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2020-12-20 明月天心

很多人信佛,但往往信的很愚痴、迷惑,功利心太重,總想著從佛菩薩那裡乞討來更多欲望利益,這是對佛法的誤解。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自身的因果,種善因、積善德,自然會有善報。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無辜,也根本沒有什麼委屈,一切皆是因果。每一個你當下遭的罪,都映現了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每一個你當下受享的福,都是自己曾經積德行善的善果。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世上最厲害的預言叫「因果」,最厲害的風水是德行。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自己的因果。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其實就是如何對待自己,最終都會到了自己身上。人生本就是個輪迴,善待別人,其實是為自己積德;傷害他人,其實毀的是自己。「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一、陰德厚的老實人

「佛魔一念間」,世間沒有絕對的善人和惡人,每個人都有兩面性,是佛還是魔在於人自己的選擇。當別人以善心待你時,你也要以慈悲心善待他人,隨喜功德。切莫以為好人好欺負,不是他們軟弱無能,而是人家不與你計較,你若故意去觸及他們的底線,就是推到了人心中的「佛」,那麼面對你的將是「魔」,你根本就不是對手。

那些善良老實的人,往往陰德都比較厚重,暗地裡有善神護持庇佑,誰也不可傷害,若故意與之為敵,就是與天道作對,這樣的人自找苦吃,實在是愚痴。

二、出家修行之人

我們可以不信佛,可以不皈依僧寶,但是為人最起碼要懂得尊重,要有恭敬心。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要心懷敬畏,這是做人最起碼的德行。尤其對於「佛法僧」三寶,是眾生修福增慧的無量福報,應當多供養以修福德,即使沒有供養的發心,也不要心生嗔念,故意去詆毀,阻礙別人進入佛門,否則這個罪業就大了。誹謗三寶,墮入地獄惡道,再難聽聞正法。

有人說,現在末法時代,有許多魔子魔孫穿著佛的袈裟出來坑蒙拐騙,很難辨別出真假僧人。對於這個問題,希望大家相信一句話:你積你的德,他造他的孽。你的功德不會散,不該他的、他也得不到。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

三、窮兇極惡之人

對於大奸大惡之人,不要以卵擊石,要懂得審時度勢、量力而行。雖然惡人自有惡報,但是因果報應有時會推遲,在惡人遭受其應有的惡報之前,我們要懂得明哲保身,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不要試圖和極惡之人講道理,他們不但聽不進去你的話,反而有可能與其結下惡緣,得不償失。在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不要急著嫉惡如仇,做一個明智之人。

四、對你有恩之人

佛門回向偈裡講: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是指將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一切和自己有緣無緣的眾生,令其離苦得樂。這裡的「四重恩」指的分別是父母恩、老師恩、國土恩、眾生恩。父母親人對我們的恩情最大,這個恩德也最難報。

其次,最有智慧的老師指的是佛陀,指引眾生覺悟。廣義的老師指教我們知識、開啟我們智慧的聖者。還應感恩養育我們的一方土地以及身邊一切朋友、路人等等。沒有他們,成就不了如今的自己,不論溫暖還是傷害,都是來渡我們的佛菩薩。我們要懂得感恩,切莫辜負,否則上天都不會輕饒。

