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周美人,活到了九十三歲,為何如此高壽?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由於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宋仁宗趙禎和他的後宮女人們被觀眾們深扒。從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仁宗趙禎的多位嬪妃其實是他的養女。曹皇后、張貴妃、董淑妃的多位養女都曾被仁宗趙禎納為妃嬪。

在當時的仁宗朝,後宮嬪妃盛行收養宮女。嬪妃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她們善心大發,而是她們爭寵的一種手段。

這些后妃們挑選眉清目秀的女孩撫養,待到這些小美人胚子長成時,她們就會把養女獻給仁宗趙禎,以此討好皇帝,藉以提高或鞏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

就連一向不善爭寵的曹皇后也收養了幾位美女獻給了仁宗趙禎。

其中,曹皇后的養女範觀音得到了仁宗的恩寵。這自然令仁宗的寵妃張貴妃妒火中燒。於是,張貴妃決定將範觀音從仁宗身邊趕走。

當時正值天下大旱,仁宗正為旱災而焦慮。這時,張貴妃的養母賈氏勾結宰相賈昌朝,授意賈昌朝向仁宗進言,外放一批宮女以顯示皇帝祈雨的誠心。

張貴妃因此還裝模作樣地起到了表率作用,帶頭將自己的養女外放出宮。

仁宗趙禎和範觀音還在熱乎勁上,自然捨不得將她也請出宮外。

但張貴妃又添油加醋地進言,只有將身邊親近的宮女外放出宮,才能感動上天降雨。

這時,仁宗趙禎才不舍地將範觀音送出宮外,張貴妃外逐範觀音的意圖終於如願以償。在這場宮鬥中,張貴妃挫敗曹皇后,又佔據了上風。

為了鞏固自己的盛寵,後來張貴妃又將自己的另一名養女周氏獻給了仁宗趙禎。

這位周氏出自開封的貧寒之家,為了討生活,四歲的時候就隨姑姑進入了宮中。

仁宗趙禎的第一位皇后,是劉太后為他指定的郭皇后,可趙禎並不中意。在劉太后死後,仁宗趙禎便藉口郭皇后無子打發她做了女道士。

趙禎的第二位皇后是大臣們為他選立的曹皇后。曹後因沒什麼姿色,又遭趙禎冷落。

這時,最得仁宗寵幸的是年輕貌美、嘴巴又會說的張妃。

話說宮女周氏聰明伶俐,出落得也非常標緻,成為張妃的侍女。這時張妃就把周氏收養為女,以期來日獻給仁宗,以保盛寵不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周氏比養母張妃還大兩歲。但在爭寵面前,什麼年齡、輩分,這都不是事。

仁宗愛屋及烏。在張妃將周氏獻給仁宗後,周氏馬上被封為安定郡君,成為仁宗的低級嬪妃。

雖然品階較低,但周氏是非常得仁宗之寵的。

在張貴妃於1054年病逝後,仁宗後宮最受寵幸的十位嬪妃,號稱「十閣」,這其中就包括周氏,還有張貴妃的妹妹張氏。

周氏在侍寢仁宗後,很快生下兩位公主,這也可以看出,她是很受仁宗寵幸的。

1047年,周氏生下一女,這是仁宗的第十個女兒。

雖然一直沒有生下兒子,但年屆不惑的仁宗還是很高興。

周氏母憑女貴,很快由安定郡君晉位美人。她生下的十公主也在次年被封為慶壽公主。

在周氏生下了十二公主寶壽公主後,再一次獲得晉封,晉位為婕妤。

仁宗趙禎於嘉祐八年(1063年)駕崩。在仁宗駕崩之前,周氏又被晉封為婉容。

周氏生育的慶壽公主於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下嫁於錢惟演的孫子錢景臻;寶壽公主於神宗元豐五年(1083年)嫁與開州團練使郭獻卿。

此後,周氏又被神宗晉封為賢妃。

周氏非常高壽,一直活到了徽宗朝,直到九十三歲離世。

在醫療條件並不好的古代,周氏何以如此高壽?

