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帶兒子看心理醫生!父母的這種行為,是孩子永遠的噩夢

2021-01-21 樂活育兒圈


大家好,我是樂媽。


孫儷竟然帶兒子等等去看心理醫生!!


最近,孫儷在微博上,分享了帶兒子等等去看心理醫生的動態。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孫儷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等等總會獨立一個人生悶氣,而且對新事物也沒有以往那樣高的熱情和好奇心。


於是帶等等去看了心裡醫生,通過心裡醫生了解之後,才得知原來所有的癥結在於:


等等總會在意大人們的想法,而且因為妹妹小花太優秀,爸爸媽媽總是拿等等和小花對比,導致等等不自信。


得到心理醫生的答案之後,孫儷懊悔不已。


雖然自己在平時很注意,甚至多次告訴家裡的大人不要拿孩子比較,但也因為自己一些無意中的動作傷害到了孩子。


深以為然,在教育的過程中,每一個父母都會或多或少地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雖然說無意的,但正是這種無意識地往往會比較會深刻的烙印在孩子心中,變成一場噩夢,永遠也揮之不去。


這種無力感會讓人抓狂,久而久之,就會催生出來很多的問題。

 

想起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個新聞:



在南京六和區一名13歲的男孩給家人留下紙條後離家出走,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孩子才被民警找到。


之所以離家出走的原因,正是由於爸爸的比較。


孩子說:在日常生活中,爸爸總是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覺得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不喜歡我,所以我就走。


由於爸爸無意之中的舉措,導致孩子聽進了心裡去,才會有這次離家出走來反抗。


正如《正面管教》中曾說:


不要將一個孩子與其兄弟姐妹進行比較,或者與其他任何人比較,這對孩子是不尊重的,並且是令人沮喪的。


可能很多父母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這樣脆弱,打不得罵不得,稍微不如意就離家出走。


這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太小,他們對待問題的感知能力很強,但是往往沒有辦法正確解讀父母的用意。


如果父母長時間拿孩子和別人相比,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或者是自己不夠優秀,在這種長期負面或者壓抑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出現問題各種心理問題。


輕則和父母產生感情間隙,重則可能會離家出走甚至做出其他過激的行為。


所以父母千萬別小看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哦!孩子會信以為真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那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父母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發: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就是拿孩子和別人比較,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比如在過節的時候,大人要求孩子表演一個節目,如果孩子表演不出來或者是表演得不夠好,就會遭到大人的嘲笑。


這種做法,最傷孩子自信心了。


所以,不僅父母不要拿孩子和人別比較,在別人拿自己孩子比較的時候,父母也要嚴厲的制止。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擅長學習,有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夠好,但是他畫畫很棒,或者是跳舞也很棒。


所以作為父母,不是要給孩子傳遞自己的育兒焦慮,這樣不僅得不到緩解,反而會讓孩子更焦慮的。


所以與其做一個逼迫孩子學習的焦慮父母,不如放下育兒焦慮,肯定孩子的每一小步進步,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然後將其發揚光大哦!



父母的每一句鼓勵,都會化成孩子的動力。

父母的每一個相信的瞬間,都會讓孩子充滿力量。


這讓我想起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中,不管別人如何評價馬飛,說他這輩子都沒救了。但作為父親的鄧超,都堅定且溫柔地告訴兒子:你一定能考進年級前十名。


正是在這種鼓勵下,馬飛漸漸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到,他帶著父親的期許,在改變中成長,最終成長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所以,比起貶低孩子,不如學會誇獎孩子,會更有效哦!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成為人人都稱讚的「別人家孩子」,但每個孩子又是不相同的。作為父母,就是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眼睛,相信每個孩子都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哦!


