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帶來「焚風」 臺灣新竹現83年以來11月份歷史高溫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新華社臺北11月6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颱風「艾莎尼」影響,臺灣北部部分地區6日白天出現「焚風」現象,氣溫普遍升高。新竹氣象站測到34.3攝 氏度高溫,打破該站設立83年以來11月份的高溫紀錄。

颱風「艾莎尼」6日通過臺灣南側海面,造成臺灣南部、東半部出現大到暴雨,但北部卻因颱風帶來氣流沉降效應出現「焚風」,桃園、新竹地區氣溫偏高。新竹氣象站在12時36分測出34.3攝氏度破紀錄高溫,新竹關西站更達到34.4攝氏度。新竹氣象站表示,預計7日午後轉回陰涼天氣。

臺北當天氣溫也較前幾天明顯偏高。

臺灣氣象部門6日稱,颱風「艾莎尼」往西行進,逐漸通過臺灣南側海面,預估在7日清晨到白天期間才會解除陸上颱風警報。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臺灣多縣市現高溫 臺中120年同期高溫紀錄
    新華社臺北5月1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多個縣市10日天氣炎熱,根據臺氣象部門觀測,南投縣下午1時30分出現40.0攝氏度高溫,為今年以來最高溫紀錄。
  • 臺灣多縣市現高溫 臺中破120年同期高溫紀錄
    新華社臺北5月1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多個縣市10日天氣炎熱,根據臺氣象部門觀測,南投縣下午1時30分出現40.0攝氏度高溫,為今年以來最高溫紀錄。臺中中午12時16分氣溫達36.9攝氏度,創下190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當地5月最高溫。
  • 今年1號颱風「尼伯特」生成,可達超強颱風級,正向臺灣靠近!
    說到颱風,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一直到今天之前,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洋面上一個颱風也沒有出現過。往年的颱風季一般從5月份就開始了。去年的這個時候,颱風編號已經排到了9、10、11初臺出現得這麼晚,跟這次厄爾尼諾關係非常大。
  • 緩解高溫或靠8月上旬颱風
    根據廣東省氣象臺統計,2020年7月以來的高溫天氣,已讓廣東多地的氣象紀錄被「熱破」:1、今年以來(截至7月21日),全省平均氣溫22.3℃,較歷史同期(20.9℃)顯著偏高1.4℃,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第三高,樂昌、汕頭、大埔等22個縣(市)平均氣溫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
  • 「新竹小風獸」,刷屏2020臺灣設計展!
    2020臺灣設計展(Taiwan Design Expo)於10月1日至10月11日在新竹舉行,今年的主題是「CHECK in 新竹——人來風」!
  • 7月「空臺」成真,進入8月颱風高發期!
    PS:不關心7月空不空臺的朋友可直接跳到part6↓↓↓直通南海熱帶低壓的最新消息今年以來(1-7月),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僅孕育出「黃蜂」和「鸚鵡」2個颱風,較常年同期平均(8.2個)明顯偏少6.2個,為1951年以來同期生成颱風數第二少。
  • 颱風「羅莎」生成!「利奇馬」在靠近,高溫要結束?
    第9號颱風「利奇馬」今天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下午2點鐘位於距離臺灣省臺北市東南方向約100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利奇馬」將以每小時5-1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2-14級,35-45米/秒)。它將於8日夜間到9日上午擦過或登陸臺灣島北部沿海,然後向浙閩沿海靠近。
  • 【歐厝快報】「土殺」颱風登錄臺灣 將嚴重影響閩南
    2016年第17號颱風,在大陸稱為「鯰魚」,臺灣稱為「梅姬」今天兩點前後在臺灣登錄
  • 廣東「吃下沉」酷熱高溫接近歷史紀錄,颱風「空調外機」就是猛!
    澳門、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其中廣東省所有地級市國家氣象站都超過了35度,實現罕見的「高溫大滿貫」;廣東中部更是經歷了酷熱天氣,韶關、東莞、廣州達38度或38度以上,番禺、花都達39度或39度以上,番禺氣溫打破了7月紀錄,接近歷史紀錄。
  • 臺灣2020年平均氣溫創74年新高
