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2021-01-12 明月天心

什麼樣的人與佛菩薩的緣分比較深呢?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那些喜歡燒香拜佛的信眾。其實眾生與佛菩薩之間的距離不是外在形式上的,而在於內心。《六祖壇經》裡就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與佛結緣,不是表面上的我們有多親近佛菩薩,表面上對三寶有多恭敬,而在於我們內心是否清淨、是否覺悟。如果心不誠,自然是喊破喉嚨也枉然。

佛家言: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一個真正與佛有緣的人,必是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必是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之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佛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卻一個因覺悟而解脫的你。當你的心足夠慈悲、善良,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以下這五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一、不信因果、誹謗三寶之人

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在那裡,從未離開。「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可以沒有信仰,但是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懂得尊重,不要惡意詆毀,否則就是在損自己的福,在造業。

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不要誹謗三寶,阻礙別人聽聞正法,是要擔果報的。破壞佛法是種墮入地獄惡道的因,這樣的人障深慧淺,沒有善根,註定離佛越來越遠。

二、不孝父母、不懂感恩之人

世人皆崇敬、憶念佛菩薩,卻不知道自己的家裡就有最親近的菩薩,就是我們的父母。佛說,世若無佛,就恭敬父母,父母就是我們的佛。學佛的人更要懂得感恩,佛家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父母之恩最重,也最有功德,父母乃世間最大福田,善待父母,也是為自己積德修福。

有人說,出家修行之人,無法侍奉父母,是否是不孝?當然不是。出家是大孝,「一人出家,九祖生天」,功德殊勝難量。一個人越是孝順,越為佛菩薩所歡喜;反之,不孝父母者,自損陰德。

三、愛殺生、墮胎者

「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最折損人的陰德慧命,常愛殺生者,易多病短命,且多生奇禍。殺生的人沒有慈悲心,嗔恚無知,是無福之相。殺生是在結惡債,結冤親債主,日後必會感召苦果。

你殺它,它殺你,冤冤相報何時了?「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夜半屠門聲」,殺生者最終必傷及自己,包括墮胎也是,墮胎傷害與自己有緣的生命,是重罪,是極大的造業。心中沒有慈悲的人,與佛無緣。

四、口業太重的人

「嘴是傷人斧,言是割心刀,出言要有尺,戲謔要有度」,人的嘴也是非常厲害的風水,以語意刻薄他人,最後折損的是自己的福德。有句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生的許多福氣都是從嘴上流掉的,許多災禍也是從嘴上感召來的。

「妄語、兩舌、綺語、惡口」,這些都是口業的表現,尤其要提到「兩舌」,莫言他人是非,守嘴守心,不要在人背後嚼舌根,否則傷人三分、自損七成。「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善護口業,才能諸事吉祥。

五、邪淫太重的人

《楞嚴經》裡說道: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人的心不清淨,當下即是地獄苦海。邪淫的人,淫慾心重,一時滿足,卻不知禍患無窮。

邪淫的人,損福最快,會給身心帶來災難。「萬惡淫為首」,邪淫者必墮地獄。「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身心清淨,福氣才會聚集。內心汙濁,則感召來的都是災難。

