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廚》故事丨三十二、跟我上灶

2020-12-26 程府宴國宴

《國廚》故事丨三十二、跟我上灶

程汝明的機會終於來了。來得很急,但一開始程汝明並不開心,原因是這個機會的來臨,是他失去了一個讓他敬佩的「師傅 」——趙珍。

趙珍既是惠中飯店承包廚房的小老闆,又有著一把好廚藝。程汝明雖然沒有機會直接跟趙珍學習技術,但程汝明在趙珍的安排下,學到了廚房裡一切「打雜」的工作。在相處的一年多時間裡,程汝明與趙珍之間似乎產生了深深的「師徒」情誼。

然而,趙珍因患肺病離開了人世。

從此,惠中飯店的廚房不再外包,而是被飯店收回,廚房的領導權直接歸到了「惠老闆」。但為了便於管理,「惠老闆」給了張克恭一定的權限,即張克恭有權決定廚房人員的去留和工資的發放。

趙珍去世後不久,張克恭在這天快收工時當眾宣布:自己親收程汝明做徒弟。

這一意外的決定讓全廚房的人驚異不已,大家都被程汝明的運氣感到羨慕甚至嫉妒,但無論是真是假都在說著祝賀的話,而程汝明卻保持著沉默。

張克恭宣布完畢,看看一言不發的程汝明,喝令其他人去幹活,只把程汝明叫到一邊,嚴厲地命令他開口說話。

廚房的氣氛緊張起來,李尚文瞪圓了眼睛盯著這邊,直替程汝明捏著一把汗。

程汝明又沉默了片刻,望一眼幾乎要憤怒的張克恭,終於開口說了話:

「俺想趙師傅。」

張克恭臉上的肌肉顫了顫,緊繃的臉突然鬆弛了,緊接著,他的嘴角向上翹翹,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笑」。

猛然間,張克恭衝程汝明大吼了一聲:「再大聲說一遍!」

程汝明的身子一顫,用足了力氣大喊:

「俺想趙師傅!」

包括程汝明在內的全場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張克恭身上,大家似乎都在等待著張克恭下一步的大發雷霆。

張克恭竟衝著眾人大吼:「拍手!大家都拍手!」

說完,張克恭帶頭拍起了巴掌,緊接著,掌聲一片。

廚房的門帘被掀開,從外面探進來一個跑堂夥計的頭,不明就裡地問:「你們幹嗎?

掌聲頓時停了,程汝明定睛一看,那個夥計是小秦,張克恭衝小秦一吼:

「滾出去!」

小秦怯了一下,縮回了頭。

張克恭重重地拍了一下程汝明的肩膀:「明天開始,跟我上灶!

