而煩惱,也寫到他終將面對成人世界的童年。他譴責了你死我活的競爭,向戈德霍克街上早出晚歸的上班族致意。早年住在牧羊人叢林時,他和朱迪日復一日地站在窗邊,觀察這些螻蟻般的人類。《回聲》的靈感也來源於他們。當年戈德霍克街地鐵站附近 一面牆上有個塗鴉,它對《時間》亦有貢獻。

「那個噴繪塗鴉寫道,起床,去上班,好好工作,回家,睡覺,起床,去上班……它在那面牆上,似乎一直循環下去。地鐵列車開始加速,越來越快,砰!列車突然進入一個隧道。」沃特斯回憶說。

Ummagumma 專輯封面

仍有一個主題與巴瑞特時期重合。有一天,沃特斯坐在艾比路錄音室餐廳裡,突然覺得自己在「漸漸遠去」。周圍人的話語聲變得模糊,他看到的一切都在縮小。然而他當時並不在吸大麻。他起身走回錄音室,等待這種感覺平息下來。他覺得自己瘋了,已經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他與巴瑞特之間的共通之處在所難免。

瘋狂成了《月之暗面》的核心主題,在《腦損傷》和《月食》裡尤為明顯。「如果我對你說:『咱倆月之暗面見。』我的意思是, 當你覺得你跟所有人都不一樣——你像是瘋了,因為你覺得一切都 瘋了——那麼你不是孤身一人,」沃特斯解釋說,「那些準備在黑暗中獨行的人之間有一種情誼。好多同類願意敞開心扉去接受各種可能。你並不孤單!」

「席德的母親把他的精神問題全怪到我頭上,」沃特斯說,「她覺得我帶他去逛倫敦的窯子了,我用毒品燒壞他的腦子了。」莉比·高思登反駁道:「席德的媽媽沒有怪羅傑。我認為要不是有羅傑,席德會垮掉得更早。」雖然沃特斯表面上試圖擺脫巴瑞特的幽靈,遠離巴瑞特的時代,但是《腦損傷》又似乎與巴瑞特有關。「他瘋了還是沒瘋?」的兩難境地讓樂隊沮喪不已。

不過,沃特斯給整張專輯寫了個歡快的結尾。《月食》中歡欣鼓舞的福音歌聲和倒數第二句歌詞「太陽之下萬物和諧」表明我們可能都瘋了,但希望還在。

在專輯錄製的最後階段,沃特斯又冒出一個靈感。他打算選取幾個人的講話片段,將它們拼接入歌詞,串聯起故事。於是他準備了一些關於死亡、暴力和瘋狂的問題,寫在幾張卡片上,面朝下放上三號錄音間的樂譜架。每位受訪者都被要求拿起一張卡片,回答上面的問題,再拿起第二張卡片,回答下一個問題。兩個問題存在關聯。例如「你上一次動粗是什麼時候?」接下來的問題是「你有理嗎?」

樂隊的幾位技師在受訪者之列:生吃土豆冠軍克裡斯·亞當森、彼得·沃茨(還有他當時的妻子帕特麗夏)、鮑比·理查森和羅傑·馬尼福爾德。沃特斯還詢問了艾比路錄音室的愛爾蘭勤雜工格裡·奧德裡斯科爾。

保羅·麥卡特尼和翼樂隊當時正在艾比路錄《紅玫瑰賽道》(Red Rose Speedway),他和琳達·麥卡特尼以及翼樂隊吉他手亨利·麥卡洛克也被拖進三號錄音間,一一回答沃特斯寫在卡片上的問題。

帕森斯被問到的問題是:「你認為《月之暗面》到底關於什麼?」很遺憾,他的回答不夠有趣,最後沒被用在專輯裡。

奇怪的是,同樣的命運也會降臨到保羅和琳達身上。沃特斯要的是自然坦率的即席發言。前披頭四貝斯手和他的妻子都太謹慎,太裝腔作勢了。沃特斯後來抱怨道:「他想顯得幽默些,但那根本不是我們想要的。」

「你害怕死亡嗎?」「你有沒想過你會變瘋?」等問題斬獲了發人深省的回答。它們拼貼在專輯的各類音效中,製造了獨特的氛圍。

開篇曲《對我說》裡,嘀嗒作響的時鐘,叮叮噹噹的硬幣,映襯著一聲聲沉重怪誕的心跳。但最惹人注目的是彼得·沃茨的狂笑,以及克裡斯·亞當森和格裡·奧德裡斯科爾的宣告:「我已瘋癲他媽的多年——絕對是多年」「我一直是個瘋子,我知道我瘋了,就像我們中的大多數一樣……」

類似的隻言片語布滿了整張專輯。羅傑·馬尼福爾德的回答既搞笑又坦白,或是專輯裡最令人難忘的說話片段。

A Saucerful of Secrets 專輯封面

「你上一次動粗是什麼時候?」沃特斯問道。

「如果你對他們來個短平快的襲擊,他們就再也不會造次。我的意思是,他逃脫了重罰,因為我本會暴揍他一頓……」他回憶起有次在北倫敦,被一個摩託車手激發路怒症。他的話悄悄溜進《我們和他們》,與萊特溫柔的鍵盤聲做伴;在《金錢》的尾聲,帕特麗夏和亨利·麥卡洛克也為自己最後一次揍人進行了辯解。

