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不吃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可惜少有人懂

2020-12-23 一米視覺

導讀:3月不吃5月當柴燒,曾是民間「救命菜」,是護肝之王,人人見過卻不知其效用。

說到野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野菜是對於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統稱,老一輩說,在過去糧食少的時候,野菜是很多窮人的「救命菜」。將野菜當蔬菜吃不僅美味還有很好的營養功效,比如薺菜、苦菜、柳蒿、魚腥草、堇菜……

明天是24節氣中的冬至,自此開始「數九」天氣,隆冬季節天寒地凍植物凋零,其實,撥開麥苗或樹下的落葉,常見有碧綠的薺菜在生長,挖回家用它拌餡包餃子或燒雞蛋湯都極其美味。

數九寒天,可以吃到的野菜除了薺菜之外,在背陰向陽山坡上,一叢叢枯黃植物枝幹常誤認是柴草,不過扒拉開枯草會發現一種灰白色毛絨狀的植物,它就是「茵陳」,用它炒雞蛋或泡茶喝,可以清熱去肝火,對預防肝炎有不錯的功效,人稱「護肝王」價值38元一斤,人人見過可惜少有人懂。

茵陳又名茵陳蒿,俗稱白蒿,相信對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是不陌生的:「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要從茵陳這種植物說起。

白蒿生長在路邊或山坡的草叢中,主根單一,成株高約100釐米,莖縱稜多分枝,下部稍木質化;葉片狹長呈紡錘形,莖杆及枝微被白色絨毛。白蒿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經冬不死,在初春時嫩芽從去年枯莖底部長出嫩芽,莖葉稚嫩呈絨毛狀,故得名白蒿。

剛出來的茵陳蒿嫩芽,蜷曲成團狀密被絨毛綿軟如絨,茵陳帶有芳香的甜香味,同時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採摘回家可以蒸食,焯水後涼拌、燒雞蛋湯,煎雞蛋或泡茶喝有養肝護肝的功效。

在法國,稱茵陳為「草中之王」,廚師常將茵陳草放進牛肉、番茄、胡蘿蔔、洋蔥、馬鈴薯菜品及餡料中給食品增加香味,有「沒有白蒿草,廚子不下廚」的說法。

茵陳有著消熱利溼、清肝利膽,預防流感的作用,可用於溼熱黃疸、胸脅脹痛、心煩失眠,頭暈目眩等症。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茵陳全草入藥,主風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說它「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熟知茵陳習人會依據時節採食或入藥。茵陳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在二月時是養護肝臟的藥草,而到了三月白蒿葉子可以當菜吃,俗稱「白蒿」。等到五月過後白蒿莖稈猛長,就沒什麼食用和藥用價值了,只能砍了當柴燒。不過,等到第二年春天,白蒿又會從乾枯的根部長出新的莖芽,開始新的一次生長輪迴。

