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點下班》這部日劇說出來多少職場人士的心聲,在「996」橫行無忌的職場裡,卡點上下班可謂是員工最大的願望。領導則是希望員工能夠自覺早到加班,有些管理者一看員工到點就準備下班,眼裡就長了刺似的,恨不得安排多點工作,讓員工勤奮加班,為公司做多點奉獻。
做管理的朋友就跟我吐槽,員工老是卡點上班,提前收拾東西準備下班,太不自覺了,有什麼辦法可以治治他們。我懟了回去,這是公司管理問題,別扯在員工身上。朋友還能爭辯,我列舉三點實話,他才認慫,確實要完善下公司的管理問題了。
01工作安排的問題
員工卡點上下班,本就合理合規,要是天天無故加班,領導才要反思下,員工是不是想鑽空子賺加班費。說白了,領導希望員工早到加班,無非是想要員工能夠更加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如員工早點來到辦公室,調整好工作狀態,提高工作效率;今天有完不成的工作,員工能主動加班完成,交完差再下班。聽起來確實很理想,但這得要看員工自身工作的習慣,不能強求。
如果員工準時上下班,還能高效完成工作,產出高業績,絕對是能人,應當重用。如果員工沒完成工作就想著遲到早退,這才是問題,這種員工不能用。領導只要能在工作安排上做到合理,員工負責的工作能夠發揮出他的優勢,或是他感興趣的領域,員工自然就會積極投入,即便加班也是心甘情願,所以領導要儘可能根據員工的特長和興趣來安排工作。
02員工管理的漏洞
如果只是個別員工工作狀態差,沒能完成好工作,還整天卡點上下班,我們可以說這是個人問題。但如果是在業績不好的情況下,大部分員工仍然準備上下班,甚至遲到早退的現象很普遍,那就是公司的管理問題。要麼就是公司沒有明確的獎罰機制,要麼就是管理者監督不到位。
如員工沒能完成當天的工作就下班,公司並沒有監管制度,管理者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久之,大部分員工就會無所謂。或是公司安排工作繁重,員工完成不了,領導要求加班,但沒有加班費,做好了也沒獎金,員工自然心裡有怨氣,不願意加班。因此,管理者要先反省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從管理中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03企業文化的影響
朋友創業的公司,就整天喊著「狼性文化」,結果身為老闆的他,經常中午才上班,下午還沒到點就撤退,中層管理者見了,也跟著遲到早退,下面的員工就更不必說,大家都不當回事。所以當他說員工不自覺時,就應該想想,自己的行為,在公司裡塑造了怎麼樣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不是喊出來的,要管理者以身作則,與員工共同行動, 公司有錢賺時,員工也有獎金拿,員工工作遇到困難,管理者能及時給予指導,上下合心,朝著同個目標努力,才能形成積極的企業文化,員工對公司才有歸屬感,願意為公司付出,哪怕需要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也毫無怨言。
【每日更新、只說職場、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