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筆記丨彩色攝影的探索

2020-11-19 澎湃新聞

©peter.stubbs@edinphoto.org.uk Photograph taken 21 August 2004

第一章 攝影術的發明

第3節 彩色攝影的探索

1、英國人詹姆斯·克拉克·馬克斯韋爾( 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

1861年,馬克斯韋爾通過紅、綠、藍三片濾色鏡拍攝了一條方格巾。他把這條方格巾分別拍攝在三張黑白幹版上,並用這三張十版製作出三張透明正片。當用同樣的濾光鏡將這三張正片重疊放映在一起時,彩色重現得以實現。這個方法奠定了彩色攝影的基礎。

The First Color Photograph ©James Clerk Maxwell

2、法國人路易·杜卡·杜豪隆(Louis ducas duhauron,1837~1920)

1869年,出版一本名為《攝影的彩色》的著作,從理論上闡述了加色法與減色法彩色攝影的原理。杜豪隆自已也嘗試拍攝彩色照片,並且獲得了色彩還原相當理想的彩色照片。

Louis Ducos du Hauron envió el día 2 de mayo de 1869, a la Sociedad Francesa de Fotografía métodos similares sobre la reproducción de los colores en fotografía.

LOUIS DUCOS DU HAURON. Diaphanie (Leaves), 1869.

Three-color carbon assembly print. Societe Franchise de Photographic, Paris.

3、法國人盧米埃兄弟( Auguste Lumiere,1862~1954, Louis lumiere,1864~1948)

1904年發明了奧託克羅姆(autochrome)膠片,彩色攝影真正具備了商業化的可能性。名為奧託克羅姆的透明片上塗布了由紅、綠、黃三色混合而成的澱粉顆粒,在這層澱粉顆粒後面還塗有一層全色乳劑,曝光後的透明片經過特殊衝洗,就獲得了如印象派繪畫般豔麗的色彩。

LUMIERE BROTHERS. Lumiere Family in the Garden at La Ciotat, c. 1907-15.

Autochrome. Ilford S.A., France.

LUMIERE BROTHERS. Untitled, c. 1907-15.

Autochrome. Fondation Nationale de la Photographic, Lyon. France.

4、柯達公司

1936年,推出的柯達克羅姆(Kodachrome)膠捲已經克服了一系列技術難題而獲得了令人較為滿意的色彩還原效果。不過這種透明正片(俗稱反轉片)的照片印製工藝尚嫌麻煩,直到1942年柯達彩色負片誕生,彩色攝影才真正走向了大眾。

結語

每一個特殊時代都產生、製造和採用了獨特的彩色印相法,它所提供的染料和色素對於色彩的品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種色彩的品質定義了一種風格,同時也定義了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可預測的色彩的化學反應早就融入了特殊的彩色印相法,比如盧米埃兄弟的奧託克羅姆微粒彩屏幹版,以及柯達和寶麗來的彩色膠片,它們都以特殊的方式發揮了作用,推動了彩色攝影的繁榮,同時也給各自的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

但是各種彩色印相法仍需要攝影師進行大量的創造性實驗,潛心構造可以預測的產品,通過強調、削弱或者改變期待中的色彩平衡,讓它以不可預測的方式展現;攝影師在標準的化學包裝裡,發現與自己符合的色彩感知和理念,並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東西。

參考資料:

