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
請留言獲取授權哇
18世紀未,踩著工業革命與科技發展的尾巴,一些攝影先驅開始利用暗箱進行攝影實驗。一個密封暗箱,後面為聚焦屏,密封箱前方掏一個小孔或放上聚透鏡,神奇的事情就此發生,在屏幕上人們看到了清晰的圖像。於是機智的攝影先驅們在屏幕的位置裝上感光底片,這就拍出了清晰的照片。但是由於針孔很小,光圈係數非常大,所以曝光的時間就特別特別長,不經意的晃動,整個軌跡都被記錄其中,也就形成了圖中這樣特別的影像。
銀版攝影
▼
.
.
.
銀版攝影法是法國巴黎一家著名歌劇院的首席布景畫家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的。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想想,在銀版上曝光啊,時間得多長,當時一張銀版照片光是曝光就要在30分鐘以上。用這種方法拍攝出的照片具有影紋細膩、色調均勻、不易褪色、不能複製、影象左右相反等特點。富人專屬,很是神奇。
1835年,英國科學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名字真尼瑪長),用銀鹽在紙上定影成功,留下了攝影史上第一張紙質負片,取名卡羅法。此方法獲得了當時的英國專利,只要用一張負像底片就可以反覆印製多張正相照片。持續了一個半世紀的攝影法,簡直奠定了現代的攝影技術。
1851年,英國倫敦雕塑家阿切爾發現將硝化棉溶於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膠,再把碘化鉀溶於火棉膠後馬上塗布在乾淨的玻璃上,裝入照相機曝光,經顯影、定影后會得到一張玻璃底片。火棉膠調製後須立刻使用,幹了以後就不再感光,所以這種攝影方法稱為「溼版法」。這種方法操作麻煩,但成本僅為銀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又比銀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製照片,所以在攝影行業中獨領風騷了三十餘年(1850-1880)。
35mm 徠卡 相機
▼
.
.
.
20世紀20-50年代,德國一直雄踞世界照相機王國的寶座。萊卡相機也是當時世界各國競相仿製生產的名牌相機。1930年生產的35mm 鏡頭被譽為準標準鏡頭,人們常常戲稱這支鏡頭對被攝物體而言,前進一步為標準鏡頭,後退一步為廣角鏡頭。
它幾乎是個神話,半個世紀不變的臉,極簡單的功能,絕不妥協的製作,它位居誰都想顛覆,但誰也沒有得逞的頂尖地位,它的優點、它的不盡人意,說不盡道不完,以至於只要談徠卡,場面就熱鬧了。說它好的,聲情井茂,說它不怎的,也是振振有辭。
這是紀念徠卡100年的廣告,
裡面演繹了百年裡徠卡相機記錄的經典影像,
你能叫出來這些攝影大師及作品的名字嗎?
▼
寶麗萊最早以生產太陽鏡和發明其他光學技術為主,二戰以後才轉向照相設備。1947年,蘭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即時成相系統,一年後推出了一次成相相機和專用膠捲,當時轟動了整個世界。50年代到70年代,寶麗萊一路順風,成為美國紅極一時的企業。1972年,寶麗萊生產出SX-70,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機。雖然寶麗來現在已經破產了,但是這種相機卻成了文藝青年,特別是軟妹的最愛。
列寧格勒光學機械聯盟
▼
.
.
.
LOMO一詞曾經用來指它生產的消費型產品LOMOLC-A,這是一種俄羅斯生產的小型機械自動相機,僅佔其產品線的很小部分。1992年,幾位維也納學生在發現了不可思議的俄羅斯相機LOMO LC-A後, 創立了一套新的攝影藝術。哦,Lomography藝術還有官網呢。在迪斯科盛行的年代,LOMO風格的影像可謂紅極一時,這種隨性、沒有任何束縛、回歸攝影本源的影象記錄方式迎來了大批追隨者。儘管在今天它已經成為了P圖中的一種濾鏡效果。
柯達克羅姆
▼
.
.
.
為了擺脫一車巨大的器材,讓照相變成一件大眾化的事情,柯達創始人喬治·伊斯於1888年6月將自己發明的小型口袋式照相機「柯達一號」推向了市場。看著這個奇形怪狀的東西,大家都不相信它會拍出好的人像來。面對這種局面,伊士曼別出心裁,想出了一個很好的創意,他在媒體上登了一則廣告:「你只要按一下按鈕,其餘的我們來做」的口號。不到一年,柯達家喻戶曉。
1935年,柯達公司推出了首款彩色膠捲-柯達克羅姆,一經推出,立刻橫掃全球市場。無論是甘迺迪總統遇刺的畫面,還是美國《國家地理》經典封面照《阿富汗少女》都被它記錄在內。但即便是這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膠捲,也難抵數碼產品的蠶食,在75年後最終定格在攝影史中。
就是現在爛遍大街的數碼單眼相機前身。1936年,世界上第一臺單眼相機出生在德國。1948年,同樣是在德國的德勒斯登,世界上第一臺135單眼相機Kine Exakta誕生,隨後,單眼相機在世界範圍內逐漸開始普及。但以上兩種相機由於反光板不能自動復位,所以實用價值不高。直到1954年,日本旭光學工業公司才在賓得相機(Asahi-Pentax)上解決了反光板自動復位問題。
所謂的單鏡頭反光,其實是一種取景系統,反光鏡和稜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也就是可以準確地看見膠片即將「看見」的相同影像。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單眼相機與數位技術的結合,光學與復古美學的呼應,使得數碼單反成為了如今攝影愛好者的普遍器材。這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了,大多數35mm照相機都採用這種取景器。
智慧型手機
▼
.
.
.
自拍呀,你懂的!
▼
.
.
.
附上視頻版,你會聽到相應時代的音樂呢
你最偏好以上哪種攝影風格呢?
快快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文 | 扯淡師:設雞醬
圖 | 攝影師:Leo Rosas(COO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