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類型探索」與「藝術表達」,青年影人有話要說

2020-12-27 騰訊網

2020年8月29日|總第2247期

8月28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國際電影學術論壇「堅守與開拓:新時代中國電影的新徵程」如期舉辦。

本次論壇由資深電影節目主持人瑤淼主持,來自電影行業的青年創作者們,圍繞著「類型探索」和「文藝表達」兩大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與文化思考。

類型探索不應受限,熱愛更能打動觀眾

對於青年創作者而言,在類型創作不斷進步的今天,他們類型電影的創作意識、理念和技巧,也有了更多思考。主題沙龍第一單元便圍繞「類型探索」進行了探討。

青年編劇董潤年表示,「類型片是電影與觀眾之間形成的契約,不同類型的契約,所代表的是不同的類型電影。」同時,他也表示,在這種契約之下,他贊同類型電影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與調整,但基礎的創作規律,依舊是創作者們必須去正視和研究的。

董潤年

「每一種類型片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經過了商業市場的檢驗,我們必須去正視和尊重這個規律,這是類型片創作的命門。」

青年導演李霄峰的看法則不同。在他看來,創作之初就過度在意電影類型,反而束縛了創作者的發揮。尤其對於中國類型電影而言,它還面臨著本土化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更強調的是題材對創作者的觸動,並在尋找觸動點的過程中,逐漸接近類型化的表達方式。

李霄峰

演員李治廷對此觀點表示認同,「類型僅僅是作品和觀眾最基本的溝通,越給創作者建造框架,就越束縛他們的創作。」他認為,在這個觀眾包容性強、胃口大的時代,創作者們不應被類型所束縛,只要拍好故事、戲演到位,觀眾都會接受。

導演王冉則進一步陳述了各類型片之間的聯繫。在他看來,類型化發展正在逐漸由單一類型向多元化進階,二者的邊界也日漸模糊,單一類型中也可能容納了多種元素。在這一語境下,對於如何拍好類型片這一問題,他的回答分為兩點,「第一點,講一個誰都沒有聽過的故事,不出錯地把它呈現出來;第二點,講一個大家都聽過的故事,用不同尋常的手法呈現出來。」

王冉

而對於青年動畫導演趙霽來說,他的體驗與其他青年導演完全不同。據他介紹,類型是在好萊塢工業化、商業化體系下誕生的概念,動畫作為一種表現方式並不適合被歸入「類型」中。因此,相比於盲目追隨類型化的創作,他更青睞的創作方式,是從自己熱愛、擅長的內容出發,「我覺得作為創作者,必須要先能打動自己才可以打動觀眾。」

趙霽

藝術表達落地現實,人文關懷必不可少

主題沙龍第二單元則聚焦於「藝術表達」議題。

近年來,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以及網際網路廣泛的傳播效應,曾經是小眾代名詞的藝術片,正在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與此同時,在創作過程中,藝術片仍面臨著類型創新、內容落地、藝術性和商業化平衡等問題。對此,創作者們也有著頗多感觸。

導演韓傑率先發言。據他介紹,作為科班出身的導演,他的第一部長片便遵循著類型片的創作方式,但同時在原創性、藝術性上也花了很大功夫,他想要完成「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兼容。而經過這些年的探索,他對於優秀的藝術片有了更準確的定義,「在內涵上具有作者性和探索性,外在上則使用了不同於類型片的結構方法。」

韓傑

相對而言,編劇白雪對於藝術片的理解則更為純粹,即讓現實在電影中得到藝術化呈現。相比於天馬行空的想像,她青睞的創作方式是和時代互相觸碰、了解,並「用眼睛拍攝紀錄片」,在現實生活中挖掘真實的動人瞬間。

但從現實當中去挖掘到動人的內容之後,怎麼樣把它拍成電影是另外一件事。在她看來,電影是與觀眾交流感受的途徑和工具,而不是現實生活的複讀機。「我覺得電影要營造的是真實感,而不是去複製現實的生活。」

白雪

導演鵬飛和來自日本的青年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兩人觀點頗為相似。他們共同強調的一點是,創作的核心在於對問題的呈現、對思想的傳達和對觀眾的啟發,藝術片、類型片並無分別,出發點都是現實生活。竹內亮表示:「因為每個片子的創作者都有自己的創作思維和想表達的東西,只是表達的方法不一樣而已。」

竹內亮

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他們都希望能夠去真看、真聽、真感受,「因為我覺得憑空想出來的跟現實生活中的差很遠,那些驚喜、那些感動、那些笑、那些幽默我覺得是空想不出來的。」鵬飛說。

