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異類:愛德華·諾頓的5次精神分裂

2021-02-09 巴塞電影


 

擅自剪輯導演作品、修改編劇劇本、拒絕宣傳影片、叫板派拉蒙、公開表明不喜歡商業作品、辭演「綠巨人」、跟歐巴馬喝茶,好萊塢最聰明的異類——愛德華·諾頓,今天已經47歲,從影20年,三獲奧斯卡提名。

 


豆瓣2015年最受關注男演員排行榜

 

近年來忙於慈善事業的他,依舊是影迷的摯愛,豆瓣2015年最受關注男演員排行榜第8名,跟一眾歐美勞模站在一起,毫無違和,雖然這位演員2015年根本沒作品。回顧諾頓的演藝生涯,「精分」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詞,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愛德華·諾頓的5次精分。

1996年,27歲的諾頓迎來了銀幕處女秀,以這個年紀作為起點徵戰好萊塢,似乎有點晚,但諾頓還是憑藉稚嫩的面龐和精湛的演技拿下了《一級恐懼》中的男孩角色,該角色的首位人選是當年已經聲名鵲起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27歲的愛德華·諾頓

看過《一級恐懼》的觀眾,都會稱讚初出茅廬的愛德華·諾頓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他身上所散發的光芒甚至讓人們忽視了——這部電影的主角其實是好萊塢巨星李察德·基爾。諾頓飾演的教堂男孩艾倫因謀殺主教而被捕入獄,基爾飾演的律師決定為其進行無罪辯護,卻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艾倫的犯罪動機和犯罪事實,這時艾倫的另一重人格「羅伊」在逼迫下浮出水面。最終法庭不得不終止審判,釋放艾倫。一切塵埃落定後,艾倫突然向律師說出了另一個真相,影片在疑惑與震驚中戛然而止。

 


諾頓的首次亮相,驚豔影壇。憑藉對角色非凡的駕馭能力,他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提名,以及人生中首座金球獎獎盃。這位在話劇舞臺上歷練三載的年輕演員為電影賦予了神奇的魅力,在雙重人格中的自如轉換並非諾頓演技中的精華,真正令人讚嘆的是他對每一重人格的細緻演繹。

艾倫聲音柔軟、有點輕微口吃、經常蜷縮著自己、眼神無辜、笑容溫暖,所以律師決心為這個罪名確鑿的嫌疑人進行無罪辯護,當諾頓轉換為羅伊時,他的力量、決斷、兇狠、睿智在不同場景下爆發。導演或許想展現一名律師的信仰危機,但整部電影的節奏完全仰仗了諾頓的演技,觀眾甚至不會代入律師視角去觀察整個事件,他們一心一意想要了解這個配角位置上的罪犯。影片結尾諾頓人格的精彩反轉,為電影創造了多重解讀的空間,這也是本片至今保有魅力的重要原因。

 

演完這個迷人的罪犯之後,諾頓在《性書大亨》中化身律師,為伍迪·哈裡森保駕護航;之後又被另一個伍迪選中,出演了伍迪·艾倫的喜劇片《人人說愛我》;緊接著和馬特·達蒙搭檔,在《賭王之王》中挑戰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賭徒。經過影壇歷練,1998年諾頓首次拿到了電影男主角,出演了《美國X檔案》。故事發生在美國種族歧視嚴重的年代,諾頓飾演的德瑞克因父親被黑人毒販射殺,而走上了種族仇恨的道路。光頭、肌肉、納粹紋身,諾頓在片中的造型十分驚人。

 


在殘忍殺害兩名黑人之後,諾頓的動作和表情處理的極為精彩,那帶著快感的可怕笑容至今令人不寒而慄。在獄中,德瑞克退出白人納粹團體,遭到報復,他甚至和一名話嘮黑人成為了朋友。出獄後,德瑞克試圖帶領家人逃離原來的生活,一直崇拜自己的弟弟卻發生了悲劇。

 


在演繹德瑞克這個複雜人物時,諾頓展現了一種循序漸進,富有變化的「精分」,青少年時代的無知、懵懂,成年後的兇狠、仇恨,出獄後的平靜、理智。他用表演承載了一段美國歷史,自然渾厚。諾頓也憑藉該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當年影帝得主是《美麗人生》的羅伯託·貝尼尼。

 

