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攝:一場需求和技術的互驅進化史

2020-12-26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子彈財經(ID:wwwhygc),作者:Rickzhang,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手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夏普作為世界上發布第一款內置攝像頭手機的廠商,激活人們對手機人像拍攝領域的探索。直到諾基亞、索尼愛立信把拍照手機賣到全世界,人像拍攝已成人們最關注的焦點功能。

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馬克思曾說過:「人類對美的追求是社會進步的象徵!」這同樣適用於手機行業。手機誕生伊始,行動電話成為人們追逐的時尚元素,手握一部大哥大就能吸引來旁人羨慕的眼光。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手機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夏普作為世界上發布第一款內置攝像頭手機的廠商,激活人們對手機人像拍攝領域的探索。直到諾基亞、索尼愛立信把拍照手機賣到全世界,人像拍攝已成人們最關注的焦點功能。

而手機拍攝的進化史,同時也是人們需求的進化史,人們對拍攝的需求和技術的互相驅動,造就人像拍攝技術不斷湧現裡程碑式躍進。

1

人像拍攝質變起始於手機的One more Thing,邁向自然美

2000年前,人們在已經擁有可攜式手機後,諸多廠商也在想,這樣的通訊器材還能有其它用處,人們也同樣需要手機有更多功能。突發奇想的夏普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帶攝像頭的手機J-SH04,內置11萬像素cct攝像頭,這款夏普照相手機的推出,雖然現在看像素慘不忍睹,但確確實實在當時日本引發了轟動。

讓手機攝影走入普通消費者的是2002年諾基亞推出的7650,這款機型在真正意義上將拍照手機從日本推向了世界,在諾基亞稱霸的10年裡,人們對手機人像拍攝技術要求簡單,就是要實現拍得清楚。畢竟從夏普第一款攝像頭手機那樣馬賽克照片過來的消費者,對從手機上能看到清晰的自己有著堅定的追求。

人們拍攝清楚的需求帶動著手機廠商不斷在大像素上演進,而這一演進,到蘋果手機時,出現了斷代式跨越。2010年iPhone4的發布現場,賈伯斯在會上向世界展示了「One more Thing」——FaceTime的視頻通話,也是蘋果首次在手機中引進前置攝像頭。720P高清視頻拍攝功能,除了在拍攝畫質上表現不凡,在人像的攝影上,也有驚人表現。

蘋果的這一超前洞察,其實超越了當下人的需求,但人們享受到了突破型技術的紅利後,也開始追求有質感、美感的影像拍攝體驗。這一需求,在亞洲、中國體現的尤為明顯,大家期望手機廠商能有更美的人像拍攝。

在這期間,OPPO重裝登場,開始成為「美」的領跑者。2012年,OPPO首次推出搭載極致美顏功能的Ulike U701,之後,OPPO一路深耕,從R9系列極致美顏4.0。到R11的「前後2000萬、拍照更清晰」,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這句廣告詞,自此,OPPO在挖掘用戶自然美上實現了超車。

在對待手機人像拍攝這件事,OPPO似乎有一種執念,他們對影像團隊的打造從未懈怠過,從最初的深圳團隊到上海和成都團隊,再到OPPO日研所和美研所的設立,五大研究所專攻影像,尤其是人像拍攝,這可能和OPPO自帶的美的基因有關。

作為一個手機影像技術發展的見證者,「子彈財經」發現,從當年非主流審美時期一定要把眼睛P到銅鈴大,到之後要把臉型P成錐子尖,抑或是磨皮磨到把本來要體現的紋理全部磨掉,人像拍攝拍攝也經歷了一系列跑偏的「美學理念」。

但真正讓大家買單的,還是OPPO堅持的自然美,OPPO帶領著行業回歸到了「讓美自然生長」的人像美學理念。這從OPPO R9、R11、R15再到5G時代下視頻的Reno系列,OPPO探索、投入、打造的一直都是能讓用戶拍出自然、自信、動人人像作品。

「子彈財經」的友人,一位資深的數碼發燒友,從智能機時代開始做測評,把玩過不下4、500部手機,他經過市場調查發現,在拍照方面,雖然很多手機主打了「數值上很大的超高清像素」,但消費者看測評到實際選擇購買中,很多人注重的還是拍照的「自然美」,也證實了大家所追求目標一致。

2

動態影像拍清晰,

其實很不容易

拍靜態照片的時間持續10多年,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人們開始在動態影像上有更高的要求,用手機拍視頻越來越成為流行,甚至是剛需。

特別是5G時代的到來,促進視頻內容載體發展,視頻拍攝已經成為所有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視頻社會化趨勢報告(2020)》也顯示,現在我們正在加速進入一個全新的「視頻社會化時代」。

