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正競賽還很長》中,羅英石如此解釋「好的節目」的要素:「好的節目到底是『發明』,還是『發現』呢?雖然我不知道哪個才對,但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就是好的節目必須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被創造出來:第一是創新;其次要有趣;最後更要有意義。」
羅英石,或許很多人對這名字感到陌生,但在韓國綜藝節目的粉絲中卻如雷貫耳。從早年的「兩天一夜」系列,到後來的「花樣」旅行系列、「三時三餐」系列、「新西遊記」系列、「尹食堂」系列、「懂也沒用的神秘雜學詞典」系列、「姜食堂」系列、《新婚日記》《林中小屋》《咖啡之友》《西班牙寄宿》等,這些備受追捧的韓國綜藝節目背後,都站著同一個男人。喜歡他的粉絲們願意叫他「羅PD」(PD=Program Director)。在韓國,羅PD是家喻戶曉的「金牌製作人」,是韓綜收視率的保證;而在中國,他的粉絲群體也日益壯大,不僅新出的綜藝節目會有字幕組及時更新,豆瓣上的打分更是一騎絕塵。因其製作的節目屢屢遭抄襲、模仿,羅英石被戲稱為「養活中國半個綜藝圈的韓國男人」。雖然羅PD如今在韓國被稱為「神級PD」「鬼才PD」,但在他所著的《反正競賽還很長》的自述中,他似乎是個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狼狽不堪」的「平凡人」。時間倒流回到1994年,那年羅英石離開家鄉清州,來到首爾延世大學念書,辛辛苦苦考入名校公共行政學系,卻不知自己為何要來這裡,覺得未來像霧一般模糊不清。從鄉下來到都市求學,但無法適應、融入大學生活,於是他轉而翹課,喝酒度日,泡在漫畫店、MTV,花大量時間看各種電影……直到某天,他忽然意識到「再這樣繼續亂花錢下去,最後我可能會餓死,應該要找點什麼事情來做做。」後來,他加入社會科學學院的戲劇社,理由很簡單:戲劇社冷門,不會因為是新生就被學長學姐整。在這個不起眼的社團裡,他開始做發聲練習、寫劇本或背臺詞,認真準備演出,創作了一些「水準非常低、現在回頭看會覺得很丟臉的作品」。然而,正是戲劇社教會了他:戲劇是創造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東西,是跟人一起合作創造出某種結果的工作。從這個時期起,羅英石開始對喜劇感興趣,把一些嚴肅的議題包裝成能博君一笑的喜劇形式演出,他發現喜劇比嚴肅的戲更能引起觀眾的熱烈反應——「笑容有能不受阻礙將訊息傳達出去的力量」。憑藉著在做節目中建立的「無論如何都會有辦法的精神」,他一路跌跌撞撞,鬧了無數笑話,應付了各種突發狀況,全須全尾地回來了。最幸運的是,由於天氣原因,他本來已經放棄看到極光的希望了,卻在歸途的路邊偶遇「非常強的極光」。這種旅行的未知數和戲劇性基調,後來貫穿在他做的「花樣」旅行系列節目中——人並非全知全能的上帝,重要的是不懼擁抱未知,這樣即便最後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也會有意外收穫。從冰島旅行回來後,2013年,羅英石轉戰韓國娛樂傳媒集團CJ ENM旗下的韓國有線電視臺tvN,開始進入其綜藝製作的新突破階段——以季播形式推送的「慢綜藝」系列節目逐漸出爐。和以往KBS周播綜藝節目的快節奏不同,到tvN之後,羅英石獲得了更多創作的自由度和把控權。他到tvN交出的第一個綜藝節目是《花樣爺爺》。
《花樣爺爺》以「黃昏背包旅行」為主題,由平均年齡高達76歲的F4——李順載、申久、樸根炯、白日燮參演,這是韓國有著50年演藝生涯的老演員們第一次出演旅遊綜藝節目。此外,節目組還給爺爺們配備了韓國男演員李瑞鎮作為挑夫和翻譯。四位爺爺性格各異,但都心態開放又富有童心,對旅途中的風土人情有著不同於年輕人的視角,笑點不斷又情感充沛。當爺爺們感嘆這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的背包旅行時,觀眾也不禁為之動容。後來,羅PD在接受採訪被問及最喜歡自己製作的哪個綜藝節目時,他的回答是《花樣爺爺》,因為「可能沒辦法再做出那樣的綜藝了」。2014年,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綜藝作品獎頒給了《花樣爺爺》;2015年,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的電視部門大賞頒給了羅英石——以往這個獎項一般是頒發給電視劇作品演員的。跳槽到tvN之後僅兩年,他就憑藉新綜藝作品《花樣爺爺》《花樣姐姐》《三時三餐》再度成為觀眾最喜愛的綜藝節目製作人。