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的人生智慧說: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2020-12-18 一顆開滿鮮花的樹

《奇葩說》裡,傅首爾說:

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深以為然!不試圖改變他人,是一種人生智慧。

聖者渡人,強者自渡。管好自己,世界太平。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劫數。你是什麼人,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就得面對獨屬於你的現實生活的種種考驗。

作為普通人,管好自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千萬不要逞強,把別人的擔子,也一併搶過來自己擔起來。到最後,累了自己,驚擾到別人,結果就是受累不討好。

我就認識這樣一位同事大姐。一副熱心熱腸,對別人的請託幾乎來者不拒,對家人更是全方位服務。

前幾年,她姐姐的女兒,從郊區來到市區上高中,原本可以住校,家人怕孩子吃苦,乾脆就讓她住在了老姨的家中。

我同事只有兩間房,自己一家住的都不寬敞,再加個十幾歲的女孩,各種不方便。但是,她壓著家裡人,硬是咬牙堅持了三年。

三年裡,她管吃管住,負責跟老師溝通,開各種家長會,竭盡全力督促外甥女的學習。

孩子親媽反倒成了甩手掌柜的,不但認為妹妹妹夫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孩子一旦成績下降,或者有個頭疼腦熱,還會話裡話外怪自家妹妹沒有盡到心,陰陽怪氣地嘆氣:「畢竟不是人家自己生的啊!」

我這個同事大姐氣的哇哇爆叫,哭天抹淚。三年的時間裡,她幾乎老了五歲!

外甥女最終考上大學了,但是對老姨當年毫不留情的管教,刻骨銘心,從此不再親近……

你說,她這是圖什麼呢?

當初,她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時候,她老公堅決反對,我們也是各種勸阻。但是,她沉迷於姐妹親情,姐姐的軟言相求讓她毫無招架之功。還有,她覺得自己是當老師的,帶個孩子不成問題。特別是她早就看不慣外甥女嬌生慣養、不懂規矩的樣子,摩拳擦掌,還想著一定要好好調教調教這個小丫頭,做出個樣子來給她親媽瞧!

所以,給別人家孩子當媽,把應該是親媽的責任硬接過來,還不能像親媽一樣打罵,哪能不吃苦頭呢?

也有寧可荒了自家的地,也要跑去種別人田的人。

小雨是我們辦公室新報導的小姑娘,對工作一片熱情。除了搶著收拾辦公室以外,還搶著接活,安排事,大有新晉辦公室主任的勁頭。

開始,大家還覺得,這是年輕人的熱情,應該保護,不宜太過打擊了。

直到有一次,她接了一個上級重要通知,自作主張,沒有及時匯報,而是按照自己想法去推進落實,險險耽誤了大事,被領導一頓狠批。

後來,也有前輩對她很不客氣地教訓:「小雨,我手頭的活,如果幹不了,請你幫忙,你幹了我會感激你。可是,我沒請你幫忙,你自己一聲不吱就搶過來參與,這就是瞎搗亂!懂嗎?先幹好自己的事兒吧!」

一點邊界感沒有,傻乎乎地一頓亂摻合,小雨最後的結果是,幾乎被辦公室全員屏蔽抵制。

她自己還挺委屈,我就是想幫忙啊!

一片熱心,卻沒人感激,反倒落了埋怨,種了人家的田還荒了自家的地,何苦來呢?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拒絕強行改變、粗暴幹涉。

不度他人,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不要強行改變一個人。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做好自己已經很難了,幹嘛還要存了改變他人改變世界的念頭呢?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讓別人全部按照自己的道德準則、行為標準去改變,你下的決心多大,收穫的反抗就有多大。

人生只是一場相遇,不管和誰。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是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自尊,都有不想對別人說的苦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

哪怕是父子母女,時代不同,理念不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處理也必然不同。

所有,以為自己事事都對,別人都不對的人,一定是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需要改變的,恰恰是他。

舉個簡單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哪個小朋友天天玩遊戲,一定會被家人老師一通教育。可是,現在你看,電子競技都進入國際大賽了,咱們都得冠軍舉國歡騰了!你反對之前,是不是得掂量一下怎麼說啊。

改造對方的念頭,一般會出現在父母和子女,以及夫妻之間。

一旦存了改造的念頭,那麼一定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對方,那一定是越看毛病越多,到最後簡直不能忍受。

並且,越指責,越反抗,你就會越失望,淪入互相指責、互相為敵的惡性循環的怪圈,家裡肯定也讓你攪和的雞飛狗跳,沒有片刻安寧。

家不成家,簡直就是戰場。家人成敵人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和諧相處,順勢而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尊重。

