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規律-心理學知識點

2020-12-27 中公教師網

感覺規律在教招考試中主要是考查理解類的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響著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的現象。在同一感覺相互作用中,我們需要掌握的是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對比包括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不同刺激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便產生同時對比。例如,灰色方塊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來亮些。不同刺激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時,便產生繼時對比。例如,吃了糖果後再吃橘子,會覺得橘子是酸的。

2.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產生的感覺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說,對某種刺激的感受性會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發生變化。一般表現為:對一個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對一個感受器的強烈刺激會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聲音刺激可以提高視覺對顏色的感受性,強噪音會降低視覺的差別感受性。生活中,我們能體驗到味覺和嗅覺的相互作用。如果閉上眼睛,捏住鼻子,我們將分不清嘴裡吃的是蘋果,還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覺不敏感。

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還有一種特殊表現——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例如,切割玻璃的聲音會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看見黃色產生甜的感覺,看見綠色產生酸的感覺;紅、橙、黃色使人產生暖的感覺,綠、青、藍使人產生冷的感覺。

二、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對感覺器官的持續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

1.視覺適應

視覺適應包括明適應和暗適應兩種。當我們從暗處來到光亮處,剛開始會覺得目眩,看不清周圍的東西,幾秒鐘以後才逐漸看清周圍的物體,這叫明適應。明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強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當我們從光亮處來到暗處,開始什麼也看不清,若干時間後才逐漸看清周圍事物的輪廓,這叫暗適應。暗適應使視覺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2.聽覺適應

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聽覺適應的現象。例如,去參加一個舞會,剛到舞會現場時會覺得音樂聲很強,呆一會兒後,會覺得音樂聲沒有剛開始聽起來那麼大了。一般認為,聽覺適應會使聽覺感受性暫時降低,而且聽覺適應具有選擇性。也就是說,在一定頻率的聲音作用下,人耳對該頻率聲音及鄰近頻率聲音的感受性會降低,而對其他頻率聲音的感受性不會有影響。

3.嗅覺適應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說的是嗅覺適應。不同的刺激,嗅覺適應的時間不同,有的只需一兩分鐘,有的需要十幾分鐘甚至更長。嗅覺的適應也具有選擇性,即對某種氣味適應後,不影響對其他氣味的感受性。

4.味覺適應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味覺適應的經驗。例如,「廚師做菜,越做越鹹」就是由於味覺適應的緣故。

5.膚覺適應

膚覺是物體的機械、溫度特性作用於皮膚表面而引起的感覺。膚覺的基本形態包括觸壓覺、溫度覺、痛覺。其他各種膚覺是由這幾種基本形態構成的複合體。觸壓覺的適應較快、較明顯。例如,戴手錶的人平時不覺得手腕上有重物。溫度覺的適應也較快,大約三四分鐘後便能感受到。痛覺是很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正因為痛覺難適應,它才成為傷害性刺激的信號而具有生物學的意義,確保機體的健康。

以上便是有關感覺規律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以上的邏輯梳理來對其知識點進行熟練地把握。