1999年,諾頓被名導演大衛·芬奇相中,和布拉德·皮特共同演繹了精分史上的裡程碑《搏擊俱樂部》,一舉奠定了好萊塢的一線地位,這部電影太過經典以至於無須贅述。諾頓和皮特兩人共飾一角,在大衛·芬奇的鏡頭下,貢獻了非凡的演技。儘管諾頓只飾演了一重人格,但從一個辦公室職員,到最後帶著槍傷拉著女友看大廈傾頹,「我們相遇的時候,碰巧是我人生中最詭異的一段時間」,這段「詭異的人生」被諾頓演繹得別開生面,美妙絕倫。不過,在後來的採訪中,大衛·芬奇表示雖然非常讚賞諾頓的才華,但不會再有下次合作。好萊塢的異類,就連芬奇也有點頭疼。

 


在經歷了眾多商業大作洗禮後,這位好演員的「壞脾氣」也被好萊塢熟知。2005年,諾頓親自擔任製片、剪輯,主演了一部絕對的小成本之作《流入山谷》,在其中飾演一名格格不入的西部牛仔哈蘭。

 

哈蘭常常在自己的房間內進行角色扮演,幻想西部片中的槍戰情節。他生活貧困潦倒,卻願意為了跟剛見面的女孩出去玩,而辭掉工作。偷農場的馬,帶女朋友去山坡上蕩鞦韆,被發現後,強行假裝是農場主的老朋友。女友不在的日子,悄悄帶女友的弟弟出來練槍,百發百中。孤獨、神經質的哈蘭最終錯傷了女友,拐騙了女友的弟弟開始逃亡。

 


 

影片的結尾,哈蘭和弟弟來到了一座西部小鎮,女人們穿著復古的裙裝,男人們牛仔打扮,音樂響起時大家圍在一起唱歌、跳舞,哈蘭好像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最後,警察追來,哈蘭被射殺,死在了電影片場。這部電影幾乎沒有什麼反響,但卻值得細細品味。一個生活在當代,卻時刻幻想成為一名牛仔的白日夢想家,也確實地把生活過成了自己想像的那樣。這絕不是諾頓的人生,但包含了諾頓的思考。

 

以「精分」著稱的諾頓,在2009年迎來了一次「真分」的機會,在《草葉》中一人分飾兩角,扮演一對性格、職業完全不同的雙胞胎兄弟。哥哥比爾是布朗大學的古典哲學教授,為人嚴謹,崇尚理智,哈佛大學也向他拋來橄欖枝。弟弟布雷迪遠在鄉下,喜歡意氣用事,創造力極強,以種植大麻為生,用死訊騙了哥哥回家,成功讓兩人捲入一場毒梟謀殺案。

 


 

本片導演兼編劇蒂姆·布雷克·尼爾森在採訪中說,諾頓工作非常努力,他經常拿劇本來找我修改臺詞,他的點子非常多,有時候我會覺得這部電影不是我的作品,而是諾頓的。

 

毫無疑問,諾頓的表演依舊是這部電影的最精彩之處。一如《流入山谷》,他也在《草葉》這部喜劇片中思考了自我與孤獨,這兩點貫穿著他的電影作品。2008年諾頓突然接演《無敵浩克》時,備受質疑,因為他公開表明自己不喜歡商業電影,但是綠巨人的角色是諾頓所愛,一個儒雅科學家的另一面是絕對的力量與憤怒,而他必須克制自己。


《無敵浩克》一個人的兩種狀態

 

諾頓計劃自編自導的新片,已經拖了10年之久的《布魯克林的孤兒》,同樣是講述一個神經疾病患者的破案之旅。如果演員是通過表演與作品跟觀眾進行交流,那麼諾頓一直在表達的是,困惑與矛盾,人之複雜難以捉摸。

 

最後,祝這位經常讀書、遛娃、划船、聽歌、騎摩託車、偶爾拍電影的慈善家生日快樂!

 


· End ·

[ 未經許可 / 嚴禁轉載 ]

