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在他三十歲那年因拍了《靜謐的生活》就榮獲了1974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銀熊獎。如今的人們,如果到了三十歲對生活的理解就能達到看懂伊朗影片《靜謐的生活》的程度,似乎有些不可思議。苛刻一點說,如果能靜下心來看完《靜謐的生活》已經接近天方夜譚了。
《靜謐的生活》
如果影院裡放映《靜謐的生活》,爆米花一定會滯銷,買爆米花進場的觀眾根本不會選這樣的影片,因為它無法帶來輕鬆愉悅,它只會讓人陷入沉思。
影片剛開始,就有一個領導模樣的人來問一個老道岔工年齡,老道岔工不記得自己的實際年齡,他只記得自己在這裡工作了33年。領導若有所思然後就離開了。
不久老道岔工接到一封信,不識字的他請送信的司機念給他聽,司機念到退休兩個字時,他依然需要對方給他解釋「退休」是啥意思。司機的回答戳心地浪漫:剩下的時間您自己享受生活吧。
對於老道岔工來說,持續了三十三年的每日有規律的工作,收入雖然非常微薄,總算還有一間家徒四壁的小宿舍,坐在裡面靜靜地卷根煙抽,衝杯茶喝,這就是他正在享受的生活,而如果一旦退休,他和妻子將面臨無處可去的境地。他們從未想過除了呆在道口工作,還有其它別的生活。
真不知道三十歲的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在拍攝《靜謐的生活》之前他的生活發生了什麼,把鏡頭對準近乎空無一物的房間時,整部影片「窮得」從頭到尾連一絲音樂都沒有配給,他連一絲希望都沒有留給房間裡的這對老人。
老道岔工出身實在太卑微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年月,他是從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開始刻痕,記憶的年齡是從他獲得這份工作開始,隨後的記憶就是在工作的某一年他娶了妻子,之後是在工作的另外某一年他有了自己的兒子做了父親。如果離開了這個工作了三十三年的崗位,老道岔工真不知道他未來的日子該拿什麼來做時間的記號。
給鬧鐘上發條也是他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鬧鐘只負責一日的24小時,卻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記住年月日。年月日對老扳道工來說幾乎都是一樣的,這是靜謐的生活給他帶來的巨大好處,也是唯一的好處。
靜謐生活的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老道岔工對什麼都不敏感,妻子提醒了他好多次家裡的紅茶與白糖不夠了,但是他總會忘記得乾乾淨淨。唯獨下大雨發大水的事情總是讓他念念不忘,唯恐大水衝垮鐵路、衝走他靜謐的生活。
寫到這裡必須要插一段與電影無關的應景文字:被新冠疫情延期了一個月的高考,在7月7日和8日兩天舉行,多地考生因為強降雨而無法到達考場。數十條河流超過警戒線,安徽黃山擁有近500年歷史的明代嘉靖年間大橋被洪水衝垮。
黃山鎮海古橋成了斷橋
影片中沒有出現任何關於下大雨的場景,只在某一天的清晨出現了地面的積水。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可能是非常珍惜拍片的預算,或者是不忍心讓老道岔工直接面對一場瓢潑大雨。總之,那天的雨一定是非常非常大,擾得老道岔工心煩意亂,屬於靜謐生活的吃完晚飯就該熄燈睡覺的節奏被第一次徹底打亂了,老道岔工點上一根煙,走到牆上的鏡子面前看了一眼鏡子中的自己,然後默默地坐到椅子上抽悶煙。
那一晚老道岔工的心裡才是真正的狂風暴雨,鐵軌衝垮了自然會有人來修,修好後道口自然還會需要人來值班看守,而一紙退休通告雖然來得輕飄飄,卻對他是真正致命的一擊。
大雨過後的第二天,鐵軌依然完好,但頂替老道岔工的小夥子奉命來頂崗了。老道岔工當然也意識到了失去工作就意味著失去了家園,在妻子堅定的鼓勵下,他終於鼓足勇氣第一次進城去找有關部門給自己找個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了。
