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四大天王引領潮流的香港演藝圈和農村種地的都是青黃不接

2020-10-05 鄉村小阿豬

一處地方如果娛樂產業發達,那一定伴隨著經濟起飛,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小小彈丸之地,湧現出數量巨大,影響深遠的演藝工作者,香港的電影曾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記不清楚了《鏘鏘三人行》還是《圓桌派》梁文道曾經說過,香港的電影在全世界都曾有一席之地,香港的電影一定會給你最極致的感官刺激,而讓你忽略了它的邏輯。我們看香港的電影,有誰在意過電影的邏輯性嗎?在那個高產的年代,拍出的電影到今天來看依然精彩,而且相比較之下,觀眾的口味是越來越高了,也越來越挑剔,很多大牌導演拍出的電影,被觀影群眾罵不會講故事。

但有著四大天王的香港演藝圈,現在的演藝人士還都是熟悉的面孔,四大天王都老了,50多歲的年紀在農村都是爺爺輩的了,雖然保養的好,看起來年輕,但年齡卻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這幾年高票房的港片都是中老年人撐起來的,雙雄主角的影片《無雙》裡的周潤發和郭富城、《掃毒2》裡的劉德華和古天樂主角加起來都得100來歲,青黃不接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按理說,做演藝人員薪酬很高的,年輕人卻沒有步入,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

由此想到農村,現在種地的主力軍大多跟劉德華的年紀不相上下,他們長年在外打工,該種地的時候就回家種地,種完了繼續打工,該收莊稼的時候就回家收莊稼,收完了繼續打工。而對於他們來說種地還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時不會丟失,如果不是這種習慣他們可能根本不需要種地了,打一天工掙個幾百塊,而回家收莊稼,去掉回家路上的油錢和過路費,收完的莊稼是剩不了幾個錢的。如果不是習慣,有什麼理由種地呢,我們可以這麼計算一下,假如一天在青島做小工可以掙200塊,如果開車回家,單趟就得200塊,一個來回400塊,太不划算了,回家幾天時間少掙好幾百塊,而收完的莊稼去掉農資,農機成本根本不剩什麼錢。就算回家坐客車50幾塊的車票錢,但好幾天不幹活,收莊稼就是賠本的買賣。現在的年輕人一算這筆帳,幾乎沒人選擇種莊稼了,把地丟給老人,等老人幹不動了,年輕人也不可能去種莊稼了。

也許這就是社會的進步吧,等老年人種不動莊稼的時候,到時候閒置大量的耕地,更有利於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業。

所以說,不論是四大天王引領潮流的香港娛樂圈還是莊稼地裡的莊稼漢,看上去青黃不接,實際上生機正在勃發,完全沒必要擔心,現在短視頻的崛起和直播的興盛讓我們隨時隨地都有娛樂項目可做,而演藝圈拍電影出新歌的節奏太慢了。莊稼漢退出土地了,大型機械作業更高效。

