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陸王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磨磨蹭蹭一直不知道該留下什麼樣的影評。
畢竟該誇的都誇完了,這劇情,這音樂,這卡司,我能再安利兩百年。只是看這才5k人的豆瓣評價,我就知道其實大家的安利之路不太順利哈哈。沒事,獨樂樂的心情也不錯的。
現在回想起來,小鉤屋能從一代足袋屋成長為一家極具潛力的複合型鞋業公司,其實是真的令人刮目想看的。大家都知道,在影視裡,「時間」這個概念可以被隨意地拉伸或者擠壓,一眼萬年,歲月也能如梭。但再看小鉤屋開發陸王的那些點滴,依然能真實地感覺到從一個偶發的想法,到顧問諮詢,到下功夫實踐,發現不足後再完善,需要下太多太多功夫。看著那堆疊起來的失敗品的小山,似乎就有一股力量拽著你看遍背後的嘗試再嘗試。
我相信現實是很殘忍的。如果存在於電視劇中,像小鉤屋這種夕陽企業想要再崛起是太難了。本身的資金來源就是靠銀行融資,再加上原來的主打產品的市場需求日益縮小,想要靠開發新產品來吸引投資者的注意,我想本身實現的可能性也是比較低的。但是說到底還是電視劇,能化腐朽為神奇。更何況它要傳遞的是一種匠人的精神,來自挑戰者的啟發,這一點上還是十分可取,而且很感人的。
坐標廈門。寒假回家總喜歡到老字號的餅家,挑選幾盒餡餅回家吃。擱平常的話,買的都是像綠豆餅、椰子餅這樣的招牌,但那天看到新品蜜柚餅,覺得很新奇,抱著嘗鮮的心態就帶了一盒回家。哪知道別說蜜柚了,只有非常淡的柚子味,剩下的大抵只是那「蜜」在撐場。
再說「紅遍大江南北」的髒髒包。看到麵包都不禁心臟漏拍的我對它從來沒有一點食慾。前兩天朋友和我說,某L茶的髒髒包出新口味了。噢不,應該叫它「腮紅包」,草莓粉加荔枝餡。 但在我看來還是換湯不換藥,即使它已然成了新網紅。
說這兩個看似無關的東西,不僅僅是因為我是個吃貨,碼字的我也發現了兩件事情。
一個,創新沒那麼簡單。更可況上面說的兩個根本不算創新,做的只是表面工夫。創新有三個含義,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上述兩個例子大概除了第一點,其他的都不算做到。而且成品是在很難讓人點頭,雖然努力是不能被否定的。我想說的只是真正有勇氣創新的人或企業才應該成為「網紅」,才應該受到尊敬和宣傳。就像小鉤屋,即使有這樣經歷的企業在現實中存在可能性極小。而那些致力於吸引目光、試圖「創新」的事物遲早會退場的。
另一個,有些人(比如說我)還是太保守、不願意接受創新了。創新不僅僅代表的是創新產品,這個行為本身還加速了別的創新。看客的思維、心態、眼界也需要更新,需要被挑戰。本來沒想寫這個的,只是寫著寫著,我猛地發現自己對新事物的看法很狹隘,偏向消極態度。作為新時代的人,應該拿一顆開放的心去面對這個無奇不有的世界。呼,真可怕,差不點就關住了呢。可怕的正是畫地為牢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保持思考,保持向前的動力,保持一顆寬容的心。(然後把到竹內涼真)
201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