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2日訊 青島徵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徵和工業」,003033.SZ)今日打開漲停,截至今日收盤,該股報35.40元,漲幅5.61%。該股上市以來僅一個漲停,截至昨日收盤,徵和工業報33.52元,漲幅43.99%。
報告期內,徵和工業從事各類鏈傳動系統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各類車輛的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農業機械傳動和輸送系統、工業設備傳動和輸送系統等。隨著技術的升級與市場的積累,公司產品線不斷拓展,車輛鏈系統已經延伸至艦船發動機等領域,農業機械方面依託現有技術經驗,進一步研發了農業機械使用的旋耕刀、犁鏵等耕整部件。
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魁峰機械,本次發行前持有公司75.71%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金玉謨、金雪芝夫婦,上述二人通過魁峰機械間接持有公司4641.00萬股股份(佔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75.71%)、通過金碩投資間接持有公司177.00萬股股份(佔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89%)、通過金果投資間接持有公司0.80萬股股份(佔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0.01%),合計持有公司4818.80萬股股份,佔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78.61%。
徵和工業於2021年1月11日登陸深交所,發行總股數為204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02%),發行價格為23.28元/股,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保薦代表人為米凱、吳嘉青。徵和工業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4.7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為4.12億元,其中2.20億元用於工業自動化傳動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1.28億元用於發動機鏈生產線建設項目,6400.00萬元用於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建設項目。
徵和工業本次上市發行費用總額為6407.60萬元,其中保薦機構中金公司獲得承銷及保薦費用4442.45萬元,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獲得審計及驗資費用1037.74萬元,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獲得律師費用367.92萬元。
過去三年一期,徵和工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不及營業收入。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徵和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67億元、7.35億元、8.06億元、4.00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5.96億元、6.81億元、7.29億元、3.72億元。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徵和工業的淨利潤分別為4599.57萬元、6829.16萬元、9195.92萬元、5526.31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6421.95萬元、1.12億元、1.21億元、6892.55萬元。
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9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8.82%,淨利潤8907.77萬元,同比增長47.7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8369.64萬元,同比增長48.6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944.84萬元,同比增長61.58%。
每日經濟新聞在報導中指出,徵和工業採購數據披露存多處不一致。徵和工業在招股書(更新)中披露,為了緩解原材料漲價的壓力,徵和工業在2017年~2019年連續三年進行了產品的提價,從而保障了公司淨利潤的連續增長。甚至到了2019年,徵和工業在原材料平均採購價格同比增長5.38%的情況下,其主要產品平均單位售價提價了8.92%,從而使得徵和工業在2019年毛利率達到了28.93%,一舉扭轉了毛利率的下滑頹勢。
不過,招股書(更新)同時披露,徵和工業因「工作疏忽造成報關單據價格錯誤」,在2019年被青島大港海關出具了《當場處罰決定書》,而徵和工業則主動申請更改了報關單。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在徵和工業2019年的原材料採購中,僅有採購金額佔比為5.37%的電力和1.07%的銷軸料採購價格分別有所上漲,上漲幅度分別為1.96%和8.81%。其他原材料採購價格則均有所下降,其中,採購金額佔比分別為40.21%、8.40%和6.27%的帶鋼、線材和鏈輪毛坯價格分別下滑3.76%、4.67%和18.79%。
那麼,徵和工業是如何計算得出其2019年原材料平均採購價格同比增長5.38%的呢?
事實上,徵和工業在對其原材料採購數據的披露方面存在的瑕疵並不止於此。
首先,招股書(預披露)顯示,2017年和2018年,徵和工業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同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9.48%和42.66%;而招股書(更新)則顯示,2017年和2018年,這一比例分別為39.01%和45.18%。
在招股書(預披露)和招股書(更新)中,徵和工業在2017年和2018年對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均保持一致,其在2017年和2018年對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總額分別為19235.28萬元和22811.38萬元。也就是說,在招股書(預披露)中,徵和工業在2017年和2018年的採購總額應該是38874.86萬元和53472.53萬元;而在招股書(更新)中,徵和工業在2017年和2018年的採購總額則是49308.59萬元和50490.00萬元。
此外,招股書(更新)在「主要原材料採購金額和佔比」中披露,2017年至2019年各年度,徵和工業對於電力的採購金額分別為2407.53萬元、2372.86萬元和2561.60萬元。然而,在「向主要供應商採購的情況」中,2017年至2019年各年度,徵和工業向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平度市供電公司採購電力的金額則分別達2816.81萬元、2760.80萬元和2914.71萬元,均大於各年度徵和工業對應的電力採購總額。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徵和工業國內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162.48萬元、196.79萬元、83.74萬元、49.80萬元,約佔營業收入比例的0.24%、0.27%、0.10%和0.12%。
報告期內,徵和工業國外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6228.31萬元、4200.31萬元、1920.99萬元、1578.14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的9.33%、5.71%、2.38%、3.94%。
證監會發審委會議提出詢問,報告期內,徵和工業境內、境外均存在第三方回款的情形,其中境外銷售第三方回款佔比較高。請發行人代表結合第三方回款在不同區域銷售中的佔比及同行業情況,說明存在第三方回款的原因、必要性及商業合理性;結合境外第三方回款的具體情況,說明現有證據能否保證回款人身份的真實性以及代替客戶回款的可靠性,相關境外銷售是否真實,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情形或相關法律風險;結合相關制度安排、銷售合同及客戶管理,說明發行人第三方回款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並有效執行。
來源:中國經濟網