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心餃子》匯集日本友人記憶
希望向更多人講述中國的魅力
很多日本民眾讀了《連心餃子》中的故事後備受感動,希望去中國看看。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為《連心餃子》撰寫序言,稱讚這些珍貴的經歷對於促進日中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8年7月剛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原麻由美回憶自己10年的赴華學習生活,撰寫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一文,講述了餃子作為心與心之間的紐帶,給自己人生帶來的積極影響。
在頒獎禮上,原麻由美激動地講述了自己在中國的美好回憶。2008年,由於母親與中國繼父結婚,12歲的原麻由美跟隨母親從日本來到中國上學。初到中國,原麻由美每次考試都在班級裡倒數第一,這令她很難受。
一天放學後,中國繼父帶著原麻由美去一家餃子館吃飯。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中國繼父打破了沉默:「不要為倒數第一名感到羞愧。你只學習了一年漢語,同學們的母語是漢語,你們成績不一樣是正常的。你把中國同學當作榜樣去努力,為超越過去的自己而奮鬥,慢慢進步就可以了。」這段話深深地溫暖了原麻由美。那年春節,原麻由美向繼父提議全家人一起包餃子,邊吃邊聊。從那以後,原麻由美從心底裡接受了中國繼父,融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
原麻由美在文中寫道:「十年在中國的學習生活中,給予我如餃子一樣熱騰騰的愛的人無疑就是中國繼父。與繼父一起吃餃子的溫暖和啟迪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我的心靈,給予了我無限的希望,給予我和繼父超越國境與血緣的父女之情。從此,我們一起吃的餃子也變成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成為心與心之間的紐帶。」
原麻由美認為,與中國人相處、交流並學習中國文化的經歷是她一生中寶貴的經驗。在文章結尾,原麻由美表示:「希望通過介紹自己在中國的美好回憶,向更多人傳達中國的魅力。」
從歷史中理解和平的珍貴
程永華說,尤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有的作者通過參觀歷史紀念館和戰爭遺蹟,加深了對中日之間不幸歷史的了解,寫下了對中日關係的深入思考。正是這種正視歷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正確態度,才有助於兩國民眾超越歷史糾葛,構築兩國和平友好合作關係。
一名叫中關令美的東京姑娘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與一名南京姑娘的故事。當中關令美告訴家人,應中國朋友之邀要去南京旅遊時,祖父母表達了深切擔憂和強烈反對。中關令美不顧家人反對,隻身一人前往南京。
曾經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了解了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中關令美到達南京之後,起初特別在意自己的國籍。在海關入關處,為把護照正面的「日本」兩字藏起來,她刻意把護照反面朝上交給工作人員。每當被計程車司機、餐館服務員問起自己的國籍,她內心都十分忐忑。但令她驚訝的是,當她告訴對方自己是日本人時,對方依然友善地對待她。
當她的南京朋友問她最想去哪裡時,中關令美說,希望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在認真參觀完紀念館後,她的中國朋友說道:「歷史不容篡改,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推翻。但我們永遠是朋友。」中關令美頓時淚如泉湧。她意識到,雖然時鐘無法撥回到1937年,無法阻止那場大屠殺,但是我們可以以史為鑑,從歷史中學習和平的珍貴。
中關令美最後寫道:「在機場與中國朋友道別之後,我種下了一個新的夢想,那就是將來做日本和中國友好的橋梁。我將把在南京的經歷銘記在心,繼續努力下去。」(記者 劉軍國)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9日 16 版)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