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農小七
在農村的山裡,有很多的植物;在農民的地裡,也有很多的植物。
很多植物其實很常見,但是,價值卻很大,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可能早已被遺忘。
比如老一輩人熟悉的棠梨,拐棗,酸棗,野柿子等等,如今還能那麼常見嗎?別說野果,就是一些野草,如今已變得很稀少,很珍貴了。
在山裡,有一種植物,若使用得當,那,絕對是一等一的植物!這種植物,叫——白蒿!它的外形長得酷似「艾草」,曾是民間常用的「救命糧」!如今,在野外已經不好尋找了。
01白蒿科普
白蒿是一種菊科植物,它可以一年生,也可以兩年生,看具體環境和氣候。它的根系比較少,主根向下垂直生長,呈狹紡錘形,地上莖單生,向上生長,下部比較堅硬,有木質化傾向。
植株的高度低的幾十釐米,高的能夠長到150釐米左右,有縱稜,分枝比較多,莖、枝條等處有灰白色的柔毛,葉片上面和下面也有這種灰白色的柔毛,因此被稱為白蒿。
白蒿的也分雄花和雌花,花朵很多,一株白蒿的花朵大概在100朵左右,多的能夠達到120朵,少的也有幾十朵。花期在夏天,果實成熟於秋天。
02白蒿的價值
白蒿在農村很普遍,但是這一點兒也不影響的它的價值很大。白蒿的幼苗,被稱為——茵陳,也叫茵陳蒿。民間有「三月茵陳四月蒿」的說法,意思就是三月份的白蒿苗被稱為——茵陳,是很好的藥材。
茵陳在《御覽》、《吳普》、《名醫別錄》、《廣雅》《本草綱目》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
「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
當然,茵陳蒿(白蒿)可不單單是入藥的材料,它還是一種著名的野菜。白蒿作為野菜的歷史悠久,它味道清香。可以用來包餃子,做包子,煎雞蛋,或者焯水涼拌等等,當然,也可以用來煎炒的。
茵陳味道好吃,但除了好吃,它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胺基酸的含量更是多達20多種,還有鈣,鐵,硒,鋅,錳,鉀等等多種微量元素,是非常值得吃的。
03白蒿現狀
白蒿在農村本身很多,花朵能夠達到100朵左右,種子也不少,繁殖能力也很強。但是,由於它的繁殖能力強,植株還很高大,分枝也多,往往會妨礙莊稼的生長,或者影響經濟作物的生長,在農村是被農民剷除的對象。
以前刀耕火種,白蒿生生不息,很難被滅絕,如今大量使用除草劑,野生的白蒿已經變得很少了。在市場上,往往會有白蒿這種野菜賣,價格也不便宜,一般能夠賣到15元左右一斤,一些農民靠賣白蒿(茵陳蒿)都發財了……
04結束語
白蒿以前很多,但如今它很珍貴,若大家見到,可別錯過了哦。但記得採摘它的嫩莖嫩葉就好,特別是茵陳蒿階段的則更好,別挖根,不然以後會更稀少的。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白蒿嗎?你們知道白蒿的幼苗就是茵陳蒿嗎?歡迎大家留言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