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城團隊旺角黃漢城
魯迅有句名言,用來描述古老與現代化並存的景象:「中國社會上的狀態,簡直將幾十世紀縮在一時:自油燈片以至電燈,自獨輪車以至飛機,自鏢槍以至機關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一百年後,這句話形容我們這個時代,仍不過時。
今天,蘇南浙北一帶的婚戀已經進入了後現代模式,而以山東為代表的北方,還存有前工業文明的「配冥婚」。
同一個國家,為啥差別就這麼大呢?
01
阿里巴巴總部,杭州的心臟。
它隔壁有一個村叫民豐村。在這個距離中國網際網路經濟最前沿地帶僅5公裡的地方,出現了目前中國最新型的婚姻模式:
「兩頭婚」。
簡單來說,就是一方不嫁,一方不娶。男方不用給彩禮,女方也不用給嫁妝。
結婚後,夫妻婚後多在雙方家庭輪流居住。生下來的孩子頭胎跟父姓,二胎跟母姓(長大成人後,不繼承父系的財產)。雙方長輩均稱為「爺爺、奶奶」,而沒有「外公、外婆」。
據說,兩頭婚已席捲了浙北蘇南。在民豐村,就有七八成的80後群體選擇了「兩頭婚」。
面對這種婚姻AA制,不知道「腐朽」的傳統婚姻制度有沒有感覺被啪啪打臉?
在中國,娶個媳婦何其之難。
來源:穀雨數據
浙江平均彩禮錢18萬,黑龍江15萬,福建13萬,江西11萬……
每年春節回農村,一個女孩會有七八個男生排隊相親,女方家庭在彩禮上討價還價,就差引入百度競價排名了。
學者賀雪峰在河南調查時,曾有一位村民告訴他「若見到 50 多歲骨瘦如柴的人,就基本上可以判斷這人有兩到三個兒子。」
為撒?
因為這位老人極可能是為了湊足彩禮給兒子們結婚,連肉都不捨得吃,才導致身體瘦弱。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在中國農村,有4000萬男性光棍連墓碑都沒見過。
不過話又說回來。江浙一帶之所以起來鬧「革命」,倒不是因為窮出不起彩禮錢。
恰恰相反,人家之所以會向傳統婚姻動手,是因為人家實在太有錢了。
來源:搜狐城市
過去,由於蘇南浙北地區嚴格執行計生政策,今天處於適婚年齡的80後與90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這正是誕生兩頭婚的社會根源。(請大家記住這一點,很關鍵)
據媒體報導,在民豐村這樣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村,無男性子嗣的家庭如何解決財產的繼承與分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一旦女兒嫁出去,等自己老了,財產很可能被男方家庭控制:
「如果孫輩不姓自己的姓,就等於土地徵用之後補償的多套住宅白白地給了外姓人。」
想想也是,阿里這個巨頭每年單單納稅就超過五百個億,餘杭區日新月異。作為馬雲的鄰居,誰甘心把自家的家產拱手相讓。
而且,老一輩就這麼一個孩子,有情感撫慰、養老等方面的考慮。當地經濟條件又比較好,很多父母不願意家裡的千金小姐嫁出去,生怕在夫家裡被欺負了。
這個對男方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招贅、倒插門,那作為上門女婿,多少有淪為生育機器的味道。「反正孩子不跟我姓,這個家也沒有我的份,我只是給老婆家留種」。
新郎從小到大,也是按照「小皇帝」模式培養的。憑啥長大後,要在女方面前低頭哈腰。
誰還不是個寶寶對吧?
