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專心該咋辦?

2021-02-23 廣東新聞廣播

首先和大家官宣一下:我們廣東新聞廣播的新節目——《兒童心理大課堂·小升初心理課》明天(17日)就上線啦!

先看看節目陣容:

主持人:尹錚錚

著名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

廣東廣播電視臺「尹錚錚工作室」創始人

嘉賓:常軍

中科院心理研究中所碩士

清華大學MBA課程研修班客座老師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NLP國際執行師

國家高級心理諮詢督導

嘉賓:李穎

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

主修課程: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等

第一期節目說的就是大部分家長都頭疼的問題:

孩子上課不專心該咋辦?

最近網上熱傳著一組圖片,題目是從一塊橡皮看出你的孩子上課是否專心。

簡單來說就是——橡皮越完整,孩子上課越認真!!

孩子上課不專心,是因為孩子沒有專注力嗎?

錯!這是個偽命題!

理由很簡單:為什麼孩子玩兒玩具、看動畫時卻又能專心致志呢?

其實,你認為孩子缺少專注力,只是他們沒有專心地去做你希望他們去做好的事兒。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們想做的,卻不是你想要他們做的。

沒有真實的世界,只有認知的世界。專心與否其實是個認知的問題,從行為組織心理學的行為和結果上看,孩子很專心,他在專心的玩他的橡皮;二從家長對孩子這一行為的認知方面來看,就是給孩子貼了一個不專心和不聚焦的標籤。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問題又來了,難道學生上課認時不應該認真聽課嗎?

孩子上課不專心,是缺少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聽講能力。心理學上又叫聽知覺能力。它是分辨、記憶、理解、編程和聽說相結合的一個綜合能力。

孩子不可能沒有專注力,但要讓他們做到上課認真聽講就得訓練他們的「聽知覺能力」。

那怎麼訓練呢?

孩子在三到六歲間,家長就沒有給到孩子相應的一些心理營養,支持他在一個點上去聚焦注意力。而孩子如果沒有在學習方面得到快樂,他就會自己創造快樂。

一個孩子,如果他覺得玩橡皮更快樂,覺得在玩橡皮的過程中更能得到價值,那麼他就會專心的去玩他的橡皮。但是如果你在他的心智模式裡面,往學習知識的方向去引導他,那麼他在渴求知識的過程當中,他就會覺得快樂。

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在於父母到底怎樣去引導孩子得到學習知識的一個聚焦點。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還不能專心聽課,那一定是他在一年級的時候沒有做好「聽知覺能力」的訓練。

那是不是錯過了一二年級的訓練,五六年級就只能放任自流?

當然不是!

「聽知覺能力」雖然是越早開始越好,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暫時落後真不算事兒!

所以,無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的孩子,家長從現在起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畢竟,往後走還有初中、高中.

一切,都還來得及!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在學習中拿到快樂的價值?

請您走進我們的《兒童心理大課堂·小升初心理課》!

廣東新聞廣播頻率,每周六晚20:00點到21:00點,歡迎各位家長朋友們來跟我們一起與孩子共同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相關焦點

