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邊緣人 愛德華·諾頓

2021-02-21 鳥人與魚



愛德華·諾頓

Edward Harrison Norton

美國演員


愛德華·諾頓智慧、英俊、成熟、有膽識、有見地、才華橫溢並且魅力非凡。儘管具有一切成為一線明星的素質,但愛德華-諾頓還是成了好萊塢的異類,因為他太聰明、控制欲強,並且有那麼點難相處。他不是沒有嘗試過商業大片,可無論是2002年的《紅龍》還是2003年的《偷天換日》,不但拍片過程稱不上愉快,上映後的效果也不怎麼令人滿意。諾頓還是那種總是閒不住的人。《美國X檔案》的導演託尼·凱耶當年就因為諾頓在片場意見太多,還試圖在不告知導演的情況下自己剪片,屢屢公開向他開炮。這一代演員中,很少有人能在鏡頭前像他那樣自信、投入,表現出強烈的確定性,仿佛有他在的每一分鐘,大銀幕都在灼燒。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是真正配得上「變色龍」美譽的演員,無論遇到什麼角色,他都能徹底令「自我」隱形,真正化身為那個角色。最好的例證是1996年那部讓他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一級恐懼》—片中的他,在馴良柔弱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個狂躁、懾人的精神病患者。這種天賦,讓他即使在與《大買賣》中合作過的前輩羅伯特·德尼羅、馬龍·白蘭度等「飆戲」時,也並不遜色。說是傲氣也好、脾氣也好,他身上就是有那麼一種懾人的特質,一旦他站在鏡頭前,沒人敢動他一根毫毛。說起諾頓在表演方面最突出的特長,不得不提的是他對內心「分裂」的角色的出色把握。這一點見諸《一級恐懼》、《美國X檔案》、《性書大亨》,更在《搏擊俱樂部》中發揚光大—片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角色成了諾頓飾演的小白領為了對抗生活的空虛而幻想出來的理想自我。在《無敵浩克》中,諾頓再度施展他的「分裂」天賦—從這個意義上講,無所不能的「綠巨人」恰恰是布魯斯·班納的理想自我,是他的「布拉德·皮特」。


愛德華·諾頓被公認為演技派,同時成為好萊塢最擅長另類角色的演員之一。不過愛德華·諾頓扮演的另類角色性格卻並不單一,從沉溺於酒精的小職員到患上失眠症的精神分裂者,從看破紅塵的幫派分子到處心積慮的大盜,每個另類角色都呈現出不一樣的性格特徵。他與包括大衛·芬奇、斯派克·李、伍迪·艾倫等在內的導演都有過合作。另外,愛德華·諾頓在2000年還找來另類喜劇明星本·斯帝勒,自導自演了一部喜劇電影《信守諾言》,展示了其在導演方面的才華。


對於影迷而言,愛德華·諾頓這個名字是英俊與演技的代名詞,他在《美國X檔案》、《25小時》中奉獻過獨挑大梁的精湛表演,他在《大買賣》、《紅龍》中與老牌影帝飈戲,他也在《賭王之王》、《搏擊俱樂部》裡與帥哥交手,他還在《無敵浩克》中詮釋過孤獨的英雄,甚至誰又能想到《天國王朝》中自始至終戴著面具未曾露真容的耶路撒冷國王也正是他--愛德華·諾頓。 


銀幕下,他是真正的富二代,坐擁家族企業和耶魯學歷,卻離開安樂窩走進好萊塢的花花世界;他用一部電影就站穩腳跟,多年來獲得無數影迷熱捧,卻 又寵辱不驚甚至淡出視線,專心搞他的公益事業。要給愛德華·諾頓貼上一個標籤實在太過困難,他很文藝,但又很主流,他很親和,但又很頑固,他是會跟製片方 吵架的完美主義者,他也是在聯合國大會上慷慨陳詞的慈善家。愛德華·諾頓就像一個精緻而複雜的立體雕塑,你以為你很了解他,但是看到的可能僅僅是一個側面而已。




1969年8月18日,愛德華•諾頓出生在於美國馬 裡蘭州哥倫比亞,全名愛德華•哈裡森•諾頓。他的父親愛德華•莫爾•諾頓(Edward Mower Norton, Jr.)是一位環保律師和亞洲環保法律事務的倡導者,同時也是卡特政府的前聯邦檢察官。諾頓家族的傳統是長子名都叫愛德華,諾頓還有一個弟弟詹姆斯·諾頓 和一個妹妹莫莉·諾頓。  

