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小吃市場爆發,鍋盔豬蹄滷味後又一特色品類走紅!

2020-12-18 騰訊網

來源:紅餐網

作者:楊不然

小吃作為近幾年增長最快的餐飲業態,勢頭一直相當喜人,無論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都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崛起和升級的速度也非常快。

今年市場大環境相對低迷,卻也崛起了一些表現亮眼的特色品類,比如最近爆火的臺灣烤香腸。

近兩年,得益於全社會的消費升級,小吃市場迎來了高光時刻。其中,方便快捷、高頻剛需、性價比高的休閒小吃更是蓬勃發展,滷味、鍋盔、豬蹄、炸串等爆品頻出,深受消費者喜愛。

近日,紅餐網(ID:hongcan18)走訪市場發現,繼鍋盔、豬蹄、滷味、炸串等品類後,又有一個街頭特色小吃品類爆紅了,它就是臺灣烤香腸。

在山東、河北、江蘇、福建等全國各大省市,大批年輕消費者聚集在一起,排隊大半個小時甚至更久,就為了吃上一條臺灣烤香腸。

與此同時,市場上開始出現一批主打臺灣烤香腸的品牌,它們擁有獨立的門店,巔覆了過往街頭烤腸的玩法和場景,正加速跑馬圈地。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目前已經在市場上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新銳小吃品牌,比如松和路1號。

臺灣烤香腸憑什麼走紅?

雖說細分品類機會多,但一條小小的烤香腸,究竟憑啥能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紅餐網深入研究認為,除了搭上「小吃小喝」的風口外,臺灣烤香腸走紅背後的原因還有3個:

好吃健康,重新定義真正的臺灣烤香腸品類

據紅餐網了解, 這一次走紅的臺灣烤香腸,並不是傳統街頭巷尾常見的用自動滾動電烤爐烤制、一兩塊錢一條的「烤腸」,而是傳承臺灣古法、純手工現烤、售價10元左右、地地道道的臺灣烤香腸。

△手工現烤的臺灣香腸

事實上,為大陸餐飲市場所熟悉的烤香腸,其實是一種舶來品。它最早起源於13世紀的法國,而後傳到美國演變為「熱狗」,20世紀中開始在臺灣地區流行。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出現在大陸市場。

當時,大批商人打著「臺灣烤腸」的名號,從凍品批發市場購買半成品的澱粉腸,用烤腸機滾動加熱,一兩元一條在大街小巷以及各種門店中銷售。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市面上流行的廉價烤腸,基本上是掛羊頭賣狗肉,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做法還是品質,都與真正的臺灣烤香腸有天壤之別。

臺灣烤香腸頭部玩家松和路1號相關負責人告訴紅餐網,地道的臺灣烤香腸不摻澱粉、不使用防腐劑,把純豬絞肉灌進天然豬腸衣做成香腸,再用明火從生烤到熟,口感嫩滑微甜,肉質飽滿有彈性,是臺灣地區最受歡迎的健康休閒小吃之一。

△真正的臺灣烤香腸由純豬肉製作而成

品牌化運作,打破了街頭小吃的刻板印象

此前流行於街頭巷尾的烤腸留給消費者的印象大都是無品牌、不健康、不時尚、衛生堪憂、環境簡陋。今天,在消費日益升級、消費者普遍追求「吃好」的大環境下,這類烤腸正逐漸被消費者拋棄。

臺灣烤香腸之所以能衝破消費者對廉價烤腸的刻板印象走紅,也與其在流行大勢下,積極對自身進行迭代升級有關。

首先,主打臺灣烤香腸的頭部玩家如松和路1號,已經率先開啟品牌化運作,擁有鮮明的品牌標識和獨立門店,甚至開展連鎖經營。在這些品牌的大力推動下,消費者對正宗臺灣烤香腸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市場需求也因此擴大。

△松和路1號是辨識度較高的品牌之一

其次,大部分主打烤香腸的門店都進行了環境、體驗等方面的升級。很多門店雖然面積不大,但也裝修得非常精緻,環境明亮乾淨,一改街頭小吃的低端形象,打造了全新的消費體驗、品類形象和消費者認知。

代表臺灣特色,滿足了消費者對臺灣的嚮往

眼尖的人會發現,臺灣烤香腸和近年來大熱的雞排、手抓餅、手搖茶等有一個共同點:都來自臺灣。

臺灣小吃在內地市場一直都是「香餑餑」,一方面是因為其豐富和美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背後蘊含的文化和情懷。

由於一些特殊的歷史因素,早前內地消費者對臺灣的了解大都只停留在熱播的臺灣偶像劇上,劇中展現的臺灣特色小吃如雞排、雞柳、手抓餅等也因此率先在內地走紅。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消費者對臺灣的地道小吃已經如數家珍,不少人甚至親自去臺灣品嘗過,大家對臺灣小吃的追求除了「美味」外,也越來越注重口味的正宗和地道 。因此,講究地道的臺灣手搖茶、臺灣烤香腸等一系列臺灣小吃便開始走紅。

二十平米烤香腸店年入百萬?