合作事宜請聯繫微信

 menglu-white  ----

英文ID:MovieBase


分享電影的有趣

相關焦點

  • 演技派中的「異類」:愛德華·諾頓
    你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在好萊塢諸多演技派演員中,沒人能取代愛德華.諾頓的地位。在諾頓的從影生涯中,所飾演的角色大多數是偶像派不願接手的「異類」。諾頓對這種角色的處理不僅僅是在角色表面上異化, 他更能將這種異化處理得層次感十足。
  • 主流邊緣人 愛德華·諾頓
    愛德華·諾頓智慧、英俊、成熟、有膽識、有見地、才華橫溢並且魅力非凡。儘管具有一切成為一線明星的素質,但愛德華-諾頓還是成了好萊塢的異類,因為他太聰明、控制欲強,並且有那麼點難相處。說起諾頓在表演方面最突出的特長,不得不提的是他對內心「分裂」的角色的出色把握。這一點見諸《一級恐懼》、《美國X檔案》、《性書大亨》,更在《搏擊俱樂部》中發揚光大—片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角色成了諾頓飾演的小白領為了對抗生活的空虛而幻想出來的理想自我。在《無敵浩克》中,諾頓再度施展他的「分裂」天賦—從這個意義上講,無所不能的「綠巨人」恰恰是布魯斯·班納的理想自我,是他的「布拉德·皮特」。
  • 人物 愛德華·諾頓:全球著名精分老王子
    愛德華·諾頓智慧、英俊、成熟、有膽識、有見地、才華橫溢並且魅力非凡。儘管具有一切成為一線明星的素質,但愛德華-諾頓還是成了好萊塢的異類,因為他太聰明、控制欲強,並且有那麼點難相處。說起諾頓在表演方面最突出的特長,不得不提的是他對內心「分裂」的角色的出色把握。這一點見諸《一級恐懼》、《美國X檔案》、《性書大亨》,更在《搏擊俱樂部》中發揚光大—片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角色成了諾頓飾演的小白領為了對抗生活的空虛而幻想出來的理想自我。在《無敵浩克》中,諾頓再度施展他的「分裂」天賦—從這個意義上講,無所不能的「綠巨人」恰恰是布魯斯·班納的理想自我,是他的「布拉德·皮特」。
  • 主流邊緣人 | 愛德華·諾頓
    愛德華·諾頓智慧、英俊成熟、有膽識、有見地才華橫溢並且魅力非凡儘管具有一切成為一線明星的素質但愛德華-諾頓還是成了好萊塢的異類因為他太聰明、控制欲強愛德華·諾頓被公認為演技派同時成為好萊塢最擅長另類角色的演員之一不過愛德華·諾頓扮演的另類角色性格卻並不單一從沉溺於酒精的小職員到患上失眠症的精神分裂者從看破紅塵的幫派分子到處心積慮的大盜
  • 那些看完忍不住懷疑人生的精神分裂電影
    涉及病症是精神分裂,誘因是俄狄浦斯情節,即戀母情節。千萬不要一個人看,更加不要一個人晚上看,強烈推薦和女票看。註:psycho的直接翻譯是「精神病患者」。4.致命ID(Identity)曾經一個人深夜刷了5遍...當時要寫影評分析。非要我給一個不推薦的話,可能就是看過的人太多了。這部電影也是屬於很難第一遍看懂系列,當時沒看十分鐘就要暫停回放做筆記。人格分裂病症都是出於本能為了自我保護。5.禁閉島(shutter Island)
  • 電影 | 《一級恐懼》:愛德華·諾頓成名作,一個眼神就讓人無法錯過這部懸疑片!
    該片根據威廉.迪爾所著的小說《Primal Fear》改編,講述了發生於芝加哥的一樁震驚全城的恐怖血案,辯護律師馬丁·威爾在為嫌疑人艾倫辯護的過程中發現其人格分裂真相的故事。1997年愛德華·諾頓憑該片獲得第5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怎麼說呢,這是一部1996年的電影,為教堂少年這個角色試鏡時愛德華·諾頓表現得結結巴巴,卻正是這點使他獲得了這個角色。
  • 好萊塢公認的天才演員,擅長各種「人格分裂」,演戲甚至不露臉!
    而在耶魯大學畢業的愛德華·諾頓,則天生擅長演戲!他是好萊塢公認的天才型演員,以他的「臭脾氣」,能有如今的地位純粹是靠才華和演技。看似斯文又儒弱的諾頓,卻最善於塑造爆發力強的人物角色。他似乎是好萊塢最會玩「人格分裂」的演員,也確實是通過該類角色而聞名天下。不過他對各種性格的人物塑造,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見解和技巧。
  • 被性格耽擱的天才演員,愛德華·諾頓,請收起你的「臭脾氣」
    被性格耽擱的天才演員,愛德華·諾頓,請收起你的「臭脾氣」!如果在好萊塢拖出個最招人「恨」的演員摔來摔去,那只有愛德華·諾頓。與其說愛德華·諾頓就愛特立獨行成異類,倒不如說他是天生愛表演不願苟同。談什麼皇權富貴,天資卓越的諾頓就是為了電影而生。人生的至高境界叫「不為工作而工作」,所以才有半路出家就驚豔了全球的《一級恐懼》。
  • 愛德華·諾頓生涯10大電影
    所以愛德華·諾頓的電影也並不常見。他沒拿過什麼獎項,票房成績卓爾不群,卻沒有人敢懷疑他在好萊塢的地位。諾頓能「橫行霸道」,不是因為什麼特殊背景,而是他一拿出來就能吹一輩子的優秀作品。本片也完全屬於諾頓的個人表演,他就這樣對著鏡頭揮灑自如,奉獻了一段經典無比的5分鐘浴室獨白。有統計顯示,他在鏡子前面一共說了40次F**k。這不是諾頓第一次詮釋遭受牢獄之災的角色,不管毒販在現實中多遭人討厭,他總是能詮釋出角色的內心,令到觀眾產生同理心。
  • 你愛他,因為他是愛德華·諾頓;你恨他,因為他是愛德華·諾頓
    對於愛德華·諾頓,你要不從來沒聽說過,要不你不屑於他的傲慢不入主流,要不你就會狂熱地愛著他。據說看一個演員演技高低就是看他的眼神,當你凝視愛德華·諾頓的劇照時,你會驚訝於每一個角色的迥異眼神,絲毫沒有雷同。
