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樂媽。
孫儷竟然帶兒子等等去看心理醫生!!
最近,孫儷在微博上,分享了帶兒子等等去看心理醫生的動態。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孫儷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等等總會獨立一個人生悶氣,而且對新事物也沒有以往那樣高的熱情和好奇心。
於是帶等等去看了心裡醫生,通過心裡醫生了解之後,才得知原來所有的癥結在於:
等等總會在意大人們的想法,而且因為妹妹小花太優秀,爸爸媽媽總是拿等等和小花對比,導致等等不自信。
得到心理醫生的答案之後,孫儷懊悔不已。
雖然自己在平時很注意,甚至多次告訴家裡的大人不要拿孩子比較,但也因為自己一些無意中的動作傷害到了孩子。
深以為然,在教育的過程中,每一個父母都會或多或少地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雖然說無意的,但正是這種無意識地往往會比較會深刻的烙印在孩子心中,變成一場噩夢,永遠也揮之不去。
這種無力感會讓人抓狂,久而久之,就會催生出來很多的問題。
想起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個新聞:
在南京六和區一名13歲的男孩給家人留下紙條後離家出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孩子才被民警找到。
之所以離家出走的原因,正是由於爸爸的比較。
孩子說:在日常生活中,爸爸總是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覺得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不喜歡我,所以我就走。
由於爸爸無意之中的舉措,導致孩子聽進了心裡去,才會有這次離家出走來反抗。
正如《正面管教》中曾說:
不要將一個孩子與其兄弟姐妹進行比較,或者與其他任何人比較,這對孩子是不尊重的,並且是令人沮喪的。
可能很多父母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這樣脆弱,打不得罵不得,稍微不如意就離家出走。
這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太小,他們對待問題的感知能力很強,但是往往沒有辦法正確解讀父母的用意。
如果父母長時間拿孩子和別人相比,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或者是自己不夠優秀,在這種長期負面或者壓抑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出現問題各種心理問題。
輕則和父母產生感情間隙,重則可能會離家出走甚至做出其他過激的行為。
所以父母千萬別小看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哦!孩子會信以為真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那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發: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就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這種做法,最傷孩子自信心了。
所以,不僅父母不要拿孩子和人別比較,在別人拿自己孩子比較的時候,父母也要嚴厲的制止。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學習,有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夠好,但是他畫畫很棒,或者是跳舞也很棒。
所以作為父母,不是要給孩子傳遞自己的育兒焦慮,這樣不僅得不到緩解,反而會讓孩子更焦慮的。
所以與其做一個逼迫孩子學習的焦慮父母,不如放下育兒焦慮,肯定孩子的每一小步進步,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然後將其發揚光大哦!
父母的每一句鼓勵,都會化成孩子的動力。
父母的每一個相信的瞬間,都會讓孩子充滿力量。
這讓我想起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中,不管別人如何評價馬飛,說他這輩子都沒救了。但作為父親的鄧超,都堅定且溫柔地告訴兒子:你一定能考進年級前十名。
正是在這種鼓勵下,馬飛漸漸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他帶著父親的期許,在改變中成長,最終成長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所以,比起貶低孩子,不如學會誇獎孩子,會更有效哦!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為人人都稱讚的「別人家孩子」,但每個孩子又是不相同的。作為父母,就是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眼睛,相信每個孩子都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