鵬飛

導演霍猛認為這也是藝術電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之一。電影的豐富首先是關注視點的豐富。了解不同群體的生存狀況,對他們的精神世界達成認同,會讓創作者、觀眾的眼光和情感世界更加寬闊。

霍猛

「可能在此之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這樣一類人存在,我們通過電影讓觀眾知道了另一種生活。這是電影很重要的一個功能,讓不同的人溝通,對生活的分歧變得更加包容。」

【文/石榴】

責編|久酒 主編|鐵皮小鼓 監製|李星文

相關焦點

  • 成龍電影A計劃第四期短片作品展映來襲 青年影人展現「現實與力量」
    本次成龍電影A 計劃展映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同探索中國商業類型片的發展道路,幫助青年影人搭建最有效的學習交流平臺,實現成龍電影A計劃的長尾效應,搭建出獨有的垂直向行業資源社群。
  • 年度新銳影人揭曉,看看誰是未來最有希望的潛力股?
    「當代視覺藝術高峰會」邀請各視覺藝術領域的傑出人物,傳達各藝術領域創作者最前沿的思考,並激發各領域間融合與合作的可能。著名視效指導、《封神傳奇》導演許安認為,中國電影的視覺水準已趨於世界水準同步。中國文化裡面蘊藏著很多極富想像力的題材,如果整個行業的技術有所提升,就會有更多機會拍攝有精神價值的題材,讓全世界的觀眾一起感動。
  • 韓國電影發展之路:類型敘事與藝術表達齊頭並進
    韓國電影發展之路:類型敘事與藝術表達齊頭並進 2014-06-16 13:52:56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從第50屆百想藝術大賞頒獎看韓國電影發展之路  類型敘事與藝術表達齊頭並進  近日,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頒獎典禮在位於首爾的慶熙大學舉行。
  • 青年影人崛起,打開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
    與其他電影節相比,FIRST青年電影展對導演作品數沒有限制,它更側重於青年電影人的早期作品(劇情長片要求必須是導演的前三部作品),關注對當下社會的思考,關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關注在電影敘事傳統、美學表達上具有創造性、創新性的青年作品,這意味著無論你是怎樣的創作
  • 後浪電影學院在86358短片周,榮譽大獎+公開課助力青年影人
    8月28日,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閉幕紅毯和榮譽典禮在山西汾陽賈家莊工業創意園賈樟柯藝術中心廣場舉行。在該榮譽典禮上,一眾頒獎嘉賓共頒出了屬於青年電影人的七項華語短片榮譽。在一片喝彩聲中,第四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亦正式精彩落幕。
  • 海上花月夜2018青年影人私享酒會 圓滿收官
    網易娛樂6月25日報導 2018年6月21日晚,在1933老場坊圓滿舉行了海上花月夜[2018青年影人私享酒會],本次酒會由北京金羽環球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藍穎影業有限公司和中盟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籌辦,以「影視劇交流合作」為主題,旨在凝聚青年影人力量,促進青年影人溝通合作,共同學習成長。
  • 資深影人實地指導創作,成龍電影A計劃第四期開啟電影人的「傳承之路」
    為此,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開始積極投身進青年電影人扶持活動中來。 2020年,已經是成龍電影A計劃立項以來的第五個年頭。疫情當下,中國電影行業步入了一個相對艱難的時刻,而在這樣特殊的時間節點,更體現出了為中國影人、中國青年影人做一些事情的重要性。
  • 中影青年電影人計劃正式啟航 關注青年影人境遇 創建人才賦能長效...
    李安回憶35歲首次執導電影《推手》時,自己因被人稱為導演而「有種飄飄然的感覺」。但風光的背後卻是各種困難和挑戰,坦誠自己當時只是『單人部隊』的他,非常希望有人能提供援助。所以,李安以「過來人」的身份,勸誡青年電影人「要保持謙遜的心態做電影」。
  • 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順利閉幕
    「當代視覺藝術高峰會」邀請各視覺藝術領域的傑出人物,傳達各藝術領域創作者最前沿的思考,並激發各領域間融合與合作的可能。著名視效指導、《封神傳奇》導演許安認為,中國電影的視覺水準已趨於世界水準同步。中國文化裡面蘊藏著很多極富想像力的題材,如果整個行業的技術有所提升,就會有更多機會拍攝有精神價值的題材,讓全世界的觀眾一起感動。
  • 金雞獎見證青年影人的責任擔當
