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員孫儷拍戲反思,孩子抗幹擾能力差,如何引導孩子專心?

2020-09-15 巴巴的芭比公主

導語:很多孩子的抗幹擾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在學習的時候,稍有風吹草動,就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孩子抗幹擾能力差,如何引導孩子專心?

演員孫儷在一檔訪談節目裡爆料:自己當年拍《甄嬛傳》的時候,常因現場遊客認出她,還會給她打招呼,導致她遲遲不能入戲。她拍戲的那個地方屬於公共場所,不能驅趕遊客。在嘈雜的環境裡拍戲對孫儷是一大挑戰,孫儷覺得既然避免不了,那就想辦法克服。她在晚上有意打開電視看劇本背臺詞,以此鍛鍊自己的抗幹擾力,專注力。最終,孫儷成功入戲,《甄嬛傳》大獲成功。

對於演員孫儷談得這件事,小區育兒群裡大家的看法不一。多多媽是位老師,她評論說:「環境很多時候是改變不了的,只能被迫接受,去適應環境,還是那句老話:辦法總比困難多。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改變。一旦下決心要做一件事兒,就要用積極的態度去想辦法爭取,努力的過程很重要。」

菲兒媽說:「這些聽起來很勵志,我試著講給孩子聽,但孩子聽的時候很茫然,沒有生活的閱歷,成年人世界裡的很多不易孩子還不懂。」

小區的育兒大V菁菁媽的話總是帶總結性質,她說:「孩子抗幹擾能力差,學習靜不下心來,分心導致學習效率不高,這都是孩子抗幹擾能力差,專注力欠缺的表現。需要通過訓練提升。」

孩子為什麼抗幹擾能力差?

原因一:抗幹擾能力差的原因大多是習慣養成問題。孩子成長環境中經常被打擾,沒有安靜的環境學習,安全感很低,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容易分心。

原因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能專注玩遊戲的孩子,學習的時候卻常常分心。那是因為電子產品中,遊戲等視聽覺高頻刺激的信息,以豐富的畫面、色彩,不間斷的刺激調動孩子的興奮系統。孩子大腦被動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元素,維持特定的注意力。孩子大腦結構中,由前額葉來負責加工處理這些低頻刺激的信息,前額葉發育不夠成熟的狀態下,對低頻刺激關注不足。不足的本質是孩子大腦額葉自我調節能力和反應抑制能力的滯後。

孩子在進行閱讀、寫作業等學習行為的時候,因為學習新知識需要主觀能動性高,被動感官刺激少,由此會讓孩子感覺枯燥,無法興奮起來,保持足夠的專注。如果孩子還存在多動症和注意力問題,就更不能順利完成學習行為了。這就能解釋孩子為什麼抗幹擾能力差,學習時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又無法很好地進行自我控制和調整。

生活中導致孩子抗幹擾能力差的誘因

父母創造的家庭氛圍太活躍:當父母為孩子創造的家庭氛圍過於活躍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更加好動,尤其對於本就好動的孩子,一刻都不能夠安靜下來做一些精細的事情。這樣也就沒有了專注力和抗幹擾能力的培養。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最好環境。

喜歡嘮叨說教的教育方式:當父母喜歡用嘮叨式的教育方式與孩子溝通時,孩子很難集中精神,無法理解父母所要表達的內容,情緒上波動較大,無法靜下心來。心理研究表明:父母的嘮叨就是孩子最無力應對的環境幹擾,容易讓孩子產生習慣性的模糊聽覺,卻從不往心裡去。

當孩子專注遊戲或做事時輕易打擾:當孩子專注遊戲或做事時,家長輕易的打斷孩子,比如說該吃飯了,這樣很容易打擾到孩子專注的情緒。孩子喜歡重複,即便是看上去沒意義的重複,父母不理解,總是自以為是地去打斷孩子享受的過程,這反而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時間長了孩子抗幹擾能力就會產生缺失。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快速專心?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而對於學齡前5到6歲的孩子,注意力維持在15-20分鐘。7到8歲的孩子,注意力維持在20-30分鐘。9到10歲的孩子,注意力維持在30-40分鐘。11到12歲的孩子,注意力基本就可以維持40分鐘以上,所以課堂時間也就設在了40分鐘。父母明白這些,就能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時不是故意的,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由之路。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延長和加深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

引導孩子快速專心,首推寓教於樂的遊戲——找不同,在玩的過程中提升孩子專注力!在一堆東西、一堆字母中,讓孩子找出某個物品或某個特定字母,有助於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和抗幹擾的能力。引導孩子發覺完成任務的趣味性,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自然會全身心投入其中,專注其中。

孩子學習要依賴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必要的興奮,來維持專心學習的效果,玩遊戲時也可以產生相對應的抑制,來控制自己娛樂的時間。孩子一般不會只對遊戲感興趣,如果孩子對數學、美術可以專心致志,學習語文、英語卻不能,那極可能是興趣出問題。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發覺完成任務的趣味性,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的時候自然就會全情投入其中,專注其中。

