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吃有來頭,春熙路的齊樂鍋盔比不上,綿陽的米粉鍋盔它看不上

2020-12-27 小魚兒教你做菜

這小吃有來頭,春熙路的齊樂鍋盔比不上它,綿陽的米粉鍋盔它看不上

以前成都春熙路有一種鍋盔叫作「齊樂鍋盔」,「齊樂」二字還是繁體,在離68路終點站不遠的地方,是齊樂鍋盔的小攤車,現在這種小巧但五臟俱全的小攤車,在城市商圈的外圍地帶比比皆是,是一種更為高級、規範化的地攤文化。

齊樂鍋盔的皮就是白麵餅,稍微把兩面煎黃了,也沒什麼香味,主要還是裡面包的各種川菜,比如涼拌豬耳片、夫妻肺片、滷肉、涼拌三絲的,但凡是能做成涼菜打包帶走的,它都能給你包進去,不僅包進了本地人的胃口,還圈了外地人的粉。可是這並不能稱得上是成都最地道的鍋盔,齊樂鍋盔是成都小吃商業化的典型,但論行道和歷史,當屬「軍屯鍋盔」。

這軍屯鍋盔是成都彭縣的傳統小吃,現在叫彭州了,還是歸成都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南邊連著新都、郫都,什麼泡菜工業園區、食品生產廠,都在那一片;西邊是都江堰,好吃好耍還有青城山避暑;北邊即使汶川、茂縣,在汶川地震後重建起來的新城。彭州因為也處在龍門山地震帶上,當初也是受災區。

小編在小的時候有幸去參觀了重建後的彭州,看到了很多災後的遺留建築,比如彭州白鹿鎮的』最牛教學樓」,因為在地震中屹立不倒而上了新聞;還有彭州的風景旅遊景點「小魚洞大橋」,震後已經倒塌成「W」型了,後來作為地震遺址供人們參觀。當時也有站上去看,而不遠處就是新修的小魚洞大橋,是由當時福建援川人員修建的。

新修的小魚洞大橋

軍屯鍋盔的名字由來呢,是彭州有個軍屯鎮,這裡有會做餅的師傅,用豬油、發酵後的麵團和各種香辛料油炸烘焙而成的油酥餅。還有種說法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部隊在這裡行軍駐紮,也就是「軍屯」一詞的含義了,它作為一種行軍時吃的軍糧,便得名「軍屯鍋盔」了。

軍屯鍋盔,先把刷上醬料包上肉餡的麵餅用油煎至兩面金黃,然後再放進烤爐或者烤箱烤成酥的掉渣的「千層餅」,就大功告成了。有的成都人喜歡就著肥腸粉、酸辣粉一起食用,甚至把鍋盔浸在麵湯裡,泡得軟潤軟潤的,再配上一碗豆漿,只能用「巴適得板」來形容了。

南充人也喜歡在米粉油湯裡泡脆皮鍋盔食用,但裡面沒有餡料,米粉店的人把炸好的鍋盔放在大竹筲箕裡(四川話叫「燒雞」的一種竹編容器),碼得整整齊齊。食客要的話,廚師就用夾子夾一塊放在米粉上面,食客吃的時候往下一泡,不一會就變成軟鍋盔了,不得不說四川人真的對吃很講究。

在這裡小編介紹了三種成都的特色鍋盔,你還吃過哪些鍋盔呢?