  • 不專心聽講就不是好孩子了?家長必須了解點真相
    我兒子在上課時總改不了走神或做小動作的毛病。經常聽語文和數學老師說他上課發呆或做小動作。我有時隨便說說他:「以後上課要專心點。」我也沒有怎麼特別批評他。但這個毛病,並沒有改變。現在,他去了深圳一所公辦學校已經上完一學期。在第一學期的後兩個月,他又是上課走神。我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管理出了問題?
  •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2020-06-11 0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2招讓孩子更專心
    也就是說,小朋友的大腦還在「施工中」,注意力自然比較短。小學年紀的孩子如果讀書寫功課2、30分鐘,就會想做點別的事、起來動一動,是正常、可以接受的。父母如果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樣,坐下一兩個小時專心做事,其實是不切實際、強人所難的。
  • 給崇建的一封信—《孩子讀書不專心怎麼辦?》
    這孩子「就是不專心」父母總是這樣談論我:「你就不能專心一點兒嗎?」老師也這麼對父母說我:「這孩子就是無法專心。」八歲的孩子,聽多了父母與老師的數落,也就越發顯得無所謂了,我打從心裏面覺得自己「就是不專心。」也許這樣的說法,影響我對自己的信念,我23歲竟然還能考上大學,自此以後,我覺得自己其實可以專心。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的家長不知道該這樣做
    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小莉的話後臺總有媽媽問我,孩子上課注意不集中,有沒有什麼訓練辦法?我是這樣弄清孩子不專注的原因回到家,兜兜已經寫完作業、預習完新課,自己抱著ipad蜷在沙發裡,看著這個玩起遊戲專注力絕殺的長腿小美女,我一丁點兒都發不起脾氣來,撫摸著兜兜的長髮,我感嘆道:「兜兜,你上課的時候要是能像現在這麼專心就好了。」你猜兜兜怎樣呢?人家壓根兒沒聽見!沒聽見!這還是我湊在她耳邊,撫摸著她的頭髮!!!
  • 6歲的孩子抱怨老師太嚴厲,不願意再上課,作為父母該如何引導?
    回家後瑤瑤哭著對父母說,不願意再去上鋼琴課,因為鋼琴老師對她太兇了。父母聽到孩子這樣的言論,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是不是受到委屈了?可是轉念一想也許並不全是老師的問題,孩子要想掌握一門技能,怎能輕言放棄呢?作為父母當你遇到孩子在學習上要半途而廢的時候該怎麼辦?
  • 孩子上課小動作頻頻 多次被批評改不過來 專家這樣說
    多次被批評仍改不過來一位女兒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媽媽反映:孩子在課堂上聽課不專心,數學課拿出修正帶在課桌上塗畫,有時候會把筆從筆袋裡一支支拿出來然後又一支支放回去,被老師反映多次注意力不集中,幾次三番讓孩子不要再玩了,可孩子總是改不掉這個習慣。
  • 一塊橡皮,讓一年級老師崩潰了,從「橡皮定律」看孩子上課狀態
    開學不到一個月,老師在群裡發了這樣一句話:「請您檢查娃的橡皮,並根據橡皮的損毀程度自行腦補孩子的上課形象……以及老師的內心崩潰程度。進行家庭教育。"萬萬沒想到,讓一年級老師崩潰的竟然是一塊橡皮。據說有個「橡皮定律」,從孩子的橡皮上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的上課情況,「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我們來看看:圖一:不開小差,認真聽講,好好寫字。圖二:偶爾無聊,開開小差。圖三:經常走神,容易分心。
  • 上課小動作比較多的孩子,這樣溝通效果更好!
    我們在託管工作中,總是會遇到這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特別多,不是摳橡皮就是摸鉛筆,那麼你可以試試這樣和孩子溝通!話術一:某某同學我發現你昨天的字寫真好,我還覺得你背誦這幾天也是最好的,你是不是也感覺到了,但你就是有一點要進步的話,那你就是更棒的了,那就是你上課的時候再專心一點,你今天可以做得好的吧!我相信你能做得到的,我看好你。
  • 孩子長不高?家長該咋辦?