從模式和玩法來看,臺灣烤香腸和鍋盔、豬蹄等其他爆火的特色小吃品類比較相似,都是輕投入、低客單價、「走食」為主。

以松和路1號為例,其創立5年至今開出45家門店,每一家門店佔地都不到20平米,不設堂食,平均客單價12元左右,單店平均年營收一直維持在250-300萬元左右,業績最好的青島臺東店年營收甚至超過600萬。

它具體是怎麼做的?

1 門店只賣1款產品,走極致單品路線

此前,紅餐網分析過小吃品類常見的4種經營模式, 包括極致小吃單品模式、小吃集合店模式、「自助小吃+大單品」模式和「小吃+其他品類」模式。

松和路1號走的是極致單品路線,所有門店只賣1款臺灣烤香腸產品且只有一個口味,總計1個SKU。松和路1號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一直秉持著「極致」「簡單」的價值觀,專注、聚焦做好一條臺灣香腸是松和路1號的戰略和使命。

因為只有一款產品,松和路1號得以將門店的面積壓縮在20平方米以內,選址更靈活,同時人員可以控制在2—3人左右,在租金和人工日益高昂的今天省節約了不少經營成本。

除此之外,極致單品的好處還在於更聚焦,更能集中資源和力量打造更有品質、更高性價比、更強感知的超級爆品,幫助品牌在市場上形成影響力,門店的複製和擴張能力也更強。

2 手工現烤現賣,沿襲臺灣正宗秘方

紅餐網曾經研究過近萬條消費者點評,得出的其中一個基本消費風格畫像就是,除了基本的好吃外,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口味上的正宗和地道,尤其是在小吃、火鍋以及各大菜系領域。

從點評來看,消費者眼中的「正宗」「地道」「特色」,通常和製作工藝、食材(包括調料)、老闆身份三大要素關聯在一起,越「根正苗紅」的品牌越受歡迎。

松和路1號之所以能每家店都吸引消費者心甘情願排長隊,成為網紅打卡聖地,很大原因就在於,它的臺灣烤香腸無論是原料、製作工藝還是老闆身份都是濃濃的臺灣味。

據紅餐網了解,松和路1號,其實是創始人張川母校——臺灣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的門牌號,在臺灣求學期間,張川曾拜訪了近百名香腸師傅,學習臺灣烤香腸的製作古法和秘方。

5年來,松和路1號的臺灣香腸一直堅持使用新鮮宰殺的純豬後腿肉,不添加任何澱粉,使用天然腸衣,沿襲臺灣香腸師傅最地道最傳統的製作方法。

除此之外,在松和路1號,所有臺灣烤香腸都和臺灣一樣手工現烤現賣,每一條香腸都要經過30分鐘左右的不停翻轉,保證色澤、口感、火候和正宗的臺灣烤香腸一樣。

在吃法上,也特別遵循了臺灣地區流行的「香腸配蒜頭」,在取餐口放置了剝好的蒜頭供消費者取用。

3 客單價12元,堅持薄利多銷

在定價策略上,松和路1號走的是小吃品類傳統的低價實惠、薄利多銷路線 ,即便在豬肉價飛漲的今天,門店平均客單價仍為12元。

松和路1號相關負責人透露,之所以能長期維持低價實惠,是因為松和路1號早已搭建好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鏈。

前幾年,松和路1號就在豬養殖大省山東建立了全資食品生產工廠,以保障豬肉食材的長期穩定供應,並通過大規模的採購將價格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

此外,在物流配送上,為了保障肉類食材的新鮮,松和路1號採取了冷鏈運輸的方式,最遠可配達至海南三亞。

4 直營+加盟,兩條腿走路

和很多一開始就大範圍擴張的小吃品牌不同,松和路1號創立5年來,雖然店店排隊火爆,但卻始終堅持要品質不貪數量,門店擴張一直以直營的方式平穩鋪開,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和完善品牌的商業模式 。

直到今年8月,在經過5年的直營探索後,松和路1號終於邁出品牌擴張的新一步:開啟單店加盟,並為加盟商提供了覆蓋技術、選址、培訓、生產、物流、運營、開業、品牌層面的8大支持。