首先,在仁宗的後宮裡,雖然嬪妃們明爭暗鬥,機關算盡,但在這方面,周氏省去了許多煩惱。

在張貴妃在世的時候,張貴妃寵冠後宮。作為張貴妃的人,周氏大樹底好乘涼,自然在後宮不會被期凌。因此,周氏在後宮不用費盡心機,爭風吃醋。她的小日子應該是很舒心的。

張貴妃死後,周氏依然聖寵不減。仁宗子女稀少,而周氏生下的兩女都倖存成人。周氏母憑女貴,自然深得聖心。

再者,周氏起居規律,衣食儉樸。在仁宗死後,周氏獨居異室,終日素食禮佛,誦頌經書,四十年如一日。

正是這種不求名利,心如止水的生活,給予了周氏寵辱不驚的寧靜,使這位老人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成為歷史上少有的高壽后妃。

相關焦點

  • 宋仁宗的周美人活到了九十三歲,她為何如此高壽?
    宋仁宗後宮嬪妃眾多,得寵的也不少,但是大多活在爾虞我詐之中,老人不斷離去,新人接踵而至。然而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後宮之中,有這樣一位嬪妃,她平淡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而且活到了九十三歲的高齡,她就是宋仁宗的周美人。
  • 宋仁宗十七個孩子,只四個女兒活下來,結局如何呢?
    電視劇《清平樂》已經播完了,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宋仁宗趙禎這一生的時光。歷史上宋仁宗一共有16個孩子,三個兒子,十三個女兒,可僅僅只有四個公主平安長大。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公主的生平。第一位公主就是周國陳國大長公主,後改封莊孝明懿大長公主。也就是這部劇中的趙徽柔。
  • 宋仁宗美人傳之周貴妃:張妼晗的養女,出身十閣,官家最高壽妃子
    01,貴妃張妼晗的養女昭淑貴妃周氏,生卒不詳,是宋仁宗趙禎的後宮諸美之一,也是官家禎後宮最長壽的妃子,活了93歲,就連周貴妃給官家禎生育的兩個女兒,也都遺傳了她的長壽基因,健康的活到成年,其中十皇女慶壽活了86歲,到南宋高宗時期才去世。
  • 人活到多少歲算「高壽」?醫生:牢記5點或能「長命百歲」
    祝福老年人的時候,我們是真心希望他們健康長壽的,但是活到多少歲才算高壽呢?真的是要「長命百歲」嗎? 無論是對於有沒有慢性疾病基礎的老年人,根據我國長壽年齡的標準,活到77歲就已經很好了,已經達到了預期長壽的年齡。
  • 同治帝為何19歲便早早駕崩?他荒淫如此、縱慾過度,19歲已算高壽
    同治皇帝為何19歲便早早駕崩?
  • 靖康之恥唯一沒被金兵擄走的公主,歷經七代皇帝,最終活到86歲
    但是在宋代,卻有一位公主,一生平淡毫無作為,但又以高壽善終,歷經七朝,活到86歲。嘉祐四年五月戊午日的東京潛龍宮,宋仁宗的第十個女兒——魯國公主出生。魯國公主原封慶壽公主,這樣的封號,似乎從故事的一開局就奠定了她無災無難而長壽的一生。《宋史》中記載:「秦,魯國賢穆明懿大長公主,仁宗皇帝第十女也。母曰周貴妃。嘉祐五年,封慶壽,進惠國,治平四年,進許國大長公主。
  • 《清平樂》:曹皇后德才兼備,如此優秀,為何得不到宋仁宗的寵愛
    最近,由王凱、江疏影領銜主演的熱播古裝劇《清平樂》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和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二個人雖是夫妻關係,然而,在平日裡,他們卻是相敬如賓,時而像知己,時而如君臣,兩人的感情戲讓人看得非常揪心。和終生受到宋真宗寵愛的劉皇后相比,和宋仁宗相伴30年,德才兼備的曹皇后為何得不到宋仁宗的寵愛,甚至差點被廢掉皇后呢?
