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的由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眾人歸家團圓的日子。中秋又名: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說到中國的節日,都有一個共通的聯繫那就是吃。每一個節日都會有一個特色的美食與之搭配,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比如春節(Spring Festival)吃餃子(dumpling),元宵節(the Lantern Festival)吃元宵(yuanxiao,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rice flour) ,端午(Dragon Boat Festival)吃粽子(zongzi,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leaves) 等。
中秋節始於嫦娥奔月的傳說,終於月餅的誘惑。
二、主題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2.嘗試在冰皮泥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製作月餅。
3.看看、說說、做做、講講、吃吃的過程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過中秋節的快樂。
三、主題網絡制定
1.中秋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天上原來有10個太陽,植物都枯死了,嫦娥為了幫助后羿,去了月宮偷仙藥。嫦娥犧牲自己的幸福獨自住在了月宮...
體驗篇:看月餅,說月餅
1.說說月餅的不同
形狀不同——
花紋不同——
餡兒不同——
2.製作方法不同(製作材料不同)——
比如有的人鍾意五仁月餅(Fivekernel mooncake),有的愛吃醃篤鮮月餅 (Yanduxian mooncake),小編則喜歡冰皮月餅(Snow skin mooncake),還有的人專情榴槤月餅(Durianmooncake) ……吃貨對於美食的想像力簡直沒有上限……
除了以上幾種月餅,還有小清新的滇式月餅。比如滇式雲腿松茸月餅、滇式玫瑰月餅;甚至還有雜糧類的月餅。當然還有最傳統的蓮蓉蛋黃月餅。
實踐篇:做月餅,嘗月餅
相比其它節日,中秋有自己的特色。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時常在不過年的時候吃水餃,卻很少在不是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
或許,是因為賞著圓月吃月餅,感覺特別與眾不同?兩個字講究。
最難忘的味道,往往是你第一次被打動時,味蕾留下的記憶……
五、活動延伸
其實,中秋帶來的不單單是賞月和吃月餅,更多的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對於家庭、人生和夢想的思考。承載著這個民族深處很多的內涵和情懷。
比如張九齡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As the bright moon shines over the sea,
From far away you share this moment with me.
比如杜甫的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Dew turns into frost sincetonight;
The moon viewed at home is more bright.
比如蘇軾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cup in hand, I ask the sky.
中秋將至,米蘭園萌寶們祝願大家有月餅可吃,有人可念,有月可賞。
文章來源:米蘭園大班組
審閱:Hedy Zhu
圖文排版:Alex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