    除去基因影響外,爸爸媽媽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要素,可能會幫助孩子向上「躥一躥」哦~睡眠:影響身高的重要激素,就是生長激素,這種激素在白天分泌較少,而入睡後則會大量產生,分泌量可以達到白天的三倍。睡不好覺的孩子,有可能會面臨長不高的風險,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保證孩子們的充足睡眠,讓他們睡個好覺~飲食:根據不同階段適當安排孩子的飲食,保證孩子營養攝入均衡。對於孩子愛吃的零食,甜點,飲料等,一定要適量,不能任由孩子喜歡供給。另外,鈣的攝入也是需要注意的,過量攝入容易讓孩子產生消化和代謝問題,影響胃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神了,一塊橡皮擦就能看出孩子上課認不認真
    孩子上學後,家長總會千方百計地打聽孩子上課認不認真。但又不能總是打擾老師,更何況老師一般都會說:「上課還好」,模糊的語言還是推斷不出孩子的上課狀態。如何看孩子的學習狀態,有不少老師看他的文具就知道了。說明孩子有認真上課。這塊相對比較完整,但中間有個洞,可見孩子有點強迫症,無聊時拿起橡皮擦戳洞玩。洞不多,說明孩子只是偶爾開開小差。橡皮擦前後都被掰斷,而且表面比較髒,甚至有摳挖跡象,說明孩子上課時間比較充足,可以用來「蹂躪」橡皮擦。
  • 上課小動作太多?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媽媽這才知道,佳佳上課總是做小動作,甚至偷偷和同學下棋,竊竊私語,老師說了很多次,佳佳都不聽,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學習和生活都由佳佳爸爸來照顧。這一天,媽媽早早地就下班回家,發現爸爸在客廳看電視,佳佳拿著客廳的茶几當書桌,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 課沒上完,早教中心關門了 剩下的課咋辦?
    如今,不少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班,也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孩子如果不能按時上課,怎麼辦?上了一半不想上了,怎麼辦?
  • 孩子6、7歲,上課坐不住,注意力分散,總挨批,家長怎麼辦?
    02孩子剛上小學,很多家長都反映:我這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凳子上跟長了釘子一樣,一刻都坐不住;上課小動作不斷,一會兒站起來系個鞋帶,過會兒又要上廁所;上課總開小差,要不然就是找同學說話,一堂課下來什麼也記不住;在教室裡跑來跑去,上課也停不下來,老師不命令他坐回去,根本就不會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孩子總被老師批評
  • 女生上課來「大姨媽」咋辦?學會這個3個小技巧,再不用坐立不安
    女生上課來「大姨媽」咋辦?學會這個3個小技巧,再不用坐立不安 1.記好自己的月經周期 青春期的女生月經是極其不穩定的,而且每次都錯開好遠,搞的女生措手不及。
  • 孩子居家運動擾民咋辦?聽聽專家怎麼說
    疫情期間,廣西中小學生通過「空中課堂」進行在線學習,各校老師也給學生布置了作業及指導,實現了「停課不停學」。網上教遊泳是否有效?英語課全程英文是否過「狠」?居家運動易擾民咋辦……針對居家在線學習家長的一些疑惑,記者請部門相關人員及教育專家進行了解釋。
  • 柳巖逗郭德綱:我懷了你的孩子咋辦?
    柳巖逗郭德綱:我懷了你的孩子咋辦?老郭一句話撇清關係讓人稱讚。比如說:有一次主持節目晚會的時候,調皮的柳巖問郭德綱:我懷了你的孩子咋辦?面對這樣的尖銳調侃,郭德綱僅僅頓了3秒,就說出了一個讓現場人拍手稱讚的答案。郭德剛說道:你懷了我的孩子跟我有什麼關係,你找我的孩子去啊!這一句話不僅化解了尷尬的局面,還沒有讓柳巖難堪,恰恰是這一高情商的舉動把晚會又推向了一個高潮,臺下的明星大腕紛紛折服於老郭的高情商,拍手稱讚。
  • 教育機構補習班變線上上課,效果特差想退費,不同意。怎麼辦?
    補習班變成線上上課,好或不好想要退費,教育機構不同意,咋辦?這個問題也算一個新生現象吧,在目前具有普遍性,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教育機構如果同意全額退款的話,勢必帶來模仿效應,大家都退款,教育機構先期的投資豈不都打了水漂?傷不起啊!
  • 孩子寫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好在上次我給羽毛媽媽打電話,就說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她給了中肯的建議,並給我推薦了那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效果還真不錯。這個學期,我家倩倩在學校就能把作業給做完了,我們下班回來,就陪她一起玩書裡的遊戲。就連倩倩班主任都說,以前孩子喜歡上課搞小動作,這個學期上課也專注了,這次期末考得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