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作嘔的厭女圈,可能還披著「愛」和「善」的外衣

2021-01-17 壹點靈心理

前幾天,西安一個高校男生李某在直播當中侮辱女生,被罵上熱搜。

他偷拍兩個席地而坐的女生,興奮地說:「我發現了兩個坦克!在我的前方坐著兩隻坦克!」

這個男生嘴裡的「坦克」,是用來嘲笑身材偏胖的女生。

這並不是李某偶然失言,他的微博裡充斥了「母狗」、「坦克」等侮辱女性的詞,並把他覺得醜的女孩照片ps成遺照。

並且,他的微博並不只是自嗨,而是聚集了大量和他有相同觀念的人。

被網友罵上熱搜後,西安財經給予留校察看處分,李某也公開道歉。

但是,他的道歉微博下,畫風讓人意外,「sama是永遠的神」、「我們等你回來」這種聲音此起彼伏。

在他們的眼裡,李某沒做錯什麼,只是「太不小心」了而已。

李某把令人作嘔的「厭女圈」曝露給大眾。

「女人是下等人,沒資格佔據重要位置」

「厭女症」(misogyny)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心理扭曲,故意歪曲、貶低女性的形象,對女性、女性傾向和女性相關的事物存在厭惡和貶低。

歷史上一些名人也有過「厭女」的觀點。

比如,達爾文曾經輕蔑地宣布,「女性較不發達的大腦是低等人類、低等文明狀態的特徵。」

斯賓塞說,「女性受教育的代價,是變得脆弱、無力和體弱多病。」

即便是先賢們,也沒能逃脫時代局限性。厭女症默認了一種看法:女性弱小、不聰明,只能成為男性的從屬,沒資格佔據重要地位。

當代最偉大的神經生物學家之一,本·巴雷斯(1954-2017年),就是厭女症的受害者。

本·巴雷斯本來是個女性,原名叫芭芭拉·巴雷斯,才華橫溢,先後入學MIT、哈佛等頂尖名校。

但是,她的才華卻不被老師們認可,導師嘲笑她「作業是不是男朋友幫忙寫的」。

她在哈佛期間,一口氣在知名學術雜誌上發表6篇論文,但是,獎學金卻給了只發表一篇論文、各方面能力都不如她的男生。

後來,芭芭拉不幸患上乳腺癌,被割掉了雙乳,卻開啟了她的新生。

她開始服用激素,讓自己長出鬍子來,給自己起名,「本·巴雷斯」,對外界宣稱是芭芭拉的哥哥。

左邊是「芭芭拉·巴雷斯」時期

右邊是變形後「本·巴雷斯」時期

自從「她」變成「他」,他的人生就像是開了掛。

第一次進行學術演講,就在業內獲得高度認可。有教授誇他,說他講得太好了,比他妹妹有才華多了。

他一年從助理教授晉升為副教授,3年後順利獲得正教授職位,幾乎每一篇論文都被業界稱作「令人震驚的革命性發現」。

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都是基於他的科研成果。

所有人都誇他比妹妹有才華,卻沒人知道他根本沒有妹妹。

等他成為神經生物領域公認的領頭羊後,他在重量級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自己的長文,《性別真的重要嗎?》,公開自己從「芭芭拉」變成「本」的事實,表達了被壓抑多年的憤怒:

我就想讓大家看看,性別從來不是能力的代名詞。從女性到男性,我的大腦思維和研究能力沒有任何改變,改變的只是人們的態度。

有的厭女,披著「愛」和「善」的外衣

厭女症人群,比我們想像當中的要廣泛。

甚至,很多厭女人群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厭惡和貶低,因為,許多厭女行為,是打著「愛惜」、「保護」的名義表現出來的。

「我的女人,應該由我保護。」

「這事兒是男人幹的,你沒老公多吃虧啊。」

「女孩子嘛,那麼努力幹什麼?」

這些披著「愛惜」、「保護」外衣的言辭,看似充滿善意,但是本質是默許了厭女症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這種行為被稱作「微小入侵」(Micro-aggression)。