佛是覺悟的人,與佛結緣就是開發人的清淨自性,增進智慧。「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希望大眾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早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為何渡我不渡她?佛說,這三種人無法渡
    ,有三種人無法渡,看看這三種人中是否有你。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雖說是無緣,也是暫時的無緣。因為他對佛所說的法不相信,不照做,從而不能依教奉行。比如佛說的念佛法門,如果我們教一個人念佛也是很難的,看著一句阿彌陀佛挺簡單的,但是他不信你也沒有辦法,因為佛都曾經說念佛是難信之法。這樣的人,你硬去度,只會讓其生起厭離之心,對於弘揚佛法沒有益處。
  • 佛教:容易與佛「結緣」的,往往是這3種人,你在其中嗎?
    導語第一種人,喜歡誦經念佛的人與佛結善良好關係的人通常喜歡念經和佛教,當他們念佛時,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感激。"至高無上非常深奧微妙的方法,百萬計的災難;我今天已經收到了我所看到和聽到的,並希望理解如來的真正含義"。真的很幸運,我能在此生遇見佛經,我能全心全意地接受它,並獲得它非凡的法律利益。不是每個人都能和佛經相處,和佛教交流。前世種下了多少根好根,只有今生,這種好運才會降臨佛經。念佛也是如此:"一佛一名,一心"。
  • 佛法無邊,為何世人還說「佛不度無緣之人」?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聽到上面這句話出現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關於「世人」與「佛」的緣分,在佛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佛門雖有四萬八千法門,但如果我們與佛菩薩無緣,佛菩薩也很難救度我們。為什麼這麼說?這其中的因由又是什麼呢?
  • 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佛門裡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若眾生有所求,佛菩薩皆應緣予以渡化。那什麼樣的人算是與佛有緣呢?有善根、有智慧的人。沒有佛緣的人,你和他講佛法,他可能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甚至還會產生反感的情緒,做出詆毀三寶的惡行,這樣就是造業了,無緣不得渡。佛陀曾經說過: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只是這佛性大多時候都被湮沒了,世間凡夫被種種名利假相所迷惑,顛倒妄想,不畏因果、肆意造業,致使業障深重,障深慧命,苦海輪迴。沒有足夠的善根與福報,自然暫時與佛無緣。
  • 佛有三不度,成為這三種人註定與佛無緣,佛陀普度眾生也幫不了你
    佛陀證道後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但正所謂「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即便的大智所成的佛陀,普度眾生,感悟教化世間人,也難以度化這三類人。佛有三不度,即為不度無緣之人,不度無信之人,和不度無願之人。
  • 佛教:佛緣最深的3種人,有沒有你?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生活當中兩個素昧謀面的人,因為某種機緣巧合而相遇,常會感嘆:「都是緣分!」佛家也有句話,叫做「天雨雖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緣,是佛教的專業術語,意為人、事、物相互之間存在關聯,並且有進一步發展,產生結果的可能。
  • 佛教:這4種人,佛緣深厚,與佛有緣,有你嗎?
    佛家常講: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沒有根的草,你再怎麼澆灌它也是徒勞。佛法只會渡那些願意被救度的人,不相信正法、不願意被救度的人,強求不得。佛陀雖然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未來之佛,但是絕大多數人的佛性都被自身的欲望煩惱所障弊,五欲六塵,根本認不清自己。這樣的人,越來越障深慧淺,離佛越遠。這一生,要與佛結緣,需要有足夠多的善根與福報,沒有修行的人很難聞到佛法,至於多少劫難、多少輪迴再遇佛得渡,那就要看他自身的因緣了。
  • 佛說,這3種人,天生「佛緣深厚」,佛祖常保佑,有你嗎?
    事實上,儘管每個信眾都是誠心祈福,供奉者佛菩薩,但佛祖的保佑也是有所區別的。原因就是各信眾的佛緣不同。我們都知道一句話"佛不度無緣之人",因此,若是一個信眾佛緣薄淺,即使他每日祭拜佛祖,卻也未必能得佛菩薩的全心保佑。事實上,許多人常常將佛緣掛在嘴邊,但究竟什麼是佛緣,卻未必說得清楚。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人生這一場,我們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會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因緣而聚,但一些人的出現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緣來很快,緣去也迅速,因「緣」而散。而最終真正停留在我們身邊的都是緣分極深的人。「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沒有緣分的人是聚不到一塊兒的。
  • 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佛教用語,指某人和佛教中的人物有感性上的聯繫,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聯繫可以是佛教中所認為的前世,也可以是今世。有佛教信仰的人認為:有佛緣的人一般都可以在人間受到佛、菩薩及其它佛教人物的愛護和關照。一般來講,和佛有緣的人有以下幾種特徵:長相,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相似。出生日期,和佛教中某個人物的出生、出道日期相同。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家常說一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佛教普渡眾生,廣度有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佛也渡不了。雖然佛陀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業障重的人是難以聞到佛法的,即使你有意去渡他,他也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
  • 佛說,這3種沒有「佛緣」之人,拜再多佛也沒用,希望沒有你
    但是這些人其實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不會得到庇佑,甚至還以為自己是個很好的人,所以他們會和常人一樣祈福,不會這樣的人祈福再多也是沒有用的。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心術不正的人祈福是沒有用的吧。一、心存疑惑的人要知道本來拜佛就是需要相信的,如果連佛都不相信了,或者是半信半疑,那麼佛自然也就不會保佑你,甚至你還會遭到佛的懲罰和報應。要知道佛是大能者,是能夠看到人的一切想法,是諸法一切相,如果你都不相信不相信舉頭三尺有佛,那麼你來拜佛就是在欺騙佛。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佛家是非常注重因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你和誰有因緣,時機到了,因緣際會,就會遇見。其實,每個人的人生終究都是孤獨的,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結緣、了緣,要債、還債,彼此緣深的,結識得久一些,緣淺的,緣盡了,彼此就疏遠了。
  • 佛教:佛前「供水」,這3大常識,一定要清楚!
    佛門裡的任何一樣供養都不是在「賄賂」佛菩薩,不是在取悅佛菩薩,而只是我們自身的一種發心。借著這一形式,捨棄心中的自私貪念,懂得利益他人,歡喜的是自己的心。供養佛,佛不會用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你的供養而額外優待你,更不會因為你沒有供養而開罪於你。一切供養,不是做給佛菩薩看到,供養是否有功德,或者功德大小如何,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心。
  • 出佛身血的行為!阿鼻地獄五種無間!(宣化上人)
    出佛身血的行為!阿鼻地獄五種無間!節錄自《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 講述出佛身血,有的人說我們現在生在佛後,大約不會出佛身血了。凡是你對佛教有所損壞或破壞三寶,這都謂之出佛身血。僧人是依照佛的教法修行,將來要成佛的,你令僧人不相和,這也叫出佛身血。你不恭敬三寶、破壞三寶,這都叫出佛身血。
  • 佛教:這幾種物品不可「供佛」,對佛不敬,切記!
    佛家有言,芥子納須彌,佛乃世間無上福田,禮拜諸佛,即便供養極其微小之物,福德也無邊無量。那麼,你有沒有在佛前上供的經歷呢?每逢初一、十五,亦或遇到佛門中的節日,我們常見到善男信女帶著各式供品,到寺院禮佛祈福。其實,供佛的真正含義包括兩個方面。
  • 佛說: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4種人,因果不饒人!
    很多人信佛,但往往信的很愚痴、迷惑,功利心太重,總想著從佛菩薩那裡乞討來更多欲望利益,這是對佛法的誤解。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最關鍵的是要改變自身的因果,種善因、積善德,自然會有善報。這世上沒有任何人無辜,也根本沒有什麼委屈,一切皆是因果。
  • 佛說:今生傷害我們的人,其實是來渡我們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人這一生,我們都會遇到誰,其實都是有因緣的,不過是緣深緣淺、緣聚緣散罷了。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了緣的過程,彼此欠的多了,陪伴的時間就會久一點;欠的少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