希望大家做一個良善之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感恩閱讀與分享,祝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不管你信不信佛,這4種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饒人
    語言是一把能幫人也能害人的雙刃劍,無論有心無心,用語言去造謠、搬弄是非傷害別人,都是在造惡業——有時候莫名被別人刁難、排擠,這種時候就要去思考是否曾經說錯了什麼話招來別人記恨。佛教中把語言造成的不好結果稱之為「口業」,佛說:「口業令道場不得清淨,是非不斷」。所以為人處世時一定要慎言,不要說一些不好的話給自己招來是非,不管你信不信佛,這4種話最好不要說,因果不饒人。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佛家常講: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即使當下沒有顯現福報,但其實災禍已經遠離。一個人作惡多端,即使當下災禍沒有出現,但他的福氣已經走遠。
  • 生活中,遇到這4種情況,請不要殺生,因果不饒人
    對於有靈性有感受的眾生,宇宙間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生不滅,」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生死,這比較接近於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輪迴,也不相信有「因果」的存在,但是呢,大多數人都喜歡算命,這種現象就很奇怪,既然不信命,那為什麼還要算命呢,這說明在多數人心中,對人生還是充滿了迷茫,想預知自己的未來。
  • 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
    人類與低等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思考,而人類卻將思考怎樣將動物們製作成各種美味發揮到了極致,甚至有人連可愛的小動物都不放過。佛說:「萬物有靈」,傷害這三種有靈性的動物,因果不饒人。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即使無冤無仇何必殘害生靈呢?這三種動物很有靈性,尤其要善待。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其實禍福的降臨,並無固定的時間和地點,也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像有意設定,要加害某人的樣子。是禍是福,完全看個人的行為而定,操之在我,與他人並無關聯。我們當下所遭受的,是過去種下的因;我們當下的所作所為,也必造就未來的果報。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知因果,「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因果報應遠的在兒孫身上,近的在自己身上。
  • 佛說,這3種人「佛祖保佑」,最好不傷害,不然因果有報應
    如果我們不種下不好的因自然就不會招來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就不會與別人結下不好的緣分,而佛法上面這樣說,這三種有佛法保佑的人,我們最好不要去輕易的傷害他,不然因果報應特別嚴重。1、 對你有恩的人我們都說做人一定要有厚道,不能做一件事情就過河拆橋,不能做一個卸磨殺驢的小人,因為在世間我們做的事情片在看,而且在佛法上面一個人種下了惡因就會得到惡果。縱使小人在一時之間得到了便宜,卻不知道她自己已經失去了許多,發財大貴的機會。
  • 佛說:如果你信佛,牢記這兩句真言,福祿皆有定數,因果從來不虛
    佛家常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塵世中大多數人花費畢生精力,都在追求福氣傍身,其實若能活在當下,珍惜您所擁有的一切,在感受人間酸甜苦辣的同時,學會讓自己更智慧的舍,那麼福氣不求也會自來,正如佛說:如果你信佛,牢記這兩句真言,福祿皆有定數,因果從來不虛。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做人不要缺德,缺德最後都是缺了自己的德,傷害別人,最終害了自己,損的是自己的福。「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做好事利益他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積德修福;做壞事傷害他人,其實最終都是害了自己。人生有因果、命運有輪迴,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真正能庇佑自己的不是你所崇信的神靈,而是自己的善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吉人自有天相。
  • 佛教:這4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大!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是一定要深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它都一直存在,時刻影響和改變著人的命運。「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世間萬事萬物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其背後必有因緣。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佛教:「禍從口出」,這4種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佛說吉祥經》曰: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懂得隨喜讚嘆他人的福報,自己的人生也才會感召來好運。反之,惡意的嫉妒和詆毀,會大大損耗自己的福報,最終折磨的也都是自己。為人處世,做到:不說、不聽、不看,遠離是非,嘴上積德,人生才會六時吉祥。「禍從口出」,這4種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 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如果心不誠,自然是喊破喉嚨也枉然。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當你的心足夠慈悲、善良,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以下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都懂得因果循環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和因果定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佛家講「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一生我們能遇到誰都是自己命運的註定。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這一生看破了,不過就是一個報恩、要債,結緣、了緣的過程。緣來則聚、緣去即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我們會遇到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力量的貴人,也會遇到與我們敵對、傷害自己的惡人。我們不是聖人,也都曾經多少造過惡業,傷害過他人,所以遇到惡緣不要抱怨,就當是還債消業了。
  • 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老話常說:「一生善良,必有後福;善良做人,心安一生。」一個人生存在塵世間,倘若不善良,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心存善念的人,或許有時會受到傷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許常會吃虧,可是你善良上天會保佑你。你善良,身邊的人也會待你好。因為你的善良才能幫助你,你若善良,福報自然會來,正如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 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沒有佛緣的人,你和他講佛法,他可能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還會產生反感的情緒,做出詆毀三寶的惡行,這樣就是造業了,無緣不得渡。佛陀曾經說過: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只是這佛性大多時候都被湮沒了,世間凡夫被種種名利假相所迷惑,顛倒妄想,不畏因果、肆意造業,致使業障深重,障深慧命,苦海輪迴。沒有足夠的善根與福報,自然暫時與佛無緣。
  •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生活中這2種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
    因緣果報,並非虛無,以下列舉2種折損福報的日常行為,切勿去做,因果不饒人。第一、殺生物命,殘害生靈。殺生在一切行為中,第一等折損福報。要知道宇宙奧妙無窮的,這個世界不被認知但是確實存在的現象還是有的,人類殺生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佛教講:吃它半斤,還他八兩;受盡福報,依舊輪迴。《西遊記》一書中也有一句話,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 佛教:不要傷害這5種人,因果報應很嚴重!
    佛教認為,因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因緣和合才會有結果,這也是很多人誤解,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的原因,是因為因緣還沒有聚合,所以果報沒有出現。人與人的相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如果一個人經常種善因、結善緣,就會遇到善果,如果一個人經常結惡緣、種惡因,就會遭到惡報。
  • 佛教:傷害這3種人,因果報應很大!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皆是因為有緣,由緣分牽引。正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其實緣分即是「因果」。佛教裡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界一切皆為假相、空相,都是虛幻不實的,但唯有因果業報時刻隨緣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