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親情治癒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才播幾天,對這部劇的看法褒貶不一!
更是各方黑言論出來跳腳,和惡意評分!
言論自由!我只是覺得三觀這么正的劇,為何會讓這些黑子為了黑而黑!
有人說飾演尖尖的譚松韻和角色年齡不符,形象缺失?
請大家不要試圖用年齡給女性下定義,松韻的「幼態臉」本就有飾演年齡跨度大的角色的先天優勢。何況本劇是大篇幅演成年後的事,不是校園劇,而只是角色人物的一個故事時段而已!
做為演員,能夠演的讓人入戲才是她的成功!譚松韻飾演的十六歲的尖尖,讓人感覺就是十五六的花季少女!不管是顏值還是一些肢體語言,都讓人很有代入感!不會出戲!
本劇是披著親情劇外衣的偶像劇?偽骨科?骨科?
首先,譚松韻曾在採訪中明確表示此劇不是偶像劇,是很現實的家庭劇。
其次,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以家人之名,行不軌之事」的梗,名義上是叫哥,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法律捆綁關係!
凌爸也只是乾爹,比起真正的兄妹,從小陪伴的青梅竹馬更適合形容他們,何況他們從小就有娃娃親(即使現代社會婚姻自由,這樣從小的情感何來不軌的說法?)並不是偽骨科,更不是骨科,青梅竹馬是存在的,不需要否認這一事實。
本劇在向觀眾表達「厭女」情緒和價值觀?
這部劇裡的男性角色也足夠讓人吐槽,靠老婆的軟飯男趙華光,因為常年無子才想到年輕時拋棄不養的兒子,還靠卑鄙的手段逼兒子賀子秋回歸。
凌和平也是典型的家庭失敗角色,無法正常平衡工作和生活,遇事就逃避,既沒有好好疏導妻子的情緒,更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狀況。導致家人關愛缺失,最終造成家庭悲劇。
何況戲劇本身就是要把,生活中的不同人所經歷過的衝突矛盾,融合在一部劇裡面,呈現出來矛盾最大化!這是戲劇展現需要,裡面每個人設其實都很真實!
齊明月的媽媽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正反映了現實嗎?她們的本心並沒有錯,只是過於嚴苛的方式不妥而已,無可厚非。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第二集裡的「例假尷尬」和李尖尖的吵鬧對比,在深層次是反映家庭女性角色缺失的問題,以無憂無慮的喜,襯託背後成長過程中角色缺失的悲,我認為李尖尖這個角色在後面還會依舊有此類的角色表現。
愛情最後也會變成親情,個人覺得這部劇是具有普適性的,既有親情的溫馨,也有愛情的甜蜜,之後走向應該也有愛情深化親情的細水常流。劇方曾表示,沒有扯頭花,沒有撕扯,請大家放心食用~
《以家人之名》目前已播的幾集,有笑有淚,是部好劇,譚松韻的表現可圈可點,不是酸黑可以帶節奏抹殺的!
很多人擔心會是大哥小哥尖尖三角戀!但是作為一個過審上星劇,如果有愛情也只能是BG雙人的。而三角戀我也覺得不太可能。
對於大哥凌霄來說,在他妹妹去世媽媽怨恨他爸爸無暇顧及他的時候,是尖尖一句接一句的凌霄哥哥,吃西瓜嗎?凌霄哥哥,紅燒肉,水煮魚,糖醋排骨!給年幼的他帶來了一道光。
而對於子秋來說,最重要的人是李爸,先有的爸爸再有的哥哥妹妹。
《以家人之名》的立意是親情和治癒!
那些說這部劇叫《以家人之名》,卻有愛情的,你的家人裡難道不能包括愛人??
非血緣可以成為家人,學會相親相愛,這份「親」和「愛」裡包含了親情,愛情,女婿不是家人??蘇大強都能和小保姆產生感情,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有愛情難道不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