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袁詠儀因兒子反常的行動,帶兒子看心理醫生,結果卻令他內疚不已
    袁詠儀因兒子反常的行動,帶兒子看心理醫生,結果卻令他內疚不已演員袁詠儀在2006年生下一個兒子,張慕童。因為張慕童和袁詠儀的長相十分相似,還被眾人稱呼為男版靚靚。但袁詠儀撫養兒子的成長經過也不算十分順利。
  • 袁詠儀自曝帶兒子看心理醫生:不會這一點,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
    袁詠儀曾在一檔節目中自己爆料稱:兒子曾經很討厭我,一度不願意和我說話。不得已之下,她帶著兒子去看心理醫生,卻不曾想是自己的問題。原來,袁詠儀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可以媽媽」。她曾坦言:「兒子跟我在一起時,要聽我的。」兒子做錯事,她也從來不聽解釋直接懲罰。
  • 孫儷發文祝兒子生日快樂,句句都讓人感嘆:高層次父母就是不一樣
    一眼看去字字句句都在表達自己對兒子等等的愛意,以及作為媽媽,孫儷對等等的未來期許。這篇長文感情真摯,令人動容。兒子等等會和孫儷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與朋友的趣事以及自己對於父母的關心和愛。這種密切的親子交流,是部分父母可望而不可求的。
  • 孩子膽小、怕事,多半與父母這四個行為有關
    很多父母經常鼓勵孩子勇敢大方,看到他膽小、恐懼就十分來氣:帶他出去玩水,在池邊遲遲不敢下去,哄他兇他都不行;遇見陌生人就躲在家裡人身後,讓他打聲招呼比登天還難;孩子晚上睡覺一定要媽媽哄,關燈就說怕怪獸;.父母常常感到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膽子大,而我們家孩子這麼膽小呢?這是性格使然嗎?
  • 孩子該怎麼和父母說想去看心理醫生?
    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孩之前發生了什麼,也不希望給女孩的父母再增加自責的負擔,但是對於目前正在遭受情緒困擾的青少年來說,我們可以去思考些事情,避免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目前在醫院的臨床心理科,非常普遍的現象是:青少年在父母的陪伴下去看心理醫生。在我看來,他們是何其幸運!
  • 孩子長大需要看心理醫生,到底是誰的錯?
    看心理醫生一年之後,她的抑鬱好轉了很多,但童年的創傷仍未解決。她說,雖然明知親子關係大有問題,卻始終不能做到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去看心理醫生,「連想像一下都不行,覺得與其這麼做,還不如去死。」作為朋友,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作為一個媽媽,她的話也讓我暗暗心驚:如果我的孩子長大之後對朋友這麼吐槽,那我該是一個多麼失敗的媽媽?在生孩子之前,我很怕。
  • 孫儷微博講述兒子心理問題,評論區卻留下1000句對父母的「咒罵」
    前不久,孫儷發微博說兒子等等經常情緒低落孫儷夫婦一開始沒有重視,情況嚴重之後找來了心理諮詢師,這時候才發現等等其實是出現了心理問題!而在評論區裡,也有很多人細數自己小時候的心理問題,留下了上百句對父母抱怨和吐槽!親愛的家長,您看到了吧,以後千萬別說「小孩子能有什麼心理問題?」這樣的話了!在上學的孩子中,10個學生就有7個存在心理問題!
  • 孫儷曬兒子聊天記錄:有毒的父母,是怎樣讓孩子漸行漸遠的?
    前幾天,娘娘孫儷在微博上更新了自己的自拍照。之前,孫儷曾曬出自己與兒子的聊天日常的記錄:文章來源公眾號:宇同寶小花妹妹說她看了一個音樂劇這麼懂事優秀的兒子,令人無比羨慕孫儷:「孫儷,你究竟是怎麼教育小孩的?」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孫儷教育孩子的方式,比大多數打擊式父母都強。孫儷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 孫儷吐槽鄧超幫孩子寫作業,論不靠譜父母存在的意義
    孫儷微博截圖:吐槽先生幫孩子寫作業網上有人評論,孫儷,看你還敢當甩手掌柜嗎?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這種父母總是和孩子站在一個戰壕裡的。偶爾不靠譜的逃逸,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壓力之下,能夠有喘息的機會,能有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可以說,支持孩子偶爾逃離一下學業重負的家長,對孩子來說是情緒壓力的緩衝墊。這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在孤軍奮戰,而是有人支持的。
  • 父母幾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後一個是很多80後爸媽的通病
    ,經常,父母一些不經意的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因此,他也成為了「嚴師出高徒」的簇擁者,對自己的兒子也實行嚴厲教育,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嚴要求不僅沒有激發出孩子的內在潛力,反而讓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日常也不愛說話了。剛開始,小李還以為變得沉默是心理出現了問題,還特地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結果卻被醫生告知,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
  • 孫儷對兒子說,心結宜解不宜結……