怎麼辦?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固執的想法,改變自己看人看世界的角度,改變自己武斷的做法。

有的父母特別委屈,按你說的,難道孩子有毛病也不管了,撒手閉眼,愛長成啥樣就長成啥樣?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大家學習一下「皮格馬利翁效應」吧。

「皮格瑪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顧名思義,是說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這個理論運用到人際關係中,就是提醒你,對於你實在想改造的人,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得他能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順應你的改造,變得更好。

順勢而為,激發內生動力,也是這個道理。

日常相處中,大家都遵循這個原理,堅持互相尊重,那就隨時可以發現對方的優點,並且心生感恩:何德何能啊,老天居然給我分配了這麼有優秀的伴侶!

還有的人問,我可以做到不去改變別人,可是別人要求我的想法改變成和他一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必須要堅決說不啊!

這樣的人,就像是摧毀力極強的龍捲風,所到之處,全部摧毀,根本不允許你有獨立的意志存在。遇到這樣強勢的人,最好有多遠躲多遠。

他是什麼人?如果是哥們、閨蜜或者同事,對他挑起的話題,最好沉默以對,不參與,不爭辯,不激起他的好勝心,也不嗯嗯啊啊隨聲附和增加他的談性。對他邀約的喝酒逛街打球這樣的活動,找一個不能反駁的理由回絕,次數多了他也會覺得掃興,彼此之間的距離自然就會慢慢變遠。

如果,這個人是父母或者自己親近的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利用各種方式,哪怕是逼急了吵一架呢,也要堅定地告訴他們,你也是有獨立思維的成年人,你有你的立場,請他們不要總是左右你的想法和決定。

總之,成年人,要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對別人的人生保持最大限度的尊重!

這是人生最大智慧!