劍橋大學教授瑪麗·比爾德在《女性與權力》這本書當中提到,「對性別的不對等描述,在我們的文化中處處可見」。

《奇葩說》裡有一期辯題,說兩性關係裡是不是男強女弱更好。

陳銘列舉了一個引用,數據顯示,女強男弱的婚姻大多不幸福,離婚率更高。

厭女症當中,愛情和婚姻都必須遵循著「男強女弱」的法則:男性可以接受、甚至希望有個「小鳥依人」的老婆,在經濟、智力、能力上要展現得比自己弱小;與此同時,女性需要服從男性的支配。

弗洛伊德提出了「聖母-妓女情結」(Madonna-whore Complex),被認為是厭女症的來源之一。在這種情結之下,女性被粗糙地分為兩類:

一種是「聖母」:無論是男性凝視之下,還是女性自己看待自己,都應該展現出「無欲」,這個樣子她們才值得被尊重,比如妻子和母親;

另一種是「妓女」,但凡能夠激發男性強烈性慾的女性,都被歸為這一類,但是她們得不到尊重。在這種情結下,她們一邊被男性追逐吹捧,一邊被悄然視為「下等人」。

然而,即便是被歸為「可以被尊重」的女性之列,聖母們也承擔著來自男性的另一種歧視:讓人提不起性慾。

日本東京澀谷發生過一場著名的命案,死者渡邊泰子,生前是一個站街娼妓,與此同時,她是東京電力公司的高管。

她年薪1000多萬日元,但是生活樸素,並不缺錢。到了晚上,她和陌生男人做愛,一次也只需要2000日元,顯然不是為了錢當娼妓。

身份的巨大反差,引起了日本主流的譁然。

為什麼一個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良家婦女」要站街賣身?

日本小說家中村烏薩吉(中村うさぎ,Nakamura Usagi)這樣評論,原因很簡單啊,「不能刺激男性慾望的女人,沒有存在的價值。」

厭女情結,以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強制決定兩性之間的從屬意味。在這種文化當中,女性小心翼翼,無論怎樣都可能是錯的。

厭女的不只有男性,套上「女強人」樣貌的自我歧視

我和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子聊天,談起未來打算,她說:「我是堅決不會當家庭主婦的。」

其實,我挺能理解的,畢竟缺乏獨立的經濟收入、社交圈子,很容易活得不幸福。

但是,她不想當家庭主婦的理由讓我有些驚訝。她說:「都是上過學的人,有手有腳,還得靠別人養著,整天就知道討好公婆和老公,沒自尊的嗎?」

隨著獨立女性越來越多,男女平等的口號越來越響,對女性的歧視朝著另一個極端發展。

氣場2米8的咪蒙,聽到在廁所裡偷哭的實習生,張口就炮轟「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仿佛「不是女強人」就是一種原罪。

厭女症放在女性身上就是「自我厭惡」,然而,怎樣既表達女性厭惡,又不貶低自己呢?

答案很簡單,把自己當做「女人中的例外」。

我聽過很多女性說,「女人太麻煩了,腦子不好使,玻璃心,還事精。」 當然,這樣的抱怨有個隱臺詞,也就是「我不是這個樣子的」。

說出這樣話的人,很多是光鮮亮麗的職場「精英女性」。

有的女性努力奮鬥,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有的女性努力奮鬥,卻是想要成為「女人中的例外」,一個「名譽男人」。

她們給自己貼金的方式是,「我活得像個男人一樣」、「我是一個比男人還強的女人」。

然而,當把「男性」當做一個褒義詞來稱呼自己,不正是顯示她們更認同男性的價值,認為男性是比其他女性都更高等嗎?

