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人們對於無法解釋的事情總會用神話來賦予其美好的含義,人們相信來世,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前世的記憶的時候,便有了孟婆端著孟婆湯站在奈何橋的情景,那麼,這位孟婆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她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呢?
孟婆最早的記載是在《山海經》中,在這一種說法中,孟婆的身份是堯的女兒,後來嫁給了舜,身為帝王的女兒和妻子,受到人們的讚賞也不足為奇,《山海經》中記載孟婆死後變成了九江一帶的風神。只是後來便在人口相傳中傳頌為了守橋的神明。
關於這其中的緣由,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說,在混沌初開的時期,分為天地人三界,而陰曹地府為代表的地界,便是掌管著人們死後的靈魂,而在天界,當著小官的孟婆,發現人間太多的愛恨情仇,即便是死後轉世投胎也不肯放下,生前的執念太深,難以忘懷,以至於來生過得也不自在。孟婆便在人們投胎的路上的奈何喬邊,支起了一口大鍋,熬製起了孟婆湯,使得人們能夠忘記前世的恩恩怨怨,過好自己的來生。
在民間還流傳著第二種說法,或許是因為姓氏的相同,相傳孟姜女便是孟婆,而孟姜女就是那個哭長城的。傳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看到長城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體。她的愛情是悲劇的,自己在心中也難以得到釋懷,便熬製了能夠消除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被孟姜女的愛情所感動,便免去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孟婆在奈何橋邊熬製孟婆湯,讓來投胎來世的人忘卻前世的苦。這種說法在元代比較流行,但是知道清朝的時候才被人寫進了書中,在民間的得到了廣為的流傳。
還有一種說法是,孟婆出生在西漢時期,從小就飽讀著詩書,長大後卻誦經念佛,勸說人們過好來世,不要被前世的煩惱所困擾。她一直修行,直達80歲的時候,依舊沒有成婚,進入深山老林中進行修行,消失在世人之間。
而孟婆熬製的孟婆湯十分神奇的藥效,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人們對於孟婆湯的原材料有過許許多多的猜測,而這孟婆親手熬製的孟婆湯的原材料也很簡單,僅僅就是一碗奈何橋下的河水、兩顆忘憂草和三朵玫瑰。
其實,無論孟婆的傳說是真是假,對於人們來講都是一種美好的祝願,是人們期望能夠獲得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前世恩怨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