相關焦點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人生一輩子,管好自己,不要讓自己去過多的操心別人的事情。人生一世,很多時候,把自己管好,把自己打理好,有一個很有規律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的方式。這一生,要知道,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去漫無目的的幫助任何人,不去漫無目的的去做著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才是自己最應該去做的。管好自己,永遠不要去好高騖遠,也不要去隨波逐流。
  • 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看《奇葩說》,不僅僅是因為它特別的搞笑,某一方的觀點戳中了我的「爽點」,反而是因為當我在兩個觀點間搖擺不定時,思想在內心博弈的樂趣,回想起來那應該是讓人成長的一段時間,完善了我對世界的認知。
  • 封面夜讀丨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
    大家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小野。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管好自己 不渡他人》最近在公眾號上看到一句話:管好自己,不渡他人。深以為然,想要知道出自何處,居然是一檔辯論節目的辯手傅首爾說的:「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
  • 做人,管好自己,莫問閒事
    文/雪落無塵《奇葩說》中有一期節目的辯題是:公眾場合大聲喧譁的小孩,該不該去管?奇葩辯手傅首爾,作為反方的辯手,她說出這樣一番話: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 《奇葩說》:「不渡他人」,是感情中最厲害的一種經營本事
    看了第六季的《奇葩說》後,我從傅首爾的精彩辯論中找到了完美的答案: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 《奇葩說第6季》金句集錦(第1至10期)
    ——許吉如2、安全感是個無底洞,你永遠不可能得到百分百。——星悅3、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傅首爾4、即便一個孩子很糟糕,也不讓他覺得自己被討厭,是成年人的善意。被善待的孩子,才會喜歡世界,在孩子眼中,沒有公共場所,只有兒童樂園,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談內心秩序,只講愛與和平。——傅首爾5、如果我喜歡所有人,我就連我的喜歡都沒價值了。——黃執中6、所有我們對別人說的"NO"都是一個禮物,是你送給那個你願意說"YES"的人的禮物。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會。確實,傷害我們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苦難,甚至有些傷害是不可饒恕的。但是如果我們沉浸其中,把傷害當回事了、過於在意了,那只會更增添我們內心的煩惱。如果有人傷害我們,該怎麼辦?是以牙還牙、錙銖必較?還是忍氣吞聲、默默忍受?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
  • 渡人,渡心,渡自己.
    、不糾纏,凡事給他人留後路,這也是渡人。是枯萎好呢,還是茂盛好?」另外一機靈的弟子轉口說:「我看是枯萎的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詩意人生。,渡人就是渡己,渡己就是渡心,而生活最終會怎樣,全看我們自己如何去「渡」。
  • 真·下飯綜藝《奇葩說》——帶你看這個完整世界
    『』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不隨意誤解是聆聽者的本分。」 有一檔綜藝,陪伴了我六年,它的每一季每一期我都在認真的追,每次重溫都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動和反思。 這檔綜藝就是《奇葩說》,我的下飯綜藝,已經第六年了啊。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佛家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一生我們能遇到誰都是自己命運的註定。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這一生看破了,不過就是一個報恩、要債,結緣、了緣的過程。緣來則聚、緣去即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我們會遇到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力量的貴人,也會遇到與我們敵對、傷害自己的惡人。我們不是聖人,也都曾經多少造過惡業,傷害過他人,所以遇到惡緣不要抱怨,就當是還債消業了。
  • 《奇葩說》第六季上線!「精緻洋娃娃」星悅可愛辯論萌翻全場!
    在如今的網絡生態環境下,綜藝的更新換代不可謂不快。《奇葩說》作為2014年橫空出世的「頭號網綜品牌」,能捱過五年之癢,走到今天實屬奇蹟。
  • 帶上你家的熊孩子,一起看這季《奇葩說》吧
    傅首爾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各種金句段子滿天飛。她讓我突然明白,原來面對熊孩子,我們應該是報以微笑感化,越刻板教育可能越適得其反。另外一種方法就像嶽嶽所說的那樣,這時候不如逛逛京東給他買一個甜蜜的棒棒糖和玩具,熊孩子也是孩子呀,沒有一個熊孩子不是一個棒棒糖拯救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個。
  • 《奇葩說》第六季完結,曾有哪些句子震蕩過你的心靈
    《奇葩說》第六季畫上了尾聲,吵吵鬧鬧的二十四期走向了完結,詹青雲成為BBKing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對於其中的每個辯題我們都有深入的思考,而一些金句也震蕩了我們的心靈。傅首爾管好自己比教育別人靠譜的多。成長就是你最終會發現世界上什麼人都有。當你能夠豁達地面對他們,擁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強行改變誰,那將會是自己的新生。
  • 傅首爾的人生排序,把事業放在第一位,結果被李誕懟了
    傅首爾卻把自己的事業放在第一位,太自私了,有違傳統。而把這種不認同「明顯」寫在臉上的,李誕是唯一一個。傅首爾繼續解釋著,此時看李誕在一旁的表情,擺明不認可傅首爾的話。傅首爾可能覺得自己說把事業放在第一會讓把家庭放在第一的其他女嘉賓不舒服,又開始說,有的女性就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你不能說這種比事業放在第一的價值低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前程錦繡,未來一片光明,而我覺得,不違背良心,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斷的學習進步,不斷的提升,不一味的追求,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真的非常的重要。另外,要讓自己變的智慧一點,儘量避免犯一些無知低級的錯誤。不過話說回來,在漫漫人生中人總是會犯錯的,這時候又要學會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不要太過分地逼迫自己。
  • 渡人,渡心,渡自己
    有人說,生命就像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是過河人,同樣也是自己的擺渡人。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我們的一生,都是在渡。渡人,渡心,也渡自己。渡人什麼叫渡人?人生路漫漫,有起有落,有沉有浮,有時得意,有時低谷。
  • 風雨人生路,苦樂自己渡!
    這一路上,你過得累不累,苦不苦,箇中滋味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風雨人生路,只能靠自己走。苦樂自己渡,這就是生活,現實中,有太多太多的人,負重前行,默默堅強無語,有太多太多心酸,獨自默默承受,有太多太多重擔,一個人獨自扛著。有太多太多的情,充滿著無奈。有太多太多的人,最終成了過客,互不相欠。
  • 《奇葩說》傅首爾被網絡封殺之思考
    在第五季《奇葩說》上有一位很能講段子,信手拈來生活中的事例運用在她的論據裡,常常能收到出其意料好的效果。傅首爾的辯論淺顯易懂很接地氣,普通觀眾對傅首爾的辯論很好理解,幽默生動嬉笑調侃間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擊敗對手。
  • 傅首爾在《奇葩說》的那些套路,你都看懂了嗎?
    一則是一位傅首爾很善於製造一些又喪又上進的金句,二是因為傅首爾和董婧的一場紛爭,又讓那些掩蓋在節目背後的秘密被扒開來。這也是《奇葩說》開播以來第一次公開的內鬥,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很多本以為奇葩星球是一個烏託邦的粉絲知道,原來果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奇葩星球也不例外。
  • 為何渡我不渡她啊
    人生有三個忘記:一、忘記年齡。歲月無情,時間不停,人老心不老,煩惱不在找,快樂過餘生,天使在心中。忘記年齡,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二、忘記過去。破事不放心裡,兩耳不聽碎語,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這就是最好的生活。三、忘記恩怨。有些人看清了,也就不想再計較;有些事看透了,唯有忘記才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