女性拼命成為「女強人」,可能是實現自我價值,也可能是自我厭棄。

伊能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談女性價值,上了熱搜:

她說,「剩女」不該是強加給女性的標籤;「拼」、「姐姐」也不該是。

「強勢的女性才叫厲害的女性、才叫幸福的女性,這也是另一種陷阱。」

女性的自我價值,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真正對女性價值的接納,應當是允許她們做出自己的選擇。

女性價值沒有統一的形態

瑞典在兩性平等上,一直做得很超前。

從幼兒園到職場,瑞典都在強調著「性別中性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從幼年起,就開始不帶偏見地對待兩性:

男嬰不必穿粉藍,女嬰不必是粉紅;

幼兒園的每一本繪本和玩具都經過挑選,過濾掉帶刻板印象的環節,女孩子可以玩小汽車,男孩子也可以過家家;

即便是成年,男性和女性情侶共享16個月的育兒假,辣爸帶娃隨處可見。

性別中性教育,並不是去除性別,而是在消除兩性偏見。

男性不一定非要充滿野心,養家餬口;女性也不一定非得三從四德,小鳥依人。

男性不一定非要嬌寵自己的戀人;女性也不一定撐出女王的氣場。

周國平說:「男人只剛不柔,你會覺得他生硬;女人只柔不剛,你會覺得她軟弱;最優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體的。」