白蒿在農村常見,卻少有人懂其真正價值,若大家見到這種野菜可別當雜草錯過。讀者朋友,你大家吃過茵陳這種野菜嗎?對茵陳的價值還有什麼了解?歡迎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外形酷似艾草,曾是救命糧,野外不好尋找,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
    02白蒿的價值白蒿在農村很普遍,但是這一點兒也不影響的它的價值很大。白蒿的幼苗,被稱為——茵陳,也叫茵陳蒿。茵陳在《御覽》、《吳普》、《名醫別錄》、《廣雅》《本草綱目》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它:「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當然,茵陳蒿(白蒿)可不單單是入藥的材料,它還是一種著名的野菜。白蒿作為野菜的歷史悠久,它味道清香。
  • 益氣補脾的「百果之王」,吃對了就真的可以「輕身延年」?
    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籙、儀式規範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
  • 朱義海:偷砍燒柴記
    但是,人越是接近命絕時是越想活下來的,偷砍別人的燒柴弄飯菜飯吃就是一種辦法,本鄉本土的燒柴沒有時,鋌而走險跑老遠的地方去偷砍他鄉異地集體林中的樹柯子回來當燒柴成了我唯一而又必須完成的勞動課。我家8個人中,父母親是我們家裡的頂梁柱,他們每天必須參加生產隊裡勞動,掙工分參加分糧食養活一家人。我是長子,除了到學校讀書外,必須利用星期天和假期的時間,雷打不動的上山砍燒柴,保證一家人天天弄吃飯的燒柴。
  • 柴燒第一人!
    但其實,40歲之前的田承泰,對柴燒絲毫不了解,完全是一個門外漢。柴燒是一種古老的制陶方法,擁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主要用薪柴為燃料燒成陶瓷製品,燒窯難度相當高。與一般陶製工藝相比,柴燒作品不施任何的藥釉,其色澤完全來自於土、火、灰的交匯與融合。
  • 李時珍說它「潤五臟,通三焦,養脾胃」,尤善潤肺、腸,常被誤用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蜂蜜「主心腹邪氣,安五臟諸不足,益氣補中,解毒,強志輕身」;《別錄》中進一步說「養脾氣,除心煩,食慾不下,明耳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蜂蜜「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養脾胃」,還總結蜂蜜的養生之功在於「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
  • 人參當柴燒只為除白菜土氣,2000斤只夠燒1個月,和珅都沒這待遇
    人參當柴燒只為去除白菜土氣,2000斤只夠燒1個月,和珅都沒這待遇自古以來,官場上就從來沒少過貪官,不管是哪個朝代,貪官都是一堆,畢竟沒了貪官,也就沒了朝代的更替,很多朝代的更替,就與貪官遍布全國各地導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有很大的關係。
  • 白話建窯建盞龍窯柴燒工藝
    今天我們以白話文形式為盞友們做深入解析,精彩不容錯過!首先聲明一點,本文僅代表習古堂官方的觀點,是我們根據平時燒制龍窯的經驗給大家做一次深入簡出的工藝解釋,方便喜歡建盞的朋友們更好的了解龍窯盞的整個製作工藝。龍窯柴燒建盞應該給它分成兩個部分解釋,一個是窯外的工藝,一個是窯內的工藝。
  • 別樣陶藝——柴燒
    其中陶藝文化展區除了常見景德鎮瓷器、宜興紫砂、河南鈞瓷、德化白瓷外,此次還有一些小眾陶藝作品亮相,如我們此次推薦的別具韻味和意境的柴燒陶藝。 據此次楠炘陶藝負責人介紹,柴燒的特色是不上任何釉,用陶土作為材料、木材作為燃料,從低溫到高溫連續24小時不間斷燒3-5天,柴窯和電窯、氣窯不同的是,傳統柴窯火不穩定,成品也相對比較低。
  • 薪 柴 燒 誌
    燒犀觀火,結合五行。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灰落自然,返璞歸真。 陶窯文化是陶人的根源,柴燒陶藝之美緊緊扣住每位陶人的心靈。為提高產量及利用熱效率的引導,於是將數個窯間相連,採用斜坡式築窯,將第一窯室燒成時產生之熱氣,引入第二窯室,再由第二窯室引入第三窯室、第四窯室,以此類推,於是在熱空氣上升原理下,並以逐漸補柴燒窯之方式操作,此種類型之窯,因依山坡而建,外型又特殊,有登坡爬高之意故稱為【登窯】。登窯為中國最古老及傳統的窯爐之一,在大陸稱為【分室龍窯】或【階級窯】。
  • 300元的陶土賣到30萬,埋頭柴燒6年,成臺灣柴燒第一人