諾頓的母親莉迪亞•羅賓遜是教授莎士比亞文學的教師,他的外祖父也來頭不小,老爺子叫做詹姆 士•勞斯,他是勞斯公司的創立者,還參與了哥倫比亞的城市建設,設計了包括巴爾的摩內港、諾福克的水邊節日市場、波士頓的昆西市場等項目,之後和諾頓的繼 外祖母帕蒂•勞斯共同創建了一家大規模公司。在1997年,諾頓的母親不幸死於腦癌,雖然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媽媽,但是家境殷實的諾頓一直在細心呵護下長大。

1981年到1985年,青少年時期的諾頓和弟弟年年參與位於新罕布夏州紐芬湖畔希伯倫鎮的帕斯昆尼成長營活動,並於1984年贏得活動獎盃。

1987年在哥倫比亞的高中畢業後就讀耶魯大學歷史系,業餘時間還參加戲劇課和日語課,期間擔任划船隊劃手。

1991年,諾頓畢業取得歷史學士學位後就到外祖父位日本大阪的分公司擔任顧問。


1996年,諾頓在其第一部電影《一級恐懼》中飾演輔祭一角,並因此獲得第6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和第5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

之後,愛德華陸續在米洛斯·福爾曼的《性書大亨》、伍迪·艾倫的《人人都說我愛你》出演,但都是配角。

1998年的《美國X檔案》則是他第一次擔任主演的作品,諾頓飾演一個極端的種族主義份子,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1998年12月,他在Courtney Love的樂隊Hole的洛杉基短期演出中彈奏吉他。為了展開戲劇生涯,諾頓遷往紐約市,並開始在外百老匯劇院中演出。

1999年,愛德華與布拉德·皮特合作主演了《搏擊俱樂部》,片中兩人分飾一角——一個陷入中年危機而人格分裂的男人。

2000年,他自導自演喜劇片《男人愛美神》。

《男 人愛美神》故事並不複雜,情節也輕鬆浪漫。講的是一對從小玩到大的好基友,愛上了同一位美女之後出現的問題。但與一般三角戀不同的是,這段感情糾葛與宗教 有關。兩個男人,一個誓要獻身於主,一個嚴格遵守猶太教教義,行為保守。不過哪種宗教都不會倡導三人行的關係,面對兩個自己最愛的人,諾頓飾演的布萊恩在 關鍵時刻發揚「化小愛為大愛」的精神,促成了好友的一段姻緣。電影表達的觀點是:如果非要信仰點什麼,不如信仰愛情吧。

《保持信仰》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諾頓飾演的天主教神父角色布萊恩·芬,其實都相當平庸。之所以提這部電影,是因為這是諾頓第一部導演作品。在片中諾頓頂著一頭黃毛,頭髮梳得相當整齊,與本·斯蒂勒飾演的猶太教忠實信徒一起喜歡上一個女孩子。然後整個故事就圍繞在選擇宗教還是愛情這個話題上展開,比較輕鬆無養分的喜劇咯。

2005年拍攝《流入山谷》時,諾頓當上了製片人,並化名愛德華·哈裡森擔任該片的剪輯師。

2006年,愛德華·諾頓主演兼製片的《流入深谷》更入圍坎城電影節。6月29日,愛德華·諾頓作為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嘉賓到上海。8月18日,由他主演的《魔術師》在美國上映。12月,愛德華·諾頓到北京為他主演的電影《面紗》做宣傳。

2008年8月,愛德華·諾頓主演的《無敵浩克》上映,他在片中飾演了綠巨人 。

2010年7月8日,聯合國任命愛德華·諾頓為聯合國的生物多樣性親善大使。愛德華·諾頓長期以來活躍於環境保護事業,包括參加紐約馬拉松,為馬賽馬拉野生保護基金會募款。另外,他也是慈善網站Crowdrise的成員之一。

2012年10月25日,愛德華·諾頓出演的《諜影重重4》在中國上映。

2014年2月,愛德華·諾頓確定執導《布魯克林孤兒》,這是諾頓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作品,同時他也擔任影片的主演。




(素材及圖片來自網絡,鳥人與魚整理編輯)



