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2020-12-23 明月天心

你會感激生命中傷害你的那些人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會。確實,傷害我們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苦難,甚至有些傷害是不可饒恕的。但是如果我們沉浸其中,把傷害當回事了、過於在意了,那只會更增添我們內心的煩惱。如果有人傷害我們,該怎麼辦?是以牙還牙、錙銖必較?還是忍氣吞聲、默默忍受?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佛家是非常注重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你和誰有因緣,時機到了,因緣際會,就會遇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都是孤獨的,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結緣、了緣,要債、還債,彼此緣深的,結識得久一些,緣淺的,緣盡了,彼此就疏遠了。

就像我們這一生與父母、兒女的緣分一樣,有來報恩的,有來報仇的。夫妻之間的因緣也是這樣,有善緣,也有惡緣,其實都是自己的業力感召。我們與朋友、陌生人的緣分就屬於比較淺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我們每天生活、工作,在路上,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大部分都被我們錯過。茫茫人海,今生能遇到,已是不易,來生再難遇,所以不論什麼緣分,都要珍惜。

要相信任何人的出現都是來圓滿我們的生命的,包括那些對我們不友好的人。善緣貴人是來幫助和溫暖我們的,自然要無比珍惜,但那些惡緣小人也應接納和寬恕。我們對愛自己的人心懷感恩,卻忽略了害自己的人也對自己恩重如山,他讓你不斷強大,強大到足以承受各種風雨。我們願意接受諸般讚美,卻忘了誹謗聲也功不可沒。它讓你的心沉靜下來,面對一切寵辱不驚。再醜惡的東西也能轉化為正能量,關鍵在於你的心。

生命中傷害我們的人,其實亦是來渡我們的佛菩薩。表面是傷害,其實是人生的「逆增上緣」,使我們突破安逸的生活,變得更強大。要相信,生活想讓你成長的時候,必然會安排一些人折磨你、歷練你,過程雖然痛苦,卻可以成就你,把你塑造得更加能忍辱、更加有智慧。人生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事,安逸的生活是在消耗福報,也無法讓人增長智慧。人生就是這樣,需要從痛苦中覺醒,在痛苦中汲取力量,快速成長。

佛菩薩渡人會示現各種不同的形象,看似是小人、惡人,其實是貴人。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的幾年時間裡,本來跟隨他修行的堂弟提婆達多嫉妒佛陀的成就,造反生事,誹謗佛法、破壞僧團,故意與佛陀做對,破壞佛陀修行,給佛陀的修行帶來無休止的麻煩。在我們看來,提婆達多罪大惡極,應當墮地獄。其實也是,種惡因得惡果嘛。

但佛陀最終成道時,提及提婆達多的種種惡行,對自己的種種傷害,沒有心生怨恨,也沒有報復之心,反而感謝提婆達多當年的傷害。在佛陀看來,正是這些傷害,讓他更加強大,更加能容忍,因苦而生覺悟、生智慧。傷害我們的人不惜造業,不惜冒著下地獄的風險來成就我們,我們應該寬恕並且感恩吶。在佛陀的眼中,提婆達多是來渡他的「佛」,佛陀後來也為提婆達多授記為「佛」,我們若以佛眼看待身邊的人,則一切人都是來渡自己的「佛菩薩」,一切看我們自己的心如何對待。