    昨天孫儷發了篇長微博,說前一天晚上,兒子等等因為上課的事情,批評了他,等等認錯後,帶著傷感的心情入睡啦!孫儷為此一直惦記這事,她認為出門前一定要跟兒子把昨晚心結打開。她說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不要留下遺憾。擔心兒子跟媽媽記憶被定格在批評的情緒裡,那將是多麼糟糕的事情啊!
  • 孫儷接孩子放學, 穿衣打扮引熱議, 網友 好父母不是靠裝出來
    近期孫儷的關注度十分高,因為孫儷接孩子放學後,衣著引網友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評價:好父母並不是裝出來的!孫儷和鄧超是演藝圈中的模範夫妻,她們的感情令很多人都非常豔羨,許多網民每一次見到他們二人都稱讚:我又相信愛情了!
  • 44歲韓國女星帶女兒看心理醫生:其實有病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而一家人參加節目後,她便帶著女兒去看心理醫生,結果卻讓27歲的老公崩潰了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故事,為什么女兒這麼小卻需要看心理醫生,又是什麼結果,讓夫妻倆如此大吃一驚的呢?在綜藝節目中,夫妻爭吵2次,女兒則是嚎哭5次,正如鹹素媛評價的一樣:「女兒脾氣暴躁,喜歡哭喜歡咬人,還撿地上的頭髮吃。」節目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大家大吃一驚。
  • ​等等不開心,孫儷請老師幫忙: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老師通過和孩子聊天,和大人聊天,孩子們畫畫,最後發現等等的不開心是因為大人們不經意的話語,讓孩子感受到了不公平的比較。然後,老師引導孩子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只和自己的過去比,化解了等等的心結。看到孫儷這麼細心,不禁為等等高興,此生能夠遇見這麼好的媽媽。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這麼幸運,在有情緒時,父母能夠留意到並引導解決。
  • 孫儷任由娃在牆上塗鴉,並認為孩子有時候要「慣著」!對麼?
    這其實說明,孩子進入到了繪畫敏感期,每個孩子都會有繪畫敏感期尤其是2-5歲的孩子居多,進入繪畫敏感期的孩子喜歡到處塗鴉,尤其喜歡在牆上塗鴉!那對於這個行為,家長到底是要阻止還是要「慣著」我們先看看明星孫儷是怎麼做的!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之前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其中一條熱門微博有7萬多人轉發,將近28萬人點讚。這條微博提及一名心理醫生Juliette Virzi採訪了那些在易怒父母陪伴下長大的孩子,並總結出了15個特點:
  • 霍啟剛郭晶晶帶兒子插秧: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苦
    、狂妄、拜金,不敢想像這種價值觀,會對她以後的人生造成何種影響?兒子4歲時,帶他去地鐵站,幫婦聯義賣籌款。他們的全身就像一個大眼睛,會對環繞他們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印象,而這種印象會傳入孩子的全身血液循環系統及新陳代謝系統。看見父母時常去幫助別人,孩子也會學著去幫助別人,看見父母時常去感恩別人,孩子也會學著去感恩別人。有位媽媽深夜在朋友圈發了以下這張圖片,收穫無數的點讚。
  • 這4種行為孩子覺得很丟臉,父母卻沾沾自喜引以為傲,你做過嗎?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注視之下,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現,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有時候,父母自以為做得挺不錯的行為,在孩子看來,卻是很Low的舉動。快來看看你做過嗎?爸媽的這4種行為,在孩子眼裡真的不上檔次,趕緊叫停吧1)當外人面批評孩子◆案例:一位母親,在公交車上把兒子全身的衣服扒光,只剩下一條內褲,只因為兒子不寫作業還頂嘴,直到有人報了警,媽媽才停止了這場「羞辱式」教育,可孩子心中的創傷是永遠也抹不掉的
  • 孩子一犯再犯,是屢教不改還是另有原因,孫儷的一次採訪揭露答案
    孩子頻頻犯錯就讓家長抓狂,更要命的是,孩子一犯再犯,不少家長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孩子不但沒改了錯誤,還影響了親子關係。朋友小雪向我哭訴,說自己全職在家,一心一意的帶兒子,可是兒子現在頑劣調皮,難以管教,這個5歲的孩子曾說最討厭的人就是媽媽,他家先生也報怨她帶不好孩子,小雪哭著說我真的不是個好媽媽。
  • 孩子出現這5個行為,說明是在向你「求救」,可能已出現心理問題
    似乎在所有成年人的印象裡,孩子都生長在藍天之下,總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畢竟用他們的話來說,那麼大點的孩子,吃穿不愁,能有什麼可憂心的?實際上,並不是的,比起成年人,孩子的心會更加敏感。很多父母經常都會疑惑,為什麼我家孩子以前都好好的,突然就性情大變?更有一些父母在孩子悲劇發生之後,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他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心理問題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積月累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