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 fqy4170607
『 厚度 深度 態度 』
結構意識可以讓我們感知到秩序,
結構也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某些謬誤。
關於照片的結構
——讀肖爾的《形式與張力》
欽克宏 | 文
肖爾 | 攝
肖爾在《形式與張力》一文中談到拍攝的世界如何轉化為圖像的時候,提到了結構的問題。文中他舉了自己的一張照片(上圖)為例,這是一張基於單點透視、消失點位於中心的照片。
事實上,如何架構整個畫面,應該是每個攝影師都感興趣的一塊內容,當真實世界的三維空間轉換為圖片的二維平面時,照片中前景的物體與背景的物體,會呈現出在拍攝照片之前不存在的新的關係。
比如上圖中「STANDARD」標誌牌跟路燈頂端之間產生的關係,再比如肖爾在《照片的本質》中選用的弗裡德蘭德的那張《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的照片(下圖),雲團堆在了標誌牌上,天上的雲和減速標誌牌產生並置關係,這就是攝影視覺的產物。
弗裡德蘭德 | 攝
在肖爾看來,攝影師的工作有時就是在這樣一些視覺間隙中對這些圖像元素進行變換。這是不斷增加視覺複雜性的一個過程,也是攝影師如何對眼前的場景組織秩序,安排照片結構的能力體現。而一張照片的內容和結構很多時候就取決於攝影師的選擇。
肖爾在談論攝影的時候堅持用「結構」,而不是「構圖」這個詞,因為在他看來,「構圖」是「組合在一起」,屬於繪畫的方式,畫家從一張空白的畫布開始,每一筆都會增加複雜性。而攝影師則相反,他面對整個世界做出「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繪畫是加法,而攝影是減法。
當肖爾憑經驗估算出相機的精確位置,並組織好所有的視覺元素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他突然發現,他正在處理的視覺關係,恰恰是一種典型的古典繪畫構圖方式,就像克勞德·洛蘭的那幅風景畫《示巴女王登船》(下圖):單點透視和兩側的垂直物給畫面邊緣帶來了視覺張力,產生一種三維空間的幻覺。
克勞德·洛蘭 | 繪
用17世紀的方法來解決20世紀的問題,顯然是一種比較便捷的解決方案,但是肖爾需要的是能夠展示出他這個時代的新的形式,也正因此,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同一個路口,拍下了第二張照片(下圖)。不再依賴經典的傳統結構,而是重新組織符合眼前場景展示的視覺元素。
肖爾 | 攝
那麼如何觀看這兩張照片?這是又一個問題。我們都能理解攝影中結構的重要性,結構意識可以讓我們感知到秩序,結構也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某些謬誤,比如我們強加於世界的先入之見。跟其它的藝術一樣,優秀的攝影師在自己的作品中,總會竭力擺脫那些經典的視覺圖式。在這兩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肖爾表達方式的變化,而這正是他對結構的透明這一理念的理解,是他對攝影語言不斷突破邊界的實踐。
肖爾 | 攝
關於結構的透明,按照國內研究肖爾的專家胡塗先生的理解:「透明」意味著「看不見」。也就是說,有明顯結構的照片是不透明的,因為結構太明顯了。而結構不明顯的,才是一種透明,因為觀眾會忽視照片的結構。
現在,我們再次觀看肖爾重新拍攝的第二張照片,他以結構隱匿的方式,組織起了一個好像沒有進行過修飾和美化的世界。那一刻他站在這個路口時的感受變得更直接,也更自然。這也正是肖爾所說的:「結構不能反賓為主,而要洞穿,使其透明,然後再考慮內容範圍。」
肖爾 | 攝
在這裡,形式與內容有如光與塵一樣融為一體,就像肖爾理解的那樣,形式上升到一種近乎哲學的意味——當形式變得更加隱蔽和透明時,也更能顯示出攝影師對結構真正的理解。而肖爾要做的就是通過這樣一種新的形式,來展示這個時代的面貌。在他看來,這就是攝影的領域,而照片,可以做到這一點。
肖爾 | 攝
肖爾 | 攝
----END----
往期回顧
【讀書筆記】我的閱讀
【詩賞析】當詩歌面對災難
【詩歌】舒航@詩九首
【攝影】隔離時期的詩篇(四)
【攝影】羅伯特·亞當斯和新地形攝影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三)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二)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
【詩歌】潘新安近作6首
【攝影】藝江南上讀陳榮輝
【攝影】藝江南上讀陸元敏
【攝影】從《臉龐,村莊》想到的攝影策展
【攝影】朱明軍的攝影小品《孤獨患者》
【詩歌】潘新安新作十三首
胭痕《極地》組詩一組
【攝影】徐峰《補丁》系列手機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丁璐青《綻》系列攝影作品欣賞
【薦讀】姜海舟翻譯的《薩福的情歌》
【詩歌】吳黎明2019年自選詩二十首
【攝影】方俊2019年自選攝影作品
【詩歌】伏櫪齋2019自選詩12首
【攝影】欽克宏2019年自選手機攝影作品
【詩歌】趙俊2019年自選詩十七首
【詩歌】吳繼敏2019年自選詩十三首沈方2019自選詩十首
【詩歌】潘新安2019年自選詩十五首
【詩歌】徐峰的《他》
【攝影】阿萊克斯∙韋伯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掃街群群友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那些海報、櫥窗和塗鴉……
【攝影】觀察鳥的十三種方式
【攝影】《在攝影以外……》
【詩歌】吳繼敏《圍起來的沉默》
【詩歌】謝墨的最後一首詩《八月廿四五更頭》
【薦讀】米沃什論茲比格涅夫·赫伯特
【詩賞析】伏櫪齋的《安瀾橋》
鍾文剛的無何有之鄉
【詩賞析】潘新安的《散步》
【詩賞析】潘維的《第一首詩》
| 拆 | 散 | 的 | 筆 | 記 |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