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樂時代
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寧願讓樂極忘形的我
離時代遠遠
沒人間煙火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
願我可
一個人生活一定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不付出,我就不能完全過自己想過的日子。現在的我最想做什麼事情都可以不用考慮它的代價,決定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時不怕傷害人和得罪人。我最想過的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自己現在也沒有憂和慮,所以我覺得挺幸福的,因為現在所做的是自己喜歡做的,那些工作是我心甘情願的。林夕
林夕出書,從第一本的《原來你非不快樂》到近年的《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數數也至少六七本了。而「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就是出自這首《我的快樂時代》,可見這首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這首積極意義的歌曲,當年得獎無數,仿佛宣誓了Eason時代的到來。陳奕迅用《我的快樂時代》向世人宣布,他終於徹底走出了模仿前輩的陰影,踏上屬於自己的個性歌路。
年輕的Eason,當初並沒能演繹出這首歌的全部,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浮浮沉沉,他每唱一次,對這首歌的領悟便又深了一層。林夕回憶Eason剛出道時,這首《我的快樂時代》他唱得並不明白,林夕說你不要管,唱就是了。十多年後,當陳奕迅在樂壇上取得了相應的地位,再和林夕聊起此事時說,他愈來愈明白這首歌,是什麼況味,那句「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的意義在哪。原來在樂壇上生存,出唱片、開演唱會……都是需要妥協和付出代價的。
紛紛擾擾的世界裡,誰都想守住自己精神的一片淨土,儘管有些理想化。這首歌內裡滲透著一種看透世事的情緒,主歌的「讓我」的寄望,「難堪的不想」「時間尚早別張開眼睛」等等都有超脫塵世的意味,趁還年輕,尚有時間,閉上眼睛,也許就看不見那些殘酷的真相。一個人產生「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的想法,首先他就必須入世,還要經歷無數的挫折與磨礪。有急流勇退的勇氣,有美滿盡興的旅程,有快樂隨心的生活,透露出一種追求自我的快樂精神,或者說是對自我的一種鼓舞,這其間滲透著林夕糾結複雜的人生哲學。
後來林夕專門在《然後怎樣》裡為這首歌解詞。「我的快樂時代唱爛,才領悟代價多高昂」。十多年裡這首歌陳奕迅唱爛了,我們也聽爛了,很多事也就這樣漸漸明白了。讓我對這世界好奇,讓我信自己的真理,讓我有個永遠假期,讓我渴睡也可嬉戲。
1998年5月CD版本裡的《我的快樂時代》,和12年後的2010年3月,《DUO》演唱會裡Eason的現場演唱,當時他因患感冒而顯得有些沙啞的嗓音,恰好為這首歌在十二年裡不同的演繹做了一個註腳:長路漫漫,原來就是這樣走過。當年,歌曲裡的人不明白,如今十二年過去,唱歌的人明白了,聽歌的人,也明白了。
這是一首十分慢熱的歌,因為寄託太多所以無法立即參透,多年後的某天,對歌詞爛熟於心時才突然明白了其間的道理,只是中間已隔了十年。或許這就是林夕吧,總要等到成熟的時機才能讓人頓悟當初寄託詞間的那一絲救贖,原來他早就諄諄教導過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因為有好奇心才會快樂,若只有不得意的沉悶,那麼你對這個世界的心態就是極端無趣的;人應該要堅信自己,堅信自己的才是真理,因為這樣,總好過信別人的謊言;從今天開始,相識當作別離,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更加珍惜你擁有的人,和擁有著的、屬於自己的幸福;沉迷或放棄亦無可不可,只要盡情歡樂過就好了。
林夕的很多歌詞,適合有閱歷的人去聽。當年少不經事,不以為意;當自己有所經歷後再回聽,則會有著新的啟發和感悟。經典的流行曲,會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永遠地流行下去。
林夕結尾那句寫得十分殘忍。時間夠了,時針偏偏出了錯。原來很多事,註定是有緣無分,所謂快樂不過是種期待,早已被生活所累,還能怎樣呢?不迎合浮躁的時代,做最真實的自己,活的高興也好,傷心也好,都是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但是當領悟到這個深刻道理時,偏偏行將就木,時針出了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活,卻來不及了。時間無情,莫過如此。
一個人,如何能夠不想難堪的事情,只想快樂的事情?
一個人,如何能夠永遠生活在夢裡,不需要張開眼睛?
一個人,如何能夠走過這人生長路,還能夠樂極忘形?