當我們不再為彼此下定義的時候,才能真正為自己回答「我是誰」。

女性價值沒有統一形態,尊重每個人的自主選擇權,才是真正的尊重。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馬柔本宅秘事》:披著恐怖片外衣的一部溫情片
    不少觀眾在看完影片後,無一例外的絕對這不僅僅是一部恐怖片,更是一部披著恐怖外衣的溫情片!男主角表現可圈可點,好幾處都貢獻了上乘表演,最喜歡下棋一場戲,利用屋子的結構做出恐懼感,那是發生在很平常處的懼怕,真的十分厲害。幾位年輕的演員,個個樣子好看,演技紮實,雖然電影敘事節奏並不明快,但是也能被演員們的表現吸引看下去。
  • 以家人之名女主形象不符?偽骨科?表達「厭女」情緒和價值觀?NO
    本劇是披著親情劇外衣的偶像劇?偽骨科?骨科?首先,譚松韻曾在採訪中明確表示此劇不是偶像劇,是很現實的家庭劇。本劇在向觀眾表達「厭女」情緒和價值觀?這部劇裡的男性角色也足夠讓人吐槽,靠老婆的軟飯男趙華光,因為常年無子才想到年輕時拋棄不養的兒子,還靠卑鄙的手段逼兒子賀子秋回歸。
  • 神器推薦|愛奇藝萬能聯播——披著播放器外衣的下載神器
    無論愛與不愛,只要還存著收集資源的非分之想,誰都無法避開百度網盤。自己的網盤裡匯集了大量珍貴的資源,如何下載?除了充會員,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讓我們體驗一下飛一般的感覺?答案是,當然有,而且還很多,各種號稱下載神器的第三方軟體應運而生,然而大部分都是見光死——逍遙一兩天即被封殺。
  • 《聽見你的聲音》披著愛情的外衣講人性和法律
    一個具有聽取他人內心聲音的超能力的少年,運用這個能力與女主張慧星國選律師一起偵破案件,為受害人進行辯護的故事。,小時候女主勇敢、大膽揭露罪犯,和膽小又有點自私的女二形成強烈對比,你們不是一直宣揚善有善報嗎,現實當然不是童話故事,長大後的女主平凡、市井,成為了一名小小的國選律師,吊兒郎當活著混口飯吃,好像已經忘記小時候的自己了。
  • 視探|在「出師表」裡譜一曲披著政治外衣的羅曼史
    視探丨在「出師表」裡譜一曲披著政治外衣的羅曼史作者 | 橙汁兒編輯 | XIN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深受我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其影視作品裡的漢文化元素從來不少。雖說韓劇離不開漢元素,但是直接將「出師表」定為劇集名稱卻還是頭一回見。
  • 披著奇幻驚悚外衣的人性寓言
    作為懲罰,女神將哈斯塔打回原形,將她困在子宮之中,飽受飢餓的折磨。塔巴德的人想要得到哈斯塔手中的財富,為他建立了一座神廟,這引起了眾神的憤怒,塔巴德受到了詛咒。多年無人照料的曾祖母竟然與大樹連為一體,只剩下心臟和大腦繼續跳動,為了結束永生和飢餓,她懇求維納亞克燒死她,作為回報,她說出了關於金幣的秘密。
  • 【嘗鮮威尼斯】《同等族群》:披著科幻外衣的低齡愛情片
    美國80後導演德雷克·多雷穆斯(Drake Doremus)的《同等族群》由85後風頭正勁的「小鮮肉」尼古拉斯·霍爾特和90後「暮光女」
  • 《以家人之名》兄妹關係微妙,被質疑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
    《以家人之名》兄妹關係微妙,被質疑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文/聽歌打娛《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作為一部家庭治癒劇,三娃兩爸的日常格外溫馨。大哥凌霄、小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三兄妹的感情更是讓人羨慕。但是最近播出的劇情中,凌霄與賀子秋回國,和李尖尖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部劇也被網友質疑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李尖尖開始交男朋友,兩個哥哥卻極力反對,原因竟然是兩人都想做李尖尖男朋友。劇中凌霄、賀子秋接連對尖尖表白,這樣的劇情走向讓人直呼狗血。
  • 《偶然發現的一天》:披著勵志外衣的戀愛甜劇
    反轉的情節、極具個人魅力的女主、養眼的主人公都使《偶然發現的一天》成功出圈,收穫大批嗑糖粉絲,目前此劇豆瓣評分高達9.0分。但仔細來看,《偶然發現的一天》本質上還是披著勵志外衣的戀愛甜劇。01事實上,主人公身處漫畫世界,不斷抗爭命運的設定並非本劇首創,早在2016年,韓劇《W--兩個世界》就在類似的衝突中展開,在這部劇中,漫畫主人公和來自現實世界的女主人公的奇異羅曼史吸引了大批觀眾,漫畫與現實虛實交疊、衝突不斷。最終。