相關焦點

  • 《國廚》故事丨五十六、一個舉目無親的地方
    《國廚》故事丨五十六、一個舉目無親的地方張玉啟離開天津回北平了。程汝明卻還要在天津打拼。因為除了天津,程汝明還沒有能力、也沒有機遇到其他地方去「闖世界」。這一天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失去了猶太俱樂部的工作,程汝明又一次徘徊在天津街頭。
  • 《國廚》故事丨七十一、當家做主
    《國廚》故事丨七十一、當家做主新中國的成立,讓全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程汝明看到,當家做主的喜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每天清晨,程汝明高高興興地下田做農活。晌午之前,他返回家中給全家人做飯。過晌,他便幹起家務,包括收拾屋子、打掃小院、挑水和餵牲口,空閒的時候會跟母親拉呱。到了夜晚,他就和妻子一起輪流抱女兒,一起看天上的星星……天空還是原來的天空,大地還是原來的大地。但在程汝明眼中,整個世界都變了樣。天空格外晴朗,大地格外清新。解放的感覺真是不一樣!程汝明在家鄉過著翻身解放的日子,心裡感覺從未有過的歡暢。
  • 《國廚》故事丨五十五、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國廚》故事丨五十五、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程汝明把救命恩人張吉正深埋在了心裡,成為時時激勵他的動力。再生後的程汝明,不僅覺得自己的身體完全恢復了正常,而且心情也逐漸好起來。他漸漸從父親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決心像父親和張吉正那樣做個真正的「中國人」。
  • 民間故事丨臘月二十四灶王爺上天的故事
    我就說個臘月二十四祭灶的故事。從前,在沂蒙山區裡的一個村莊裡,有這麼一家子,老兩口辛辛苦苦把兩個兒子養大,都給說上媳婦,分了家,各自過日子。很快十幾年過去了,老兩口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要兩個兒媳婦輪流過來侍候,燒火做飯,洗衣服。大兒媳婦開始過來侍候公婆,幹了一段時間,就有怨言牢騷,使臉子給公婆看,指桑罵槐的說給公婆聽。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2020-12-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618狂歡落下帷幕,奧田集成灶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133.67%!
    來源標題:2020年618狂歡落下帷幕,奧田集成灶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133.67%! 2020年618狂歡落下帷幕,奧田集成灶再奪冠!618大促蒸烤一體集成灶品類全網銷量第一!
  • 灶王爺的故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灶壁頂端用磚瓦砌一個小神龕,門樓上雕刻飛簷翹角,門柱上貼著一付兩指寬的大紅對聯,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司命府」,中央貼著灶王彩色像,門前放置香爐、蠟燭臺。小神龕顯得精緻、莊重,神似一座小殿堂,表明虔誠地供奉灶王爺。人們對它尊敬,寄託著保護闔家平安的殷切期望。灶王亦稱灶神、灶君,俗稱灶王爺,它是我國舊時代民間普遍信仰尊崇的神。把灶王奉為主宰家庭平安興衰的「一家之主」。
  • 民間故事: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小嬌妻一看跟張寶沒什麼過頭,就趁張寶不在家,跟一個做生意的人跑了。張寶混成單身漢,孤苦伶仃。他看著一大片青堂瓦舍,全成別人的了,他望望碧綠的田地已賣給別人。全村人沒有一個不搗他脊梁骨,沒有一個人不挖苦他。他也感到沒臉見人,就撿了一個打狗棍,挨村乞討去了。話說趙芹來到一個坡根已是黃昏時候,只見山腳下有一個小茅庵。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讓灶王爺甜甜嘴,上天后在玉帝那裡說好話,入宮降吉福。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
  • 時代追光者丨奧田集成灶榮獲六大獎項
    (原標題:時代追光者丨奧田集成灶榮獲六大獎項) 12月18日,2021
  • 薦書|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我的貝多芬 與大師相伴的生活
  • 我和我的村莊丨熱炕頭兒上聽大頂子山下的故事
    12月19日央視新聞「你好新時代」系列融媒體直播《我和我的村莊》收官之站」裱花布、掛燈籠、編苞米串、大鍋灶,小南河村的面貌很快有了改變。為吸引遊客,冷書記在除夕夜冒著嚴寒登上山頭,拍攝了一張全村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照片,並將其發到攝影群、朋友圈。受照片吸引,遊客紛至沓來。「冰封」多年的黑土地開始「解凍」,村民的心熱了。「笨辦法就怕努力的人」。
  • 紀錄片《三十二》和《二十二》是同一部嗎?三十二和二十二的區別
    從2012年的紀錄短片《三十二》問世,到2014年籌備紀錄長片,到如今《二十二》將正式登陸全國主流院線,五年裡電影曾面臨資金短缺、艱難拍攝的窘境,通過眾籌得到了觀眾們的支持。紀錄片《三十二》(片長43分鐘)介紹>>  《三十二》試圖走進一位「慰安婦」的內心世界,是一部紀錄影片。
  • 驚天因果:三十二顆頭顱的復仇!
    後來男孩長大成人,每個人都非常勇敢健壯,一個人可以敵過一千多人的力量,所以大家都稱呼他們為『守護國家的城門。』    這天,毗舍離聽說佛陀在舍衛城宣揚佛法,於是恭敬的準備齋食,請佛陀和其弟子來家中接受供養,並請佛陀為大家解說佛法。當大家都坐在座位上專心聽佛陀說法峙,毗舍離最小的兒子偷溜了出去,騎著大象到外頭遊玩。
  • 灶屋裡的家教
    老家的灶大多以木柴為燃料,因此灶也叫柴火灶。灶前會擺一小板凳,以便添柴燒火時坐。山裡人的房前屋後,大多會有柴堆。柴多利己,小時候在老家誰家門前要是有一個大柴堆,都會引來別人的稱讚,說這家人會過日子。孩提時的我常常去大山裡砍柴,特別是暑假,我們三兄妹每天各自砍兩擔柴,一個假期下來,家裡的屋簷下、曬穀坪裡就會堆滿整整齊齊、刀口清晰的木柴。
  •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19:獵戶座的傳說(上)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童媽。時間過得真快!《小魯講故事之中國歷史》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偉人故事》聽故事丨《中華上下五千年》聽故事丨《三國演義》少兒版聽故事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聽故事丨《水滸傳》少兒版……聽故事丨《希臘神話》01:最初的天神之王
  • 鄭培凱 | 奧灶面
    那一餐有如赤壁鏖兵,吃得轟轟烈烈,硝煙蔽日,火光遮天。最終選出中國十大麵條: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武漢熱乾麵、河南燴麵、蘭州拉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這十大麵條,我都有幸吃過,而且覺得各有特色,好像武林中有十大門派,武功各有蹊徑,難分軒輊。有朋友問,這崑山奧灶面是什麼東西,過去沒聽過啊?
  • 我收藏的一份自流井井灶契約
    看到朋友圈,我立馬與發圖片的藏友聯繫,遺憾的是,發圖的人不是契約擁有者,我也未能知道誰是契約主人,購藏無望。因為喜歡這張歷史厚重的自貢井鹽契約,我在手機上收藏了其原始圖片。萬萬沒想到,兩個月後,因為藏品交流,竟與該契約不期而遇,還愉快地將其收入藏匣。
  • 東方快評丨「明廚亮灶」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報載,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西藏自治區積極開展復學複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目前,西藏現有學校食堂建設實施「明廚亮灶」的有2320所,「明廚亮灶」率達85%。(見6月11日的《人民日報》)  學校食堂力推「明廚亮灶」,提高食堂的透明度和監督率,讓學生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有營養,保障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和「舌尖上的安全」,值得點讚。  提起學校食堂,容易讓人想起一些不良現象。比如,禁止學生到校外就餐,或者禁止學生訂購外賣;學生們打砸食堂、學生們罷課抗議菜價高、學生們拒絕在食堂就餐等。
  • <玉清宮道訊>這個故事告訴你「灶王爺」對你有多重要!
    話說古代有一個戶羅姓人家(故事中人物主人公小兒傳說為羅人秀才,後均稱羅人秀才),父親早亡,跟著寡母艱難度日,孤兒寡母日子不好過,母子謹小慎微,艱難度日。為了兒子將來有出息,母親省吃儉用把他送到私塾讀書,羅人秀才到了學堂也是刻苦攻讀,成績一直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