這首歌包含了林夕在看盡了那麼多歌手浮沉之後,對陳奕迅的一句真摯祝福: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願我可。
有天發現,並非這首歌讓我們成熟,而是它成為了我們成熟的一個註腳。以後的日子裡還會有更多常聽、常新的歌。未知的日子裡,多一點美滿旅程、多記住那些高興的日子、即便做了沒有結果的事,也能盡興。難堪的不想,只想痛快事情,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時代,張開眼睛,愉快度過……
然後怎樣
我的快樂時代唱爛
才領悟代價多高昂
不能滿足不敢停站
然後怎樣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98年的《我的快樂時代》與2008年的《然後怎樣》的歌詞是相互呼應的。
讓我有個美滿旅程---擁有了旅行的空檔,卻遺失了流浪的背襄
讓我有個永遠假期---假期過完,有甚麼打算
讓我渴睡也可嬉戲---我最初只貪玩,為何變負擔
讓我信自己的真理---為何我的問題,總得等待別人的答案
讓我有勇氣去喊停---不能滿足,不敢停站
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沿著軌道,一直瀏覽
無論日夜是如何經過---走過一個天堂,少一個方向
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我的快樂時代唱爛,才領悟代價多高昂
這兩首歌都充滿了林夕式的絕句,金句,《我的快樂時代》是問話,《然後怎樣》是答話。如果當初充滿「願我可」期待,那麼現在便在為這「不可」而無奈。兩首歌中走過十年的滄桑歲月,萬千感慨融化其中。
陳奕迅有煩惱便會找林夕傾訴,於是林夕為陳奕迅寫下這首《然後怎樣》,裡面提到的許多問題,正是陳奕迅想要問的。一句「我怕誰失望,我為誰而忙」讓人心生感慨,當初陳奕迅因為貪玩才選擇唱歌,林夕也因為貪玩而選擇了寫詞,如今卻要受限於唱片銷量的商業壓力,越發擔心自己想要的和聽眾想要的不一樣,不能隨心玩音樂,只能迎合市場來賺錢養活整個樂隊,當初的愛好漸漸變作一種壓力和負擔。
貪玩為何變負擔?把興趣變成職業是大多數人夢想。然而真正實現了把興趣變為職業,其實也會有隨之而來的壓力,做的怎樣,夠不夠好,追求更好,並沒有想像中的自在。有些夢想,堅持到現在,已經變成了負擔和壓力的源頭;而有些夢想,半路就已拋棄,再也找不回剛上路時那種坦然勇敢的心境。
「我覺得這是必然的,有理想就會有負擔。」林夕說自己和陳奕迅有著很多相同的問題,「怕迷路,怕失落一些東西。這樣的話如果想去逍遙也不會逍遙到哪裡去。」他說,很多上班族很在意上司會不會提拔自己,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權利、薪水,「你認為可以發揮你的才華的時候你的年華會被犧牲掉。所以有才華有時是很殘忍的事情,因為你不得不為了這樣的才華去做更多,你不斷地透支,不斷地產出,但卻讓靈魂變得越來越空,最終失去了你的花樣年華。」
「擁有了旅行的空檔,卻遺失流浪的背囊,沿著軌道一直流浪。」這個流浪明指Eason以後的音樂的方向,其實也在暗喻每個人未來的人生規劃。假期過完有什麼打算,假期當然是很奢侈的,過完一個假期又能怎樣呢,還是在蜷縮回一個狹小的圈子裡。
「走過一個天堂,少一個方向」,Eason拿一個獎項就失去了一個目標,只能每次只能向前,無法後退,這也隱喻了人生中的一些相似際遇。在創作生涯的第二個十年裡,林夕用這句「找到一個天堂,卻少一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總結,他形容得到了市場認可和自我滿足後,感覺自己如同在天堂一般「如果我享受溫泉,停留在舒適裡不出來。依託我頭十年累計的經驗技術,可以活很久了。但我不甘心,依然想找第二個天堂,於是就有點迷失。」
「誰在催我成長,讓我失去迷途的膽量?」當親朋好友把眾多現實的生活問題拋給你,當競爭的硝煙無聲瀰漫在你四周,隱形的壓力催促著你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強大起來。生活經驗曾多次告誡你,不理現實,現實就會給你一個巴掌。
擁有的越多,就越害怕失去。年歲越長,越害怕在陌生的地方迷路。人生之所以難以幸福,是因為我們總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一個人生,一份感情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迷途。我們太有規劃,就好像跟一個旅行團,安排好一切。因為有了它,我們就失去了迷途的膽量,從而失去了很多隨心的東西。而天下間最夠膽的人,就是即使迷途也沒有關係,漂到哪裡是哪裡,這樣才是最逍遙快活的。身無外物便不會畏懼失去,迷途等同於流浪,感受著一切新鮮,享受著自在的快樂。
我的快樂時代唱爛,才領悟代價多高昂,貪玩變成負擔,不能滿足,不敢停站,然後怎樣呢?是啊,然後怎樣?林夕是真正看透世事了。只有他,才寫得出「我的快樂時代唱爛,才領悟代價多高昂」這平凡卻讓人抖震的句子。
這二十年來,Eason一直在疲倦地行走,不能滿足,無法鬆懈,終於在一個旅行的空檔,認認真真在一張明信片上寫下這樣幾個字:不想放手,然後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