老道岔工連一分鐘申訴機會都沒有得到,就被推出門外了。他留給辦公室裡兩個握著某種權利的官員的不是哭喪的臉,而是一聲不知從何說起的尬笑。影片中從未見過老道岔工有笑容,也許是笑容配不上靜謐的生活,也許是靜謐的生活配不上笑容,尬笑成了當一個人要超越或者從靜謐生活中解脫出來的時候能呈現的最真實的笑容。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才三十歲呀,就這麼懂得珍惜淚水像珍惜雨水一樣寶貴。這樣的年輕人太危險了,伊朗當局心裡肯定是這樣想的。於是當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從柏林載譽歸來著手準備拍他的「生命三部曲」的第三部電影時,當局開始從中阻撓,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被迫離開伊朗去往德國。第二年在德國他拍攝了《遠離家園》,該片又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的提名。
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
從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被禁能看出《靜謐的生活》顯然戳中了伊朗當局的時弊,這部電影自始至終都沒有獲準在伊朗本土上演。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用極簡的方式近乎黑白地刻畫出了一個本應有生命色彩的伊朗小人物的形象,而這個人物形象會成為相當一部分伊朗人命運的縮影,這絕對是當局不能容忍的。
電影結尾,老道岔工和他的妻子把屋裡所有的東西都搬到一輛馬車上後,老道岔工最後走進曾經屬於自己的小屋子,走向牆上的那面鏡子。老道岔工凝視著鏡子裡那張滄桑的面孔,那張面孔完全屬於自己,也許當他三十三年前第一次搬進這個屋子時,這個鏡子就在見證他翻開了靜謐生活的第一頁。鏡子始終一動不動,而照進鏡子裡的老道岔工的動作卻越來越緩慢了,他終於伸出手將這面屬於他的鏡子從牆上取了下來,牆面露出一個非常顯眼的磕壞的疤痕。
三十歲的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呀,用最後一個鏡頭把被粉飾隱藏了三十三年的疤痕揭開了。靜謐的生活其實是傷痕累累的生活,只是那些天生能夠隱忍的人從來不發出喊叫,他們用抽菸與喝茶竭力麻木自己不再對生活提出其它過分的要求,即使是咳嗽,也會轉為對自己不爭氣的氣管疏於管控的自責。已經卑微到貼近地表的人,失去家園後未來會怎樣,誰能給出答案?
答案恐怕是有的,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把它藏在了辦公室的對話裡了,那個官員就像影片開始時的領導那樣同樣問了老道岔工的年齡,隨後讓他拿著退休通知書離開辦公室,並告訴他上帝會與他同在。老道岔工轉身默默離開了,他知道上帝肯定不在辦公室裡,上帝總是在曠野裡。
有人評出了15部伊朗電影史上的優秀影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有三部電影上榜,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的《靜謐的生活》排在了第15位。他和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都屬於40年代出生的人,且都是屬於巨蟹座,巨蟹是夏天開始的第一個星座,在驕陽似火的夏天出生的巨蟹座擁有絕對的家庭意識和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他們天生是一種敏感的生物,但你卻不太容易發現一隻歇斯底裡的螃蟹。你可以說巨蟹座本身就屬於靜謐的生活,順帶不動聲色地把靜謐生活的本質給你揭開看看。揭開自己的蓋子,還真不難。但是,真的不難嗎?