著名的《寒山問拾得》裡寫道:世間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惡人自有其惡果,我們不要心生報復,不要和惡人一般見識。人要做的是廣結善緣,真正的本事是化解惡緣,而不是讓惡緣加深。寬恕他人,解脫的是我們自己,何必自尋苦惱呢。心裡放不過他人,是沒有慈悲。生活夠不容易了,不要給自己添堵了,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這一生看破了,不過就是一個報恩、要債,結緣、了緣的過程。緣來則聚、緣去即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我們會遇到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力量的貴人,也會遇到與我們敵對、傷害自己的惡人。我們不是聖人,也都曾經多少造過惡業,傷害過他人,所以遇到惡緣不要抱怨,就當是還債消業了。
  • 佛說:今生傷害我們的人,其實是來渡我們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人這一生,我們都會遇到誰,其實都是有因緣的,不過是緣深緣淺、緣聚緣散罷了。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了緣的過程,彼此欠的多了,陪伴的時間就會久一點;欠的少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
  • 今生傷害過你的小人,其實都是來渡你的
    這就是告訴人們,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具備超於常人的能力,必須經受各種困難挫折的歷煉,才能培養其超凡的能力,從容應對各種錯綜複雜的事務和棘手的問題。因此,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吃些虧、受些罪,經受挫折打擊,甚至遇到「小人」其實都不是壞事,都會促進你成長。人吃苦,受累,遇到挫折打擊等,人們都好理解和接受,唯獨遇上小人讓人傷心費神,避之不及。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有書君說有那麼一位偉人,他的卓越風姿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中始終熠熠生輝。 他被傳頌至今的原因是因為他熱愛自己的國家,並為之不懼生死。是的,這個人就是屈原。何處招魂,香草還當三戶地尼採曾說:「無法實現自己理想的人,比沒有理想的人過得更沒有意義。」雖然我們不能否定追逐夢想所付出的努力,但夢想最終無法實現,實在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為何渡我不渡她?佛說,這三種人無法渡
    佛說,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佛是普度眾生的,不僅從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就可看出。據《梵網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實際成佛已經無量劫,已經來娑婆世界八千次了,2500年前,他再次來人間示現成佛,度化眾生。可以看出佛陀不辭辛苦的度眾生,依然還有無量的眾生要度。 雖然眾生可度,佛說,依然有種人無法度。哪三種人呢,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無緣,也是暫時的無緣。因為他對佛所說的法不相信,不照做,從而不能依教奉行。
  • 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當你的心足夠慈悲、善良,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以下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 佛說: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很多人信佛,但往往信的很愚痴、迷惑,功利心太重,總想著從佛菩薩那裡乞討來更多欲望利益,這是對佛法的誤解。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自身的因果,種善因、積善德,自然會有善報。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無辜,也根本沒有什麼委屈,一切皆是因果。
  • 珍惜愛你的人,寬恕傷害你的人,忘掉離開你的人
    珍惜愛你的人,寬恕傷害你的人,忘掉離開你的人1:如果你沒本事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那你起碼應該牢記一點:不輕信2:據說,人悲傷的極限是5天,當你決定不再在乎的時候,生活就好起來了,做好你自己,該吃吃,該睡睡,愛誰誰。
  •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來渡你的,助你成長(深夜美文)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記憶都是一座沙城,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你步步回頭,可你卻只能往前走。」佛說:所有遇見,皆是註定。遇見你,我真的不知道是緣是劫,每一次注視你,我集中所有的腦細胞來思量,你不是我對的人,確認了你絕對不是命中的那人,寂寞的夜晚,一個人心止不住的顫抖,淚水一次又一次地將我推向痛苦的邊緣。失去一個人最讓你痛苦的,不是剛剛失去時那種洶湧的難受,而是在你以為時間已經治癒一切時,卻隔三差五猝不及防地想到這個人,揮之不去,去了又來。
  • 讓你不爽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善於利用(深度解析)
    人的一生,有兩種人會使我們受益:一種是良師益友,他們以正面的方式,使你受益;另一種是使你不爽的人,他們以負面的方式,使你受益。但是,人的本能會牴觸負面的人事物,因此 人們會抱怨,卻不懂怎麼轉化利用。下面教大家方法:1、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
  • 佛說:人的福報和好命,其實都是自己修來的
    書上說: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無論你怎麼精心規劃,都抵不上一場命運的安排。就像佛又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兩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人生智慧,就是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以及對人性的大徹大悟。
  • 今生那些折磨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想起來就會嘴角上揚;而有的人,會讓你丟掉半條命。對於那些痛苦,人永遠無法釋懷,並且會認為自己的命不好,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爛人。其實,回過頭來想一想。今生,那些折磨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 佛說:你之所以活得痛苦,是因為執念太深!
    俗話說「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實屬不易,每個人都難免要經歷生活的苦樂興衰,娑婆世界就是這樣,眾苦充滿。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乃生滅變化之自然規律,誰都逃避不了。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不在於身體,而是內心。
  • 佛說:傷害你的人是來度你的,碰到小人,默念這三句話,放過他
    佛說:傷害你的人是來度化你的,成就你的。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今生你遇見誰,都不會無緣無故,前世不相欠,今世不相見,有些人和你是善緣,是來報恩的;有些人和你是惡緣是逆緣,是來討債的。生活中,太多的夫妻,過不好又離不了,一輩子打鬧爭吵,糾纏不久,相互傷害,痛苦不堪,這就是惡緣,虧欠太多。最難莫過鬥小人,人生在世,誰也會碰到一些小人,尤其是有些人,是天生的命帶小人,常常被算計,被傷害,對於這些傷害你的人,算計你的小人,要想遠離一定要懂得自我化解;對於傷害你的人,和身邊的小人時常默念這三句話,就能化解。
  • 寬恕別人,可以升華自己,而記恨一個人,卻是在傷害你自己
    俗話說:寬恕別人,可以升華自己,而記恨一個人,卻是在傷害你自己。塵世間,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傷害你自己,而不是別人。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和你理論又不能讓手上的疼痛減輕,也不能讓傷口癒合,相反,生氣只能激化心中的怨氣,讓我心裡更不痛快,這又何必呢?如果我對你惡言相向,或動用武力,打傷你,也會種下惡緣,到頭來心裡痛苦的人還是我自己。」小沙彌又繼續說道說:「若是我不走這條路,或是早出來或晚出來一分鐘,就不會遇見你,也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就化解了一段惡緣,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業障呢!」
  • 你遇見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人,生而孤獨。每個人都是在世間遊走,邊走邊尋,尋求一顆真心。這輩子,遇見自己愛的人不容易,遇見愛自己的人是福氣,沒有人平白無故對你好,對你好的人,都是來渡你的。..你陷入低谷的時候,他們會伸出援手;你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都陪伴左右。
  • 《寬恕》寬恕他人,就是放過自己,幫你找回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常聽長者說:"放下"即"自在"。可現實中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放下呢?那是因為寬恕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努力,也需要始終如一的決心才能完成。看完《寬恕》這本書,相信你對寬恕會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同時它也能賦予你去"寬恕"的力量。
  • 佛說:不要去傷害一個只對你好的人
    佛說:千萬不要去傷害一個對你好的人。他並不是對所有的人好,他不是中央空調,這世界上那麼多人,他只會拼命的對你一個人好。因為在乎,所以忍耐;因為喜歡,所以珍惜;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只有你是他,唯一的偏寵和獨一無二,因為愛你,他給了你傷害他的權利,因為愛你,他願意無怨無悔為你付出一切,因為愛你,他只想對你一個人好,哪怕你不愛他,也沒有關係。
  • 佛說:痛苦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你的修養不夠造成的
    《法華經》上說,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人一生無法逃避的七種劫難。七苦無非是來自自身的欲望和他人的傷害,而且跟自身的修養有莫大的關係。眾生對於自身造成的痛苦往往不易察覺,即使察覺了也很容易寬恕自己、原諒自己,而對於別人造成的傷害往往非常敏感,甚至耿耿於懷,不依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