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筆記】關於照片的結構

2021-02-18 拆散的筆記本

微信ID:  fqy4170607

『 厚度    深度    態度 

結構意識可以讓我們感知到秩序,

結構也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某些謬誤。

關於照片的結構

——讀肖爾的《形式與張力》

欽克宏 | 文

肖爾 | 攝

肖爾在《形式與張力》一文中談到拍攝的世界如何轉化為圖像的時候,提到了結構的問題。文中他舉了自己的一張照片(上圖)為例,這是一張基於單點透視、消失點位於中心的照片。

事實上,如何架構整個畫面,應該是每個攝影師都感興趣的一塊內容,當真實世界的三維空間轉換為圖片的二維平面時,照片中前景的物體與背景的物體,會呈現出在拍攝照片之前不存在的新的關係。

 

比如上圖中「STANDARD」標誌牌跟路燈頂端之間產生的關係,再比如肖爾在《照片的本質》中選用的弗裡德蘭德的那張《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的照片(下圖),雲團堆在了標誌牌上,天上的雲和減速標誌牌產生並置關係,這就是攝影視覺的產物。

 

弗裡德蘭德 | 攝

在肖爾看來,攝影師的工作有時就是在這樣一些視覺間隙中對這些圖像元素進行變換。這是不斷增加視覺複雜性的一個過程,也是攝影師如何對眼前的場景組織秩序,安排照片結構的能力體現。而一張照片的內容和結構很多時候就取決於攝影師的選擇。

 

肖爾在談論攝影的時候堅持用「結構」,而不是「構圖」這個詞,因為在他看來,「構圖」是「組合在一起」,屬於繪畫的方式,畫家從一張空白的畫布開始,每一筆都會增加複雜性。而攝影師則相反,他面對整個世界做出「選擇」。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繪畫是加法,而攝影是減法。

 

當肖爾憑經驗估算出相機的精確位置,並組織好所有的視覺元素和它們之間的關係,他突然發現,他正在處理的視覺關係,恰恰是一種典型的古典繪畫構圖方式,就像克勞德·洛蘭的那幅風景畫《示巴女王登船》(下圖):單點透視和兩側的垂直物給畫面邊緣帶來了視覺張力,產生一種三維空間的幻覺。

 

克勞德·洛蘭 | 繪

用17世紀的方法來解決20世紀的問題,顯然是一種比較便捷的解決方案,但是肖爾需要的是能夠展示出他這個時代的新的形式,也正因此,第二天他又回到了同一個路口,拍下了第二張照片(下圖)。不再依賴經典的傳統結構,而是重新組織符合眼前場景展示的視覺元素。

 肖爾 | 攝

那麼如何觀看這兩張照片?這是又一個問題。我們都能理解攝影中結構的重要性,結構意識可以讓我們感知到秩序,結構也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某些謬誤,比如我們強加於世界的先入之見。跟其它的藝術一樣,優秀的攝影師在自己的作品中,總會竭力擺脫那些經典的視覺圖式。在這兩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肖爾表達方式的變化,而這正是他對結構的透明這一理念的理解,是他對攝影語言不斷突破邊界的實踐。

肖爾 | 攝 

關於結構的透明,按照國內研究肖爾的專家胡塗先生的理解:「透明」意味著「看不見」。也就是說,有明顯結構的照片是不透明的,因為結構太明顯了。而結構不明顯的,才是一種透明,因為觀眾會忽視照片的結構。

 

現在,我們再次觀看肖爾重新拍攝的第二張照片,他以結構隱匿的方式,組織起了一個好像沒有進行過修飾和美化的世界。那一刻他站在這個路口時的感受變得更直接,也更自然。這也正是肖爾所說的:「結構不能反賓為主,而要洞穿,使其透明,然後再考慮內容範圍。」

肖爾 | 攝

 

在這裡,形式與內容有如光與塵一樣融為一體,就像肖爾理解的那樣,形式上升到一種近乎哲學的意味——當形式變得更加隱蔽和透明時,也更能顯示出攝影師對結構真正的理解。而肖爾要做的就是通過這樣一種新的形式,來展示這個時代的面貌。在他看來,這就是攝影的領域,而照片,可以做到這一點。

肖爾 | 攝

肖爾 | 攝


 ----END----

往期回顧


【讀書筆記】我的閱讀

【詩賞析】當詩歌面對災難

【詩歌】舒航@詩九首

【攝影】隔離時期的詩篇(四)

【攝影】羅伯特·亞當斯和新地形攝影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三)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二)

【詩歌】隔離時期的詩篇

【詩歌】潘新安近作6首

【攝影】藝江南上讀陳榮輝

【攝影】藝江南上讀陸元敏

【攝影】從《臉龐,村莊》想到的攝影策展

【攝影】朱明軍的攝影小品《孤獨患者》

【詩歌】潘新安新作十三首

胭痕《極地》組詩一組

【攝影】徐峰《補丁》系列手機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丁璐青《綻》系列攝影作品欣賞