人們對視頻最初的拍攝要求,依然是要清晰,但是,從靜態拍照到動態視頻,對廠商技術的要求何其複雜?單就清晰而言,單純增加硬體像素已然無法解決,因為拍視頻的痛點,在抖動、暗光體現非常明顯。

雖然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各家手機廠商都在視頻拍攝防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測評過幾百部手機的朋友表示,把防抖技術做到極致的,還是關注人像攝影技術的OPPO。

2019年9月發布的OPPO Reno2,憑藉先進的視頻防抖技術開創了手機視頻拍攝新的技術賽道,今年1月發布的OPPO Reno3系列,則通過新增廣角鏡頭的超級防抖Pro模式解決極限運動下的視頻防抖問題。

其次,5G時代全時全場景的拍攝成為主流,也就是說,拍視頻不僅僅是在光線好的特定條件下,全場景拍攝如何解決在暗光和夜景下的人像視頻攝製技術也變成消費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OPPO先人一步,於2020年6月OPPO推出的Reno4系列,通過新增的超級夜景技術解決了消費者全天候全時段拍攝人像視頻的問題。 

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廠也都在解決關於防抖、夜景拍攝的問題,不過OPPO似乎在這方面已經先拔頭籌。

3

用戶對人像「美」

又有了新需求

在人像拍攝解決防抖和夜景的清晰問題後,消費者又有了更大的胃口,人像能不能也像照片一樣更美起來呢?在許多拍攝場景都能看出,人們為了拍的好看,除了自己化妝,還要加很多燈光輔助設備,如果只靠一部手機能解決美顏、打光的問題,當然更好。

在滿足用戶的這個要求之上,第一個拿出解決方案的還是OPPO,OPPO內部有一個魔鏡項目,是通過大數據調查人們對美的需求,結果發現,人們的需求很純粹,就是要美得簡單、氣色出眾,而且要有自己個性,也就是「專人專美」。

2020年11月,OPPO發布的FDF全維人像視頻技術系統,是一整套人像「變美」的解決方案。

舉個例子,如果是自己P圖或者用一些美顏瘦臉軟體,可能一系列的磨皮瘦臉大眼下來每個人的樣子是相同的。

但FDF技術能夠檢測296個人臉關鍵點數量,同時通過對AI人臉關鍵點檢測模型的LOSS函數進行優化。

也就是說FDF技術能掌握「你是你,別人是別人」,你們的需要的美不一樣,專門給不同的人建模,來為之後的AI算法提供數據模型基礎。

這就是用戶最難的要求「專人專美」的實現方法。

在掌握了人臉的數據模型之後,FDF全維人像視頻技術系統的感知人像引擎便可以對人像的拍攝質量進行優化。

例如,AI膚色檢測、AI祛瑕疵等技術,讓「氣色」這個拍照中攝影師都不好掌握的要素實現變得可能。

最後,AI算法不但實現人像圖像清晰度的提升,還能對膚質進行優化、並實現人臉畸變矯正等功能。

由於普通用戶很難像專業的攝影師會對焦、會打光、會調光圈拍攝人像視頻。因此,OPPO FDF全維人像視頻技術系統解決的就是,讓大家在視頻裡可以簡單解決這個痛點。

當然,這個系統還同時解決了「景美」的問題,畫質增強引擎中的超級防抖算法、移動延時攝影、超級夜景視頻及DOL-HDR等功能,可以在畫面抖動較大、光線不足/過亮等場景下保障拍出滿意畫面。

一套讓拍視頻人美、景美的專業解決方案,無疑是用戶的福音。最新消息顯示,搭載OPPO FDF全維人像視頻技術系統的手機將於12月份正式面世。

不難看出,從當年的第一款有美顏的手機到最新FDF人像視頻系統,OPPO在人像攝影上的多年深耕,一直都在倡導「讓美自然生長」、「讓美對於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人像美學理念,最後力求實現用戶「美得簡單、美的自然」。 

當然,人類對變美的需求依然在不斷升級,一定會推動相關技術不斷進化。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手機攝影技術會與很多算法、AI分析等技術高度融合,甚至會出現晶片級的相關拓展技術。