    中新社臺北12月29日電 臺灣氣象部門29日表示,截至12月27日統計,臺灣2020年平均氣溫為24.62℃,創74年新高。氣溫升高的同時,2020年臺灣降雨較往年大幅減少,中部地區降水僅有往年的五至七成,旱情嚴重。
  • 強颱風「巴威」今夜經上海同緯北上,8月高溫落幕,「七夕颱風」都...
    上海今天正式出伏,8月份高溫也將從明天開始落幕。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顯示,8月份剩下的日子裡,上海都不會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這波降溫,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颱風影響。預報顯示,今天17時,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中心位於距離上海東偏南約387公裡的東海海面上。
  • 2015年第24號颱風「巨覺」即將生成,一個潛在超強的秋颱風
    從歷史上10月份的颱風來看,西移進入南海的概率比較大,但是歐洲中心中長期數值預報的結果顯示「巨爵」可能在靠近菲律賓前轉向北上。都是颱風,為何一姓夏一姓秋?我國地域面積廣大,各地季節起止時段不同。為了統一說事,習慣上把6-8月統稱夏季,9-11月看做是秋季。基於這個判定,6-8月的颱風就歸為夏颱風,9-11月的颱風就歸為秋颱風,至於其他月份,由於不是颱風多發期,就暫不在此討論。
  • 颱風虐我千百遍,我等颱風如初戀?!超級「瑪莉亞」觸發紅色警報!整個福建都在等颱風……
    據中國天氣網統計1949年以來颱風最愛登陸的省份福建是颱風登陸次數「大戶」共102次截至今天20時左右颱風「瑪莉亞」主體已開始影響臺灣外圍雲系也開始貼近浙閩沿海3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於11日凌晨掠過臺灣島北部並於11日上午在福建福清到浙江蒼南一帶沿海登陸(強颱風級,14-15級,42-48米/秒)如果超過40米/秒將超越83年4號颱風韋恩
  • 今年第一個颱風真的來了,預計最大強度可達超強颱風!至於廣東……
    另外,6日夜間至10日,「尼伯特」將先後給我國臺灣、華東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風雨的影響,請及時做好防臺準備工作。中央氣象臺表示,「尼伯特」正式編號意味著颱風空窗期結束。尼伯特姍姍來遲,跟得了拖延症似的中央氣象臺說,今年的颱風來得的確比較晚,在歷史排名第二遲,最晚生成的「首臺」是1998年的「妮蔻兒」,7月9日生成,隨後在臺灣和福建登陸。
  • 【原創】颱風擋不住的樂騎臺灣之旅!
    8.8日「蘇迪羅」颱風橫掃臺灣,8.10日樂騎臺灣首發團準時出發了,去之前心裡一直打鼓,到底颱風對我們的行程有多大影響
  • 「蘇迪羅」V型大逆轉,史上還有這些颱風不按常理出牌!
    「海燕」被稱為「世紀風王」,有人這樣評價它: 2013年30號颱風「海燕」最強時,10分鐘平均風速為76米/秒,僅次於「泰培」;但以1分鐘平均風速計算,「海燕」的近中心最大風速為87米/秒,又超過了「泰培」。由於「海燕」以巔峰狀態登陸菲律賓,因此它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登陸時風速最高的熱帶氣旋。
  • 颱風納沙、海棠藤原吞併紀實
    不久前,這兩個颱風的重頭戲碼剛被寫進歷史。這是一部大自然精心排練的紀錄片,最新海溫圖上坑坑窪窪的冷水印證了劇情的複雜,但你若重新投入其中最關鍵的片場,可以解開它更多的細節和秘密。7月29日19點10分,納沙以颱風姿態登陸臺灣宜蘭縣蘇澳鎮。22點30分,它在苗慄新竹交界附近出海。算一下時間,納沙在臺灣僅停留3小時20分,以自由過山的方式,完成了近幾年罕見的飛速穿臺記錄。
  • 廣州高溫超222小時!據說颱風要來?
    要知道,自2006年以來 廣州市區發布的高溫橙色預警 持續生效時間最長的僅為98小時而本輪橙色預警持續時間 早已突破200小時大關 位列2006年以來的歷史第一!
  • 史上這些颱風也不走尋常路
    8月3日凌晨,它在臺灣花蓮沿海登陸,給臺灣帶去了強降雨天氣,引發洪水和泥石流等災害,導致29人死亡,140人受傷。8月3日下午,它在福建晉江二次登陸,登陸時為強熱帶風暴的級別。「蓮娜」並沒有給福建帶來嚴重影響,登陸後很快就減弱為熱帶低壓。誰也沒想到,已經算不上颱風的「蓮娜」,不斷減弱的同時繼續向內陸深入,最終造成了可怕的浩劫。
  • 「蘇迪羅」V型大逆轉,細數史上還有哪些颱風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太淘氣了^_^
    根據廈門氣象部門統計,1956年以來,影響廈門最早的颱風是2006年5月16日登陸廣東澄海的1號颱風「珍珠」,受其影響,廈門出現大風大暴雨天氣過程,直接經濟損失大6220萬元。影響廈門最晚的颱風是1972年11月7日登陸廣東電白的20號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