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向東優雅擺尾 神奇畫卷映入眼帘」《跟著黃河入大海》第八期...

2020-12-24 央視新聞

「人說山西好風光 ,地肥水美五穀香」

明天(25日)央視新聞

將播出《跟著黃河入大海》第八期節目

當黃河與長城「握手」

與太行、呂梁「邂逅」

是一番怎樣的「風情」?

奔騰向東的黃河突然優雅擺尾

形成了一個「S」型的灣

神奇畫卷映入眼帘

河抱著山 山依著河 山水相連

這裡有「千裡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

有黃河旁的「七彩調色盤」運城鹽湖

還有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汾河

「九曲黃河十八彎,傳奇莫過娘娘灘」

「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

看雄渾飄逸的乾坤灣

聽氣壯山河的呂梁英雄傳

……

明天上午9時

《跟著黃河入大海》第七期

等你來看!

福利時間到!

19日第二期參與H5互動的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獲獎網友請點擊圖片填寫郵寄地址↓

我們將儘快把禮物送到您手上

看直播,來H5打卡

贏央視新聞獨家文創產品

(總臺央視記者 趙旭 宋雲屹 林舟 王曦 康曉宇 宋振興 董琪琪 李旭 李鵬衝 鄭皓 山西臺記者 關秀蘭 呂勝春 郭玉梅 任萬霞 郭振方 樊棟華 郭斌 馮詩雨 楊帆 李雙宇 山西臺記者 張默)