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嫁娶婚』和『招贅婚』就合併起來,變成了AA制兩頭婚。
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看,雙方自出生以後,就跟父母剪短了臍帶,成為獨立的個體。但實際上,這些「巨嬰」還留有心理上的紐帶,都覺得在對方陌生的家庭裡居住不太自在,更想要留在原生家庭。這也是促成合作性婚姻的因素之一。
02
江浙人實在太猛了。
當南方勇闖婚姻禁區,宣告傳統婚姻制度破產的時候,北方部分地區卻還停留在前工業文明時代。
在山東、河南、山西等省份,一些普通人看不見的黑暗角落裡,「配陰婚」死灰復燃。
家裡如果有男青年沒結婚就死,父母會為兒子尋找未婚女屍,舉行儀式,將兩具屍骨合葬在一起,這樣男青年生前沒成家,死後黃泉之下有個伴。
2019年山東女性方洋洋遭到丈夫、公婆虐待之後,不幸離世。在殯儀館,方洋洋的屍體火化,骨灰迅速被人抱走,用來「配陰婚」。
我本以為這類習俗,只是愚昧落後的古代才有,沒想到今天人類都準備移民火星了,它居然還能詐屍,滿血復活。
專業「鬼媒人」牽線搭橋,向喪子家庭出售女屍。女屍按照年齡、屍體「新鮮」程度、相貌、家庭背景劃分等級。
越高等級的,價格越貴。據說,15萬元以下連一根骨頭都買不到。
買賣屍體的生意,如此活躍,以致於形成了旺盛的商業化模式。盜墓團夥前往墓地,帶著鐵鍁、撬槓和手電筒,盜挖女屍。
「鬼媒人」會對出土女屍的姓名、生辰八字進行「重新包裝」,推銷給等待配陰婚的喪子家庭,交易敲定後,風水先生選好日期,男方抬走女屍。
2010年至2018年期間,山西周某團夥盜取了4具女屍。在河南某地,自2017年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被盜走超過14具女屍。
如果你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冥婚」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就會發現2012年至2019年期間,共有133篇判決書,其中有78起涉及刑事案件。
在震驚、憤怒之餘,我不禁感慨是哪個商業小天才開創「冥婚」產業,其喪心病狂程度,簡直不把人類道德底線放在眼裡。
在有的「配陰婚」模式中,甚至還沒等人死,就琢磨打屍體的注意。山西臨汾市洪洞縣某醫院,如果有年輕女性病危住院,專業「鬼媒人」圍過來打聽,生了什麼病,病情重不重,她什麼時候死,跟病人家屬談判,願意用什麼價格賣出。
當女病人救治無效、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十幾個喪子家庭來搶屍體,仿佛非洲大草原上盯著瀕死牛羊肉體,準備飽餐一頓的禿鷲。
北方的「冥婚」現象,很大一個原因,是計劃生育執行嚴格,而當地又保留了較重的傳統文化,比較重男輕女,經過人為的性別篩選,造成了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
繼而導致農村男性長大成人後,婚配困難,成為光棍,民間出現男青年未婚先死的現象。
但是!
在北方父權制的觀念裡,男性無子嗣而亡,就意味著香火傳承因此中斷,不能進入祖墳安葬。
於是,死了還沒算完。
喪子家庭為此安排冥婚,結成「鬼夫妻」,夭亡者便可延續香火。人間有「農村青年娶妻難」,冥間則有「女屍緊俏難求」。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兩頭婚。江浙人民之所以能闖出新道路,跟當地的觀念率先步入後現代文明也有很大關係。
不管父輩還是子輩,當地重男輕女思想和宗族傳統文化相對來說比較淡薄,平等意識較強,能接受這種新型AA制婚姻,才會推動這種婚姻的產生,。
如果是在宗族精神盛行的地方,傳統婚姻制度很難走向消亡。
一個是生,一個是死。
一個是現世,一個是彼世。
計劃生育在南北方推倒了第一張多骨諾米牌,卻造成了完全不同的反應。這或許就是魔幻現實主義把。
03
江浙人敢實行「兩頭婚」,其實也是建立在富裕的物質基礎上。就像我前文所說的,那裡的家庭普遍小康,不在乎錢,甚至還不需要彩禮。
還是以民豐村為例。依託地緣優勢,很早之前,民豐村就轉向工業和第三產業,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小農經濟。
2017年底民豐村農業收入只佔全部收入的0.2%。
早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浙江民營經濟起步騰飛,民豐村湧現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其中一個,估計你肯定聽說過,就是諾貝爾陶瓷廠,民豐村水鄉有一半的居民在諾貝爾就職。
浙江藏富於民,經濟狀態也會反應到社會婚戀層面上。男女雙方的家庭,都有經濟實力,不會交換禮金和彩禮,省卻了錢財瓜葛。
男女平等,女性不倚賴男方。江浙不僅在物質上緊跟歐美發達國家,思想頭腦上也接軌發達地區。
這就是「兩頭婚」多存在於江浙的原因,廣東、福建雖然有富裕的村子,但是宗族大家庭勢力強大,老少一輩都難以突破禁錮。北方農村就更不用說了。
一句話,引領風氣之先的江浙,其成功別人無法複製。
如果說江浙是給大家好好地上了一門別具風味的經濟課,那麼,山東等北方省份則給大家上了一門難以啟齒的歷史課。
作為幾千年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或許北方在傳承中華文脈的時候太過用力,以至於連糟粕都繼承了下來。
一南一北,不同的「婚姻」模式,正是中國社會複雜性、多樣性的縮影。
作者:屠牛者密特拉 編輯:黃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