總而言之,專注力是孩子具有的能力,只有強弱之分。在情況允許,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父母應該孩子專心去做他感興趣的事情,不去輕易地打擾孩子,潛移默化中讓孩子的專注力自我成長提升。父母需要做好的事唯有&34;,不是急於去幫孩子做決定,讓孩子自己慢慢來,等著孩子自己長大。

我是為娃學畫,我始終堅信初生的嬰兒好似一張白紙,一方未開墾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練「畫功」,才能為娃畫出一條人生坦途。

相關焦點

  • 孩子上課不專心該咋辦?
    專心與否其實是個認知的問題,從行為組織心理學的行為和結果上看,孩子很專心,他在專心的玩他的橡皮;二從家長對孩子這一行為的認知方面來看,就是給孩子貼了一個不專心和不聚焦的標籤。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問題又來了,難道學生上課認時不應該認真聽課嗎?孩子上課不專心,是缺少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聽講能力。
  • 孩子的嫉妒心太強了怎麼辦?家長要如何引導?完善孩子的性格
    孩子的嫉妒心太強了怎麼辦?家長要如何引導?完善孩子的性格孩子自從懂事以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小孩子的嫉妒心理開始有了明顯具體的表現。孩子最初的嫉妒心理會跟自己的母親有關,當自己的母親把目光轉向別的孩子身上,孩子就回有攻擊性的表現。這就是孩子最早的嫉妒心理的表現。
  • 孫儷7年當媽「育兒經驗」,教你如何對待孩子,管理孩子情緒
    著名演員孫儷的生活許多人一提到孫儷就會想到娘娘這個角色,她塑造的娘娘這個角色可以說特別經典了。 她不只演技好,也是一個特別會生活的人,不會因為工作打亂自己生活的節奏。如何對待發脾氣的孩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講,孩子發脾氣哭鬧是一件讓家長又心疼
  • 孫儷:在孩子面前我只是簡單這麼做,而孩子卻把我疼得像公主
    很多人認識孫儷是從《甄嬛傳》開始的,然後到《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孫儷在演藝圈算是實力派的演員,她不靠緋聞也不靠炒作、蹭熱度的明星,所以大家對她的評價都很高。孫儷語重心長的回道:「孩子,這是果肉在告訴你,生活是甘甜幸福的,需要慢慢的享用。」過了一會等等不再提問橘子問題的時候,孫儷卻反問到:「橘子還有另外的意義你知道嗎,果肉是在告訴你,美好的東西不能獨自享受,而要和周圍的人分享」。孫儷對孩子耐心、和具像化的引導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不專心聽講就不是好孩子了?家長必須了解點真相
    要求孩子「專心聽講」,到底是想要孩子學好功課,還是僅僅為了成全老師的面子?難道學生們都和機器人一樣紋絲不動,老師就滿意了?好老師用自己的講課魅力吸引學生,喜歡給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帽子的老師,往往是那些水平最差的老師。
  • 孩子背誦能力特別差怎麼辦?這4個方法很有效果
    他們寧可自己辛苦,也總要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希望孩子能夠在不斷地學習中實現自我突破,越來越出色。但令有些家長鬧心的是。有的孩子雖然學習很用心,但就是怎麼也記不住,背誦能力特別差。不管是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是某些「要求背誦」的段落,孩子硬是悶頭背半天都記不住,哪怕當時記住了,等一會就又忘了。
  • 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書?怎樣引導孩子看書,讓孩子愛上閱讀!
    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學齡前的親子共讀,可以讓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學習更加的順利並且有助於提高日後的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而這兩項能力,是學習最重要的基本功。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黃磊、孫儷、馬伊琍、夏克立等明星父母會經常曬出與孩子共讀的照片。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孩子的專注力差怎麼辦?不是孩子的錯,可能是父母的關心惹的禍
    6.孩子學習能力差 7.孩子抗幹擾能力差 8.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 要想糾正孩子專注力差,就必須知道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 孩子生下來什麼也不會,需要學習,但是有的家長不懂如何教孩子所以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很多家長都會把這些毛病都歸咎於孩子方向感太差,覺得孩子很笨。實際上,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與孩子的"空間知覺"有關,孩子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是因為不聰明,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孩子都需要經常藉助數字、拼音和位置,在"方位知覺"上的不足會影響孩子對"形狀知覺"和"數字知覺"能力的培養。總的來說,"空間知覺"功能發展良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身心有更好的發展。什麼是"空間知覺"?
  • 孫儷一條微博獲贊數十萬,解開與孩子的心結,才是對孩子好