相關焦點

  • 鹹陽小吃「鍋盔牙子」,餅酥脆肉鮮香,還被列入「非遺」名錄
    鍋盔牙子,是陝西鹹陽的特色美食,外表看起來,和肉夾饃有異曲同工之處,實際則不然。鹹陽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其中,有一種名為「鍋盔牙子」的小吃,不得不說一說。
  • 鍋盔中的「明星」!成都老字號特色小吃,「排隊王」
    成都超火爆的特色鍋盔,堪稱「排隊王」!老闆真名嚴映花,顧客們親切地稱其為「嚴太婆」!在成都這座旅遊城市裡,嚴太婆的鍋盔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美食名片」之一!多次上榜《成都地道美食》、《成都特色小吃排行榜》,同時也被多家網絡媒體報導。一時間全城皆知,顧客們之間的口碑相傳,也造就了今日的「排隊王」!
  • 天門的土鍋盔
    鍋盔幾乎全國都有,北方稱為草鞋燒餅。天門的鍋盔如果細分的話,有好幾個種類。除形似草鞋的土鍋盔外還有腰子鍋盔、酥鍋盔、衝擔鍋盔、五香鍋盔、豬油鍋盔、切鍋盔等等,名目繁多,特色各異。而歷史最為悠久,最合家鄉人口味,最具天門特色,最原生態的是土鍋盔。可以說土鍋盔是鍋盔的始祖,其他五花八門的品種都是土鍋盔衍生出來的。土鍋盔「土」在哪裡?一是它不僅像草鞋,更像一隻腳。
  • 中心醫院旁邊藏了兩條美食街,都是老綿陽人的回憶!
    不過自從上次來這裡吃了牛肉之後,我決定正式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秘密基地」,嗯.當然不是清真寺。從這個清真寺修建起後,后街的清真餐廳慢慢多了起來。要說這一帶是「清真餐廳」的天下,沒人敢否認。前兩年這門口還有個賣饢餅、羊肉串的攤,後來為了維護城市形象,那家人就沒再開了。但是,他家的羊肉串卻一直留在了綿陽人的心裡。
  • 休閒小吃市場爆發,鍋盔豬蹄滷味後又一特色品類走紅!
    近兩年,得益於全社會的消費升級,小吃市場迎來了高光時刻。其中,方便快捷、高頻剛需、性價比高的休閒小吃更是蓬勃發展,滷味、鍋盔、豬蹄、炸串等爆品頻出,深受消費者喜愛。
  • 公安電視臺主持人鄉土散文系列之《難捨鍋盔香》
    再來說說公安的鍋盔。鍋盔的外形既像傳統的燒餅,也像新疆的饢,但其實它和兩者都不一樣,它的內容更為豐富。主料都是發酵揉好的麵團,揪成相等大小的面劑子,再包上拌好的豬肉蒜苗餡,或者牛肉胡蘿蔔餡,愛吃甜食的可以包純白糖。
  • 21天健康挑戰第10天 | 黑芝麻全麥鍋盔饃
    焦香焦香的熱鍋盔哎~~~今日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
  • 鍋盔這麼做,太好吃了!把秘方告訴你,快試試吧
    鍋蓋一般大小的鍋盔讓現場的所有人目瞪口呆。姜波老師講述了鍋盔的最早的來歷,商朝太師聞仲討伐北海,因中原距離北海太遠,將士們的吃飯成了大問題,聞仲靈機一動,令廚師做出碩大的麵餅充當戰士們的口糧,平時背在身後,餓了的時候就取一塊使用,等到戰時,碩大的鍋盔還能當盾牌使用,
  • 「果氏之國」,四川南充特色美食小吃
    每一個清晨,喚醒南充人的不是工作,而是那碗麻辣鮮香的南充米粉,筋道無比的粉條,刺激你的味蕾,吃一碗米粉,整天都神清氣爽。作為南充人的早餐必選項,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米粉館子。方鍋盔是南充蓬安縣特色,常見的軍屯鍋盔、紅糖鍋盔都是圓的,南充的鍋盔是方的。皮皮烤得金黃酥脆,帶著香甜。鍋盔裡面還要罐上涼拌的川北涼粉,脹得鼓鼓的,吃到後面鍋盔的皮皮也會吸收涼粉的味道。川北醪糟,醪糟最常出現在南充人的飯桌上,客人來時,摻少量井水煮沸了,磕上一兩個雞蛋再從酒罈中撈出幾勺久釀的醪糟。
  • 有愛!「鍋盔妹妹」一半自費一半眾籌,讓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免費吃
    她將籌集「愛心餐費」的事,寫在了一塊黑板上,不過,一個月了,餐費才使用過一次:一對老年殘疾人夫婦點了鍋盔和油幹,用掉4.5元。「希望更多有需求的人能夠來我們店裡。」張豔說。  10月12日,玉林橫街小巷內一家鍋盔麵館的老闆張豔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終於有人知道了。」
  • 嗦無錫這10家店的米粉,根本停不下來!(內有福利)
    文末有福利米粉是早在2000年前的先秦就出現的美食,從古至今絕對是通吃南北的傳統主食,老少皆宜,一碗熱乎乎的粉端到面前,一整天的味覺就打開了。那麼本期周末君就給粉絲寶寶們找到了!無錫這10家元氣粉店,讓你天涼嗦個爽!
  • 饢、饃、鍋盔!別以為換個馬甲我大餅就不認識你了
    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它有N個馬甲:饢、大餅、燒餅、鍋盔、鮮花餅、老婆餅……從烹調方式和搭配看,它還有N種吃法:烤著吃、炸著吃、烙著吃、先炸再烤、煎著吃、甚至可以夾著一切吃……無論甜鹹、無論薄厚、無論葷素,也無論你想配著湯還是就著茶吃餅,都能被滿足!
  • 成都大叔在武漢賣鍋盔28年,從4毛漲到了6元1個,每年還休息3個月
    大家都知道四川除了川菜和火鍋之外,還有軍屯鍋盔也很出名,這道特色美食出自四川成都彭州,最傳統的味道就是牛肉鍋盔,如今演變成了十幾個品種,在海內外都比較出名,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都能吃到美味的鍋盔。而有一位成都大叔卻帶著鍋盔來到了武漢,在武漢一賣就是28年,這家塗記油酥餅你聽說過嗎?
  • 今天做了梅乾菜鍋盔,搭配牛奶雞蛋,孩子的早餐輕鬆搞定
    哪怕只有一個人吃飯,也要做到精緻得體,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是對生活的一種品味和追求,用心去過好生活,把愛與美食刻在靈魂裡,這世上,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請善待那個為你做飯的人帶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總是會買到鍋盔吃,鍋盔其實就是一種大餅,裡面夾了各種餡料吃,特別好吃,我們最喜歡買梅乾菜肉餡的
  • 中國特色小吃,各大地區小吃選項!
    歡迎廣大吃友,補充你們所知道的當地特色小吃哦!上海: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嗄巴菜、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五香驢肉 太原:栲栳、刀削麵、揪片 西安: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
  • 河南一縣,古稱裕州,是中華曾氏祖根地,博望鍋盔是著名小吃
    如今博望鎮當地有張騫路、張騫橋、張騫祠等。此地還是三國時期隱居南陽臥龍崗的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古戰場。其他遺蹟有劉備的觀戰臺,夏侯惇屯兵時修建的城樓,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處的梅林鋪,唐代大將尉遲敬德監工修建的三孔拱橋-敬德橋等。方城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是南陽的北大門。方城古稱裕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
  • 綿陽人美好的一天,是從清晨SUO的第一口米粉開始的
  • 肥腸、米粉、冷沾沾......這裡美食數不清,吃過忘不了!
    綿陽可謂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還有數不清的美食:江油肥腸、綿陽米粉、梓潼酥餅、冷沾沾、梓潼片粉、席涼粉、鍋盔.說起都要流口水了。雖然綿陽的美食有很多,但能被冠以「綿陽」二字的,也就只有米粉了,不管是米飯黨還是麵食黨,都難以抵擋它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