最後,再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感覺是怎麼變化的——感覺的一般規律
    感覺的一般規律是《心理學》認知過程中關於感覺的一個重要知識點,考查方式為例子反選、概念選擇等,以客觀題為主,難度中等。主要需把握住關鍵詞理解每一個現象的含義,能夠靈活做對題目。下面將這部分知識做一個梳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感覺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任何感覺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主體的感覺能力;另一個是客觀世界的刺激。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斯」人那些事——心理學...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斯」人那些事——心理學部分(下),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教師招聘考試中,比較繁雜的知識點便是涉及人物理論流派、觀點的知識點。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忘的原因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遺忘的原因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心理學知識: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這部分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可能以例子型單選、概念型單選進行考查,在備考過程中主要以例子型單選進行備考,因此需要把握每個概念的關鍵詞以及掌握相應的例子。(1)感覺適應感覺適應是指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九宮格找規律填數字(編程+數學)
    通過編程+數學的方式梳理數學的知識點,讓孩子既可以對學習感興趣,又可以學會各個知識點。本次的主題是【九宮格找規律填數字】找規律填數字是一年級數學中常見的題型,尤其是九宮格,以下通過編程截圖演示其解題過程【題目】使得橫豎格子內的數之和都等於20【知識點1】九宮格【知識點2】行和列【知識點3】行加和列加【知識點4】總和相等【知識點5】找規律【知識點6】填空題
  • 教育心理學重要人物知識點梳理
    教育心理學重要人物知識點梳理2.四個專題報告(教育心理學成熟階段)(合社反動)反思性研究,強調如何讓學生能夠自我調節,從自身尋找對學習的理解主動性研究,強調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能夠對自己的心理活動做出更多的控制
  • 高中生物:遺傳規律知識點總結+方法綜述
    生物的知識點多且雜,特別是遺傳規律這一模塊有很多專業名詞和計算公式,所以會導致很多同學混淆概念或者套用到錯誤的公式。遺傳規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重難點。因為這一個知識點出題形式多樣,包括計算題、圖表題,一道題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多,還往往伴有公式計算,所以令很多同學頭痛不已,下面和小編看看有哪些知識點。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轉折期」、「關鍵期...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轉折期」、「關鍵期」、「危機期」傻傻分不清楚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自我意識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自我意識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奧蘇貝爾知識點總結
    奧蘇貝爾是我們教招考試中一個需要重點掌握的人物,無論是在教育心理學還是心理學均有涉及。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總結一下所設計到的知識點,便於我們識記。知識點一——遺忘理論—同化說代表人物:奧蘇伯爾主張:遺忘實際上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即用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發生遺忘,從而提煉和簡化了認識並減輕了記憶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總結(上)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第一節 基本內涵研究對象&內容: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同時又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 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核心。
  • 《心理學考研一本通》——心理學考研必備教輔書
    心理學考研專業課的考試科目常見的有11個,分別是:心理學導論(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心理與教育測量、變態心理學、心理諮詢、人格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然後每個院校會從中選擇幾個科目作為自己院校的考試科目,一般來說其考試科目平均在6個左右。
  • 教師考試筆試必考知識點總結-心理學名詞解釋
    今天開始陸續分享一些教師招聘考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點!心理學名詞解釋30條1. 注意: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2. 感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3. 知覺:是人腦對於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4.
  • 赫爾巴特知識點總結之詳盡版
    【知己知彼-考情】首先,要應對教師招聘考試,我們需要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考情,知道這個知識點如何考查。對於赫爾巴特這位「大佬兒」,我們當然就是要考查他的稱謂、著作以及觀點的匹配。當然,想要考查大家的知識廣度的話,也可以出一些赫爾巴特的名言來讓我們反選人物。又因為赫爾巴特和剩下的兩巨頭都有對比,所以還會去考查誇美紐斯、赫爾巴特和杜威的區分,因此大多是識記類的內容,主要是客觀題的考法。
  • 這是心理學研究的終極目標麼?感覺好可怕啊
    在信息爆炸的大時代,心理學已經不像過去一樣那麼神秘。對於大多數人的理解,心理學就是研究個人思想的學科。這個觀點不能說錯誤,但是不夠全面。 心理學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於古希臘語,意思是「靈魂之學科」。難道最初心理學的就是為了研究人類的靈魂而誕生?
  • 心理學知識點-印象形成效應
    印象形成在教師考試心理學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考點。從近幾年試題來看題型較為固定,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多考例子類的反選題。所以要求我們考生能夠配合例子深入理解知識點。(一)社會刻板印象對一群人的特徵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都具有這種特徵,而無視團體成員的個體差異。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關鍵期一詞的由來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知覺的基本特性
    知覺的基本特性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心理學模塊常考考點,主要考察客觀題目,出題方式多為例子選擇題,這就要求大家要對此知識點進行理解,把握好每個特性的涵義,進行準確選擇。下面老師進行具體內容的講解來幫助大家理解。一、選擇性1、教材定義: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
  • 桑代克相關知識點梳理
    桑代克相關知識點梳理考點一:遺忘的原因記憶痕跡衰退說:(自動消退)代表人物:巴甫洛夫主張:該學說起源於亞里斯多德,由桑代克進一步發展。主要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衰退,以至最後消退的結果。考點三:教育心理學的地位桑代克地位:「教育心理學之父」著作:《教育心理學》,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考點四:桑代克的試誤說1.學習實質: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試誤)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觀點又稱為試誤說。他是美國動物心理學實驗的創始人之一。
  • 利用好「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助娃加深記憶
    慢慢地,女兒對上課的內容記憶就變得更深,知識點記得更牢固。其實,周女士對女兒的教育,本質上就是讓她及時地複習學過的知識,慢慢地孩子的記憶就加深了。但是這樣的小事,許多家長都沒重視,覺得考試前好好複習就行了,實則不然。考試前臨時抱佛腳,雖然能記住,但忘得也快,這是一個記憶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