【薦讀】姜海舟翻譯的《薩福的情歌》

【詩歌】吳黎明2019年自選詩二十首

【攝影】方俊2019年自選攝影作品

【詩歌】伏櫪齋2019自選詩12首

【攝影】欽克宏2019年自選手機攝影作品

【詩歌】趙俊2019年自選詩十七首

【詩歌】吳繼敏2019年自選詩十三首沈方2019自選詩十首

【詩歌】潘新安2019年自選詩十五首

【詩歌】徐峰的《他》

【攝影】阿萊克斯∙韋伯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掃街群群友攝影作品欣賞

【攝影】那些海報、櫥窗和塗鴉……

【攝影】觀察鳥的十三種方式

【攝影】《在攝影以外……》

【詩歌】吳繼敏《圍起來的沉默》

【詩歌】謝墨的最後一首詩《八月廿四五更頭》

【薦讀】米沃什論茲比格涅夫·赫伯特

【詩賞析】伏櫪齋的《安瀾橋》

鍾文剛的無何有之鄉

【詩賞析】潘新安的《散步》

【詩賞析】潘維的《第一首詩》

| 拆 | 散 | 的 | 筆 |  記 | 本 | 

 

相關焦點

  • 「關於攝影用光及高效拍攝,你了解多少?」課程筆記分享
    IYZ公開課第三期「關於攝影用光及高效拍攝,你了解多少?」的課程筆記來咯~小編將所有課程重點都整理在下面了~錯過的小夥伴快跟上小編,看看陳旻老師都講了哪些乾貨!  Part1 拍攝中燈光技巧分享  我們為什麼要用燈?在拍攝過程中,用燈和不用燈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 攝影入門 | 關於攝影方面的書籍推薦
    ▲關注圈外,帶你感受生活的美好雖然拍的也不是很好,一直將攝影當做業餘愛好,閒暇時候會拍一些照片,現在作一些攝影方面的書籍推薦,拋磚引玉
  • 攝影史筆記丨彩色攝影的探索
    這個方法奠定了彩色攝影的基礎。The First Color Photograph ©James Clerk Maxwell2、法國人路易·杜卡·杜豪隆(Louis ducas duhauron,1837~1920)1869年,出版一本名為《攝影的彩色》的著作,從理論上闡述了加色法與減色法彩色攝影的原理。
  • 從11張照片看攝影的演變
    網羅攝影教程、拍攝技巧以及大師經典照片~幫助你讀懂單反,愛上攝影!
  • 攝影之眼|關於「我們」的思考
    亞歷山大·圖切克基金會再度聚焦中國攝影《關於我們·來自中國的青年攝影》(About Us. Young Photography from China)是亞歷山大·圖切克基金會(Alexander Tutsek-Stiftung)的最新群展,集合了14位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不同時期的創作。
  • 肖明與肖爾——關於攝影藝術的欣賞《家片有約》(三十五)
    利用眼前場景中的秩序,讓照片產生結構。一張沒有結構的照片恰似一句沒有語法的句子——效果自然讓人難以理解,甚至是不可想像的了(在肖爾的大多數作品中,我對這張照片能感覺到一些東西的存在,是不是「不可想像」)。
  • 【攝影培訓】數碼攝影初級班
    照片和視頻可以體現出你的審美!所以你的照片,視頻一定要拍好了在「曬」。本課程從相機的基本使用到簡單的攝影技法,涵蓋了攝影發展史、色彩學基礎、基本構圖的認識和原則、對焦、曝光、快門、光圈、測光、景深、感光度等入門知識,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您將會對攝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輕鬆告別卡片相機,熟練操作單反不再是難事。
  • 【愛攝影器材論】快門結構那些事
    顧名思義,這種快門結構被安裝在相機鏡頭上,它由一系列薄鋼葉片組成,常見的有2片、3片、5片葉片這三種快門結構。快門釋放按鈕觸發一根彈簧使葉片在曝光期間開啟,然後閉合。此外還有一些比較獨特的快門,如鏡後快門、反光鏡快門和光圈快門等,但是由於它們需要更加複雜的機械性能和結構,因此沒有被主流相機採用。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新的機械結構發明,現在的135畫幅相機上主要使用的是焦平面快門結構,還出現了全電子快門。
  • 一些關於攝影的格言
    攝影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拍幾張,總覺得缺失點什麼,特別是在手機攝影越來越橫行的時代。
  • 7點學攝影 11.2丨周末課堂—11張照片帶你了解攝影歷史的演變
    「起點」老師教你拍出「贊爆朋友圈的好照片」關於攝影的歷史你了解多少?針孔攝影,一種很早期的成像術。簡單的器材結構,簡單的拍攝方式,卻帶著複雜的可塑性,其變化隨著想像力而無窮蔓延。2、銀版攝影(Daguerreotype)