其相關負責人告訴紅餐網,之所以在此時選擇兩條腿走路,是因為松和路1號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生產、品控和管理體系,擴張的時機成熟了。

今後,松和路1號的直營店將繼續在前方探索市場提升品牌競爭力,而加盟店則在當地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與直營店互相賦能,擴大品牌勢能。

結語

總的來看,作為一個新興的小吃品類,臺灣烤香腸擁有廣泛的消費者接受度、方便快捷、性價比高且地方文化特色濃厚,踩在小吃崛起的風口上,確實具備發展和走紅的基因。

對一些中小餐飲創業者來說,其投入低、標準化程度高、適應人群廣,也不失為小吃創業的一個選擇。

相關焦點

  • 90後IT男賣滷味,一年賣出100萬隻豬蹄營收千萬,要做熟食界7-11
    「滷製品這個行業前三十年看休閒,後三十年看餐桌。」在汪小海看來,社區餐桌熟食店在未來最有可能做成開萬店的熟食品牌。 2015年看到傳統熟食行業升級的品牌機會,汪小海從餐桌出發,創立了鮮滷家,鮮滷家是國內首家「一站式餐桌熟食超市」品牌,服務家庭用戶,紮根社區。
  • 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吃排行榜出爐(附全榜單)
    為了反映當前國內小吃品牌的發展狀況,報告還同時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吃排行榜》,整理、匯總、分析第三方數據,從小吃人均消費金額、品牌分布區域、市場關注度、品牌建設、口碑表現等方面進行比較,綜合計算品牌營銷價值得出品牌營銷指數排名(BMI)。   2020年度中國特色小吃排行榜中,周黑鴨G-BMI得分81.76排名穩居第一,滷味小吃品類的實力不容小覷。
  • 2020中國滷味十大品牌揭曉,絕味、周黑鴨、紫燕等領跑千億市場
    近兩年,其他各式各樣的滷味品牌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這個戰況正酣的千億市場,背後的格局是怎樣的?接下來,又將如何演變? 8月13日,在「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暨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上, 「2020中國滷味十大品牌」 正式揭曉。透過這個榜單,我們可以略窺一二。
  • 現在夏季滷味小吃也是很熱銷的時節哦
    作為一個美食大國的中國,各種美食和小吃層出不窮,特別是在夏天,坐在空調裡,吃個西瓜,再看看爽劇,簡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有夜宵市場,大排檔各色美食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滷味小吃就是一道火辣的美食,配上一杯冰啤,也可以和幾個朋友共度大半夜,所以夏日的滷味小吃也是十分暢銷!
  • 2020中國滷味十大品牌揭曉,絕味、周黑鴨、紫燕等領跑千億市場!
    8 月13日,在「2020中國餐飲營銷力峰會暨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頒獎盛典」上, 「2020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 正式揭曉。  近年來表現火熱、潛力巨大的滷味品類也評出了十大品牌,並再次引發熱議。2020中國滷味十大品牌都有誰?目前滷味市場的格局如何?未來有哪些新趨勢和玩法?
  • 鍋盔中的「明星」!成都老字號特色小吃,「排隊王」
    成都超火爆的特色鍋盔,堪稱「排隊王」!老闆真名嚴映花,顧客們親切地稱其為「嚴太婆」!在成都這座旅遊城市裡,嚴太婆的鍋盔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之一!多次上榜《成都地道美食》、《成都特色小吃排行榜》,同時也被多家網絡媒體報導。一時間全城皆知,顧客們之間的口碑相傳,也造就了今日的「排隊王」!
  • 辣小鴨:「北派辣貨」乘風破浪,全新滷味休閒零食正當時
    辣小鴨:「北派辣貨」乘風破浪,全新滷味休閒零食正當時    小零食,大產業」,近年來,伴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休閒零食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破千億。
  • 這小吃有來頭,春熙路的齊樂鍋盔比不上,綿陽的米粉鍋盔它看不上