[1]顧錚著.世界攝影史 修訂版[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P12

[2]History of Photography-New Technology, New Vision, New Users 1875-1925

[3]帕梅拉·羅伯茨.百年彩色攝影[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

原標題:《攝影史筆記丨彩色攝影的探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攝影史筆記丨攝影術的發明與早期攝影技術的探索
    一般而言,攝影史以達蓋爾公布發明的1839年為攝影術發明之年。價值意義:他的獨特的抗議方式成為人體攝影的濫觴。是人體攝影史上最早的男性裸體照片(儘管是半裸)。而自拍手法的導入,也可能是攝影史上攝影家將照相機面對自己、確認自我的最初嘗試。文字說明與照片相結合以加強感染力的方式,也應該是攝影史上的首創。
  • 攝影史筆記丨運動中的身體
    參考資料:顧錚著.世界攝影史 修訂版[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P29-30第二章 十九世紀攝影文化的建立第1節 都市真相第2節 「他者」的人類學觀察第3節 戰爭與災難的影像第4節 來自「東方」
  • 【必讀書單】20本載入攝影史的攝影書,以後的聊資
    1937年,他受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小阿爾弗雷德·巴爾的邀請策劃了攝影作品的首次全面回顧展。這次展覽對於確立攝影在藝術中的地位至關重要。為此而撰寫的《攝影史:1839至今》,則是第一本對百年攝影史的回顧,對攝影的技術特性以及其作為藝術形式的價值給予了重要的評價。
  • 尤金·阿傑特《巴黎攝影》導讀 | 世界攝影史不朽之作
    」——中平卓馬沒有攝影史,只有阿傑特——《巴黎攝影》導讀尤金·阿傑特(Eugene Atget,1857—1927),一生默默無聞的攝影大師,法國現代攝影之父,紀實攝影開山鼻祖,也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先驅。
  • 「新彩色攝影」先驅威廉·埃格爾斯頓:捕捉彩色的孤寂與疏離
    1939年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的威廉·埃格爾斯頓,是最早染指彩色攝影而成為「新彩色攝影」的領軍人物。在他之前,不乏以彩色攝影這個表現形式來進行攝影探索的攝影家,但他們用色彩表現的是自我而不是現實世界。埃格爾斯頓的作品並不是對色彩本身有興趣,而是對「有色彩的世界本身」有興趣。
  • 三聯松果 x 三影堂 攝影史系列課程:「換個角度,用攝影看世界」
    直到數字時代,這些傳統攝影工藝才日漸淡出大眾的視野,卻也變得神秘。影像收藏家、攝影史學者仝冰雪,將從早期攝影工藝開始,帶你認識與此相關的攝影史,並從過往的收藏及研究經驗談談早期影像收藏。攝影史課程二:複數的攝影史:從攝影發明到二十世紀初的攝影實踐講師:程新皓時間:11月26日下午  14:00-16:001839年,法國向世界公布達蓋爾攝影術,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除了技術上的不斷發展,紀實和藝術等功用逐漸明晰,甚至呈現不同的風格
  • 作為新學科領域的攝影史:歷史、現狀與反思
    在此,還有必要對於攝影史作一簡單的定義。雖然攝影史聽上去與藝術史,尤其是其中的美術史有相當親近的關係,但即使與今天已經大大拓展研究範圍的美術史相比,攝影史所要處理的研究對象仍然要比美術史廣泛得多。它不僅包括了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攝影作品。這包括了為便於認識其特性而被兩分的作為記錄與表現這兩個方面的攝影實踐,一般說就是紀實攝影與藝術攝影。
  • 慈禧年輕時彩色照片曝光?原作者:我畫的…
    近日,一張「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在網絡流傳。這引發了「慈禧皇太后年輕時有多美」的討論,有人還將此照片與故宮博物院聯繫起來。不過,這張照片真的是年輕時的慈禧嗎?網傳「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
  • 大咖們的攝影觀點精選:探索影像在地域文化構建的作用
    照片罕見地記錄下晚清上海街景的同時,也承載了清末中國照相館的業態和攝影技術技法。至19世紀末,中國人開設的照片館已成為了上海照相業的主體,遍布全市的主要商業區。9月20日下午2點,為了讓公眾進一步了解影像記錄和傳播地域歷史文化的重要作用,浦東圖書館一號報告廳舉辦了由復旦大學教授、著名攝影史論與評論家顧錚主持的「《歷史影像—上海》探索影像在地域文化構建的作用」學術論壇。
