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格耽擱的天才演員,愛德華·諾頓,請收起你的「臭脾氣」!
如果在好萊塢拖出個最招人「恨」的演員摔來摔去,那只有愛德華·諾頓。
是不是有人忘了,《無敵浩克》裡面的「綠大個」,他的皮下是諾頓。
要不是他本人演完就跟漫威鬧掰,《復聯1》都沒馬克叔什麼事。
嘲諷他耍脾氣錯過了漫威的這艘巨輪?沒必要,真正的王者往往需要推掉《拯救大兵瑞恩》、《哈特的戰爭》這樣的大製作來修煉。
你們耶魯學霸就是與眾不同,錯過幾個億,一臉精分氣。
演到極致必須改,剪輯不滿就跑路,這個「龜毛」以其控制狂的本性顛覆著好萊塢的認知。
一旦投身工作,再大牌的導演也不肯買帳!
與其說愛德華·諾頓就愛特立獨行成異類,倒不如說他是天生愛表演不願苟同。
談什麼皇權富貴,天資卓越的諾頓就是為了電影而生。
人生的至高境界叫「不為工作而工作」,所以才有半路出家就驚豔了全球的《一級恐懼》。
拽那些文諺諺縐什麼雙重人格,精準到位,出道即巔峰就沒意思了,這就是羸弱的身體下蘊藏了大大的能量。
你覺得他不可能,殊不知這個名字的威力就等同於滅霸打了個響指,介乎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飆戲從不怯場,難搞依舊橫行。
諾頓或許和好萊塢最好的演員之一達斯汀·霍夫曼屬於同一類型,平平無奇的外表下只有驚人的演技。
很多人一片成名後儘可能靠攏高大上,他卻是玩著自我輸出,2年後才有了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美國X檔案》。
此處邪惡笑笑,看過的都知道精彩不止於肌肉。
這兩部電影不約而同地展示著諾頓的反差魅力,恰好就是這種反差才讓世人知道,一個演員解讀角色的天花板在哪裡。
赤裸上身平舉雙手,出色的表演只叫諾頓。
然後伍迪·艾倫《人人都說我愛你》、斯派克·李《第25小時》、雷德利·斯科特《天國王朝》陸續遞來了橄欖枝。
更有大衛·芬奇明確表示《搏擊俱樂部》就沒考慮過別人。
有他在的電影確實能增色,但能忍受其「臭脾氣」的導演實在寥寥無幾。
你是個演員這麼熱愛剪輯和編劇幹什麼?
就算能超額完成任務,大衛這樣絕對的片場統治者都對深惡痛絕深惡痛絕,合作後只想立馬開門一溜煙消失於江湖,此生不復相見。
說他自負狂妄吧,很多人不知道,《天國王朝》中一直以面具示人的耶路撒冷王,就因為這個角色沒露臉,諾頓謙遜到要求演員表中不要出現自己名字。
配角之姿,堅毅且脆弱,威嚴卻寬容的王者風度全靠眼神、肢體,聲音演戲,這傢伙頂著個面具演戲都有令人髮指的層次感。
說他是個天才一點也不為過,就毀在戲痴無上限。
演戲非要把編劇、剪輯、製片、服化挨個輪一遍,不逼得人家只想跑路不算完。
完美主義讓人挑不出刺有什麼用,得罪完了好萊塢的下場只有慢慢被雪藏。
鮮有扛鼎,只有頭夠硬的《鳥人》能讓他在銀幕中心呼喊自己的精彩。
在他眼裡,只有演戲本身是最重要的。
這部電影恰好成了個精神象徵,「哥活著就要痴迷演戲,從不顧他人看法」。
有的偉大演員神到這個時代配不上他,諾頓則是來自另一個時代的人類,別為他的個性不受學院待見而惋惜,這傢伙一開始選擇與學院背道而馳的另一條路就很明顯,絕對不會委屈自己迎合獎項。
所以接戲潔癖,排斥商業,性格諾順順理成章成章自導自演了一出《布魯克林秘案》。
八百年可以沒有新動態,但熱衷在電影中輸出思想的諾頓初心不改,哥只要自己滿足,即便被淡忘也無動於衷。
當然你也可以試試,失去了他那種小李子瘋狂折磨自己都求而不得的演技,心裡該得多荒蕪。
或許認識到自己拍一部撕一部的履歷被封存已久太沒勁,如今老了以後的諾頓收斂了不少那不可一世的鋒芒。
甚至還主動表露有意回到漫威的心願。
別以為諾頓慈眉善目起來就很好說話,彪悍的人生哪輪得到別人來解釋,他要演反派,要自己寫劇本,要爭奪漫威的黑暗人物……
到底還拍不拍了!
別激動,這哥真是將自己從影以來的異類特質貫徹始終,就算作到沒戲拍,他也擁有著自己沒錯的絕對自信。
可嘆這個世界上演員只分兩種,其中一種偏要叫愛德華·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