近年來,羅英石製作的系列綜藝節目被視為「慢綜藝」的傑出代表。與競技類的「快綜藝」(如「Running Man」)不同,慢綜藝節奏更舒緩、狀態更自然,像是在看紀錄片,是對現代快節奏生活的某種反抗,看完有種治癒的「安慰劑」效果。這些綜藝節目乍看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內容無非是務農做飯、吃吃喝喝、玩玩遊戲、出門旅行、開家小店……然而,正是這些尋常的生活片段,卻讓不少觀眾沉浸其中。在這個人人唯恐輸在起跑線的時代,羅英石卻反其道而行之,放慢腳步,記錄生活中那些瑣碎、無聊,以及充滿意外和驚喜的時刻,從中呈現和挖掘出人物的真善美和複雜性。羅英石挑選節目主持人和嘉賓的眼光頗毒辣,很能抓住其有趣且人性化的特性,給觀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比如,和羅英石合作過《花樣爺爺》《三時三餐》《尹食堂》等系列節目的李瑞鎮,被老羅形容為「就像是垃圾食品,明明不健康但卻容易上癮」。《三時三餐》開播時,李瑞鎮作為一個留過洋、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市男人,被老羅「誘騙」到鄉村做一檔務農煮飯綜藝節目。在節目中,李瑞鎮毫不留情地和嘉賓吐槽「這節目要完蛋了」,嘴上雖絮絮叨叨,但活兒卻一件不落地認認真真做完了。看著一個「city boy」不僅在看似枯燥無味的鄉村生活中生存下來,甚至還有些樂在其中,讓人忍俊不禁。又比如,《新西遊記》開播時,其嘉賓陣容讓人大吃一驚,裡頭包括幾個當時「黑料傍身」的藝人:有因捲入偷稅漏稅風波而黯然淡出螢屏的主持界大佬,有因涉足賭博醜聞曾被判刑、暫停演藝圈工作的搞笑藝人,還有因面臨離婚糾紛而陷入人生低谷的前韓團組合成員……羅英石腦洞大開,竟然把他們召集到一起,像《西遊記》中的徒弟那樣,以「戴罪之身」,開始其「異國修行救贖之旅」(第一站就到了西安)。嘉賓最終有沒有獲得真正的救贖,無從得知,但觀眾確實從這檔創意不斷、瘋狂好玩的通關遊戲節目中,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救贖」。
說羅英石是旅遊目的地和美食「安利大使」一點都不為過。這些年,基本上他的綜藝節目裡涉及的取景地都火了。《花樣爺爺》其中一期曾在臺灣地區取景,竟帶動和提升了韓國赴臺旅遊的人數,「臺灣觀光局」還因此特地給節目組頒發了「特別貢獻獎」。「尹食堂」系列裡,嘉賓在異國他鄉開開心心地嘗試經營韓國餐館,觀眾甚至還能從中真正學到一些餐飲經營的實用知識……2019年,羅英石新推出《西班牙寄宿》,又到遙遠的聖地牙哥朝聖之路開了一家供朝聖者休息的旅館。無論是經過長途跋涉來此歇腳的世界各地的旅客,還是認認真真做韓國料理的車勝元、為旅店打制各種手工小玩意的劉海鎮等,每個人都可愛又有個性。在羅英石的綜藝節目中,不僅有美景、美食,還有遊戲、文化;不僅有個性迥異、有趣的各方神人,還有溫馨又真實的生活煙火氣……這一切都在提醒觀眾:放慢節奏,用心體會,學會享受,生活也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作為一個靠創意和點子吃飯的「韓綜手藝人」,羅PD的價值可謂經受了觀眾和市場的考驗。2019年4月1日,據CJ ENM發布的最新事業報告書顯示,2018年羅英石的工資為2.15億韓元,獎金為35.1億韓元,總收入為37.25億韓元(約為人民幣2200萬元),是目前CJ ENM職員中的最高年薪。CJ ENM方面表示,羅PD製作的綜藝節目《尹食堂2》創下19.4%的最高收視率,《新西遊記6》和《懂也沒用的神秘雜學詞典》等也都反響不錯,收入是其業績的如實反映。羅PD的成功自然也引來不少膜拜者、效仿者和抄襲者。近年,在國內諸多綜藝節目中都可以看到羅氏綜藝的影子,比如:《花樣姐姐》之後,大陸版《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相繼出爐;《尹食堂》之後,我們有了《中餐廳》;《三時三餐》之後,我們也開始了《嚮往的生活》……
在這三者之中,羅英石所選擇的最重要的、最優先的元素就是「必須是創新的」。「至少要有一個小地方是新的,觀眾才會開始感興趣。唯有在創新中創造出來的樂趣,才有吸引觀眾觀看的力量。」羅英石說道。
往期關鍵詞
莨綢 / 陳岸瑛 / 共享單車 / 老崔 / 民宿 /
魔獸 / 陳向峰 / 需求採集員 / 柯潔 / 蔬食經濟 /
GOOD DESIGN / 文創產業園區 / 《百鳥朝鳳》
3D剪紙 / 著作權 / 非遺 / 設計轉型 / 試睡 /
微創意 / 死飛 / 唐家三少 / 咖啡 / 呂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