相關焦點

  • 莫言做客央視新聞《跟著黃河入大海》
    9月18日從黃河邊走來的諾獎獲得者莫言做客央視新聞《跟著黃河入大海》首期直播節目除了在現場揮灑墨寶他還講了不少兒時對黃河的記憶 莫言的「小目標」是遊黃河喝黃河水長大的莫言遊過黃河嗎處他還作詩《黃河入海處 必有大文章》並寫下「行走黃河,心懷天下」的寄語
  • 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聽黃河擺渡人「有問必答」《跟著黃河入大海...
    領略了《跟著黃河入大海》的印象黃河在明天(21日)第四期的節目中我們將帶你走進脈動黃河繼續「解鎖」有關黃河之旅的精彩故事「天下黃河富寧夏」在中衛沙坡頭,看滾滾黃沙置身大話西遊的世界是怎樣的體驗?被黃河潤澤的沃土擁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你又知道多少它的故事?寧夏農林科學院資環所研究院蔡進軍「雲做客」央視新聞為你講述寧夏的灌溉文明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人後浪小夥兒步凡漂流黃河之上船上除了他竟還有一條狗?
  • 守護黃河奔騰不息的根和魂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李曉娜)「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民族精神與詩人胸襟碰撞出九曲黃河的盪氣迴腸,沿著黃河逆流而上,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賦予了這條巨龍奔騰的血液和激蕩的根魂。在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農發行陝西省分行既堅持做國家政策戰略的執行者,又堅持做黃河精神、黃河文化的守護者。
  • 幾字黃河拐彎處的三門峽,由奔騰變平靜,將蕩漾出最美的生態漣漪
    黃河在幾字拐彎處的三門峽,由奔騰變平靜,將最好的溫柔給了這座城市,也在這蕩漾出最美的生態漣漪。作為黃河入豫的第一個城市,近年來,三門峽市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歷史機遇,將「生態立市」放在首位,錨定「黃河流域綠色發展示範區」功能定位,奮勇爭先,不斷作為,打造出生態建設的三門峽新樣板。
  • 線上看黃河!《國家寶藏》告訴你的、沒告訴你的,這裡都有!
    《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正式播出後,你們有被「滔滔黃河水」驚豔到嗎?疫情宅家,讓我們重溫《國家寶藏》,再看母親河——黃河!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條奔騰了兩千多年的「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大型交響合唱《黃河入海》唱響「未來你好」
    靳東朗誦《怒吼吧黃河》一 黃河遇見大海這是一首結構極為複雜的領唱嘹亮的小號集群奏響了新時代的號角,黃河和中華民族走向了新的篇章。歌中唱到:奔騰吧 新黃河告別苦難跨越萬水千山奔騰吧 新時代古老的孔孟之鄉啊黃河要奔向大海新時代是領袖與人民共創未來的時代,這裡的音樂主題平實無華,堅定豪邁,從豫東、魯南的音調走向開闊,走向大海!
  • 【黃河頌歌—中原迴響】第八站:「五河」奔騰「鄭」發力
    奔騰而來的黃河,自鞏義市楊溝進入鄭州轄區,流經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城區的惠濟區、金水區、鄭東新區和中牟縣6個縣(市)區,在中牟縣東狼村入開封境,黃河鄭州段河道全長160公裡,滎陽桃花峪成為黃河中遊和下遊的分界線。
  • 這裡是黃河入海口!金秋十月,帶你一起去看黃河入海流
    我在青海玉樹與黃河源頭親近,在山東東營又目送它匯入大海,真是感慨萬千。金秋時節,去東營,再訪黃河口,依然神往那片美麗。在黃河的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風景區,有一片歷經黃河「經年」衝刷,由河水自上遊攜帶的泥沙堆積而成的平原——黃河三角洲,這裡旖旎綺麗的風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 創新創優案例分享丨《長江黃河如此奔騰》:新話風傳遞新思想
    本文分享創新創優節目《長江黃河如此奔騰——解讀共和國70年》的創作經驗和故事。《長江黃河如此奔騰——解讀共和國70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製作的一檔電視理論片,是湖南電視臺繼《社會主義「有點潮」》《新時代學習大會》之後推出的「潮」系列紅色理論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 七彩雲南,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巍峨俊秀的雪山映入眼帘
    七彩雲南,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巍峨俊秀的雪山映入眼帘雲南是我一直嚮往的地方,七彩雲南,一直是令人神往的存在,每每提起,都令人魂牽夢繞,那白雲朵朵的天空,那巍峨俊秀的雪山,那澄澈透明的湖泊,那悠閒緩慢的日子......
  •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樣生活?最終會去向哪裡?
    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這樣寫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閉上眼睛仔細想一想那種景象: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 總局例會案例 | 《長江黃河如此奔騰》:讓理論講述年輕起來、潮起來
    《廣電時評》:從播出效果來看,《長江黃河如此奔騰》在年輕受眾中的反饋如何?《長江黃河如此奔騰》是以嘉賓訪談為主,輔以故事演繹、講述等手段的電視理論節目。《長江黃河如此奔騰》在內容結構上也遵從了這一指導思想。
  • 遇見《黃河》|翻騰咆哮的苦難,孕育未來的升騰
    有關一條河和一個民族的故事,就這樣娓娓道來了……10日晚,張繼剛導演作品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在山東省會大劇院歌劇廳恢弘上演。整個《黃河》分為《九曲黃河萬裡沙》《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入海流》三個樂章。如河流的原始一般,完全不藉助高科技,讓舞者用肢體語言,去描繪奔騰咆哮的黃河、去擁抱高空懸蕩的瀑布,竭盡全力與黃河展開搏鬥……越是原始的,越是充滿力量的,越是能直抵人心的。正如張繼鋼導演起初所期待的那樣,「我想讓每個人都能走近黃河。」黃河,曾經是滿目荒涼的,流淌是奔騰不息的,河水並不清澈,是渾濁的。
  • 《東向大海》導演手記——一部紀錄片是怎樣煉成的?
    部門裡本來位數不多的生力軍,都投入於其他幾個重點項目中,因缺乏起碼的班底,總導演雖然到位,卻長期孤家寡人一個,《東向大海》暫時難以啟動。那是一段如同被宇宙飛船投放在月球上的荒涼的日子,不過,現在看來,正是這幾個月的空檔期,給了我足夠的前期調研時間,為後來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東海有77萬平方公里海域,6000多公裡的大陸海岸線,拍東海,究竟要拍什麼?
  • 一汽奔騰T99與《奔跑吧黃河篇》攜手向前,繼續奔跑
    近日,浙江衛視王牌節目《奔跑吧》黃河篇閃亮開播,作為《奔跑吧》節目組官方指定用車奔騰T99運動版也將於《奔跑吧》一起攜手向前奔跑。當然,這也不是一汽奔騰與《奔跑吧》第一次合作,在這幾季節目中一汽奔騰作為官方指定品牌也和《奔跑吧》節目一同創造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 黃河每天將魚衝入大海,淡水魚在海中無法存活,這些魚都去哪了?
    黃河每天將魚衝入大海,淡水魚在海中無法存活,這些魚都去哪了?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活法則,很多動物和植物都遵循著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發展,比方說弱肉強食,弱小的註定是要被消滅的,適應不了生存的環境,也會被淘汰。海洋也是同理,海洋和河流的密度、鹽分都是不一樣的,河裡的生物不一定能在海裡存活,海裡的生物跑到河裡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一直以來就有人問,黃河裡面的魚被衝到大海裡,為什麼沒有見有大量的魚翻白肚呢?
  •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湧入大海,它們如何生存?去向何處?
    其中黃河流域所擁有的淡水魚則種類繁多且複雜,從古時候起,河岸兩邊的百姓就靠這些淡水產物開始發展。那麼黃河每天都會將大量的淡水魚衝進大海,那這些淡水魚離開了淡水環境,它們要如何生存?去向何處?淡水魚王說到淡水魚,就先要說一說鱘鰉魚,它又叫鰉魚,學名是達氏鰉,是鱘魚的一種。
  • 齊聚一流藝術家,大型交響音樂會《黃河入海》9月16日晚亮相濟南
    26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2020山東旅遊發展大會的重要內容,大型交響音樂會《黃河入海》將於9月16日晚8:00在濟南奧體中心東荷體育館上演。演出由上部、插部、下部三部分組成。
  • 跟著成語遊合肥第七期、第八期:探尋「周郎顧曲」 「刮目相看」的...
    近日,由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合肥晚報承辦的全新視頻欄目 " 跟著成語遊合肥 " 正式推出。本期 " 跟著成語遊合肥 " 遊到了周瑜故裡廬江縣,找尋成語 " 周郎顧曲 " 背後的故事,在古與今的 " 對望 " 中體味城市讓人 " 刮目相看 " 的發展與變化。
  • 抗戰史上的一大謎團:黃河上的神奇一幕,至今未解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2281,閱讀約5分鐘在抗戰史上,王震率領的八路軍南下支隊在挺進中原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令人驚嘆,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奇蹟--一段黃河一夜之間神奇地變得三尺厚,使八路軍順利渡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