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湧入大海,它們如何生存?去向何處?

2020-12-26 玉鏘侃史

前言

浩瀚江河棲此身,拼將本性問誰馴?岸邊風雨凝神力,波底情思壯海鱗。自在茫茫何懼險,慣聽悄悄盡拋緡。乾隆宸惜生之上,我與和詩以告人。

我國的河流眾多,淡水資源孕育出了一批淡水魚。其中黃河流域所擁有的淡水魚則種類繁多且複雜,從古時候起,河岸兩邊的百姓就靠這些淡水產物開始發展。那麼黃河每天都會將大量的淡水魚衝進大海,那這些淡水魚離開了淡水環境,它們要如何生存?去向何處?

淡水魚王

說到淡水魚,就先要說一說鱘鰉魚,它又叫鰉魚,學名是達氏鰉,是鱘魚的一種。主要分布在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黑龍江分布的鱘鰉魚又分河口和河道種群,另外的僅僅少數分布在日本沿海岸淡水水域和鄂霍茨克海。

達氏鰉生活在淡水中,是淡水魚,而它也有「淡水魚王」的稱號。「淡水魚王」的來歷大致有三:一是因為鱘鰉魚它生存的時間很長很長,它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和恐龍處於同個時期。古代就有許多以它為題材的詩作以及民謠,可以說達氏鰉見證了人類的歷史進程。並且達氏鰉起源一億三千萬年前,但是它的形態和習慣幾乎沒有改變。據研究,達氏鰉應該是現代所有硬骨魚的祖先,是遠古時期古刺魚類的後裔,更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其珍貴的科研價值。

第二個原因是,黑龍江所產的達氏鰉在古時十分珍貴,因為它肉質鮮美極富營養並且體積龐大,生性兇猛難以捕捉,所以古時候曾經作為珍貴的貢品獻給皇室享用。鱘鰉魚自來都體型大壽命長,並且力量龐大生性兇猛,可以說它是淡水魚裡最大的魚類。並且達氏鰉體色呈灰褐色,與急流的淡水顏色相像,有助於鱘鰉魚隱藏自己,當一些小魚小蝦經過達氏鰉,就會被它一口氣吞完,據說達氏鰉一口氣能吞幾十條魚兒,而且達氏鰉從不遊入海裡。

逆流而上

我們前面提到了,鱘鰉魚屬於淡水魚,眾所周知淡水魚和海水魚對生存環境都很嚴格,如果淡水魚遊到海水中,就會死亡。可是水流速度一般都十分湍急,達氏鰉到底是依靠什麼而不湧入大海的呢,

這就要歸功於淡水魚逆流而上的特徵了。其實我們可以知道,達氏鰉身為淡水魚,是絕對不會洄遊入海的。即使鱘鰉魚面對再急的水流,它也會奮力地逆流而上。而且達氏鰉身為「淡水魚王」,體型龐大力量巨大,它可能正喜歡這種湍急水流的挑戰。因此,黃河流域的淡水魚也會在面對環境改變的時候,選擇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其實就是淡水魚的天性,這是它們刻在骨子裡的。魚類的祖先,不論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它們在生存的環境裡,注重保護自己,一旦出現了威脅生命的情況,它們就會發生改變習性的現象。適者生存,所以淡水魚進化出了洄遊的現象,一旦群體出現洄遊的現象,魚兒就會發了瘋地逆流而上。不論是中途撞死還是被衝走,它們還是會精疲力盡地逆流而上。所以這種逆流而上的天性,使得魚兒不容易流入海域。

入海口的過渡作用

這種天性極大地保護了淡水魚群體,如果說想要被衝入海水中,這其實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小心被衝向了海口,那麼魚兒該如何生存呢?

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比如暴風雨、山體滑坡等,淡水魚被衝向海口。其實海口的水域沒有那麼的嚴格,這時,它的含鹽量不高只稍微比淡水高一些,所以其實淡水魚是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的。聰明的淡水魚在不小心被衝到入海口時,他們不會馬上死亡。薑還是老的辣,在地球上生存了這麼久的淡水魚,它們反而會意識到環境的陌生,返回原有的水域,回到舒適的環境裡去。

結語

從黃河中被衝進大海的淡水魚,這本來就是無稽之談,首先不會有這麼大的衝力,直接將淡水魚衝進大海。並且我們前面所說的淡水魚有極強的生存本能,那就是逆流而上,不論是在哪片海域,不論是安全或是危險,它們一直沒有停留地逆著水流往上遊,這就是未雨綢繆。