  • 攝影·歷史檔案照片下載資源分享
    當前可在線獲得6,000多張照片。網站建成之後,將可以容納26,000多個檔案,包括底片,未完成的照片,展覽筆記和藝術家的信件等。National Archives』 Flickr Gallery美國國家檔案館Flickr Gallery關於9/11襲擊發生後的照片
  • 跑步筆記:關於《跑步筆記》
    梁東方很多跑步的人看到《跑步筆記》,可能會不大以為然:我跑了這麼多年了,幹嘛要看你的什麼跑步筆記呢!我不看別人的跑步筆記不是一點也沒有影響自己跑步嗎?這是跑步者主體性強的一種自然表現。而且也的確,看不看《跑步筆記》其實都可能與自己的跑步無關。我的《跑步筆記》實在就只是自說自話,將自己多年來在跑步過程中的一點感受表達一下而已。大家的感受一定大於我個人的感受,我個人的感受一定是在一個狹窄的角度上,甚至是班門弄斧的不自量力。但是對於表達者個人來說,他與生命體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表達的唯一性,也是確定無疑的,對於個人的記錄價值是怎麼說也不為過的。
  • 攝影點評(想想怎麼讓照片出點彩)
    但是最近好照片少啊。大家多發點。有人問我怎麼參與。每條文章最後的圖我都寫了,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啊!!!!!!!!如果您用電腦上傳,咱的網站是www.sybj.com(就是攝影筆記拼音縮寫!!!)點這個加號就行了。就寫求點評三個字就行了,別加嘆號什麼的。我反而看不到了。
  • 快門速度對攝影有什麼影響 照片大有不同
    對攝影有一定認知的朋友一定知道,快門,是相機的靈魂參數。快門其實只有快慢的區別,給我們呈現的就是直觀的快門速度。但是快門速度的區別,可以帶來天差地別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不同快門速度都可以拍攝出什麼樣的照片,它們的區別能夠有多大。01 什麼是快門?目前的相機主要分為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我們常見的卡片、微單等都屬於無反相機。
  • 聽陳小波攝影之聲 徐傳國 / 圖
    新華社高級圖片編輯陳小波,是著名攝影理論家、評論家,中國十大策展人,兩萬新華精英中首位領銜編輯。從事報導攝影編輯工作長達20餘年,與合作者在中國所有邊遠的地方工作和遊歷。編輯了數十萬張圖片,用圖文並茂的報導形式為海外圖片社和媒體提供關於中國的故事。被認為是中國最重要的報導攝影編輯,被業內傑出的攝影家們引為同道。
  • 攝影好書|我們該如何理解史蒂芬·肖爾所說的《照片的本質》
    在關於《照片的本質》的網絡評論中,有不少人表示:儘管書中文字不多,字面意思也易懂,但卻讓人覺得言過其實、言之無物。在這本書裡,肖爾用簡練的文字揭示「相機前的世界如何轉變成照片」。而造成一部分讀者無法理解作者意圖的原因,可能源於解釋性文字太少。
  • Alec Soth的《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攝影筆記
    拍攝的原因無非就是想拍張照片而已,並不是因為我覺得它有很宏大的意義。直到後來它才被賦予了含義:當時我家裡有一位重要的親人去世了,所以這本書是獻給她的。我喜歡這張照片的另一點是,它是歲月的見證。看看那油價,真是太便宜了!羅伯特•亞當斯寫了一封關於這張照片的信給我,我很感動。他說:「這張照片包含了足夠的諷刺讓樂觀主義者大吃一驚,儘管如此,它也包含了一種不可否認的神秘——美麗。」
  • 攝影點評(面對小姐姐的照片,我露出了微笑)
    2020-12-16 23:09:29 來源: 攝影筆記 舉報
  • 三段式結構電影《暴雨將至》關於時間,關於這個世界
    「時間不逝,圓圈不圓」環形結構作為非線性敘事電影中內容、形態較晚形成的細分類型,因其結構精巧與邏輯的可還原性、嚴謹性,而形成獨具特質的風格化結構形式。《暴雨將至》憑藉其打破常規的敘事結構,成為了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代表作品,也被影視界譽為「一個完美的後現代電影敘事文本」。關於戰爭電影《暴雨將至》是由英、法、馬其頓共和國合作拍攝的影片。
  • 李俊毅:當代攝影手札(上)|KONGBAI
    攝影,是工業時代以來,最主要的圖像製造技術和方法,也是當今信息和新聞圖像的基礎媒介和技術;攝影展現了現代工業和技術的人文主義歷史。因此,研究攝影和圖像的歷史和當代特徵也是對當代社會和生活的觀察。這篇當代攝影入門手札,將會概括性地簡述關於「當代攝影」的一些討論焦點,比如:現代性和當代性之間的圖像製造業、攝影的功能性的轉變、攝影實踐的多元化、攝影和藝術的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