相關焦點

  • 四大天王之郭富城:只靠髮型就可以引領一個時代潮流的亞洲舞王!
    如果說四大天王中,劉德華是綜合實力最強,張學友是歌唱得最好,黎明天生的貴族氣質,那麼郭富城就是跳舞最棒的一位了。郭富城也是首位獲得相關舞蹈年獎的藝人。2001年郭富城主演的愛情歌舞片《浪漫櫻花》,當中他飾演一名舞蹈老師,該電影主題曲《para para sakura》和芭啦芭啦櫻花舞風靡一時,並在電影中自創「搏擊舞」,郭富城創造流行了一種櫻花舞蹈。在大家看來,這就是最初的廣場舞雛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郭富城就是廣場舞的鼻祖。郭富城不僅僅止步於舞蹈,他在歌壇也拿到了很多大獎。
  • 失落的四大天王:00後把成龍當四大天王,正牌天王孩子們卻不認識
    被採訪的00後女孩,對黎明、郭富城等老牌天王的照片一臉陌生、連連搖頭稱不認識。當然,黎明和郭富城一點都不用為此感到羞愧,因為換作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年輕的小朋友照樣不認識。不必細數整個華語歌壇的發展脈絡,僅回顧四大天王和香港樂壇昔日的黃金時代,就心生無限感嘆。香港四大天王,指的是劉德華、黎明、張學友、郭富城四人,堪稱九十年代香港最火的明星。一句「難道你比黎明還要紅?」,成為當時口頭流行語。
  • 吊打四大天王的臺灣戰隊,為什麼沒有續寫神話?
    80年代盛極一時的譚張爭霸結束之後,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老牌的「四大天皇」相繼退出樂壇頒獎禮,青黃不接的香港樂壇面對猛龍過江的臺灣大軍,亟需樹立本土旗幟用以抗衡,四大天王應運而生。90年代,四大天王幾乎席捲香港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推動粵語當道的香港歌壇用粵語和國語兩條腿走路,遠徵臺灣、內地流行歌壇,成績斐然。四大天王的影響力,也遠超流行音樂的範疇,他們力壓香港TVB、飛虎隊、港姐選美和維達利亞灣,成為香港文化符號之首,鼎盛時幾乎代表著整個香港娛樂圈。
  • 臺灣民選四大天王,巔峰時期硬抗香港四大天王,個個詞曲俱佳
    香港的四大天王曾經在九十年代壟斷了整個華語樂壇,紅遍整個華人世界,同時壓制了眾多歌手,成為了當時最火爆的巨星,直到現在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當年在臺灣也封了四大天王,與香港四大天王受到媒體的冊封不同,臺灣的四大天王屬於民選。名頭可能沒有那麼響,但論實力卻是技高一籌,他們個個唱作俱佳,相比之下,他們才是真正的樂壇天王。
  • 香港,臺灣都有「四大天王」,內地有沒有「四大天王」了?
    說到「四大天王」,大家肯定第一反應就是來自香港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
  • 香港四大天王稱號的歷史由來,以及他們的成名史?
    可是大家知道「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歷史由來嗎?香港四大天王當年香港第一代明星張國榮和譚詠麟退出舞臺之後,香港樂壇出現了一段真空期。這一時期,劉德華、張學友佔領先機,隨後,黎明意外的火箭式躥紅使他跟張學友、劉德華一起被稱為「三劍客」。最後,郭富城又以開掛的速度站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
  • 香港四大天王有人氣,臺灣四大天王有實力,內地四大天王有爭議!
    提起娛樂圈四大天王,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香港四大天王。殊不知,他們四人在華人演藝圈風頭正勁之時,臺灣和內地的樂壇也評選了自己的四大天王。他們在當時也都是紅極一時,給歌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歌神張學友,全能天王劉德華,亞洲舞王郭富城,文藝王子黎明。香港四大天王這個陣容,在今天看也是尖端配置。
  • 四大天王繁華不再,新四大天王出爐:沒想到最後一個是居然是他
    柔情似水張學友,多面天才劉德華,才華橫溢是黎明,亞洲舞王郭富城,大家都知道他們曾經無論是在樂壇,影視界都是鼎鼎有名的超級大咖,可以說引領著那個年代的潮流,人們都稱呼他們為「四大天王」,我相信無論何時他們都會以某種方式留在我們的心裡。
  • 你知道香港有四大天王,卻不知還有四大天后吧?她們四人堪稱經典
    說起香港樂壇,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四個人從90年代一直紅到現在。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香港還有四大天后,80-90年代,四大天后是梅豔芳、葉倩文、林憶蓮和陳慧嫻,後期四大天后變為王菲、鄭秀文、彭羚、陳慧琳四人。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與四大天王比較,誰更具代表性
    社會的氣氛逐漸改變,人們開始不再認為唱英文歌和國語歌才是高格調的表現。港產電視劇在1970年代開始的流行,為粵語流行曲注入強大動力。電視劇的主題曲不少都能成為流行一時的經典,當中代表人物有羅文、關正杰、汪明荃、鄭少秋、葉麗儀等。
  • 香港不僅有四大惡人和四大天王,還有反派四大天王,你們知道嗎?
    3、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他們曾經代表一個時代,在電影、音樂上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如今依然是香港電影重要支撐力量。更為欣喜的是,曾經的四大天王未來會成為四大「嶽父」。,四人各具特色,她們是香港影壇最紅的四大花旦。
  • 香港三大歌神,四大天王,每一位都是傳奇
    四大天王作為香港演藝界代表,參加過眾多官方重要活動,包括1993年人民大會堂義演,1997年香港回歸人民大會堂晚會,2007年香港回歸十周年晚會等,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排序按年齡大小順序,排名不分先後)。歌神—張學友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與四大天王比較,誰更具代表性
    社會的氣氛逐漸改變,人們開始不再認為唱英文歌和國語歌才是高格調的表現。港產電視劇在1970年代開始的流行,為粵語流行曲注入強大動力。電視劇的主題曲不少都能成為流行一時的經典,當中代表人物有羅文、關正杰、汪明荃、鄭少秋、葉麗儀等。
  • 香港四大天王排名,第一名無庸置疑
    90年代,香港演藝圈風靡亞洲,而在香港娛樂界明星群星璀璨之際,歌壇「四大天王」強勢崛起,又成功把香港娛樂推向巔峰,整個華語整個亞洲,四大天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其實香港娛樂圈最早發展地方是在樂壇,初代娛樂圈天王也是樂壇中人,那就是許冠傑。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在許冠傑之前粵語歌在當時是屬於不入流的。在當時粵語歌是一種戲曲味道很濃重的小調,聽眾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當時的年輕人以聽外國英文歌曲為潮流,然後就是類似大上海那種音樂。
  • 都說香港四大天王都很出眾,你認為香港四大天王中,誰是最帥呢?
    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娛樂工業迅速滑落,粵語歌壇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臺的機會越來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樂頒獎禮,接著張學友也宣布退出,這似乎也宣告著「四大天王」開始「瓦解」。
  • 香港「四大天王」不老的樂壇奇蹟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譚詠麟和張國榮淡出歌壇,以張學友,劉德華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嶄露頭角,1990年,隨著黎明的走紅,三人被稱為樂壇三劍客,1991年隨著郭富城爆紅後回歸香港,再加上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
  • 香港「四大天王」VS臺灣「四大天王」,到底誰更勝一籌?
    沒錯他們確實是家喻戶曉的香港四大天王,他們也代表了整個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那個時代。香港「四大天王」可是你知道臺灣也有「四大天王」麼?臺灣「四大天王」他們分別是:王傑,周華健,童安格,齊秦。對比香港「四大天王」,可能他們的名氣沒有那麼大,但是也不可否認他們確實都是很有實力的藝人。大表哥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他們!
  • 王二妮在星光大道走紅,現如今卻在農村種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提到星光大道,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都有一點熟悉,畢竟星光大道曾經是央視最紅火的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而且還培養出了很多的名人。王二妮就是其中的一個人,如果提到她,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是和趙本山演出的小品《不差錢》了,但是你知道麼?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她卻在農村種地,這是為什麼呢?
  • 四大天王之後,香港樂壇只剩下他在苦苦支撐!
    樂壇早期有譚張爭霸(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冠絕全場,後期有稱霸樂壇近10年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香港樂壇。進入21世紀後,香港樂壇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層,雖然優秀的歌曲也有不少,但是少了一個可以扛起香港樂壇大旗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