微博:@鳥人與魚 | 微信ID:nryy2012

轉載請事先獲得授權

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主流邊緣人 | 愛德華·諾頓
    說是傲氣也好、脾氣也好他身上就是有那麼一種懾人的特質一旦他站在鏡頭前,沒人敢動他一根毫毛說起諾頓在表演方面最突出的特長不得不提的是他對內心「分裂」的角色的出色把握愛德華·諾頓被公認為演技派同時成為好萊塢最擅長另類角色的演員之一不過愛德華·諾頓扮演的另類角色性格卻並不單一從沉溺於酒精的小職員到患上失眠症的精神分裂者從看破紅塵的幫派分子到處心積慮的大盜
  • 你愛他,因為他是愛德華·諾頓;你恨他,因為他是愛德華·諾頓
    我們被社會塑造成流水線上的someone,當出現一個離經叛道個性灑脫又本領過人的異端往往讓人又愛又恨。對於愛德華·諾頓,你要不從來沒聽說過,要不你不屑於他的傲慢不入主流,要不你就會狂熱地愛著他。據說看一個演員演技高低就是看他的眼神,當你凝視愛德華·諾頓的劇照時,你會驚訝於每一個角色的迥異眼神,絲毫沒有雷同。
  • 婁燁代表作品《推拿》:通向主流社會的邊緣人悲歌
    其主人公們在歷經一系列邊緣化的,甚至頗具反叛意味的成長事件後,最終將呼喚納入主流社會秩序,尋求通向現世安穩的傳統救贖。延續了第六代導演的題材偏好,《推拿》再次將鏡頭切近城市邊緣地帶,以象徵性的紀錄手法展現盲人群體的生存境況,講述其欲望及欲望實現的故事,最終對主流社會達成理想投射和潛在的政治隱射。
  • 人物 愛德華·諾頓:全球著名精分老王子
    最好的例證是1996年那部讓他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的《一級恐懼》—片中的他,在馴良柔弱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個狂躁、懾人的精神病患者。這種天賦,讓他即使在與《大買賣》中合作過的前輩羅伯特·德尼羅、馬龍·白蘭度等「飆戲」時,也並不遜色。說是傲氣也好、脾氣也好,他身上就是有那麼一種懾人的特質,一旦他站在鏡頭前,沒人敢動他一根毫毛。
  • 社群營銷,商業邊緣還是主流
    社群是網際網路時代商業的戰場,還是主流商業的武器,決定了社群商業是邊緣還是進入主流。社群用於打通三度空間,才能從小戰場走向大商業,只有做到關係讓渡,社群才能連通世界。一、社群是社交關係的放大社群的商業價值,取決於我們怎么正確認識和理解社群。社群是正常人的社交標配,是網際網路社會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並非商業所必需。
  • 愛德華·諾頓解釋,為何當初拒絕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2》
    愛德華·諾頓談自己為何拒絕加入《阿凡達2》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萊塢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導演和製作了許多好萊塢的超級大片。其中,《阿凡達》是他最著名的電影之一。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許多演員都有過合作,其中就包括愛德華·諾頓。
  • 電影 | 《一級恐懼》:愛德華·諾頓成名作,一個眼神就讓人無法錯過這部懸疑片!
    1997年愛德華·諾頓憑該片獲得第5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怎麼說呢,這是一部1996年的電影,為教堂少年這個角色試鏡時愛德華·諾頓表現得結結巴巴,卻正是這點使他獲得了這個角色。愛德華·諾頓從2100名為這個角色試鏡的人中脫穎而出,這2100人中還包括馬特·達蒙。威爾·惠頓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都拒絕了教堂男孩這個角色。
  • 「天才演員」愛德華·諾頓,「演技」就是他最鋒利的武器!
    起初,很多人都是奔著大帥哥布拉德·皮特去看的這部電影,結果卻被片中那個相貌平平,氣質軟糯的清秀男主給圈粉了。這個男主不是別人,正是被譽為「天才演員」的——愛德華·諾頓!諾頓的名氣肯定遠遠不及小李子、阿湯哥等國際巨星,但喜歡他的影迷都知道他的演技實力絕非那些所謂巨星的演員可比擬。事實上,諾頓能在帥哥雲集的好萊塢出頭,完全憑的就是他那過人的演技才華。
  • 愛德華·諾頓飾演的浩克,為何後來漫威換成馬克叔?原因在這!
    對此,當時的愛德華·諾頓所在公司,也是直接回懟漫威,表示漫威有失公允,是故意在抹黑愛德華·諾頓。那麼——究竟當年愛德華·諾頓和漫威之間在《無敵浩克》拍攝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顯然,對於一個完美主義的人來說,在負責了編劇的任務之後,愛德華·諾頓也是幾乎對電影的每一個細節苛刻到了一定程度,並且,很多時候對於這種來愛德華·諾頓自己的設定,都要「照聽照做」。乍一看,幾乎在整個《無敵浩克》的製作過程中愛德華·諾頓儼然就是導演的定位了。
