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歷了70-90年代的發展,各個方面都出現了繁榮昌盛,特別是娛樂圈!90年代的娛樂圈幾乎就是香港的天下,那時候影視圈有「雙周一龍」,既周潤發、周星馳、成龍,早期更有四哥謝賢、狄龍等扛把子。樂壇早期有譚張爭霸(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冠絕全場,後期有稱霸樂壇近10年的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一下香港樂壇。
進入21世紀後,香港樂壇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層,雖然優秀的歌曲也有不少,但是少了一個可以扛起香港樂壇大旗的人物。21世紀後,黎明幾乎屬於隱退狀態,劉德華、郭富城逐漸向電影圈發展,樂壇真的只有張學友一個人在苦苦支撐。但是小編認為,張學友貴為歌神,他的曲風和他的唱功無人能及,但這些年以來始終沒有出過新的專輯,他的每場爆滿演唱會在小編眼裡更像是人們對香港樂壇巔峰期的懷念和對樂壇沒落的一種無聲的批判。除了歌神和劉德華,香港在未來真正能扛起樂壇大旗的人只有他——陳奕迅。
陳奕迅(Eason Chan),1974年7月27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流行男歌手、演員,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之一。1995年在香港地區參加TVB舉辦的第14屆新秀歌唱大賽,從而跟華星唱片公司籤下歌星合約,正式踏入香港樂壇。1998年推出《我的快樂時代》並獲得叱吒樂壇流行榜至尊唱片大獎。2003年成為第二位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的香港歌手。 2005年推出的專輯《U87》。2006年、2007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09年以《不想放手》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
陳奕迅的唱功極其高超,他那看似沙啞的聲條音色有無數的細微併合適的變化。不用花哨的裝飾音,高音的時候能保持一定的厚度。
大家有沒有發覺,陳奕迅的歌曲很少被翻唱,因為那些歌曲你會覺得就只有他一個人合適,別人唱就會跑了味道,包括那些隱藏在KTV裡面的大神沒有幾個敢唱陳奕迅的歌。可以說陳奕迅的歌包含了他對演唱氣息的推動、音律細節的變化、情緒控制和舞颱風都相當成熟,自成一派風格,別人很難模仿!
還記得那時候他在韓國的音樂節裡,一首《浮誇》徵服了現場所有人員。
關於陳奕迅的經典傳唱歌曲小編在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些:《十年》、《K歌之王》、《白玫瑰》、《紅玫瑰》、《浮誇》、《淘汰》、《單車》、《愛情轉移》、《因為愛情》、《一絲不掛》等等,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自行上各大音樂平臺搜索。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陳奕迅的市場號召力。
現在可以說陳奕迅在樂壇的市場號召力並不亞於四大天王,在某些方面更有甚超過。因為陳奕迅的歌曲流傳度非常廣泛,從青少年到中年人乃至老年人都有很多他的歌迷,不同於四大天王的是他的歌曲在00後、95後的傳唱度也非常不錯。(一首《十年》可以說至今仍是KTV裡面傳唱度最廣、點播率最高的歌曲,幾乎是唱歌必點歌曲)。
雖然現在的香港樂壇也不乏一些勁歌金曲,有些歌曲甚至一時傳唱度爆表,但是終究達不到陳奕迅的程度,爆紅的歌曲不少,但能流唱十年八年的幾乎沒有。而且那些歌手都如曇花一現,並無法持續展現其在音樂上面的能力,並且市場號召力也不是很強。
綜合陳奕迅的個人唱功能力、市場號召力,小編認為,香港樂壇最有可能扛起大旗和稱作天王的人物就是——陳奕迅。
不知道各位看官對香港樂壇未來的扛把子人物有何見解,歡迎留言跟小編討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