  • 古代最長壽的貴妃,從不爭寵,卻有一個習慣保持40年,最終活到93歲
    以前古代的人們都普遍很短命,他們的壽命都比現代的人短,我們現代人隨隨便便活個六七十歲的,在古代的時候就算是很長壽了。古代中的人很短命,古代後宮女人更短命,都是很少能夠活得長久,大概是因為她們整天在後宮中算計來算計去的,把壽命都給算計短了吧。
  • 曹丕壽命短只活了40歲,你看他幹了什麼事情?已經算是高壽了
    烈士暮年的曹操在南徵的路上,遭遇了一場敗仗,讓他失去了統一江山的機會,不過即便如此,曹操足以稱得上是一代梟雄。 世人都知道,曹操一直自稱為漢臣,到死都沒篡位自立,按照嚴格意義來說,曹操不是三國歷史的人,他是東漢末年的人。但是曹操如果缺席三國的話,那將是非常遺憾的,所以後人把東漢末年的那段歷史,從狹義面上也稱為三國。
  • 徽柔公主的妹妹,經歷7位皇帝,躲過「靖康之恥」活到南宋
    劇中的徽柔是福康公主,歷史上的她卻只活了短短的32年,其同母弟甚至未能長大成人。相比於福康公主的英年早逝,仁宗的另一個女兒慶壽公主卻歷經7位皇帝,一直活到了南宋。慶壽公主是宋仁宗的第十個女兒,其生母是昭淑貴妃周氏,為仁宗37歲時所得。和劇情中的重要角色福康公主徽柔不同,慶壽公主獲得的關注度幾乎可以忽略,而史書上對這位長壽公主的記載也同樣不多。
  • 八賢王為何說宋仁宗生母是被毒殺?
    八賢王為何說宋仁宗生母是被毒殺?  明道二年三月,執掌天下十二年的皇太后劉娥駕崩。二十五歲的宋仁宗終於登上了前臺,開始了親政三十年的生涯。  宋仁宗早在七八歲時,就頗有老成氣象。稱帝多年,雖然沒有獨立處置政務,但耳濡目染之下,早就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君王。他親政後的第一次亮相,就顯出非常高明的手腕。
  • 曹丕為何僅40歲就駕崩了?專家:你看他都幹了啥,能活40已屬高壽
    可這樣一個以魏代漢、建立魏國的帝王卻只在位六年,年終40歲就駕崩了(187年—226年),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縱觀魏文帝這一生,不少專家表示,你看他都幹了啥,能活40歲已經算是高壽了。由此可見,在曹丕在位的六年裡,和美女相伴絕對是他重要的一環,而每天都如此沉迷美色,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對身體自然也有一定的損害,再加上曹丕從小就體弱多病,體質不好,且新朝建立,曹丕還要治理王朝,如此重壓之下,自然不會長壽,讓這位魏文帝只活到四十便英年早逝。
  • 論當皇帝的職業操守,宋仁宗,最高分,乾隆、唐太宗都比不上
    這句話用來形容宋仁宗最合適不過了,宋仁宗,享年53歲,對於古人來說,特別是宋朝皇帝,還是個極為好色的宋仁宗來說,已經是高壽了,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史書上對宋仁宗的讚美溢於言表,諡號「仁」,也許就是最好的蓋棺定論。連乾隆皇帝,也說,平生最佩服的三個皇帝,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那麼,宋仁宗到底是怎樣的皇帝呢,他到底做到了哪些事,讓世人後人對其評價如此高?
  • 曹丕不到40歲就去世了,身為曹魏的皇帝為何如此短命?