  • 愛德華·諾頓生涯10大電影
    無數導演、製片方對他是又愛又恨,能用到他會給影片增色不少,但能經得起折騰的人並不多見。所以愛德華·諾頓的電影也並不常見。他沒拿過什麼獎項,票房成績卓爾不群,卻沒有人敢懷疑他在好萊塢的地位。諾頓能「橫行霸道」,不是因為什麼特殊背景,而是他一拿出來就能吹一輩子的優秀作品。
  • ...阿諾德·施瓦辛格|愛德華·諾頓|希裡安·墨菲|連姆·尼森
    但是總有些人與多數人不一樣,他們就像一瓶好酒,越久越醇,隨著年齡增長而沉澱,仿佛歲月拿走了青澀俊朗的容顏卻又留給他只有經歷時光才能獲得的從容成熟的魅力。43歲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維果·莫特森27歲和61歲的維果·莫特森詹姆斯·麥卡沃伊18歲和41歲的詹姆斯·麥卡沃伊希裡安·墨菲25歲和43歲的希裡安·墨菲麥斯·米克爾森37歲和54歲的麥斯·米克爾森麥可·法斯賓德24歲和43歲的麥可·法斯賓德愛德華·諾頓
  • 「邊緣人」
    然而,許多看起來不怎麼樣的邊緣人,恰恰最終顛覆了世界,比如許多人都很愛的賈伯斯…… 「邊緣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提出,指的是對所處的社會群體參與度不完全的人,在「內部人」看來,他們特立獨行,讓人難以捉摸,是在各個方面都脫離主流群體方式的人。他們難容於群體,故而容易惹來非議。
  • ...韋斯·安德森|蒂爾達·斯文頓|愛德華·諾頓|奧斯卡|比爾·默瑞...
    2012年《月升王國》,他又收穫了布魯斯·威利斯、愛德華·諾頓、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蒂爾達·斯文頓,這些人全部都甘願做配角。《布達佩斯大飯店》,有名號的演員的頭像可以佔滿整張海報,陣容堪稱「好萊塢春晚」。
  • 演技派中的「異類」:愛德華·諾頓
    你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在好萊塢諸多演技派演員中,沒人能取代愛德華.諾頓的地位。2.大買賣The Score(2001)導演: 弗蘭克·奧茲主演: 羅伯特·德尼羅 / 愛德華·諾頓 / 馬龍·白蘭度5.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2005)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主演: 奧蘭多·布魯姆 / 伊娃·格林 / 愛德華·諾頓
  • 你是這個社會的邊緣人嗎?
    邊緣化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說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說被主流所排斥,所不包容。也許怕人看不懂,這個詞條進一步解釋:通俗一點說,今天,在中國,像各類明星、企業家、白領階層……這類人群就是主流人群,與之相對應,如無業人員、低收入人群、貧窮農民……他們就處於社會邊緣,屬於邊緣人群。
  • 賞色 愛德華·諾頓
    由於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微信菌今天為大家推送一位又帥演技又好的演員——愛德華·諾頓。
  • 愛德華·諾頓(Edward Harrison Norton)最喜歡的五部電影
    愛德華·諾頓(Edward Harrison Norton):美國籍演員、電影導演與製片人
  • 好萊塢異類:愛德華·諾頓的5次精神分裂
    擅自剪輯導演作品、修改編劇劇本、拒絕宣傳影片、叫板派拉蒙、公開表明不喜歡商業作品、辭演「綠巨人」、跟歐巴馬喝茶,好萊塢最聰明的異類——愛德華·諾頓
  • 還記得迷人的愛德華·諾頓和他的「面紗」嗎
    導演:約翰·卡蘭主演:愛德華·諾頓/娜奧米·沃茨/託比·瓊斯/黃秋生/夏雨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 加拿大影片中愛德華·諾頓飾演的沃特無疑是讓眾多人最難忘的角色。開始是同情,他愛著的人不愛他,還背叛他,是正常人都無法忍受的,可是他卻忍了下來。有人說他過於冷靜,知道自己妻子出軌還能那麼理性的和妻子對話,實非常人所為。
  • 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邊緣人」
    然而弔詭的是,許多看起來不怎麼樣的邊緣人,恰恰最終顛覆了世界,比如你們都很愛的賈伯斯……「邊緣人」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提出,指的是對所處的社會群體參與度不完全的人,在「內部人」看來,他們特立獨行,讓人難以捉摸,邊緣人在各個方面都脫離主流社會群體方式的人。他們因為難容於世,故而生活往往容易惹來非議;因為少人理解,故而內心彷徨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