等真正到了要被衝向海域的那一刻,再逆流可能就來不及了,這也是淡水魚們的聰慧之處。生命和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就在於適者生存,自然的種種,都通過生物的習性表現出來,生命和自然密切連接,如果我們善於發現,那麼將會發覺到這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神秘。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樣生活?最終會去向哪裡?
    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這樣寫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閉上眼睛仔細想一想那種景象: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裡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 黃河每天有大量「淡水魚」被衝入海洋,它們都去了哪,怎麼生存?
    ,不僅僅是在國內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河流,同時也是一個系統的生態圈,許許多多生物諸如魚類等就在這裡極為常見,而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就有著許多的淡水魚生活在此,作為一條重要的「外流河」,黃河每天都在將大量淡水魚衝入海裡。
  • 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樣生活?都去哪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衛國的具體位置在現如今的河南一帶,這裡的水域,則是非常有名的黃河流域。因此通過衛風裡面的詩句可以得知,春秋戰國時期的衛國人,就已經在黃河流域發現了鱘鰉魚這一生物,眾所周知像黃河這樣的外流河,是與大海相交匯的,那麼鱘鰉魚作為淡水魚類,萬一被衝到海洋裡面怎麼辦?或者將範疇進一步擴大,黃河每天將大量淡水魚衝入大海,它們怎樣生活?
  • 淡水魚被黃河衝進大海後,海水那麼鹹澀,為何它們還能活下來?
    黃河每天把淡水魚衝進海裡,海水這麼鹹澀,為什麼淡水魚還能存活?筆者:天行健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魚類已經出現在地球上4億多年的時間了,不過,一開始地球上的魚都活在鹹鹹的海裡,後來伴隨著演化,到最後江河湖泊這些淡水區域中也開始出現了魚類的身影。
  • 黃河每天將魚衝入大海,淡水魚在海中無法存活,這些魚都去哪了?
    黃河每天將魚衝入大海,淡水魚在海中無法存活,這些魚都去哪了?大自然有自己的生活法則,很多動物和植物都遵循著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發展,比方說弱肉強食,弱小的註定是要被消滅的,適應不了生存的環境,也會被淘汰。海洋也是同理,海洋和河流的密度、鹽分都是不一樣的,河裡的生物不一定能在海裡存活,海裡的生物跑到河裡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一直以來就有人問,黃河裡面的魚被衝到大海裡,為什麼沒有見有大量的魚翻白肚呢?
  • 淡水魚無法在海水裡存活,江河水流入海後,其淡水魚都去了哪裡?
    因此,魚在淡水水域,外界的淡水會不斷地從魚體表進入體內,為了保持內外的平衡,淡水魚會通過腎臟以排尿的方式將多餘的水分排出。地球上淡水的含鹽度約在0.4%左右,而海水的平均含鹽濃度為35‰,兩者相差甚遠。 而如果將淡水魚放入海水中,淡水魚體內鹽濃度遠遠低於海水濃度。
  • 如何區別海魚和淡水魚?記住幾點,不再被騙
    海魚,顧名思義大海裡面的魚,也叫海鮮。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一都是它們的活動範圍。淡水魚養殖在中國內陸大部分地區,淡水魚吃的比較多。畢竟中國海岸線雖長,但中國的縱深更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區別海魚和淡水魚。
  • 黃河入海流
    如果乘船出黃河入海,在黃河即將入海時你會感到河面突然抬起,像是遇到了暗礁。船艱難的在河面上行進,你可以感到船底與河床的摩擦。接著是突然的跌落,進入一個湍急的漩渦,其實這是一種物理現象:黃河快要入海時,水面極寬,水流緩慢,泥沙沉降較多較快。日積月累,泥沙越積越厚,由於重力的作用,沉積下來的泥沙越來越堅硬,在河床內形成一道堅硬的沙岡,黃河口人稱之為「攔門沙」。
  • 亞洲淡水魚完成使命後,如今卻要趕盡殺絕
    流域內由於美國工業和農業的不斷發展,忽略了環境的保護,工業的發展到處排放汙水,把河當成自己的排汙池;農業的發展,大量的使用的農藥、化肥;兩岸的人們,肆意的將人類生活廢水排入河內,三股黑色的力量將帶密西西比河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引起了河流水質不斷惡化。
  • 為什麼淡水魚的尿那麼多?
    為什麼淡水魚的尿那麼多?昆蟲的隱身技能有多厲害?01地球上最大的生物不是藍鯨,甚至不是紅杉。而是一種名字有趣的真菌——巨型真菌。住在巨型真菌附近的人們每年8月都會慶祝真菌節。如何慶祝呢?當然要包括遊行、煙火表演和世界上最大的蘑菇比薩啦!