    曹丕只活40歲不到就去世了。這樣看來曹丕的40歲也不算很短哈,就連秦始皇也不過是活到50歲的樣子。,像曹丕這一輩沒吃過多少苦,怎麼就不能多活幾年呢?要想知道曹丕為何如此短命,看看他平時幹的事情就知道了,說說曹丕的私生活,這一點有點像曹操,對於女人不挑不撿,別人的老婆也能搶來寵愛如初,還有曹操在世時的妃子他也會多加照顧,後宮的女人很多,而且每個都照顧到,不僅如此,每年後宮還要添新女子,這得讓他耗費多少精力啊,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
  • 趙曙是宋仁宗侄子,為何能繼位,難道是替父親圓夢?
    宋仁宗一生育有十三個女兒,三個兒子,那為何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呢?我們先從他父親宋真宗說起。 公元1003年,宋真宗趙恆的兒子趙祐早夭,這事引起了朝廷內外的恐慌,因為宋真宗沒有別的兒子了,這皇位得有人繼承啊!於是他的侄子,也就是八歲的趙允讓被當作備胎接到了宮中。但宋真宗一直沒放棄生兒子。
  • 福康公主如此討厭駙馬李瑋,宋仁宗為何還支持這門親事?結局可憐
    宋仁宗也是個苦命人,他的生母並不是太后劉娥,而是李宸妃。在李宸妃活著的時候,宋仁宗始終沒有跟她相認,因此宋仁宗對老李家是充滿愧疚的。為了回饋自己母親的娘家,也為了在朝中提拔自己的親戚,宋仁宗便將福康公主嫁給了李宸妃的侄兒李瑋。李瑋生性耿直,是個呆呆的男人,所以壓根就不懂得怎麼哄老婆。
  • 史書評價仁宗七妃:苗娘子貌美,張貴妃聰明,最長壽的她活了93歲
    《清平樂》改編自小說《孤城閉》,主要講述了北宋時期,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皇帝。 很多人好奇,歷史上宋仁宗的后妃們,真的都如電視劇中所描述的那樣嗎?
  • 一代仁君宋仁宗趙禎,縱有三宮六院也沒有子嗣繼承皇位,為什麼?
    無可奈何之下,宋仁宗只好在晚年被迫收養宗室子弟趙宗實(宋太宗的第四個兒子趙元份的孫子,後改名趙曙)為繼子,也就是後來的宋英宗。宋仁宗親生的子嗣其實也算不少,為何沒能存活下來?後人的猜測大概有兩種原因。第一:母體年輕論宋仁宗雖然名聲很好,但在歷史上也算是比較好色的皇帝之一,後宮嬪妃眾多,當然,這也和他一直沒有子嗣有關,他一直到二十七歲才生出長子趙昉,在古代,二十七歲才生子,還是迫切需要繼承人的皇帝,就算不好色的皇帝,大臣們也絕對會鼓勵他好色。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嬪妃眾多,在位42年,為何無兒繼位
    說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尤其是宋仁宗朝代。只是,縱是為朝代作出偉大貢獻,縱是耀眼明君,宋仁宗終是含憾而逝,因為沒有親生兒子繼承他的盛世皇朝。宋仁宗一生仁慈淳厚,博大寬廣,絕非酒色帝皇,但畢竟也是一國之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少不了的,更何況他有青梅竹馬的苗貴妃,又愛又寵的張貴妃(死後追封為溫成皇后),賢良淑德的曹皇后,還有各款才人,美人,昭儀……後宮陣容如此強大,怎就落得晚年被大臣逼迫過繼其他王爺兒子為皇子,繼承自己的大宋江山?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何宋仁宗會無兒繼承皇位。
  • 呂夷簡罷相後,留下一個將近400歲的老年男子天團,害苦了宋仁宗
    呂夷簡埋坑,宋仁宗遭罪呂夷簡當首相的時候,次相是李迪,兩個人互相看不對眼,處處擎肘,於是找了個機會讓老上級王曾上位,代替了李迪的次相位置。這個王曾可不是一般人,聰敏異常,參加科舉時在發解試、省試、殿試中皆名列第一,是「大三元」頭銜獲得者,有宋以來也不過區區五六人能獲得如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