  • 「天才演員」愛德華·諾頓,「演技」就是他最鋒利的武器!
    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橫空出世了一部經典到令人顫抖的好萊塢電影,它對於社會與人性犀利的解構,讓無數影迷為之狂熱!各種權威電影榜單,它都是常駐嘉賓,而且排名極為靠前。這部不朽之作就是——《搏擊俱樂部》。起初,很多人都是奔著大帥哥布拉德·皮特去看的這部電影,結果卻被片中那個相貌平平,氣質軟糯的清秀男主給圈粉了。
  • 好萊塢最「分裂」的演員
    /電影的回憶錄,將您對電影的回憶一一收錄/精神分裂類的角色一直被認為是考量演員演技的代表,很多需要證明一下自己的演員都很希望挑戰此類角色但精神分裂的角色沒有那麼多,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找一找一人分飾多角的戲不過在遙遠的大洋彼岸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
    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也許你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人格分裂」或者「精神分裂」這兩個答案,但其實,主人公患有的精神疾病並不是所謂「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而是一種名為「多重人格」的疾病。
  • 愛德華·諾頓解釋,為何當初拒絕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2》
    愛德華·諾頓談自己為何拒絕加入《阿凡達2》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萊塢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導演和製作了許多好萊塢的超級大片。其中,《阿凡達》是他最著名的電影之一。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和許多演員都有過合作,其中就包括愛德華·諾頓。
  • 明日上映 好萊塢科幻《分歧者:異類覺醒》
  •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下)
    昨天我們跟大家一起聊了聊人格分裂,今天我們來詳細地說一說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
  • 精神分裂並非人格分裂?
    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和追求,在撲朔迷離的故事背後,其實這11個人都是麥肯?瑞夫的子人格,這些子人格交替控制著他的身體。類似的電影還有《搏擊俱樂部》,講述了重壓之下的白領分裂出了一個強勢領導人格,《一級恐懼》則是一部雙重人格殺人片。但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所屬兩個不同範疇,分裂一詞容易讓二者產生混淆。
  • ...韋斯·安德森|蒂爾達·斯文頓|愛德華·諾頓|奧斯卡|比爾·默瑞...
    好萊塢有一個能隨手就招來一紮一線影星合演一部電影的導演。從2004年《水中生活》,比爾·默瑞,歐文·威爾遜,凱特·布蘭切特,安傑麗卡·休斯頓,威廉·達福,傑夫·高布,個個都有著耳熟能詳的代表作。5年後的動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除了和比爾·默瑞,歐文·威爾遜,威廉·達福繼續合作,還拉來了喬治·克魯尼和梅麗爾·斯特裡普配音演出。2012年《月升王國》,他又收穫了布魯斯·威利斯、愛德華·諾頓、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蒂爾達·斯文頓,這些人全部都甘願做配角。
  • 人格分裂的8部高智商電影,從頭到尾不帶喘息
    好萊塢最著名的經典電影之一,如《隨身變》等一人同時變成本尊與分身的電影均沿襲本片的原始的構想而來。本片是弗雷德.馬區勇奪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版本,也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一部。本片所講述的夢境似乎有些雷同於莊生夢蝶,表達出一種人生如夢的感慨。因為我們在做夢的時候無法得知自己是在夢境的這一現實,所以當自己清醒的時候也自然而然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了。
  • 科普丨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多重人格
    電影裡的主人公分裂出來了11個完全不同的人格,每一個人格都有完全不同的形象,具有其特有的的氣質,邏輯思維,情感認知等等一系列的特點。可以說如果這11個人格如果不是同時出現在了一個身體身上,那麼這11個人格就會是11個截然不同的個體。但是如果我問你,電影裡的主人公所患有的精神疾病究竟是什麼?是「人格分裂」?「精神分裂」?還是「多重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