    每一個家長都認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有著一定能力和經驗的,但實際上那些教育方式也許並不適合你的孩子,反觀一些明星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值得學習的。孫儷告訴了等等為什麼批評他的原因,也表示這是出於媽媽對於一個兒子的關愛,並且希望等等可以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好孩子,讓自己變得更好。等等和孫儷兩人冰釋前嫌,在孫儷的安慰和解釋之下,母子兩人的矛盾也都消失了。
  • 事業風生水起,家庭幸福美滿,演員孫儷是如何成為人生贏家的?
    演員孫儷就是這樣一個厲害的人,她不僅事業有成,而且家庭美滿和諧,那麼她是怎樣做到的呢?接下來,小安課代表就為你深入分析一下。楊蓉來飾演安心這個角色,但因為楊蓉不願到離家太遠的北京去拍戲,因此導演找來了孫儷。
  • 如何訓練孩子的假想能力?
    假想能力是指孩子通過模仿、想像、思考進而通過玩具或者其他的物品進行一系列的動作或遊戲的能力。這種能力在自閉症小朋友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閉症兒童的假想能力呢?跟著小月月一起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假想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假想能力比命名、指物,都要複雜得多,困難得多。
  • 孩子表達能力差是什麼原因 父母該怎麼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表達能力差,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活,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與所受教育和生育環境因素有關,那麼孩子表達能力差怎麼辦?原因是什麼?咱們來了解一下。孩子表達能力差原因是什麼?
  • 孩子和成績差的同學玩?兩個媽媽的引導方式,高下立見
    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只能和成績好的同學一起玩,就連跟成績差的同學說了一句話,被家長發現了也要遭遇批評。與其指責孩子的交友問題,還不如根據恰當的方式,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1)先把孩子的分享傾聽完。如果不想孩子將來跟你成為毫無溝通的「陌生人」,請在孩子熱愛分享的年紀,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的分享,因為你的指責,不僅沒有讓孩子把你的話聽進去,反而並不會讓孩子朝著你希望的方向去發展。(2)把負面打擊變成正面引導。
  • 12招讓孩子更專心
    其實,孩子看起來坐不住、讀書做事心不在焉,可能是表象,家長需要發揮「名偵探柯南」的精神,去觀察、了解真正的原因,例如: 1.孩子的大腦還在「施工」 臺北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說,注意力、抑制衝動的能力跟大腦前額葉的發育有關,而大腦要到20多歲才會完全發育成熟。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用情感引導式教育,引導孩子情緒管理
    前不久讀完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讓我受益匪淺,看了書名是不是就有很想要看的衝動?可不要小看這本書,作者金伯莉布雷恩可是一位家庭和兒童心理治療大師,在書裡教導父母用人性化的情感引導式的教育來教育孩子。用情感引導式教育教育孩子認識並做到自我情緒管理,不是用大家長式的掌控和責罵思維,而是用溫和的情感引導平等的對待孩子,成為孩子最要好的玩具。
  • 給崇建的一封信—《孩子讀書不專心怎麼辦?》
    我是可以專心的,只是展現在不同的地方,為何讀教科書與寫作業便不專心呢?因為讀書、寫作業太乏味了,而且成績不好更使得我意興闌珊,父母與老師從未稱讚我的課業,在上頭專心又有何意思呢?如何應對讀書不專心的孩子?據我的觀察,無論從事什麼活動都不專心的孩子,千人之中難尋一人。
  • 鄧超孫儷兒子被誇「好治癒」:養出高感受力孩子,這三點不能忽視
    父母的引導和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心力去體會世界,感同身受別人的處境,並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出孩子更高的感受力。 作家王一梅曾說過,孩子想要把作文寫好,就要培養感受力,其實相比作文來說,高感受力的孩子更容易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更多。 父母重視孩子的學習沒有錯,但是不能忽視孩子感受力的培養,因為只有高感受力的孩子,才能更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為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
  •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高質量閱讀幫助孩子所向披靡
    PISA定義的「閱讀素養」,指的是「以開發知識、潛能和參與社會生活為目的,對閱讀材料(或文本)理解、運用和反思的能力」。 三是閱讀功利化,孩子們閱讀長篇小說少,很多孩子閱讀是為了考試,實際上閱讀小說是一種生活體驗,豐富感情,增加對生活和不同人的理解。 四是文學閱讀多,科普閱讀少,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甚至會給他襁褓中的女兒看量子力學的繪本。 如何來實現高質量閱讀?
  • 獻給孩子的生命之歌!孫儷跨界主編繪本叢書
    此次亦是孫儷多年來關愛流浪動物,堅持踐行親子閱讀的一次全新挑戰。演員與童書繪本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似乎讓人很難聯想到一塊,但是孫儷長期致力關愛流浪動物的公益活動,同時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和孩子的睡前故事時間是她珍而重之的小時光。親子閱讀、關愛小動物,這兩個生命主題的碰撞和結合,於是有了這套《陪你長大》系列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