因為,想辦法保證人在任何環境條件下都能表現出自己的美,將會是整個手機產業的重要發展目標。

畢竟,在手機拍攝人物這條賽道中,誰能讓用戶簡單自然地變美,誰就能獲得用戶的傾心相待。

相關焦點

  • 不能只拼硬體,提升手機拍攝質量的技術有這些
    尤其對於那些手機攝影愛好者來說,更高的像素、更大的光圈,這類單一的硬體提升已滿足不了需求。很多時候廠商都不斷向消費者推廣高像素,大光圈或者是採用 了某大的廠最新傳感器,在枯燥的參數面前有時候會讓我們感到麻木,難道提升拍攝質量只能拼硬體參數?下面聊聊手機當中拍照的「軟實力」。
  • 一切偉大的技術創新,都是從滿足下半身需求開始的
    這是一種典型的「上半身預售」,即把道德和常識打包成一種可以售賣的精神套餐,用理想和信仰而不是麵包和牛奶來獲取信徒,並以此來劃分我們和他們、未來和過去、正確與錯誤……非此即彼,說一不二。在烏託邦的世界裡,有一個概念叫social engineering,這其實是一種社會試驗。
  • 攝影常識--手機攝影技巧,助你拍攝技術快速飆升
    並不是一定要在帥哥、美女面前和旅途中才能派上用場,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做為你的拍攝對象和拍攝場景。正如我的音樂人好友思聰的那句經典口頭禪:「哪裡有鋼琴,哪裡就是我的舞臺;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是我的現場!」一部便利且強大的拍照手機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創作激情。技術不是一切。只要有激情,創意和感覺就是順水推舟、信手拈來的事。剩下的就只能靠操練了。
  • 王菲「幻樂一場」——頂尖技術帶來極致體驗
    那麼在天后曼妙的歌喉和美輪美奐的畫面背後,騰訊是怎樣讓千萬線上觀眾沉浸其中呢?本次騰訊轉播技術團隊致力於打造一體化音樂平臺,推出多樣性的演出內容,通過多種類型轉播技術的提升,如4K技術、Dobly技術、VR拍攝技術、網絡互動等技術,不斷豐富用戶的體驗,為全世界歌迷帶來不負期待的視聽盛宴。
  • 【我的穿衣逆襲進化史】搭配大賽獲獎結果公布!
    半簡帖子:《時間、閱歷和愛終會讓你變得越來越美好》地址:http://www.damingpai.com/?獲一二三等獎和新人獎的噠友,請把收貨地址私信噠小鳴,以便小編把獎品寄給你!----------感謝分割線------------沒有獲獎的噠友也很優秀,一起來回顧她們的逆襲大賽貼吧!深深感謝大家的參與!Miss.Ly帖子:《講真,我的是穿衣退化史》地址:http://www.damingpai.com/?
  • 「人像優化」需求更趨精細化 新款手機主打人工智慧美顏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拿手機自拍一下就能完成藍底證件照的製作,你是否想像過?OPPO本周發布首款人像視頻手機Reno5系列,智慧型手機如何滿足「人像優化」的精細化需求或成為業內的一條新賽道。
  • 2020手機技術總結:這些都是未來方向
    雖然2021年我們的生活能否脫離「疫情常態管控」、重回正軌還是個未知數,但如果回首重溫過去的一年,即使在如此艱難的時刻,各手機品牌依然傾盡所能為我們帶來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20年有哪些新技術與新方向、值得在智慧型手機史上留名。快充無論有線還是無線,快充都算得上是今年各品牌手機的技術重點。
  • 拍攝vlog哪款手機效果好 這款手機你必須要知道
    手機能夠隨時隨地攝視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越來越快,自媒體越來越流行,用戶自己拍攝視頻也逐步成為了主流。不過雖然說看視頻很方便,但是對於拍攝視頻來說,畫質要求和穩定程度則會直接影響觀看者的體驗,因此目前絕大多數用戶還是使用單反進行拍攝。
  • 拍攝vlog哪款手機效果最好?這款手機你必須要知道
    手機能夠隨時隨地攝視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越來越快,自媒體越來越流行,用戶自己拍攝視頻也逐步成為了主流。不過雖然說看視頻很方便,但是對於拍攝視頻來說,畫質要求和穩定程度則會直接影響觀看者的體驗,因此目前絕大多數用戶還是使用單反進行拍攝。
  • 手機拍攝穩定器哪個牌子的好用_奧川手機雲臺為您提供多樣化的方案
    手機拍攝穩定器哪個牌子的好用,奧川手機雲臺為您提供多樣化的方案,提高研發技術水平、完善管理體系,領先的戰略,通過清晰的產品市場定位、穩定的營銷渠道、獨特高效的銷售管理體系構築差異化竟爭優勢,2019年在公司計劃研發兩個新款產品,具有更有優勢的創新技術產品,公司有信心在未來三年內將成為市場核心品牌,也願成為您最可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
  • 拍照之後Vlog手機成為新風口,華為nova8 Pro技術解析