    這小吃有來頭,春熙路的齊樂鍋盔比不上它,綿陽的米粉鍋盔它看不上以前成都春熙路有一種鍋盔叫作「齊樂鍋盔」,「齊樂」二字還是繁體,在離68路終點站不遠的地方,是齊樂鍋盔的小攤車,現在這種小巧但五臟俱全的小攤車,在城市商圈的外圍地帶比比皆是,是一種更為高級
  • ...一年賣出100萬隻豬蹄開店數百家營收千萬,要做熟食界的「7-11」
    「滷製品這個行業前三十年看休閒,後三十年看餐桌。」在汪小海看來,社區餐桌熟食店在未來最有可能做成開萬店的熟食品牌。2015年看到傳統熟食行業升級的品牌機會,汪小海從餐桌出發,創立了鮮滷家,鮮滷家是國內首家「一站式餐桌熟食超市」品牌,服務家庭用戶,紮根社區。
  • 海寧熟食滷味加盟
    滷味熟食作為一種四川美食,近些年勢不可擋的在各地開了不少加盟店。行密貢鵝作為滷味熟食加盟中頗具特色的一種,也受到了很多創業者的關注。為何行密貢鵝加盟近兩年如此火爆?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在國內的滷味熟食加盟店被不斷複製,餐飲市場中一直處於高的人氣,受到大眾群體的喜歡,群體更是廣泛,上至老人下到兒童都是滷味熟食的忠實粉絲。
  • 什麼哥滷味火鍋,滷味大王
    一直都聽說什麼哥滷味風味一絕今天就一起來嘗嘗吧。店名:什麼哥滷味火鍋(華夏之心)位置:華夏之心3樓,川味觀隔壁交通:5號線良睦路站出口[薄荷]環境:環境裝修是非常有特色的,有點像成都的蒼蠅館子,非常有市井氣息。
  • 鹹陽小吃「鍋盔牙子」,餅酥脆肉鮮香,還被列入「非遺」名錄
    鍋盔牙子,是陝西鹹陽的特色美食,外表看起來,和肉夾饃有異曲同工之處,實際則不然。鹹陽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其中,有一種名為「鍋盔牙子」的小吃,不得不說一說。
  • 試錯3年轉換賽道,他靠一款單品一年衝到行業第一
    他同時意識到,今年新消費品牌爆發式增長,但隨著VC對消費品投資的增加,也會加劇市場競爭。繼續發力天貓的同時,王小滷也在利用線上勢能,撬動經銷商,希望線下也能實現爆發。國企員工辭職做豬蹄王小滷創立於2016年,最初以滷味豬蹄作為主打產品。
  • 滷小仙:滷味熟食店加盟,前景遼闊,商機無限
    中國滷味文化源遠流長,史書記載「夏商時期,人們將鹽香料等調味品置於銅器炊具中,加水與食物煮熟後用刀分割食之」,這就是最初滷烹的雛形;《周禮》中記載「人們盛行將鹽、香料、食物加水烹煮」,滷烹技法由此形成。
  • 消費品品類速覽:休閒服飾市場什麼樣?
    而快時尚巨頭們自己活得也很慘,GAP未來兩年計劃關閉230家門店,旗下子品牌Old Navy於2020年撤出中國市場;Forever 21宣布破產後被8000w美元收購;澳大利亞在我國知名度甚高、曾經2500家門店年銷50億的真維斯於2020年初宣布破產。
  • 這家做武漢特色小吃的初創餐飲連鎖,想靠熱乾麵在上海立足
    記者 | 劉雨靜編輯 | 昝慧昉1熱乾麵作為武漢特色小吃原本就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而疫情則讓人們對熱乾麵更多了一層情懷。不過熱乾麵作為地方小吃,走出湖北卻始終面臨著不少標準化和工業化挑戰。如今,一個名為「褚楚熱乾麵」的初創品牌,卻試圖通過中央廚房和滿足快餐甚至正餐需求的方式,讓熱乾麵為代表的湖北小吃順利走出去。 「我們的初衷是把湖北的地域特色小吃在上海做正餐和快餐化處理 」,褚楚創始人褚苗對界面新聞說,因此品牌店鋪選址也主要集中在商圈和人流量較大的居民區,目標客群定位於有快速用餐需求的白領和附近居民群體。
  • 七十二滷老字號,打造經典滷味小吃,獲得大眾認可
    論項目的消費潛力,滷味絕對是適合的項目之一。它是一個橫掃老少消費群體的朝陽產業! 入味、爽口、開胃、過癮… 任何一個詞形容它都不會過分! 滷味熟食作為現在餐飲市場的熱門美食,深受年輕人和小孩的喜歡。
  • 好吃不好找,藏匿在西安的6家滷味老鋪,西安人的zui愛
    八珍賣的滷味品種還是很豐富的,有烤雞、滷肉、豬蹄、雞爪、豬肝、雞胗、雞肝、滷牛肉、牛蹄筋、肘子等,色澤紅亮,噴香誘人!還有這家爛瓦罐劉家豬蹄坊,他家始建於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西安特色的名小吃之一。
  • 品類戰爭|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據《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佔據第一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所以,在國內的餐飲業,尤其是以雞肉為主的品牌,最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