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點半的火車去維也納,不夠時間去轉景點了,倒也落得睡個自然醒的懶覺,然後去吃個早餐。沒想到早餐的人還挺多,這會兒是洋人多了,食物也都是麵包,咖啡,牛角包等西餐,我老婆想喝碗米粥都沒有,說實在的,她喜歡的那口兒,就是在國內酒店都未必家家有,湊合吧……估計中午沒什麼時間吃中餐了,乾脆多吃點兒,又能解決中餐問題還可以省錢,儘管這種自助型早餐不是什麼健康的吃法兒,可每次都吃得肚歪,總覺得不多吃點兒虧了,也夠沒出息的。
早餐後,時間還早,不過,天上下著雨,我們還要坐巴士回到威尼斯島上火車總站上火車,其實好像在第二站上車也可以,省得再折騰到威尼斯島上,可又怕節外生枝,還是決定去島上總站上車,安全一點兒,反正有時間,在哪兒都是等,火車站上等不會誤點,於是,收拾行李,開拔!
乘巴士很順利,不到一小時就到了火車站,雖然離火車開車還有兩個多小時,可背著那麼重的行李,又下著雨,哪裡也去不了,加上審美疲勞,也沒什麼興致了,乾脆就在火車站裡貓著吧。
站臺上還真設置了車票打卡機,打了卡也就放心了。
我們那位爺還假模假式兒看書扮「文藝青年」……
火車一進站,我們三人幾乎是第一個登上火車的,這是我們乘的第一列長途列車,和國內的軟臥的格局一樣,只是包廂內不是臥鋪,只是面對面共六個座位,兩邊座位伸展出來可以對接起來當床用。
為上車時沒有坐票的朋友們提供點兒小經驗,下圖為火車包廂外的座位牌,有紙條的已經有人坐了,沒紙條的說明這個座位的票沒賣出去,您可以先坐進去,等查票的過來再補票,我們包廂裡有一個空座位(73號),我們剛進來,就有一個德國小姑娘進來跟我們那位爺嘀咕了一句後就毫不猶豫地坐在73號座位上,我以為她的座位是73號,後來才從我們那位爺那兒知道她是沒票的,後來補了一張票,小姑娘雖年紀不大,卻是常出門在外的「老江湖」,朋友們,今後可以借鑑這種方法。
我們運氣不算太好,兩個靠窗的座位被一對慕尼黑下車的夫婦訂購了,讓我沿途拍照的計劃打了不少折扣。好在夫婦倆看上去都是知識分子,一路都在看書,對我東拍拍,西照照沒有表現出嗤之以鼻,還在最後途經橫跨山谷的大橋時,主動給我讓位置。
火車開出一個多小時,到了一站叫「Verona",聽我們那位爺說,這個地方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故事的發源地,我頓生了幾分興趣,可伸頭望出車外,也看不出什麼名堂,趕快照張相留個念想吧,站名還沒照全,「VE"沒照上,真搓火……不瞞您說,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當時我就決定,有空好好補補課,可能從書中會感到一些共鳴,畢竟我經過了這片土地,也許他們的足跡也出現在了威尼斯,佛羅倫斯等等我這一路經過的地方,書中談及的地方沒準就在我的照片中,帶著和自己相關的經歷看一本書是很令人期待的……
大約兩個小時後,火車終於進山了,沒有導遊,沒有廣播解說,不過,我確信我們已經進入阿爾卑斯山脈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