作為唯一的女性受訪者,帕特麗夏強調說 :「這怪老頭是在自討苦吃。」麥卡洛克提供了一個更簡單的解釋:「為什麼這麼做?我不知道。我當時醉得一塌糊塗。」

整張專輯最後一句採訪錄音來自格裡·奧德裡斯科爾,他柔和的愛爾蘭腔穿插在《月食》的最後幾小節:「月亮上沒有暗面。事實上,全部都是暗面。」

 小雅的每期贈書 

《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

 [英]馬克·布萊克  

陳震 譯

雅眾文化 |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藝出版社

本書從平克·弗洛伊德在「現場八方」演唱會上歷史性的重組演出開始,回溯樂隊自最初瑰麗奇異的迷幻/太空搖滾時期,到20世紀70年代歷經巔峰、80年代開始分裂,直至推出最後一張專輯《無盡之河》的完整歷程。

主理人: 方雨辰

執行編輯: Armstrong 檸檬

進書友群請加小雅微信號:yazhongxiaoya

點擊【閱讀原文】看到更多好書

歡迎轉發分享~

推薦閱讀

谷川俊太郎 | 為一個人生活辯護

是被電影愛著,還是被電影詛咒

不追趕美的工作,追著工作跑上來的美

三行俳句,見眾生

相關焦點

  • 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
    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 2000年12月15日 13:00    >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組建於1966年,他們是世界上最為優秀的迷幻搖滾樂隊之一。
  • 十分鐘了解最偉大迷幻搖滾:平克弗洛伊德|迷牆背後的故事
    三位主創都來自劍橋,可以說平克弗洛伊德和劍橋的淵源頗深。平克弗洛伊德的樂隊生涯經歷了嬉皮年代,朋克運動和 Grunge 興起。但是平克卻有著自己的人生軌跡:巴瑞特時代,沃特斯時代,和 吉爾莫時代。 你聽到的平克最暢銷的曲目恐怕都沒有這個人的名字出現,可是抹不去下面這些事實,因為是巴瑞特賦予平克生命,他也從未真正離去,平克的每一步都有他抹不去的痕跡。
  • 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回顧展在倫敦開幕
    英國著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回顧展13日在倫敦開幕,展覽評價其為代表英國主流文化的頂級搖滾樂隊。   為紀念該樂隊首支單曲發布50周年,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舉辦名為「平克·弗洛伊德:肉身餘存」的大型展覽,回顧其經典作品。
  • 最後的審判 - 平克. 弗洛伊德
    1968年4月巴勒持離開樂隊,吉爾莫隨後成了平克·佛洛伊德樂隊長期的核心人物。經過短暫的磨合後,新樂隊開始出現轉機,Dave Gilmour擔任了主音吉他手,Roger Waters則接替了創作的主要工作。
  • 英國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正式宣布解散
    官方證實據外媒報導,英國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Pink Floyd)宣布解散。今年是這支樂隊成立的第五十年。這支樂隊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英國殿堂級搖滾樂隊。他們以迷幻、太空、哲學、前衛的搖滾態度深刻影響著世界。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成立於1965年,最初的四位成員分別是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羅傑-沃茨,尼克-梅森和理察-萊特(Richard Wright)。兩年之後,大衛-吉爾默加入樂隊當中。1968年,西德-巴瑞特退出平克-弗洛伊德樂隊,他在2006年已經去世。兩年之後,理察-萊特也已經病逝。
  • 平克·弗洛伊德的成長之河
    《無盡之河》是史上最優秀同時最受樂迷歡迎的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的傳記,出自英國知名音樂記者、作家馬克·布萊克之手,這位作者撰寫的搖滾傳記甚多,向以冷靜銳利且資料頗豐而著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譯者是國內最優秀的搖滾書籍譯家陳震。
  • 平克-弗洛伊德與EMI公司和解 成功續約五年
    平克-弗洛伊德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著名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與他們合作了幾十年的音樂廠牌EMI剛剛籤訂了一份為期五年的新合約,雙方近一段時間以來的爭端宣告結束「平克-弗洛伊德是有史以來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我代表在EMI公司工作的每一個人說,能夠繼續與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合作是我們的榮幸,」EMI公司的執行長羅傑-法克森(Roger Faxon)在聲明中說,「我們盼望著繼續協助平克-弗洛伊德達到新的高度,通過他們不可思議的新作品,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成為他們的樂迷。」
  • 時隔20年 重溫平克·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樂迷無疑是幸福的,因為這支老牌樂隊傳出消息,10月要發新專輯了。這距離上一張專輯已有20年了。對於許多生於上世紀「60末70初」的中國樂迷來說,這支樂隊可以說是見證了他們整個青春,所以僅這個消息就引發懷舊狂潮也就不用奇怪了。當然,成軍50年左右的樂隊,還在繼續發專輯,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 搖滾史上至偉大音樂, 平克·弗洛伊德走心歌曲聽到根本停不下來