  • 豔遇一夏——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向大海的方向
    豔遇一夏——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向大海的方向炎炎夏季,何以解憂,唯有面向大海,方能春暖花開。國內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且往下看!大連獐子島獐子島是大連有名的島嶼,遠遠望去,遍布全島的歐式建築,白牆紅瓦,一座座二層小樓隨山就勢地掩映於青山綠水間。
  • 我國最難吃的10大淡水魚,真是應驗網友的話,「長得醜,活得久」
    廣義的說,淡水魚就是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就可稱為淡水魚, 狹義的說,是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必須在淡水中度過的魚類,世界上已知淡水魚約有8600餘種,其中我國淡水魚有1000餘種,這裡包括像長江刀魚、河豚、鱸魚等這些鮮美的品種,但也有一些讓人難以下咽的魚類,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難吃的
  • 「同鯉不同命」,為何產自黃河的鯉魚,要比其他水域的鯉魚名貴?
    第一次吃黃河鯉魚,是十多年前去黃河邊一個朋友家裡,從主家招待的熱情,以及朋友推崇的介紹可以看出,他們把純野生的黃河鯉魚,作為招待好友的「看家菜」。當時,我心中有點疑惑?鯉魚這種在我國分布極廣的淡水魚,肉質和口感一般,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水產,卻是當地人非常看重的一道家常菜。
  •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中國古代白鱘被稱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它們分別屬於魚綱硬鱗總目的白鱘科和鱘科,均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但是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2019年12月23日,長江白鱘(白鱘屬僅含1種)被正式宣布滅絕。以後我們也只能從史料中才能看到白鱘的身影了,白鱘的滅絕也應當引起我們的深思。
  • 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聽黃河擺渡人「有問必答」《跟著黃河入大海...
    領略了《跟著黃河入大海》的印象黃河在明天(21日)第四期的節目中我們將帶你走進脈動黃河繼續「解鎖」有關黃河之旅的精彩故事「天下黃河富寧夏」在中衛沙坡頭,看滾滾黃沙置身大話西遊的世界是怎樣的體驗?被黃河潤澤的沃土擁有「塞上江南」美譽的寧夏你又知道多少它的故事?寧夏農林科學院資環所研究院蔡進軍「雲做客」央視新聞為你講述寧夏的灌溉文明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人後浪小夥兒步凡漂流黃河之上船上除了他竟還有一條狗?
  • 一女子「堅持」黃河放生黑魚,善心背後,網友吐槽變相殺生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現象,一女子往年「堅持」將買回來的黑魚、甲魚放生到黃河中,被網友吐槽是變相殺生。其實很多人覺得在生活中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好事,但像這位女子的行為,筆者不太認同。首先在筆者認為這位女子有浪費資源、沽名釣譽的心理。
  • 山東青島數百條鯰魚被放入大海,隨意放生引發擔憂
    鯰魚是一種生命力比較頑強的魚類,可以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汙泥溝、下水道甚至是化糞池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雖然忍耐力較強,但並不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  原來,有放生者竟將鯰魚放入到大海裡面。  動物保護組織——亞洲動保之聲發文稱:  山東青島某動保協會的志願者在巡查時發現,當地市場存在活魚販賣行為,如不及時救助,這些魚類恐將被端上餐桌滿足人類的口舌之欲,於是愛心志願者募捐數千元之後將百條鯰魚買下放歸大海!
  • 莫言做客央視新聞《跟著黃河入大海》
    9月18日從黃河邊走來的諾獎獲得者莫言做客央視新聞《跟著黃河入大海》首期直播節目除了在現場揮灑墨寶他還講了不少兒時對黃河的記憶 莫言的「小目標」是遊黃河喝黃河水長大的莫言遊過黃河嗎處他還作詩《黃河入海處 必有大文章》並寫下「行走黃河,心懷天下」的寄語
  • 武漢市場鮮活淡水魚每天銷量近200萬斤,已逐步恢復到正常消費水平
    武漢市場鮮活淡水魚每天銷量近200萬斤,已逐步恢復到正常消費水平2020-08-26 09:46:00  在農戶的提示下,記者將手放進池中,立馬感受到一陣清涼,一旁的水溫監測器顯示,此時池水的溫度是26.1℃。「淡水魚最佳的生長環境是24到28℃,現在利用地下井水的循環流動,讓水溫保持在這個區間。」聶東經說,提前將池塘中的成魚轉到暫養池中,既可以減小塘堰中的養殖密度,隨時補充新魚,也可以通過暫養池的最佳生長環境,保證隨時捕撈外送的魚都是最新鮮有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