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知道去年的《The Endless River》已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絕唱,依然想著新專輯出來之後老傢伙們會不會心血來潮再弄個告別巡演。
然而不幸的消息是,近日樂隊元老大衛·吉爾摩(David Gilmour)在接受《Classic Rock Magzine》採訪的時候明確表示:「我的平克·弗洛伊德生涯已經結束。」
「如果繼續在一起只能是一種虛偽」吉爾摩說:「我花了50年的時間和這支樂隊在一起,特別是早年和羅傑·沃特斯(Roger Walters)度過了很多時光。回頭看,在這些被稱作我們『Hey Day』的好時光裡95%都閃爍著音樂的滿足之光彩和歡聲笑語,我當然不會希望讓剩下的5%遮蔽曾經漫長的好時光。如今這一切都結束了,樂隊結束了。如果我們重聚繼續演出或者做音樂,那只能是一種虛偽。」
他接著說道:「很顯然,人們希望我們重聚,希望聽到這支『傳奇樂隊』,但是很遺憾這不是我的責任。對我來說,維繫我們四個人所做的一切只是這兩個字而已。平克·弗洛伊德只是一個流行組合,我已不需要它。」
去年,樂隊最後的兩位元老大衛·吉爾摩和尼克·梅森(Nick Mason)(羅傑·沃特斯早已退出)交出了他們的最後一張告別專輯《The Endless River》。專輯以2008年去世的鍵盤手理察·賴特(Richard Wright)早年參與錄製的素材拼貼而成,以示對其的敬意。對於大衛·吉爾摩來說,在賴特缺席的情況下重組樂隊「是錯誤的」。
事實上,不僅在粉絲的心中,即使在樂隊成員們自己心裡這支樂隊也早已死去活來多次,並最終成為過去。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封面1982年理察·賴特的離隊等於宣告了樂隊的正式解散。1985年,曾寫出《The Wall》(迷牆)和《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的超級貝斯手兼詞曲作者羅傑·沃特斯亦離開。雖然此後賴特再次歸隊,但是一切都已不一樣。往更早裡說,樂隊的第一位靈魂人物席德·巴洛特(Syd Barret)儘管2006年才去世,但是對於樂隊成員來說,他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離開人世。
2008年,當溫文爾雅的理察·賴特去世,人們明白這支樂隊真正走到了盡頭。所以,「平克·弗洛伊德解散」這條新聞並未激起多少波瀾,因為他們確實早已完成了自己對於這支樂隊的寄望。
「三位領袖,一直是平克·弗洛伊德」然而無論這支樂隊在你心裡是否早已解散,前後三位靈魂人物席德·巴洛特、羅傑·沃特斯和大衛·吉爾摩帶領過的這支樂隊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
席德是第一位,他的孤決和冷僻奠定了樂隊整體的風格,濃濃的「嗑藥味」令樂隊成為天馬行空的迷幻搖滾先鋒。沃特斯和吉爾摩也因為同為他的朋友而與樂隊結下一生的機緣。1965年成立樂隊之後,沃特斯沒多久就因為嗑藥而無法正常演出,漸行漸遠甚至後期再也不願成為音樂家或者藝術家。他的迷失和自我否定本身成為令人心痛之事,這個危險的漩渦曾吞噬多少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此後,平克·弗洛伊德進入百家爭鳴,樂隊成員們出了幾張共同創作的專輯,長歌短歌中以席德確定下的風格繼續摸索。
1972年,《Obscured by Clouds》中鼓手梅森開始退出創作,他們迷幻的風格也愈發轉入深邃及宏大。
1975年,一張成員們寫給席德的《Wish You Were Here》以他人之眼捕捉到了他獨特的光芒,成為樂隊的經典之一。這一次,賴特亦開始退出創作,沃特斯成為新一位靈魂人物的時期到來。
《Wish You Were Here》專輯封面1979年的《The Wall》及1983年的《The Final Cut》是沃特斯時代的巔峰。作為文學及戲劇愛好者,沃特斯主導的這兩張概念專輯像沃特斯個人的回憶錄。和任何一部好的回憶錄一樣,這兩張專輯裡不僅有個人的故事,所見的社會和戰爭亦如史家和詩人般精闢。其中,《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及《Hey You》成為一出長劇中百聽不厭的單曲。然而儘管樂隊成員承認他的偉大,亦一時甘心淪為樂手,卻因為受不了沃特斯的獨裁而矛盾重重,最終導致了賴特的離隊。
《The Wall》電影在這一時期,樂隊的「藥味」褪去,嚴肅的歌詞和旋律型的加強,以及超強的錄音效果及視覺設計迅速走向主流。
1985年沃特斯亦離開之後,吉爾摩時代來臨。他是個好吉他手,作為主唱的嗓音亦贊,在深度上卻和席德及沃特斯有所差距。
在詞作上的力不從心讓這個時期的樂隊黯淡無光,儘管音樂上仍延續了此前的博大和燦爛。賴特歸隊之後,1994年的《The Division Bell》是一張隔絕和交流交纏之作,亦是樂隊的最後一夕燦爛。《High Hopes》裡的鐘聲和「那曾經青青的草地;那曾經燦爛的日光;那曾經甜美的品嘗;那被好友簇擁的,奇妙的夜晚」卻似乎已經是他們的告別。「在時光奪走我們的夢想之前,一支平庸的樂隊曾跟隨我們身後奔跑」,他們在空闊的音樂中感嘆人生速朽而饑渴永遠填不滿,和他們共同走過這些年的我們也必定心有所感。
《The Division Bell》專輯封面此後的二十年,平克·弗洛伊德沉寂了,他們該說的都已說完。然而去年的新專輯《The Endless River》中當吉爾摩的老婆再次寫出「但現在我們做的,是在將時間倒帶。陽光普照,或是狂風暴雨,都是時間重複的影像」,我們依然被感動。超越生命尋找應許之地是所有藝術的共同期許,重複多幾次並沒有關係,同樣的幾句話,同樣的聲音素材,二十年了即使水也早已釀成酒。
推薦他們的錄音室專輯不多,好聽的眾所周知。如果沒有時間一張張重溫,2011年的自選集《The Best of Pink Floyd: A Foot in the Door》是好選擇。樂隊最後一次冰釋前嫌在一起的現場Live 8會讓老樂迷感動落淚,龐貝古城的現場和Pulse現場也是必須一看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