    《Comfortably Numb》是一首英國搖滾樂隊 Pink Floyd  平克·弗洛伊德的歌曲,在1979年的雙碟專輯《迷牆》中被首次發行。歌曲講述的是戰爭時期陷入彌留的一名士兵的意識的掙扎與消失。
  • 平克·弗洛伊德20年後再出新專輯《無盡的河流》
    Pink Floyd新專輯The Endless River英國老牌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在蟄伏20年後,確認將於今年11月7日發行新專輯《無盡的河流(The Endless River
  • 平克·弗洛伊德,再來再聽再憶
    這支樂隊叫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在搖滾樂殿堂裡,他們無愧於「大神」的稱號,他們是藝術搖滾和迷幻搖滾的旗幟。  距離他們上一次發行錄音室大碟,已經過了20年;早在30年前,樂隊成員就分崩離析。如今,他們的平均年齡有68歲,6人中的2人已經離世。
  • 平克·弗洛伊德:你們這代搖滾樂迷,都站在我們的肩膀上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非常偉大的英國搖滾樂隊。早在70年代,他們就以深邃、內涵的音樂理念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火遍了西方世界。在平克·弗洛伊德發展的鼎盛時期,歐洲有許多大牌樂隊,都搶著在他們的演唱會上打醬油。
  • 平克-弗洛伊德吉他手吉爾默將發個人新專輯
    大衛-吉爾默將發個人新專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老牌藝術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吉他手大衛-吉爾默(David Gilmour)剛剛對外宣布,他即將發行自己的第四張錄音室唱片其中,首張個人大碟《David Gilmour》面世於1978年,第二張專輯《About Face》發行於1984年。吉爾默在英國和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中成績最好的是他2006年發行的第三張專輯《On An Island》,這張專輯在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中奪得冠軍,在美國公告牌專輯榜中也獲得第六名的好成績。
  • 平克·弗洛伊德的傳記,再現他們橫跨半個世紀的音樂歷程
    《無盡之河:平克·弗洛伊德傳》內容簡介本書從平克·弗洛伊德在「現場八方」演唱會上歷史性的重組演出開始,回溯樂隊自最初瑰麗奇異的迷幻/太空搖滾時期,到 20 世紀 70 年代歷經巔峰、 80 年代開始分裂,直至推出最後一張專輯《無盡之河》的歷程。
  • 《迷牆》——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
  • 告別的話說了20年,平克·弗洛伊德終於解散了
    儘管知道去年的《The Endless River》已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絕唱,依然想著新專輯出來之後老傢伙們會不會心血來潮再弄個告別巡演。 然而不幸的消息是,近日樂隊元老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在接受《Classic Rock Magzine》採訪的時候明確表示:「我的平克·弗洛伊德生涯已經結束。」
  • 平克-弗洛伊德將出版早年未發行作品
    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藝術搖滾樂團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將正式出版他們早年幾首從未發行的單曲,據了解,這六首在他們的首張錄音室專輯《The Piper參與這六首歌曲錄製的除了西德-巴瑞特(Syd Barrett),羅傑-沃茨(Roger Waters),尼克-梅森(Nick Mason)和理察-懷特(Richard Wright)這四位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後來的固定成員之外,還有一位名叫拉多-克洛斯(Rado Klose)的吉他手,他是西德和羅傑的同學。
  • 為了告別的聚會 I :平克·弗洛伊德 Live 8 演唱會
    舞臺正中是兩位主角:穿著黑色T恤的大衛·吉爾默早已把當年標誌的長髮換成了寸頭,仍然如同當年一樣平淡而疏離,看上去更像一個普通人;而羅傑·沃特斯穿著藍色襯衫,袖子挽起,長長的灰白頭髮,臉上帶著大大的笑容,是舞臺上最像搖滾明星的一個。舞臺上響起陰險的笑聲和熟悉的音效,低沉的鼓擊如同心跳般響起,烏鴉的叫聲不祥地迴蕩,開場曲是來自他們1973年專輯《月之暗面》的《呼吸》。
  • 43年了,這張專輯一直都是音響發燒迷和搖滾樂迷的入門名盤
    專輯封面。一個三稜鏡,一束白光。太空、迷幻。1973年3月發行的《月之暗面》是英國前衛搖滾樂團Pink Floyd(平克·佛洛伊德)的第8張錄音室專輯,也是平克最成功的作品。同時,《月之暗面》也締造了唱片史上停留暢銷排行榜時間最久的紀錄——時至今日,盤踞美國Billboard專輯總榜的在榜周數業已破天荒的超過650周(32年),並且以極大的差距遠甩第二,雄踞史上第一。
  • 定格第118期:《平克·弗洛伊德的牆》
    艾倫·帕克《平克·弗洛伊德的牆》,1982定格第118期,這幅畫面來自《平克·弗洛伊德的牆》,兩朵花正在變形,互相糾纏,扭動身體。本片以平克·弗洛伊德樂隊(Pink Floyd)1979年的專輯《牆》(the Wall)為基礎改編,以個人成長貫穿了現代歷史,並用《牆》中的音樂作為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