    新華社廈門11月30日電題:金雞獎見證青年影人的責任擔當新華社記者張逸之、任沁沁、顏之宏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結果日前在福建廈門揭曉,90後演員周冬雨斬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00後演員本屆金雞獎對優秀青年演員的充分認可,折射出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有序傳承和良性發展。編劇和導演是電影創作的核心,而今,新人導演已然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主角。無論是聚焦賣座的商業電影,還是堅持個人表達的文藝電影,這群「後浪」正擁抱中國電影的未來。
  • 《當代電影》| 創新意識、類型探索、文化表達——泰國電影「新浪潮」的影響研究
    從近年來泰國電影的市場表現切入,結合新浪潮以來泰國電影中的泛亞敘事和消費邏輯,並從泰國電影的四個類型來分析新浪潮以來的泰國電影發展,能較為清晰地發現其在電影的創新意識、類型探索和文化表達上所積累的成果和階段性特徵。
  • 第12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圓滿閉幕
    「新青年製造·項目創投」於9月25日下午舉行,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志願服務部主任鄭陽主持了本次活動。青年導演代表《塬上》導演喬梁認為,對電影創作來說,真的有話要說是最重要的,有話要說的時候是一種「化學反應」。不要去編故事,要從身邊和內心去找故事。《路過未來》導演李睿珺說,電影創作有時候要去等,但一個導演對一個東西的熱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者因為別的事情會熄滅的,不要讓那個火焰熄滅,差不多就去拍。
  • 這個被稱為金馬獎前哨站的影展,是臺灣青年影人融入華語電影圈的「試金石」
    >事實上,臺灣青年影人,已經成為FIRST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去年FIRST,臺灣新銳導演呂柏勳,憑藉《野潮》拿到了最佳短片獎可以說,去年的FIRST,在臺灣電影圈,尤其是臺灣青年電影人中,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力更大的影響力,來自於三個月後的金馬獎,去年【映畫臺灣】就曾半開玩笑地說,FIRST
  • 水木年華:關於未竟的夢,我們有話要說
    除此之外,他們有更多話要說,他們希望強調自己關於音樂、社會、人生的觀念,以彌補近十年甚少出現在大眾面前的缺失。以下為盧庚戌、繆傑的口述。節目編導跟我們說總共多少輪(賽制),所以我們得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曲目。一開始,我們也沒想爭前三什麼的,但死活沒想到最後就比了一輪——我覺得憑我們的水平,怎麼都不止一輪吧?好歹有很多經過時間檢驗的作品啊!
  • 水木年華:關於未竟的夢,我們有話要說
    除此之外,他們有更多話要說,他們希望強調自己關於音樂、社會、人生的觀念,以彌補近十年甚少出現在大眾面前的缺失。以下為盧庚戌、繆傑的口述。節目編導跟我們說總共多少輪(賽制),所以我們得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曲目。一開始,我們也沒想爭前三什麼的,但死活沒想到最後就比了一輪——我覺得憑我們的水平,怎麼都不止一輪吧?好歹有很多經過時間檢驗的作品啊!而且無論從樂隊形式還是文藝氣質上,我們都符合樂夏這個舞臺的要求。
  • 成龍電影A計劃第四期整裝再出發 創新探索現實力量助力青年電影人
    2016年正式啟動第一期以來,整合國際電影行業資源,成功開展了「進行中美電影交流」、「走進電影特效製作」、「探索動作電影的奧秘」三期特訓營。2020年中國電影人共克時艱的背景下,成龍電影A計劃期望通過第四期「青年電影項目支持計劃」,攜手青島靈山灣影視共同為青年電影人搭建交流學習平臺,促進中國青年電影人的成長,推動中國電影行業的後疫情時代的加速發展。
  • 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以商業化模式探索主流價值新表達
    回顧精準扶貧題材電影作品的歷史脈絡,精準扶貧題材電影在藝術創作上不斷探索意識形態敘事與市場商業模式的融合,許多電影作品尤其是2020年出現的電影作品用商業類型完成主流價值表達,成為精準扶貧這一特定類型題材的一大亮點。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精準扶貧題材電影早在2016年就已誕生,2016年7月1日,《幸福快車》上映。
  • 全山石:探索藝術民族化的重要畫家
    關於油畫「民族化」的研究,從理論到實踐層出不窮,其重要意義不容忽視。唯有融入並表現出民族精神,中國油畫方能始終立於世界藝術之林,而梳理並探究全山石「民族化」油畫語言的發展理路,對未來油畫「民族化」發展必要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