    2020年手機技術發展迅猛,拍攝、遊戲作為手機的重要功能成為手機品牌著重研發的方向,更大的傳感器,帶來了更好的拍攝體驗,高刷新率屏幕也讓遊戲玩起來更加暢快跟手。然而,用戶對於手機使用的需求隨著5G時代的來臨,也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 一種防止拍攝屏幕的新技術
    因此,深入分析現有屏幕防拍攝方法存在的局限性,結合特殊行業屏幕防手機拍攝的典型場景,提出了一種基於深度學習完成手機識別、確保實時主動守護屏幕信息安全的新技術。該技術檢測到敏感物體和可疑特徵時關閉顯示器,並進行現場取證和聲光報警,有效地從信息洩露源頭上防止拍攝屏幕造成的信息洩漏事件。
  • 2018年手機和單反的距離 就差這些技術(全文)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俗話說的好,長得美不如拍得美,回顧智慧型手機發展的這兩年,「拍照」技術的日漸成熟,雙攝已然在旗艦機型中普及開來,單純像素的提升已經不足以作為挑逗用戶G點的新賣點,為此我們深究,什麼樣的手機拍照技術才是可持續發展的呢?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當下各大手機廠商引以為傲的獨家拍照技術。
  • 手機延時攝影部分技術點小結
    早在此之前,了解過大疆的手機穩定器osmo mobile1可以拍攝到穩定的動態延時。在2018年3月份,購買了osmo mobile2,原因之一,就是看了產品的視頻介紹後感覺它能拍到不錯的移動延時效果,至少在當時是這麼認為的。經過幾次戶外實踐,和一年間斷斷續續的零星使用體驗,以及對延時的認識和了解,穩定器拍移動延時已經不能滿足我對畫質、效果、成功率的需求。
  • 思必馳技術分享:車載語音交互的需求及挑戰
    昨天,思必馳在深圳做了一場產品體驗沙龍,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一場「裸技術分享會」,在會上向大家展示了他們最新的車載對話作業系統AIOS的3.0版本,通過這次技術分享,也讓大家了解了一下語音交互系統對車載領域的重要性。
  • Adobe找前谷歌Pixel手機相機技術大神,合力開發通用相機拍攝應用
    遺憾的是,該系列機型內置和的相機應用並沒有增加對其他設備的支持,一些口水該應用的用戶不得不等待第三方移植來體驗到谷歌算法的魅力。現在,Adobe在最近發送給各大媒體的一份郵件中表示,今年三月離職的前谷歌Pixel手機攝像技術大神Marc Levoy現已加入了本公司,後續將負責開發一款通用型相機應用。
  • 手機拍攝高調照片
    隨著科技進步,手機由於攜帶、使用方便,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備受喜愛和熱寵。科技進步、手機的攝影功能不斷革新,帶給大眾更多樂趣,手機作為一個新興的攝影創作媒介異軍突起,再加上各種軟體程序開發和運用,「手機攝影」讓攝影愛好者更加擁戴和追隨,廣泛運用於手機攝影創作中,由此,奠定了全民攝影時代的到來!當今時代,手機攝影方便、快捷,更多攝影人也使用手機進行攝影藝術創作,我亦其中。
  • 手機拍攝電影,會成為未來趨勢嗎?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憑藉著智慧型手機小巧的外形和更加輕便的操作,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都開始使用手機拍攝電影,而這其中既包括賈樟柯、陳可辛等國內一線導演,也不乏曾獲得過奧斯卡獎的好萊塢導演。如果說10年前用手機設備拍攝電影的做法在業界還被看作是一種噱頭,在iPhone4誕生後,這一看法則被逐漸推翻,現在,不僅普通觀眾和影迷會拿起手中的iPhone創作視頻,不少電影界的知名導演都開始用手機拍攝電影。甚至,自2012年以來,不少國際電影節和知名獎項上都出現了用手機器材拍攝的電影,其中更有影片最終拿下了奧斯卡大獎。
  • 手機視頻拍攝小技巧
    現如今手機的品牌多樣,對於視頻的拍攝各大手機廠商也基本升級到了4K畫質的拍攝底氣。不過很多人對於手機拍攝視頻還是存在些疑問,尤其是很多人認為自己作為業餘愛好者,水平遠遠不如專業人士。要知道,手機拍攝視頻是一個需要慢慢鍛鍊和積累的過程,沒有誰一開始就能拍出大片級的視頻。但是,同樣是學習,找對方法會讓你更快提高拍攝水平。術語堂前面和大家分享了手機攝影技巧。
  • 電影的趨勢——手機拍攝製作電影
    要求攝影內容與電影敘事特徵和新媒體敘事特徵結合。電影攝影技術與軟體之間存在有巨大的可能,,拍攝什麼內容則是第二個實現藝術價值的焦點。第一,可利用手機的移動性和便捷性特徵,保留電影敘事傳統進行拍攝。如韓國導演樸贊鬱和樸贊慶用iphone4拍攝的世界上第一部手機電影 《生活充滿起起伏伏》,影片全長30分鐘,描述男主人公在今生和前世之間穿梭的狀態。樸贊鬱也表示, 手機輕巧便捷,使用手機拍攝電影或許將成為電影業的新潮流。而美國獨立製作人哈利利在接受採訪時說,「技術進步如此迅速,未來手機將能做許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