    可它不僅有人買,而且搶著買。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老田的作品,他做的東西跟別人的都不一樣。」柴燒,是用木頭燒陶的一門手藝。                 40 歲之前,老田還是一個慘澹的生意人,做木石雕刻小有名氣,喜歡收集老家具老陶藝,對柴燒還是個門外漢。到了 40 歲,光陰逝去就如彈指一揮間,看透了世事,也看明白了自己的內心。
  • 臺灣柴燒第一人——田承泰
    可它不僅有人買,而且搶著買。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老田的作品,他做的東西跟別人的都不一樣。」柴燒,是用木頭燒陶的一門手藝。                 40 歲之前,老田還是一個慘澹的生意人,做木石雕刻小有名氣,喜歡收集老家具老陶藝,對柴燒還是個門外漢。                到了 40 歲,光陰逝去就如彈指一揮間,看透了世事,也看明白了自己的內心。
  • 屈臣氏有款良心粉底液,養膚不脫妝,水潤不卡粉,可惜少有人得知
    屈臣氏有款良心粉底液,養膚不脫妝,水潤不卡粉,可惜少有人得知愛美是人之天性,對於愛美的仙兒們來說,如何讓自己變美變漂亮,變得更加有魅力,既是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也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而說到了變美,除了天生麗質自帶仙氣,化妝是最有效的方式,都說好看的妝容堪比微整形
  • 【雲南老藥十九】輕身消胖丸,助享「瘦」生活
    近兩千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把「輕身延年」列為養生目標。養生家畢生所求的就是「輕身」。「輕身」是延年益壽的前提,只有「輕身」才能長壽健康。「輕身」是指身輕如燕、身體自如的狀態。體態輕盈瘦弱,如漢代趙飛燕,是自古至今無數女子所追求的。絕大多數時期,青年所嚮往的是身輕苗條。昆明長輩對晚輩的形容常說:「這孩子長得澈勢!」、「長得子弟!」。「澈勢」、「子弟」就是不胖不瘦、身材適度的意思。
  • 了不起的匠人田承泰 | 臺灣柴燒第一人
    但其實,40歲之前的田承泰,對柴燒絲毫不了解,完全是一個門外漢。與一般陶製工藝相比,柴燒作品不施任何的藥釉,其色澤完全來自於土、火、灰的交匯與融合。燒窯,無疑是,柴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一旦開始,幾天幾天就需要24小時有人守著窯,必須投入百分之百的心力,半點也馬虎不得。
  • 科普:龍窯柴燒建盞
    2、龍窯柴燒特點①柴燒不較現代電燒華麗,但古樸有雅韻。②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添加木柴,難以保持恆溫。因此釉面氣泡也大小不一,富有層次。③柴燒用含油脂量高的松柴連燒三天三夜,豐富的油脂使胎體不乾澀,油潤細膩。
  •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汽窯、電窯燒制時添加木屑或松木油使得陶坯表面形成類似柴燒的基本紋理算是真正柴燒嗎?陳朝超柴燒近些年隨著傳統手工文化的興起,古老而又傳統的柴燒工藝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和青睞,柴燒陶瓷品也漸漸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 重溫老電影,致敬李時珍
    但是每個人對李時珍其人其事了解的程度不一樣。因此,我想結合史實和老電影,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這段歷史故事。 老電影與印象中的李時珍 七十年代中後期的時候,我還在位於黃陂縣長堰西李甲村的新華上學。
  • 華禹鈞瓷——柴燒名家崔松偉
    主要從事傳統煤燒、柴燒、爐鈞鈞瓷的工藝技術研究與開發。2012年12月被授予許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中當選為理事,並被評選為中國陶瓷行業傑出企業家2015年11月獲得《中國傳統工藝大師》榮譽稱號。
  • 腦筋急轉彎:什麼柴燒不得?聰明人5秒就答出來了!
    大家凌晨好呀,剛巧小姐姐看到幾道有趣的動腦筋,希望你們喜歡小姐姐給你們分享的文章,不甚感激呀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 黃皮膚的人是黃種人,綠皮膚的人屬於哪一種?
  • 田承泰和他的柴燒:用生命的熱度喝茶
    一進門他就用自己的小壺給我們泡老烏龍喝,只是幾個小杯公道,形狀簡單。臺灣的柴燒非常多,但大多是多人合用一窯或租窯的"合作社",柴燒有炭煙的汙染,對場地要求很高。臺灣的山水田園是真心遠離工業化的痕跡,我們從臺北開車一路向南,高樓和工廠逐漸被丘陵大山森林代替,山裡一路都是落葉。南莊是田承泰自己修建的道路,古樹參天,經常有獵人帶獵狗來。周邊本來一個鄰居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