  • 《姜子牙》,披著中國傳統外衣下的西方英雄主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咱們普通民眾的審美其實是在快速地提升,早已經將歐美虛無縹緲而虛偽的「美式聖人」看穿,但是一些文化精英還在沉迷於「美式聖人」之中,這就和觀眾拉開了距離,跟不上觀眾的審美,這就導致了他們認為很不錯的《姜子》可能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那就是豆瓣有可能會跌破7分以下。
  • 《以家人之名》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還是以親情為路線?
    最近《以家人之名》頻頻引發網友爭議,其中裡面李海潮的的扮演者塗松巖受訪回應《以家人之名》是「披著親情外衣」的愛情劇的爭議。但是塗松巖表示親情戲一定是這部戲的主要基調,後面一定會有更多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雖然這種互動之前會有差異,但一定不會消失。
  • 《同伊》披著歷史外衣的古裝童話愛情
        主線是肅宗和同伊的愛情,輔以一些破案,宮鬥之類的小故事。這劇的愛情部分比十幾年來看的劇都要更猛烈一些。因為他披著王的外衣。在明聖大妃是面前他首先是王,然後才是兒子;在中殿和張禧嬪面前他首先是王,然後才是丈夫。而同伊是唯一的不同,在她面前他首先是丈夫,才是王。在她面前他可以不顧有可能引起和清朝的戰爭,不惜可能背負昏君的罵名。
  • 《今天開始世界屬於你》遠離披著親情外衣的惡魔 重新找回自己
    有社會大環境的發展變化 也有成長中某個瞬間某個挫折或者遇到的人決定了你的生活和未來,對於女主來說使她變成內向宅女的人正是她那個說話嗲嗲的看起來溫柔無辜人畜無害其實惡魔一般的母親。 嫉妒自己的女兒,從小不管女兒想做什麼她都反對 女兒想學鋼琴她不讓,女兒想去私立學校她不讓,女兒收集到的喜歡的玻璃球她也要奪走,不論女兒想做什麼喜歡什麼她都是否定和打擊,她說:「你沒有信心,你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所以就不要去做。」
  • 《小鳥們》披著情色外衣,探討女性覺醒的成長故事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情色片,那你就錯了,該片不僅有尺度,更有深度,雖然披著情色外衣,探討的卻是關於女性覺醒的成長故事, 該劇一共6集,迷你劇的體量搭載著電影級別的鏡頭質感,流光溢彩的畫面中,每幀都透出迷離的情慾氣息,既香豔又不失高級。
  • 豆瓣評分9.1《惡之花》,披著懸疑外衣的愛情劇,到底好在哪
    女主還在愛與恨的邊緣遊走著,彷徨著,就在這種如此激烈的矛盾鬥爭中,還是陷入了男主的甜蜜愛情漩渦裡。她對白熙成緊張的那種程度,很難用語言去描述,只能引用她自己曾對丈夫說過的話,「多希望你能做一天的我,哪怕就一天,你就會知道,我到底有多愛你!」真的是非常真摯深情的告白。那種我真的很愛很愛你,但你卻不知道的悲哀與無奈,都被女主演繹的非常到位。女主通過自己精湛的演技,讓觀眾體會到了她對男主的愛與包容。
  • 《喬喬的異想世界》邪惡有時會披著正義的外衣
    約克:我還以為我才是你最好的朋友。喬喬:約克,你是我第二好的朋友,第一名的位置是留給元首的。,她不能和盤告之,甚至連試圖感化和解釋都不敢,因為這可是冒著全體被直接處決的風險啊。正義方:由斯嘉麗飾演的媽媽為代表,可能最後階段的上尉教官也算一個,更多的就是喬喬內心自發的正義感了。
  • 《我是餘歡水》,披著黑色幽默外衣的「傑克蘇」
    拋開老戲骨們炸裂的演技,「爽」過後,很多人反應過來這部劇的內核是披著黑色幽默外衣的「傑克蘇」。 餘歡水,好慘一男的 人到中年不如狗,中年男人狗都嫌。
  • 《蜜糖》:披著霸道總裁偶像劇的外衣,講合情合理的搞笑愛情故事
    可是《蜜糖》看著看著就發現,它披著霸道總裁偶像劇的外衣,卻講著最合情合理的搞笑愛情故事。齁甜但很順其自然。除此以外,他默默地關心女主,會暗自開心也會獨自傷心,對待女配,他也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拒絕。成熟的同時,咱袁帥在江君面前總不經意表現出幼稚又憨憨的一面,比如上熱搜的「怕做手術」,真的袁帥貢獻了太多了笑點。觀眾只想說:袁帥是霸道總裁?excuse me?請不要跟我說笑好嗎?
  • 《蜜糖》:披著霸道總裁偶像劇的外衣,講合情合理的搞笑暗戀故事
    可是《蜜糖》看著看著就發現,它披著霸道總裁偶像劇的外衣除此以外,他默默地關心女主,會暗自開心也會獨自傷心,對待女配,他也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拒絕。袁帥和江君重逢不久,江君因眼淚過敏就進醫院了,袁帥在安頓好一切之後就打電話給了女主閨蜜,而不是自己留下來照顧她一整夜,然後來一段「深情厚誼」。
  • 一部披著甜寵外衣的職場劇,不注水的《青春創世紀》真香
    旅行撿漏王 舉報   由黃景瑜、吳謹言主演的新劇《青春創世紀》近期正在熱播中,從演員陣容和劇情簡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