  • 表情包將改寫攝影史?它已經進入了博物館大門……
    策展人克萊門特·切魯(Clement Cheroux)認為,這一轉變似乎是攝影史上的第三次重大變革,他的新展覽名為「snap+share: transmitting photographs from mail art to social networks」,目前正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
  • 探索黑白攝影攻略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即使褪去色彩黑白攝影也能呈現不一樣的視覺魅力想要拍攝表現力強的黑白照片時
  • 進階丨黑白攝影攻略
    即使褪去色彩黑白攝影也能呈現不一樣的視覺魅力想要拍攝表現力強的黑白照片時,創意構思是首位。圖片來自丨-北北-f/8.0, 1/125s, ISO100圖片來自丨raintaef/4.0, 1/100s, ISO3200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相片,人像拍攝中眼睛是核心,眼眸有神而清晰很關鍵。
  • 他們用鏡頭講述故事丨書單
    *飯澤耕太郎日本攝影評論家、攝影史學者,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攝影學系畢業,筑波大學研究所藝術學博士。一九八六年後,飯澤耕太郎出版三本日本攝影史研究巨作《「藝術攝影」的時代》、《回歸攝影——光畫的時代》、《都市的視線——日本攝影——九二〇到三〇年代》,奠定他研究日本二十世紀攝影的學術地位。
  • 大躍進:布列松銷毀的彩色照片
    《生活》雜誌,布列松攝,1958年  徐淳剛 | 文  攝影巨擘布列松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他的攝影集《從一個中國到另一個中國》,還有後來出版的法國黑皮書《中國》都是在西方極為暢銷的經典。透過這些珍貴的照片,不但讓西方人了解了中國,也為中國記錄了歷史。這些作品是世界攝影史上的精粹,也是「中國攝影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 我們跟彩色攝影的鼻祖喬爾·邁耶羅維茨聊了聊街頭攝影
    在攝影生涯的前十五年裡,喬爾每天都出現在紐約第五大道,風雨無阻,和一群如今都已赫赫有名、當年風華正茂的年輕攝影師混在一起,比如加裡·維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和戴安·阿勃絲(Diane Arbus),「大家更像朋友,而不是競爭者,」他說。喬爾警覺地注視著紐約的每一棟建築的稜角、每一條街道的光影,每一位紐約客與他人、與環境、與城市之間的私密互動或一瞬巧合。
  • Day.1 用11張照片帶你看透攝影史
    轉載文章 請留言獲取授權哇18世紀未,踩著工業革命與科技發展的尾巴,一些攝影先驅開始利用暗箱進行攝影實驗
  • 迄今為止的攝影:導言 | 約翰·薩考斯基
    可以說,少有攝影史專著如此清晰地描述這一媒介的發展。本書共分七章以及導言,約翰·薩考斯基從攝影前史開始(即「攝影之前」)敘述,他將攝影當作四個世紀的西方繪畫傳統的邏輯延續,最後停止在當代(因為電視、視頻影響了靜態攝影的創作方向)。本次推送全書導言,即介紹思考攝影史的一種新方法以及薩考斯基緣何產生這一想法,餘下七章將在之後的文章陸續推送。
  • 專訪蔡萌丨造境:「景觀攝影」的新意義
    再回到攝影本身。我認為手機在50年後一定能進入攝影史。iPhone4以來的手機一定會進入攝影史。如果我們去找一本不論是討論攝影史還是攝影文化史的書,開篇都會談攝影術,講當時的照相機和攝影技術,這很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影響人類進程的節點。
  • 零度攝影:你不知道的婚紗攝影史
    婚紗攝影的歷史始於19世紀40年代初。在此期間,攝影幾乎沒有商業用途,但為婚禮拍照記錄的想法已經誕生。主要是因為設備的限制,婚紗攝影作為工作室攝影超過一個世紀。在19世紀,沒有紙質照片,沒有多張照片,沒有相冊。在一張小小的銅片上只有一幅達蓋爾型肖像。
  • 攝影入門不完全手冊(2.0版)
    William Eggleston :The Red Ceiling,19736、黑白和彩色。黑白和彩色的關係,並非簡單地認為去除彩色照片中的色彩就是黑白攝影,這只能說是單色照片。彩色照片被邊緣化不僅僅是工藝原因彩色表現力不夠,還有如何理解色彩的問題(現代派藝術提供了極度豐富的色彩世界)。有趣的是,現代派藝術被解構之後,攝影的地位問題(不管彩色還是黑白)才真正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