在三十歲的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的令人陷入沉思的故事裡,老人沒有「從此以後」的生活,但是童話世界裡會有。有一種童話就是以「很久以前」開始,最後是以「從此以後」結束的,它同樣可以令人深思。
很久以前,村子裡住著一個年老的伐木工和他的妻子。伐木工每天到森林裡砍柴,從拂曉幹到黃昏,再把木柴拿到村子裡去賣,但是不管他如何辛苦地幹活,也無法過上好日子,白天辛苦掙到的錢只夠一頓晚餐。老人的兩個兒子長大後也成了老人的助手,父子仨人掙了三倍的柴錢,吃飯的胃也漲了三倍,於是兩個孩子出了遠門去尋找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
20多年過去了,老人終於覺得幹膩了。他對妻子說:「我一生為命運操勞,命運卻從未給過我回報。從現在起,命運如果還想著我的話,就讓她自己來找我吧。」老伐木工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去幹活了。不管老太婆怎麼哭,怎麼勸,老伐木工就是躺在床上不起身幹活。
有一天,來了一位陌生人說要借用他家的騾子,因為他注意到老人的騾子閒在家裡沒事幹。老人躺在床上一口就答應了,只是簡單交代了陌生人要餵好兩頭騾子。
陌生人其實是個懂巫術的魔法師,他了解到森林裡有很多埋寶藏的地方,他把寶貝挖出來後馱到了騾子背上,剛想離開,迎面一隊士兵沿著這條路走來,陌生人很害怕被士兵發現遭到盤問會把巫術揭穿,就躲進林子裡消失不見了。士兵們沒有發現異樣,繼續走他們的路,而兩頭騾子等了很久沒有得到命令,就沿著多少年來已經完全熟悉的道路徑直回家了。
結果,呵呵,老伐木工和他的妻子將財寶的一半分給了他們的兒子,剩餘的一半分給了窮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是一個無法傳播「正能量」的童話故事,希望只有極少極少一部分人能從中汲取營養。成年人往往對後半生「幸福的結局」的可能性難以接受,而更傾向順從於逐漸衰老的事實,所以他們前半生必須拼死累活地玩命幹(還能回憶起上期提到的《麻雀之歌》嗎?),這絕對是一種抑鬱的症狀。
倘若多數成年人預想的老年光景是悽涼、暗淡、孤獨的,他們就會自問到:「我還能期盼到什麼呢?」而老伐木工的故事則解答了這個問題:很多。這個故事寓意於詩人羅伯特·布朗寧的詩句:「最好的東西還在後面。」這同時還多少沾上了老子的「無為而治」。
這個老伐木工一反常態的慵懶實際上是為出現在他的生活中的新事物掃清了道路,如果他循規蹈矩地幹下去,他的騾子就不可能閒下來讓那個陌生人使用。而我們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如果沒有長年累月的與騾子一道幹活,馴養騾子識途,魔法即使產生了魔力也不會回歸。
索拉布·薩哈迪·薩勒斯三十歲拍出了《靜謐的生活》,一鹽和清歡在三十歲那年在大理相遇後決定在三文筆村蓋一棟自己的民宿小院。作為淮揚菜的高廚,鹽哥在三十歲之前曾經換過一百多份顛勺的工作,現在的工作則是安安心心在一鹽清歡小院帶娃做奶爸。
才十天的娃就餵茶,是親爹奶爸嗎?
以前顛出來的菜被誰吃掉了身在後廚的鹽哥一概不知,現在他會精心為每一位有緣過我橋的朋友烹製美食。一鹽和清歡為抗疫逆行英雄捐贈杏鮑菇醬的「溫暖1001承諾」依然有效,一鹽清歡小院的四間客房已經有兩間擁有長住的高能量主人,剩下的兩間依然可以供抗疫逆行英雄在2020年免費入住。
誰若能在三十歲之前入住一鹽清歡小院近距離揣摩這對正在經歷童話般人生的「老年輕人」的生活,無疑會給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帶來極佳的開端。五十歲之後能入住一鹽清歡小院其實也不晚,憑童心入住,可童顏復返。你可以不信,但笨哥不能不信。
一個故事所提出的問題會在其他故事中找到答案,每個單一的故事都是不完整的,它們必須匯聚在一起,就如拼盤遊戲一樣,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幅整體圖案和趨向於完整的答案。一鹽清歡小院未來會有很多故事,但第一個故事應該從下面這幅畫講起,最佳講述者首選子懿,她八歲,在家上學,隨時有空。
子懿手繪的一鹽清歡一家三口
子懿現在暫時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